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之文化常识判断型分类合集(一)(共2集合435题).docx
《高考语文备考之文化常识判断型分类合集(一)(共2集合435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备考之文化常识判断型分类合集(一)(共2集合435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官职沿革(53题).从春秋时齐桓公开始,我国历朝历代都设有谏官,如汉朝的谏大夫,谏议大夫,左、右 拾遗,均是谏官。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向君主提意见。()1 .礼部,为六部之一,主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务,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 “三司”,在唐代之前,同东汉时的“三公”,是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宋 代的“三司”指兵部、刑部、户部。()2 .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 的官名,以节制兵马。().左徒,战国时楚国设此官,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接待宾客。屈原就曾任楚怀王左 徒。()3 .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土、殿阁大学士等,为辅
2、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御史,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4 .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被朝廷派遣分赴各地巡视的监察御史,负责考核吏治、 调动官职、审理大案等。().主持进士考试的人被称为“知贡举”,就是“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清代会试的知贡 举多从一、二品大臣中选派,满汉官员各一名,担负考场事务和阅卷取土之责。()5 .廉访使,宋、元时期的官职名。宋代全称为廉访使者,元代全称为肃政廉访使。主管监 察事务。().尚书,原指掌管文书及群臣奏章的官。南北朝时期,尚书为事实上的最高行政长官。( ).丞相,秦代以后为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有时
3、称相国、 宰相,简称“相”。()6 .翰林是我国古代文官,常为皇帝起草文书,参与编修国史等,并备皇帝咨询。这一职位 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太宗时。().仆射,官名。秦始置,汉以后因之,地位仅次于尚书令,职权渐重。宋以后废,太平天 国曾设仆射一职。()7 .军机处是清代雍正年间设立的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 侍郎等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参知政事是清朝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8 .侍讲,既指给皇帝或太子讲学,又是官名,指为帝王、皇子讲学的侍从之官。().巡抚,地方长官,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抚军。总揽一省军政、民政
4、, 地位略次于总督,仍属平行。()9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刺”是“刺探、拷问”之意, 即任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节度使是唐朝时在重要地区设立的地方行政长官。因授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 度使。()10 .功曹是古代的官名,亦称“功曹史”,为郡守的主要佐吏。该官职除掌人事外,还参与 管理一郡的政务。().经略使,唐始设,是边防军事长官,宋代置于沿边各路,常兼安抚史。()11 .提辖是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水浒传中的鲁智深 曾任此官。().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负责参谋的佐吏。()12 .爵,古代皇帝对贵戚
5、功臣的封赏。旧说周代有王、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后代爵称 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解析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一次,而非每年一次。30.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 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V ) 31.会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的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V ) 32.殿试是科举制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 第。只有皇帝可以主持殿试。(X )解析 “只有皇帝可以主持殿试”错,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持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6、。 33. 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X )解析科举考试始于隋炀帝。34 .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以进士、明经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V ).宋代开设博学鸿词科,简称词科,本来是制科(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科目),是一种在科 举制度之外笼络知识分子的手段,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X )解析 博学鸿词科唐开元年间始设,另考试时间并非三年一次,如清代总共只开考过两次。 36.八股文是自有科举考试制度以来就规定的一种考试文体。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 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局部组成,每一局部的句数、 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X )解析
7、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37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内容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 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帖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有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那么 只有经义一门。(V ).经义又称“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的问题,考生发表见解, 提出对策。(X )解析 经义不等同于策问。38 .严格说来,中国的科举制度应分为文举和武举(文科和武科)两种制度。武举是专门为选 拔武官而设置的科目。武举出身的进士和文举出身的进士地位相同。(X ) 解析 武举出身的进士地位一般低于文举出身的进士地位。39 .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
