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闵行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答案+解析).docx
《2020年上海闵行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上海闵行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答案+解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年上海闵行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 .本试卷共25题。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古诗文(40分)(一)默写(16分)1 .夜来城外一尺雪,O (卖炭翁)2.,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别云间)(别云间)3 .毅魄归来日,.俶尔远逝,o(小石潭记)4 .现在我们常用柳永蝶恋花中“,来形容对理想的执着态度。【答案】. (3分)晓驾炭车辗冰辙1 . (3分)昨夜雨疏风骤. (3分)灵旗空际看2 . (3分)往来翕忽.(各2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
2、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 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 字的写法。如“辗”“辙”“骤”“翕”“憔”“悴”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甲】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乙】鱼我所欲也(节选)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3、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 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 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 .甲诗中“汗青”指 o (2分).下列对甲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作者回顾身世暗示自己对艰难困苦的无所畏惧。4 .颔联运用比喻写出国势衰微和个人一生的动荡不安。C.颈联在喟叹中展示诗人因个人危难而内心颤栗痛苦。D.尾联以磅礴气势直接表现诗人宁死不屈的民
4、族气节。8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4分)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9 .文天祥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乙文的“”价值观;乙文中“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在文天祥的甲诗中具体指“二(4分)【答案】(2分)史册10 (2 分)C(4分)人人都有这种本心(本性),(只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11 (2分)舍生取义(“舍生而取义者也”)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诗词的积累。这首诗是诗人在潮州与元军作战时被俘,途经零丁洋时诗人以诗明志,表现出视死 如归的高风亮节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尾联翻译为: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 永远照耀在史册上。“汗青”的注释为史册。
5、12 这首诗首联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和征战的经历: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中已经度过了四个春秋,南宋几近灭亡。 但诗中仍传达出诗人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颔联写出破碎的山河犹如风中飘絮,动荡不安的一生就像雨 打浮萍。国家的灾难、个人的坎坷浓缩在这两个比喻中;尾联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诗人的舍生取义; 颈联诗人写出自己在曾经兵败的惶恐滩头,也曾为自己的命运惶恐忧虑,而今无力挽救国家,途径零丁洋又怎能不 感叹自己的孤苦伶仃。诗人是因为国家危难而内心痛苦,故选C。13 这题主要考查的是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人人都有这种本心(本性),(只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14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6、。细读文本,乙文“舍生而取义者也”与甲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精神相同,也可填“舍生取义”;甲文中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便是文天祥认为比生命更重要的事情。(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盖公者,齐之胶西人也,明老子,师事乐臣公。汉之起,齐人争往于世主,唯盖公独遁居不仕。及汉定天下,曹参为齐丞相,尽延问长老诸生以百数,何以治齐。人人各殊,参不知所从。闻盖公善治黄老, 乃使人厚币聘之。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遂推此类,为参具言之。参悦,乃避正堂舍之,师事之,齐 果大治。及参入相汉,导盖公之道,故天下歌之。盖公虽为参师,然未尝仕,以寿终。1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
7、思。(4分)(1)参不知所从()(2)为参具言之() 11 .下列对画线句子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o (4分)A.曹参喜欢,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B.曹参喜欢,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C.曹参高兴,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D.曹参高兴,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12.“齐果大治”在文中的体现是“,原因是 o (用自己的话来回答)(4分)【答案】(各2分)(1)听从,顺从 (2)详细地10. (4 分)C(2分)天下歌之(2分)听从了盖公“治道贵清净”的建议。【解析】.本题考查实词的翻译,需要学生平时把中考点击上的实词虚词背诵准确,再结合具体句子进行选择,本题中 的“从”可以根据前文“人人
