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docx
《2022-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精编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题1黑(ydu)锐不可当蒙际昧配)眼花瞭乱B.恒然(qido)藏污纳垢燥热(ZQO)杏无消息C.娴熟(xidn)和言悦色翘首 (qiao)一丝不苟D.和罩(期)震耳欲聋年热(chi)广袤无垠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OA.莱芜九龙大峡谷全长20多公里,谷内怪石嶙峋,溪水潺潺;两边奇峰突兀, 层峦叠翠,真可谓为守木工。B.据笔者观察,近年来我省小型剧目的创作一直比较活跃,涌现出了不少脍袋 人口的作品。 C
2、.摩拜单车一推出,便受到人们的欢迎,其始作俑者胡玮炜受邀登上了央视朗 读者的舞台。D. 5月19日,在第七个“世界家庭医生日”来临之际,芳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处心积虑让家庭医生走进百姓家门。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B.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 象。C.身在边缘之人往往能欣赏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独一无二的独特景观。D.通过他一辈子的奋斗,使他的生活状况大为改观。5、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不应该对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滥加粗暴的不讲理的非议。(这个句子的谓 语是“滥加”)
3、B.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粒),看出父亲的认真,严谨;父亲不愿意用差的麦子交公粮,怕别人吃亏, 看出父亲的淳朴,老实;父亲一直放不下交公粮被人冤枉的事情(父亲不断地 重复着“那不是我的麦子”这句话),看出父亲很爱面子(较真、固执、执拗)。4 . “父亲的麦粒”是全文的线索,全文紧紧围绕着父亲与麦粒的故事展开,推 动情节发展,“麦粒”也代表着父亲的面子,含蓄点明文章主旨(或:麦粒“嘎 嘲脆”也是父亲朴实、做事认真的精神象征)。5 .因为父亲不断强调“那不是我的麦子”,其实是在强调自己受冤屈,想争回 自己的面子;而村主任认为父亲已经没有办法雪冤,不如
4、放平心态,追求幸福新 生活;父亲过不去是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面子关乎一个人的尊严,信誉(地位)。1 . 托物言志(或象征、以物喻人)悟花 学花. “雄辩”本义指有说服力、强有力的辩论,这里有“有力证明或辩护”之意。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花朵平静的心态和洁净的心灵,虽然凋落,依然沉静 庄严地开放,倾听土地的呼唤,从而展现出一种难言的美丽。2 .示例: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 “深情的最后一瞥”无不展示了花对土地的呼唤及对人间深情的依恋,落花有情, 即使凋落,也依然美丽。作者爱花,爱花的美丽,同时也怕美丽的失去,“惆怅” 一词正是作者复杂心境的体现。3 .
5、示例: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作者巧妙地由上段的卖花因缘过渡到下段 的爱花因缘,文章衔接自然,浑然一体。4 .示例:文章托物言志,借花寄寓了高远的人生志向:作者珍爱人间的每一朵好 花,花里有美、有香、有平静、有种种动人的质地和永恒的智慧,所以作者愿把 自己变成一朵花。同时,作者更愿像花那样,即使不被欣赏,依然沉静庄严地开 放,倾听土地的呼唤,深情地注视人间的美好,用更洁净的心灵来面对人生,把 花的“芬芳”“香给这个世界看。点拨:联系主旨回答。作者借花抒写感悟, 希望自己具有花的品质和智慧。四(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那树虽老但枝繁叶茂的状态)C. “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
6、心沥血”(这四个词感情色彩相同)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不让戾气弥漫整个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 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这个句子是个病句,否定不当)6、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在这里,睁疼了眼也看不见一个目标,哪怕是一片枯叶,一个黑点。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褶也找不到。于是,只好抬起头来看天。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在别地赶路,总要每一段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盯着一棵树,赶过去,然后再盯 着一块石头,赶过去。A. B.C.D.7、古诗名句默写(1)庭中有奇树,o(2) ,望峰息心。,窥谷忘反。(3)崔颍在黄鹤楼中抒写世事苍茫的感慨的诗句是,(4)记承天寺夜游
7、中写月光的句子是(5)野望中抒发诗人孤独抑郁心情和避世退隐愿望的诗句是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 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诋,为屿,为峨,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产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 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出游。天未明东行过
8、洪山寺二里许折 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可坐十数人。 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袅衣,禽鸟之 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坐久,闻鸡犬吠。东行数十步,过小岗,田畴平而弥 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选自杨士奇游东山记)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1)潭中鱼可百诳头许:(2)斗折蛇行蛇:是岁三月朔是:深处可浮小舟浮: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B.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C.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
9、十里/度松林涉涧。D.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香气拂拂袅衣,禽鸟之声不一类。4 .(甲)(乙)两文段的游踪有何异同?请简要回答。三、现代文阅读。(30分)1、父亲的麦粒许心龙那年夏天的一天,偏西的太阳热劲儿刚弱下来,父亲将饭碗一推,抹把汗, 就喊娘到场里收麦子。凌乱的麦秸屑很有感情地揉进父亲泛黄的短发里。一晃, 父亲在打麦场上忙乎了半月多,该颗粒归仓了。六月的阳光把父亲的背心烙在了 身上,父亲洗澡时,脊背呈现出醒目的背心模样,白而发亮。父亲和我娘我哥齐上阵,摊开的一大场麦子很快变成
10、一堆小麦山。麦山按捺 不住地弥漫着麦香的热气。我娘拢了拢湿滩漉的乱发,瞅着麦山,脸上露出了疲 劳后的笑容。这时,父亲伸出左手弯腰抓起一把温热的麦子,用力握了一下,伸开手掌盯 了一会儿,又用右手食指来回划拉几下。“干透了吧?我娘问道。父亲没有搭腔,而是拈起几粒麦子准确无误地投 人了口中。随着瓠骨的上下晃动,嘴里发出了清晰的嘎啕嘎啕的脆响。“我要的就是麦粒嚼在嘴里的嘎嘀脆响!”父亲不容置疑地说。“装麦!”父亲将军般地命令。面对饱满的麦子,父亲的精气神儿也是永远 饱满的。“麦收您爹看得最重。我娘边往簸箕里搂麦,边说,“自从跟您奶奶分家 另过,年年都是这样。”“麦子晒干了,不会生虫。”父亲边扎麦袋口边
11、说,“交公粮时心里也踏实。”“我说多少遍了,从今年起,不再交公粮啦。我强调说。“你以为你是皇上,说免皇粮就免了。”父亲头也不抬,接话道。其实,父 亲很为有我这个师范毕业执了教鞭的儿子骄傲的。我娘不置可否地笑笑,那意思是责怪我想得倒美。我望望仅会歪歪扭扭写出自己名字的二老,无语了。无知者无过,只是后来 我才知道,父亲是想借今年的饱满麦子,好好出一口去年在乡粮站交公粮时受的 恶气。去年排队交公粮时,有人趁父亲去厕所,把一袋掺有土坷垃的麦子,调换 给了父亲。面对坷垃枇子麦,父亲一百张嘴也说不清。他因此受到了大喇叭的广 播批评。受了奇耻大辱的父亲回来就找村主任申冤。村主任笑笑,拍拍父亲的瘦 肩膀,说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年人教版八 年级 语文 上册 期末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