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docx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L理解积累“珠琅、眼花缭乱、瞥见、箱箧、制裁、荡然无存”等词语。2 .了解相关的历史与艺术知识点。3 .反语嘲讽的语言效果。过程与方法L培养速读能力、捕获筛选信息能力及思维能力。4 .透过或热情赞美或冷静嘲讽的语言,深挖文章的意蕴,感受悲剧的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朴素爱国情感及雨果伟大人格魅力的渗透。2 .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2 .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教学难点透过或赞或讽的语言,深挖文章的意蕴,感受悲剧的效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2、、新课导入圆明园是一座供清朝皇帝游乐的花园,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于康 熙48年(1709年)。这座花园方圆十多公里,在这儿可以观赏到国内外四十个地方的有名的风景。它不仅是中 国建园艺术史上的创举,也是世界园林建筑的奇迹,一度被誉为:“万园之圆”。园内还珍藏着许多无价的珍 宝,罕见的图书,绘画,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它又是一座闻名世界的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可以说,圆 明园汇集了我国封建文化艺术的精华。展示图片:让我们通过图片,一起来看看圆明园的胜景。然而如此壮观、华丽的圆明园却被一把大火付之一炬,我们看看今天的圆明园。对于这场灾难,惋惜、同情的不仅仅是我们;对
3、于这些暴行,愤慨、谴责的也不仅仅是我们。在法国,就 有一个富有正义、良知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伟大作家一一雨果,勇敢的站出来,通过一封公开信,斥责了这些臭 名昭著的殖民侵略者二、背景资料(Victor Hugo, 1802年2月26日一1885年5月22日),19世纪前期积极的代表作家,的代表人物, 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的”。一生写过多部、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 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合计79卷。其代 表作有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三、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
4、惊骇(hdi) 瞥(pi6)见 箱箧(qiV) 赃(zang)物 制裁(cdi) 给(ji)予 恍(hudng)若琉(liii)璃(11)法(fd)琅(Idng)晨曦(XI)劫(ji6)掠 (2)词语释义丰功伟绩:丰硕的功劳,伟大的成绩富丽堂皇:形容建筑十分富丽华贵。赃物: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不留下。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四、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答案示例: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交代写信缘由。第二部分(2-9)热
5、情赞美圆明园的辉煌灿烂,强烈谴责英法联军的侵略罪行。文章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核心。作者通过对东方艺术典范圆明园的尽情渲染、赞扬,激发人们对圆明园的 美好遐思和幻想。然后,强烈抨击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把他们劫掠并焚毁圆明园的强盗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第三部分(10)呼应开头,表达对英法联军侵略行径的揭露、控诉之情。2、从课文中,我们看一知道本文的写作背景及缘由是什么?这封信是1861年11月25日写的,当时巴特勒率领法国远征军凯旋,红极一时,希望大文豪作诗文美言赞颂, 雨果却毫不客气地复函,怒斥无知匹夫毁坏中国花费百年功夫、巧夺天工建成的世间罕见建筑。既然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掠行明明是谴责的,为何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初中语文 九年级 上册 英法联军 远征 中国 致巴特勒 上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