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魏策三原文注释翻译.docx
《战国策魏策三原文注释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国策魏策三原文注释翻译.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战国策魏策三原文注释翻译秦赵约而伐魏原文:秦、赵约而伐魏,魏王患之。芒卯曰:“王勿忧也。臣请发 张倚使谓赵王曰,夫邺,寡人固形弗有也。今大王收秦而攻魏,寡 人请以邺事大王。”赵王喜,召相国而命之曰:“魏王请以邺事寡 人,使寡人绝秦。相国曰:“收秦攻魏,利不过邺。今不用兵而 得邺,请许魏。”张倚因谓赵王曰:“敝邑之吏效城者,已在邺矣。大王且何以报魏?” 赵王因令闭关绝秦。秦、赵大恶。芒卯应赵使曰:“敝邑所以事大王者,为完邺也。今郊邺者,使者 之罪也,卯不知也。”赵王恐魏承秦之怒,遽割五城以合于魏而支 秦。翻译:秦国和赵国联合要攻打魏国,魏王为此而担忧。魏将芒卯说: “大王不必担忧,请允许我派张倚
2、为特使,去对赵王说:“邺邑这个地方,看样子是保不住的,如果大王与秦国绝交,而与魏国联合, 敝国国君愿意把邺地奉献给大王。”赵王很高兴,便召来相国,告 诉他说:“魏王请求把邺地奉献给我,要我和秦国断交。”相国说:“联合秦国进攻魏国,所获之利只不过得到邺地,现在不必动用兵 卒就能得到邺地,请答应魏国。”张倚就对赵王说:“敝国派去献城的官员已经在邺地了。大王准备 用什么来报答魏国呢?”赵王于是下令封锁关塞,和秦国断交。秦、 赵的关系急遽恶化。芒卯回答赵国派来接受邺地的使臣说:“敝国之所以侍奉大王,是 为了保全邺地,如今奉献邺地,那是使臣张倚的错误,我不了解。”赵王担心魏国趁秦国因赵国与秦国断交的愤怒
3、之机,联秦攻赵,便 立刻割让五城给魏国,联合魏国抵御秦国。芒卯谓秦王原文:芒卯谓秦王曰:“王之士未有为之中者也。臣闻明王不肯中 而行。王之所欲于魏者,长羊、王屋、洛林之地也。王能使臣为魏 之司徒,则臣能使魏献之。秦王曰:“善。”因任之以为魏之司 徒。燕王说:“您可以走了,我听从您的。”于是为魏国派兵八万,战 车二百辆,随着田文。魏王非常高兴,说:“您借来燕、赵军队很多,而且又快。”秦王 十分害怕,便向魏国割地求和,于是魏国归还燕、赵的军队,井加 封田文。魏将与秦攻韩原文:魏将与秦攻韩,朱己谓魏王日:“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 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 若禽兽耳
4、。此天下之所同知也,非所施厚积德也。故太后母也,而 以忧死;穰侯舅也,功莫大焉,而竞逐之;两弟无罪,而再夺之国。 此于其亲戚兄弟若此,而又况于仇触之敌国也!“今大王与秦伐韩而益近秦,臣甚或之,而王弗识也,则不明矣。 群臣知之,而莫以此谏,则不忠矣。今夫韩氏以一女子承一弱主, 内有大乱,外安能支强秦、魏之兵,王以为不破乎?韩亡,秦尽有郑 地,与大梁邻,王以为安乎?王欲得故地,而今负强秦之祸也,王以 为利乎?“秦非无事之国也,韩亡之后,必且使事;便事,必就易与利;就易 与利,必不伐楚与赵矣。是何也?夫越山逾河,绝韩之上党而攻强赵, 则是复阂与之事也,秦必不为也。若道河内,倍邺、朝歌,绝漳、 溢之水
