《《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环境管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预修课程:环境学建议修读学期:5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英文名:Env i ronmenta I Management 总学时数:36一、课程性质、目标与要求(-)课程性质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系列课(-)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为了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能保持良好的运行 状态,向“管理”寻求出路的技能和方法。不仅可使学生建立先进的环境管理思想,掌握环境 管理的手段,同时也可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环境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课程要求本门课要求学生能认识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了解环境管理学能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一些 理论基础,掌握环
2、境管理的技术支持与保证,并能针对区域环境管理、企业环境管理、自然 资源保护与管理、全球环境问题与管理等不同类型的环境管理,提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及 管理方法,并能领悟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等一些社会科学理论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使 理科的学生能跳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的视角来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控制。二、教学内容、重难点和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4学时)第一节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环境科学与环境管理环境管理的任务第二节环境管理的主体与对象政府企业公众第三节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环境管理学的形成环境管理学的概念和特点环境管理学的内容第二章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6学时)第一
3、节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理论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二、可持续男人主要基本理论三、三种生产理论及其在环境管理学中的地位第二节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II ):管理学理论一、环境质量管理二、生态环境管理第三节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III):行为科学理论 一、行为科学概述 二、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三、行为科学理论在环境管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节环境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环境社会系统健康发展原理 二、环境承载力原理 三、三生共赢原理 三、界面控制原理第三章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 第一节环境政策方法的基础 一、对策、决策和政策 二、体系、体制和机制 第二节命令型和控制型的政策 一、法律手段 二、行政手
4、段第三节经济型和激励型的政策一、经济手段二、宣传教育手段三、绿色科学技术政策 第四节鼓励型和自愿型的政策 一、环境信息公开 二、环境绩效管理第四章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方法第一节环境管理技术支持方法的基础一、环境监测 二、环境标准 三、环境统计 四、环境信息 第二节环境管理的实证方法 一、实验方法 二、问卷调查方法 三、实地调查方法 四、无干扰研究方法 五、案例研究方法第三节环境管理的模型方法(6学时)(6学时)(4学时)一、环境模拟模型 二、环境预测模型 三、环境评价模型四、环境规划模型 第四节环境管理的经验方法 一、发现问题的方法二、分析问题的方法第五章区域环境管理第一节城市环境管理一、城市环
5、境问题及其特征二、城市环境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三、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第二节农村环境管理一、农村环境问题及其特征二、农村环境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三、农村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第三节流域环境管理一、流域环境问题及其特征二、流域环境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三、流域环块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第四节区域开发行为的环境管理一、区域开发行为引发的环境问题及其特征 二、区域开发行为环境管理的实践与发展趋 三、区域开发行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第六章废弃物环境管理第一节气体废弃物环境管理一、气体废弃物概况二、气体废弃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三、气体废弃物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第二节水体废弃物的环境管理一、水体废弃物概况二、
6、水体废弃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三、废弃物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第三节固体废弃物环境管理一、固体废弃物概况二、固体废弃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三、固体废弃物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第七章企业环境管理第一节政府对企业的环境监督管理一、概述二、政府对企业的微观环境管理三、政府对行业的宏观环境管理第二节以企业为主体的环境管理一、环境管理的概念二、企业环境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三、企业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四、IS0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4学时)(4学时)(4学时)(2学时)(1学时)第三节企业环境管理的案例分析一、概述二、制造业三、服务业四、金融业 第八章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第一节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一、土地资源的概
7、念与特点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三、土地资源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一、水资源的概念和特点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三、水资源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第三节海洋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一、海洋资源的概念与特点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三、海洋资源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第四节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一、森林资源的概念与特点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三、森林资源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与方法第五节草原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一、草原资源的概念与特点二、草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三、草原资源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第六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