8、各殊”来理解就能够知道是听从,顺从的意思;“具”也是平时背诵中知道意思应该是 详细地。10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句子的翻译,选择题相对来说难度不大,句中的“悦”应该是高兴的意思,所以AB排除, “乃”的意思应该是于是,所以本题选择C。11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意思的分析理解,这类题目需要注意文言文意思的翻译要准确。本题“齐果大治”在文中的 体现耍注意加了引号,所以要选择原文中的句子,通过文章可知应该是“天下歌之”,原因要用自己的话概括,从文 章可知天下人歌颂的原因是听从了盖公“治道贵清净”的建议。二、现代文(3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18分)读书要“精”到极致“立志宜思真品格,
9、读书须尽苦功夫。”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穷年皓首研治一经,虽受条件所限,难以 遍览群书,但读一部就是一部,咀嚼烂熟,透入身心。在精选中择好书。好书,能使人“通天下之精微、晓万物之是非”。书之好,在文、在理、在意。“吾生也有 涯,而知也无涯”,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蕴藏着文明的记忆,集聚着智慧的结晶。读书不失为学习和了解人类历史经 验的一种捷径。选择一本好书,如同结识一位挚友,“交谈”之中体会人间五味、“相顾”之间看尽世事变迁、“聆听” 之际感悟个中真谛。“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 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领袖论著,可以领悟精
10、神实质,提升思维层次;读人文社科,可以纯正思 想品性,陶冶品德情操;读历史典籍,可以通晓古今中外,明辨是非善恶。在精品中得余味。对待读书,要有“入山问樵” “入水问渔”的求知精神。读书,是将所学转化为所得,将知 识转化为智慧,而精读,无疑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知识快餐”的时代, 一些人抱怨精读耗时太长、单位时间内获取知识量太少,实则不然。只有真正内化于心的知识才会有助于一个人的 成长,而只追求学习数量、不追求学习质量的人,即使拥有那些“匆匆掠过”却未消化吸收的知识,也对个人成长 没有任何促进作用,虽“快”却是“慢” 了。唯怀有潜心钻研的工匠精神,下足“细功
11、夫”读书,对妙语珠字精抠 细品,方能万千笔墨胸中藏,读有所思、读有所感、读有所获。在精用中求实践。古人云:“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精用是读书的试金石,也是读书成果的“实战场二 只会死读书而不能有效运用的人,学问再多也是纸上谈兵。会读书的人,把读书得到的知识、积累的成果向实践行 动转化,与岗位需求对接,以学习力助推战斗力、保障力的生成。在用的过程中,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 写半句空”的毅力与决心,远沽名钓誉之心,戒急功近利之意,去冒进浮躁之气,才会避免陷入“蛮干、瞎干、胡 干”误区,避免走进“空谈”的尴尬窘境,着力解决“用得对、用得准、用得好”的问题。“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
12、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读书“精” 到极致才能有“质”的飞跃。12 .第段画线句“虽快却是,慢了”在文中的具体意思是。(4分).请分析第段画线句的作用。(4分)13 .阅读全文,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o (4分)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读书要有质的飞跃:B.作者提倡精读一本书,反对“博览群书”。C.作者认为只有精读才能促进个人的成长。D.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实践,用于解决问题。14 .下列文字插入文中第 段和第 段之间,理由是:(6分)在精思中寻感悟。朱熹曾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为读书而读 书,读而不思、读而不悟,难以体
13、会古人读书过程中所蕴含着的学而不厌、触类旁通的大智慧。中庸提到,求学 要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骂行之。提醒我们读书却不唯书。只有用思考、质疑和批判态度读书, 才能甄别精华和糟粕,才能理清有用和无用,才能把书读深、读透、读精。【答案】(4分)追求学习数量、不追求学习质量,对个人成长没有任何促进作用。13. (4分)运用对比论证,将死读书和会读书的人的学习效果进行对比,突出论证了读书需要在精用中求实践的重 要性。(1+1+2)(4 分)D14. (1分)放在第、第段之间。(2分)本段内容论述了读书需要在精思中寻感悟,(3分)第段论述的是读 书需要精品,第段论述的是读书在精用中求实践
14、。本段精思放在精品与精用之间,符合从品读到思考到实践的 层层递进关系。【解析】.本题考查句子在文中意思,注意抓住“快”与“慢”在文中所表示的意思,结合上文“而只追求学习数量、不 追求学习质量的人”以及“也对个人成长没有任何促进作用”可知,做此类题目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13 .本题考查的是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有两种出题类型,这个点是需要知道的,否则就不会答题,一是题 干中直接问论证方法的作用,另一种是间接提问,如本题所示,问画线句的作用,其实是在考查论证方法,所以 本题需要从论证方法方面去回答。由画线句“只会死读书而不能有效运用的人”“会读书的人”可知,这里是运用 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然后去
15、概括对比的内容,这一点一定要强调,否则扣掉一分,然后就是对比论证的作用,突 出论证了本段的分论点读书需要在精用中求实践的重要性。14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读书精到极致才能有质的飞跃”是全文 的中心论点,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中“反对博览群书属于过度解读,文中并未提及。第段“只有真正 内化于心的知识才会有助于一个人的成长”,所以C选项错误。本题应该选D。15 .本题考查材料位置放置的题型,做题遵循以下解题思路:一是段落位置放置;二是概括材料,;三是概述放置理 由(论证结构、上下文关系、照应)。此题在理由上主要是层层深入的层进式结构。(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
16、题(20分)那年,我们去看大石桥奶奶哼唱小放牛,邀我去看大石桥。桥是鲁班赶着一群大绵羊修的,桥上还有各路神仙留下的“仙迹”。这些神奇的传说,一直鼓荡在脑海里,催 着我赶快去看大石桥。父母亲要挣工分,几年里也不可能进一次县城。其实,也没必要进县城。想让父母亲带着去看大石桥,实在 是痴心妄想。于是,就赶紧学骑自行车到县城有30里路,打个来回,步行肯定会累个够呛。先是在冬天的打谷场上学转圈,让人在后边扶着,进而开始学上路。也不知摔倒了多少次,终于学会了。车 座子高,坐上去脚尖够不着脚踏板,父亲就卸下了车座,绑上一块棉垫。“我要去看大石桥J我跟母亲说。这样的行动得绕开父亲。母亲没有阻拦,也没有什么叮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上海 闵行区 初三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