8、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 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称号。一、二、三甲统称 进士。( V ).在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及第、落第、登科都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X ) 解析 “落第”指应试未中,也叫“下第”。“及第”和“登科”都指应试中选。40 .院试录取的第一名叫作“案首”,会试录取的第一名叫作“会元”,殿试录取的第一名 叫作“榜眼”。(义)解析 殿试录取的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41 .乡试的考试时间在八月,录取名单称“桂榜”;会试的考试时间一般在三月,录取名单 称“杏榜”;殿试没有确定的时间,录取名单称“金榜”。(J ).科举
9、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 三元”。(J )42 .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义) 解析 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43 .乡试中举意味着已经有资格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做学官、当知县的机会。 (V ).通过乡试的人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 时为避光武帝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X )解析 应是通过院试的人可称为“生员”或“秀才”。44 .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色纸书写,故而被称为“黄 榜” “黄甲”“
10、金榜”。名单由皇帝书写。考中进士可称“金榜题名”。(X )解析 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一般由翰林院或者礼部(各个朝代不一样)书写,皇 帝盖章,并非由皇帝书写。45 .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被举送应试的人称为“举人”。应举参 加进士科考试的人就称为“进士”,也称为“秀才”。可见唐代进士、举人和秀才概念与后 世不同。(V ).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称为“进士”。明、清之制,殿试后赐进士及第、进士 出身、同进士出身,皆通称为“进士”。( J )46 .生员(秀才)参加贡试,考中的人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X )解析 生员(秀才)参加的是乡试。47 .举人参加会试,考
11、中的人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V ).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中状元 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的最高荣誉。(V )48 姓名称谓(43题).古代有姓和氏之分,三代(夏、商、周)以前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氏为姓之本,姓由氏 所出。()1 .在古代,姓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姓,而贱者有名无姓。氏同而姓不同,可通婚姻;姓 同而氏不同,不可通婚姻。().古人常自称姓名或名,如“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有时也直称所厌恶的人的名, 而不称其字。()2 .字,也叫表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女皆为20 岁取字。().古人幼时命名
12、,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者尊辈一般称字,如“苏 东坡”。()3 .字和名在意义上往往有一定的联系,往往用字来解释名。有些人的字广为人知,本名反 而隐没于世,称为“以字行”,如孟浩然,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小名也叫小字,乳名,如曹操小名阿瞒,刘裕小名寄奴。()4 .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古人的名和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写;号由 自己取定,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赞美性的称号叫 谥号。如明崇祯帝谥号为“庄烈”,陶渊明谥号为“靖节”。()5 .谥号可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
13、有美谥、平谥和恶谥之分。().庙号是封建时代皇帝去世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特起的名号,如某祖、某宗等。只有 开国皇帝才可以称“祖”,后继者称“宗”。()6 .隋朝以前,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例,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 入庙奉祀。宋朝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加,或死后追加。追加 者亦可被视为谥号。()7 .对皇帝的称呼,有庙号、年号和谥号等,庙号起于商朝,谥号起于周,年号自汉武帝始。( ). “髯觥”指小孩七八岁换牙期,代指童年。白居易观儿戏曰:“髯趾七八岁,绮纨 三四儿。”()8 .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以示成
14、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总角是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一种发型,将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形如两个羊角。后代用以称少年时代,如“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到了十六岁会把头发梳起来,插上簪子,表示已到出 嫁年岁。后称女子待嫁为“待字”。()9 . “而立”“不惑”“知命”都出自论语为政,分别指三十岁、四十岁、六十岁。( ).“古稀”指七十岁;“耋”指七八十岁;“耄”指八九十岁,古代有“耄年有罪不加身” 的说法;“期颐”指一百岁。()10 . “六亲”,历代说法不一,有的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有的那么以父、 母、兄、弟、妻、子为“六亲”。().
15、古代以伯、仲、季、叔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季为老三,叔 排行最小。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为“仲父”。()11 .古代男子对妻子的称谓有夫人、娘子、拙荆、外子等,女子对丈夫的称谓有丈人、官人、 郎君等。().鸳鸯本为同命鸟,双栖双宿,所以古人用它来比喻夫妇。()12 .东床指女婿。对女婿称“东床”,源于晋代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坦腹东床”的传说。( ).在中国古代,千金用于敬称富人家的女孩儿,今多用作对别人女儿的美称。()13 .舅姑是古代妇女对母亲的兄弟和父亲的姐妹的称呼,“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 姑”。().绰号又叫外号或浑名,一般是他人根据某人的外貌、性格、
16、行为等特征而另起的“名字”, 如唐代温庭筠因面貌丑陋而被称为“温钟帽”。()14 .在古代,可以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一个人,如称南宋诗人杨万里为诚斋先生。也可以将 一个人的官地名作为他的称谓,如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郡望”意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如韩愈虽是河南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 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3L绅是古代仕宦者围于腰际的大带,缙绅就是把笏板插在大带间,指的是在朝廷中做官之 人。().古代对百姓的常见称谓有布衣、青衫、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 氓等。()32 .古代称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常在名前加职业名,如庖丁