8、作用 二、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三、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第七节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类型及作用 二、自然保护区管理的主要途径与内容 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方法第九章中国和外国环境管理简介第一节中国环境管理简介一、中国环境管理的机构设置二、中国环境管理的主要政策三、中国环境管理中的环境投资第二节美国环境管理简介一、美国环境管理的体制与机构 二、美国环境管理的主要政策三、美国环境管理的主要特点第三节欧盟环境管理简介一、欧盟环境管理的体制与机构二、欧盟环境管理的政策与基本策略三、欧盟环境管理的主要特点第四节日本环境管理简介一、日本环境管理的体制与机构二、日本环境管理
9、的制度与基本策略三、日本环境管理的主要特点第五节澳大利亚环境管理简介一、澳大利亚环境管理的体制与机构二、澳大利亚的环境状况及主要管理对策三、澳大利亚环境管理的主要特点第十章全球环境问题与管理(1学时)第一节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和特点一、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及特点二、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三、全球环境管理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第二节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行动一、全球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二、当前全球环境管理的主要机构三、当前全球环境管理的重要国际行动四、全球环境管理行为效果的检查与监督第三节中国关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立场与态度一、中国对国际环境活动的积极参与二、中国对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立场()重点(1)环
10、境管理的理论基础环境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共赢、控制和协同是环境管理的本质或灵魂所在,体现了环境管理基本哲学思想(系统观)、基本原则(共 赢)、基本手段(控制和协同),是适用于所有类型环境管理的最基本的知识。(2)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提纲挈领地涵盖了环境管理几乎所有的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中的主要的方法,包括行政、 法律、经济、宣传教育、环境技术等各方面的内容。较好地体现了环境科学交叉学科的特点, 以及环境管理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手段综合性的特点。(三)难点(1)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与成因环境经济学是高年级开设的课程,因此学生对环 境问题的经济学成因及经济手段的应用接受起来有些困难,所以在讲课过程
11、中涉及到一些环 境经济学的基本名词和理论要进行补充和讲解。(2)环境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共赢、控制和协同由于学生缺乏技术哲学的知 识,很难真正理解共赢、界面、控制、协同的内涵,以及在实际中如何体现。而这部分又是 本门课的重点内容,因此在这里要给学生补充系统学的知识。三、课程教学方法1 .理论讲述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应以经典的课堂讲授为主,注重原理的阐释与发散, 防止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流于表面,并指导学生利用每个松散的知识点搭建整个管理学的理论 框架。该部分只针对重点内容进行重点讲解,课时要尽量压缩。虽然以讲授为主,但仍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模式,通过 适当的
12、设问、解答,鼓励学生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学生在讨论的 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思维,在破与立的过程中,增加对理论的理解与认识,同时增加学 生的思辨能力。2 .案例教学主要是应用案例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研讨式的教学。为学生提供虚拟的实践 情境,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践问题,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 新能力。结合具体案例,要指导学生掌握查阅文献、追踪研究前沿、实地调研、整理数据、形成 论文等一系列的能力,不仅使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得到理解和深化,同时也使他们的辩论、表 达、沟通、协作等能力也得到训练,更重要地是要激发他们的学习与研究兴趣,使他们的各 种能
13、力在实践应用中得到切实提高。四、实践教学安排案例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解决实践问题的虚拟情景,是学生了解现实环境问题的重要媒 介,也是走向社会之前进行实习的一种有用工具,有利于帮助学生沟通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 的联系,培养他们综合分析、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 运用。对某一单个内容的佐证往往选取小的案例,花费较少的时间,采用讲解或简单讨论的 方式来完成,随堂随时解决,可以多一些,以丰富上课内容“对于多主题的整体训练,则要 选择较大的案例,需要老师和学生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充分的研讨,所以不宜太多,否则容 易造成学生的忙乱感,从而使学习失去兴趣,一般以一个月左右完成一个大的
14、调研任务比较 适当。五、课程教学评价1 .评价的主体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与学生小组的评价主体作用。2 .评价的原则(1)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调控与教学的功能。(2)以课程整体教学目标为基准,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3)整合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其中过程性评价具有 诊断性与发展性功能,以便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有效的学习建议。3 .评价的内容(1)学生对环境管理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程度;(2)学生对环境管理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3)学生对环境管理基本制度的了解程度;(3)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与协
15、作学习能力。4 .评价方式及组织实施平时成绩(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共80分,由历次提交的作业综合决定。期末考试(教师评价):占20分,以开卷方式进行,试题以案例分析题为主。六、课程学习资源(-)主要参考书目I郭廷忠,周艳梅,王琳编著.科学出版社.环境管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朱庚申.环境管理学(第二版修订).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引白志鹏.环境管理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其它学习资源BB平台资源。网站:中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网:hltp: ;吉林省环境保护厅:七、课程学习建议(1)自主学习建议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自主查阅课程中涉及的学习资源,独立规划自己的课程学习 计划,自主设计、自主调节与评价学习过程,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动性。(2)小组合作学习以实践教学项目为基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的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研究方案及调 查问卷设计、课题研究等学习活动,并形成小组学习成果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3)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针对课程教学主题与相关论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具体的 实践项目中,学生要分别以个体、小组方式进行相关内容的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形成研 究性学习小论文及调研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