5、,而以与赵兵决胜于邯郸之郊,是受智伯之祸也,秦又不敢。 伐楚,道涉而谷行三十里,而攻危隘之塞,所行者甚远,而所攻者 甚难,秦又弗为也。若道汉河外,背大梁,而右上蔡、召陵,以与 楚兵决于陈郊,秦又不敢也。故日,秦必不伐楚与赵矣,又不攻卫 与齐矣。韩亡之后,兵出之日,非魏无攻矣。“秦故有怀地刑丘、之城施津,而以临河内,河内之共、汲莫不危 矣。秦有郑地,得垣雍,决荥泽,而水大梁,大梁必亡矣。王之使 者大过矣,乃恶安陵氏于秦,秦之欲许之久矣。然而秦之叶阳、昆 阳与舞阳、高陵邻,听使者之恶也,随安陵氏而欲亡之。秦绕舞阳 之北,以东临许,则南国必危矣。南国虽无危,则魏国岂得安哉?且 夫憎韩不受安陵氏可也,
6、夫不患秦之不爱南国,非也。“异日者,秦乃在河西,晋国之去梁也,千里有余,河山以之, 有周、韩而间之。从林军以至于今,秦十攻魏,五入国中,边城尽 拔。文台堕,垂都焚,林木伐,糜鹿尽,而国继以困。又长驱梁北, 东至陶、卫之郊,北至平阚,所亡乎秦者,山北、河外、河内,大 县数百,名都数十。秦乃在河西,晋国之去大梁也尚千里,而祸若 是矣。又况于使秦无韩而有郑地,无河山以赢之,无周、韩以间之, 去大梁百里,祸必百此矣。异日者,从之不成矣,楚、魏疑而韩不 可得而约也。今韩受兵三年矣,秦挠之以讲,韩知亡,犹弗听,投 质于赵,而请为天下雁行顿刃。以臣之观之,则楚、赵必与之攻矣。 此何也?则皆知秦之无穷也,非尽
7、亡天下之兵,而臣海内之民,必不 休矣。是故臣愿以从事乎王,王速受楚、赵之约,而挟韩、魏之质, 以存韩为务,因求故地于韩,韩必效之。如此,则士民不劳而故地 得,其功多于与秦共伐韩,然而无与强秦邻之祸。“夫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大时已。通韩之上党于共、莫, 使道已通,因而关之,出入者赋之,是魏重质韩以其上党也。共有 其赋,足以富国,韩必德魏、爱魏、重魏、畏魏,韩必不敢反魏。 韩是魏之县也。魏得韩以为县,则卫、大梁、河外必安矣。今不存 韩,则二周必危,安陵必易。楚、赵楚大破,卫、齐甚畏。天下之 西乡而驰秦,入朝为臣之日不久。”翻译:魏国打算联合秦国攻打韩国,韩臣朱已对魏王说:“秦国与 戎狄的习俗
8、相同,有虎、狼一般威猛贪狠之心,贪暴好利,不讲信 义,不懂得礼、义德行。如果有利可图,就不顾父、母、兄、弟, 跟禽兽一样。这是天下的人所共知的,它是一个既不施恩惠于他人, 也不积德行于自己的国家。所以,宣太后是秦昭王的母亲,去被他 废掉,忧愤而死;穰侯是昭王的舅父,功劳最大,竟然被驱逐;两个 弟弟泾阳君、高陵君无罪,却两次夺去他们的封地,他对于父、母、 兄、弟尚且这样,更何况对于敌国呢。“现在大王打算联合秦国攻打韩国,就更加接近秦祸,我非常迷惑 不解,可大王还不了解,这就不够明智了,群臣了解情况,而却无 人以上述情况进行劝谏,这就是不忠了。现在韩国以一个女子辅助 一个幼主,国内有大乱,对外怎么
9、能够抵抗强大的秦、魏联军,大 王以为韩国不会被灭亡吗?韩国灭亡了,秦国完全占有其地,与魏都 大梁为邻,大王以为这样能平安吗?大王想收回被韩国占领的旧地, 如今却要遭受强秦的祸患,大王认为这有利吗?“秦国并不是一个不滋生事端的秦国,韩国灭亡之后,一定又会发 动战争,如果发动战争,就一定选择容易和有利的事去做;选择容易 和有利的事,就一定不会进攻楚国和赵国。这是为什么呢?秦国要越 过高山,跨过黄河,横穿韩国的上党去攻打强赵,这是重蹈闹与之 战失败的复辙,秦国一定不会干。如果经过河内,背着邺城,朝歌、 横渡漳水和渣水,而在邯郸之郊与赵军决一胜负,这就要遭受智伯 受过的灭国大祸,秦国又会不敢。假设攻打
