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故乡》教案.docx
《初中语文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故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故乡》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故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节的把握;2、语言、心理、外貌等刻画人物的方法;3、了解小说的特点并理解文章主题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既有重逢的喜悦,更有别离的伤感;“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 乡水。既有对故乡人的亲切和依恋,也有对家乡景的留恋和向往。然而故乡的作者在文中却 这样写到:“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的气闷又使 我非常的悲哀。为什么二十年后的一次故乡之行却给作者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现在我们一起 走进文本,去探个究竟。二、了解作者、作品:鲁迅(188
2、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以及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 卷)。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故事情节: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按回故乡- 在故乡-离故乡可分为三个部分:(1) 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2)、“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老屋的寂寥;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杨二嫂的变化; 闰土的变化。第二课时1、“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寄托于下一代。2
3、、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故乡的景、故乡的人。3、使我悲哀的故乡的景:(1)记忆中的故乡景:令人神往-深兰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英雄的少年。(2)现实中的故乡景:萧索悲凉-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底、萧索的村庄。4、使我悲哀的故乡的人:(1) 杨二嫂:从前:年轻美丽;文静、本分现在:凸额骨,薄嘴唇,像个细脚伶仃的圆规;泼悍、放肆、尖刻、自私(2)闰土:少年:淳朴天真、可亲可爱、聪明勇敢、活泼开朗、和我亲密无间、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中年: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迟钝麻木、痛苦难言、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毕恭毕敬、和“我 如隔了一层厚障壁、将希望寄托神灵四、课时小结,并明确小说的
4、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五、布置作业:1、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2、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的方法3、分析造成人物性格变化的根本原因附板书:故乡记忆中:令人神往-深兰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英雄的少年。故乡的景(环境) 现实中:萧索悲凉-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底、萧索的村庄。使“我”悲哀的从前:年轻美丽;文静、本分杨二嫂现在:凸颤骨,薄嘴唇,像个细脚伶仃的圆规;泼悍、放肆、尖刻、自私故乡的人(人物)少年:淳朴天真、可亲可爱、聪明勇敢、活泼开朗、和我亲密无间、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闰土中年: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迟钝麻木、痛苦难言、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毕恭毕敬、和我 如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故乡 初中语文 教材 解读 九年级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