17、。().古人为表示谦逊的态度,常用“愚”“鄙”“敝”等词语自称,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不好,还用“卑” “窃”来谦称自己身份卑微。()33 .古代臣子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天子、陛下等,帝王的自谦之辞有寡人、朕、不毂等。( ).读书人的自谦之辞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 佞、不肖,那么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不孝顺。()34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家”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 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如家父、家母。“舍”用于谦称自己的家或比自己小的亲属,如 舍侄、舍弟。().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自己为“在下”;
18、小可是自谦 之辞,意思是自己很平常、缺乏挂齿。()35 .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是臣僚谒见帝王时所处的地位和位置,后来就成为臣僚与帝王面对面时对帝王的敬称。“殿下”也是对皇帝的尊称。()36 .阁下是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的敬称,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 阁下。().在古代,臣子常用“寡君”对别国谦称本国国君,用“寡小君”对别国谦称本国国君夫 人。如秦晋靖之战:“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论语季氏:“称诸异邦日 寡小君。”()37 .称谓前面加“先”,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经退位的皇帝为先帝,称 已经去世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去世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
19、,称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 为先贤。().称君主为独夫,称一般人为竖子、小子等,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鸿门宴:“竖子缺乏与谋! ”孔雀东南飞 并序: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38 行政区划(39题).尚书禹贡记载,中国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 豫州、梁州、徽州。后“九州”成为中国的代称。()1 .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李商隐马嵬(其二),“死去元知万事空,但 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两诗中“九州”的含义应该是一致的,都指中国。(). “十二州”之说起于尚书尧典,它是在“九州”的基础上,增置幽、并、营
20、三州 而成。()2 .县是我国的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始于春秋初期,最初设置在边地,有国防作用。战国时 期,县已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战国时各国已普遍置郡,如苏洵在六国论中说“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战国后 期,郡县制已经在各国较为普遍地实行,说明郡县制在当时已正式成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 ( )3 .郡县制萌生于春秋,演进于战国,正式确立于秦代。().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彻底废除分封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分天下为36郡。贾谊过 秦论中说“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其中的“桂林、象郡”就是36郡中的两 个郡。()为秦始皇公元前214年南平百越后设置。4 .秦汉以后,管理万户以上
21、县的称为县长,万户以下称县令;唐代县分上、中、下各级, 管理县的人不再有令、长之分;宋代临时由京官管理县政,称知某县事;明清改称知县。( ).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 变化的制度因素是郡县制。如“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中,南阳是郡名,西鄂是县名。( ).汉初,刘邦鉴于秦王朝孤立而亡的教训,广建王侯。先封“同姓七国”(韩、赵、楚、 淮南、燕、长沙、梁),后封“异姓九国”(楚、荆、代、齐、赵、梁、淮阳、淮南、燕),实 行了郡国并存制。()5 .中国行政区划中真正地出现“州” 一级,始于西汉武帝。汉代设置9个州,州的长官代 表汉王朝监察所辖的
22、郡、国。().东汉设州牧,执掌一州军政大权,州逐渐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全国的行政 区划由郡县制演变为州郡县制。()6 .汉代“州”开始成为一级行政区实体,中国的行政区划进入州制的新时期,经三国、两 晋、南北朝,直至唐代,州一直为中国最高的行政区划单位。().中国的行政区划在唐宋时期进入了道(路)制阶段。“道”和“路”最初都是监察区的性 质,而后转化为行政区。唐朝的最高行政区划不是州或郡,而是“路”;宋朝的最高行政区 划是“道”。()7 .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的诗前小序里说“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这说明 当时九江是郡一级的行政区划。()序中的“潺阳”“九江郡”用的是旧称。8 .唐
23、太宗依据山川形势,划分全国为十道,唐玄宗把“府”引进行政区划中来,唐道下辖 府、州,府、州下领县。().汉至南北朝时期多称高级官员及诸王治事之所为府。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区划中,府比县 高一级。府的长官叫作知府。()9 . “都护”一词为官名,“都”为全部,“护”为带兵监护,“都护”即为“总监护”之 意。到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朝廷在内地与边地设有安东、安北、单于、安西、北庭、安南 都护府,这就是著名的六都护府。().安史之乱以后,节度使制被滥用于内地,使这种原为边关所用的军事制度变为内地实际 的行政区划单位,而且大者连州十数,小者亦兼三四。而唐初的行政区划单位一一道,在安 史之乱后已徒有虚名了。(
24、)10 .宋初正式废去道制,改为路制。宋代路下为府、州,府、州之下为县。府与州同级,地 位与州相等。国都、陪都,皇帝诞生、居住和巡游过的地方以及地位重要的州,都改置为府。 ( ). “军”始于唐,当时称军镇,属军事系统,多设在边区,只管军队不管民政。宋代与唐 代一样,“军”属军事系统。()11 .魏晋南北朝至隋朝时期最高的行政区划单位一一州,在唐宋时期仍继续沿用,不过变成 了行政区划的第二级单位,隶属于道或路。().行省制历经元、明、清三代。省名起源甚早,魏晋时期的尚书省、中书省直辖地方。元 朝在地方设立假设干行中书省,作为朝廷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后成为最高一级的行政区 划。()12 .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备考 文化 常识 判断 分类 43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