10、楚国,取道涉谷,行走 三千里,去攻打龟隘关塞,走的路太远,攻打起来又太难,秦国又 不会干。如果取道河外,背向大梁,经过陈州以西的上蔡,召陵, 在陈州效野与楚军决一胜负,秦国又不敢。所以说秦国肯定不会 进攻楚国和赵国,又不会攻打燕国和齐国。当韩国灭亡之后,秦 国出兵之日,必定会攻打魏国。“秦国本来有怀地、茅地、刑丘,在埔津筑城,而逼近河内,河内 的共、汲必定危险。秦国占领了郑地,获得了垣雍,决开荧泽之水, 去淹灌大梁,大梁一定会被攻陷。大王的使者太错了,竟然在秦国 诋毁魏的附属国安陵氏,秦国很久以来就想占领许地。然而秦国的 叶阳、昆阳与魏国的舞阳为邻,若听任使者诋毁,跟随灭安陵氏之 后,秦国就想
11、占有许地。秦军绕道舞阳以北,向东逼近许地,那末 魏都大梁必定危险,即使大梁不危险,魏国难道就能安宁吗?如果痛 恨韩国,不怜惜安陵氏,这还可以,然而不担心秦国也不怜惜大梁, 这就不可以。“从前,秦国才在黄河以西,魏国旧都安邑距大梁有千里之遥。中 间有河、山阻隔,又有周、韩两国相间。从秦攻魏的林中战役至今, 秦国七次进攻魏国,五次进入范囿,边境城市尽被占领,文台被毁 坏,垂都被焚烧,林木被砍伐、糜、鹿被杀尽,接着国都被包围。 秦军长驱直人,一直打到大梁的北边、东边打到陶、卫二地的郊外, 北边打到阚地,丧失给秦国的土地有:山南、山北、河外、河内, 大县有数百,大邑有数十。秦国在黄河以西,魏国旧都安邑
12、距大梁 还有千里,可是灾祸竟然到了这种地步,更何况如果秦国灭掉了韩 国,占有郑地,没有河、山阻隔,没有周,韩两国的相间,离大梁 只有百里,那灾祸必然超过此刻一百倍。“从前,合纵不成功,楚国和赵国猜疑,韩国多变,不可能结盟。 现在韩国被秦兵进攻了三年,秦国要韩国屈膝求和,韩国知道要被 灭亡,仍然不愿俯首听命,给赵国送去人质,请求准备好武器为诸 侯打头阵。据我看来,楚国和赵国必定会和韩国联合进攻秦国。这 是为什么呢?因为诸侯都知道秦国的贪欲没完没了,不消灭天下的军 队,不征服天下的人民,它必定不肯罢休。因此,我愿意用合纵政 策为大王服务,请大王即刻接受楚国和赵国的盟约,控制韩国的人 质,以保存韩国
13、为急务。因此,向韩国讨回原来被其占领的土地, 韩国一定会献出。这样,人民不必辛劳而收回了故土,这个功绩比 联合秦国攻打韩国的功绩大得多。而且还可以避免与强秦为邻的祸“保存韩国,安定魏国,而使天下诸侯得利,这也是大王建功立业 的大好时机啊。使韩协的上党与共、宁二地的道路相通,两国通使 之道已通。因而设立关卡,对出入的人征收赋税,这样韩国以其上 党作为给魏国一份重礼,两国共同享有赋税,足可以富国。韩国也 必然感激魏国,爱戴魏国,尊重魏国。敬畏魏国,它一定不敢反对 魏国。这样,韩国就成了魏国的一个县,魏国得到韩国作为一个县, 就用来捍卫遮蔽国都大梁,河外一定安宁。如果不保存韩国,那末 东周,西周一定
14、危险,安陵必定成为秦国所有,秦国大败楚、赵两 国、燕国、齐国非常害怕,诸侯向西奔往秦国,朝拜秦王甘愿做臣 的日子就不远了。”叶阳君约魏原文:叶阳君约魏,魏王将封其子。谓魏王曰:“王尝身济漳,朝 邯郸,抱葛、薛、阴、成以为赵羊养邑,而赵无为王有也。王能又 封其子问阳、姑衣乎?臣为王不取也。”魏王乃止。翻译:叶阳君李兑邀约魏国结盟,魏王打算封叶阳君之子。有人对 魏王说:“大王曾渡过漳水,亲自到赵都邯郸朝贡,把葛孽、阴成 奉献给赵王作为养地,但赵王却什么也没有给大王。大王难道还能 给赵王儿子何阳、姑密二地吗?我实在不敢苟同。”魏王这才作罢。秦使赵攻魏原文:秦使赵攻魏,魏谓赵王曰:“攻魏者,亡赵之始也
15、。昔者晋 人欲亡虞而伐虢,伐虢者,亡虞之始也。故荀息以马与璧假道于虞, 宫之奇谏而不听,卒假晋道。晋人伐虢,反而取虞。故春秋书 之,以罪虞公。今国莫强于赵,而并齐、秦,王贤而有声者相之, 所以为腹心之疾者,赵也。魏者,赵之虢也;赵者,魏之虞也。听秦 而攻魏者,虞之为也。愿王熟计之也。”翻译:秦国要赵国攻打魏国,魏王对赵王说:“赵国攻打魏国,这 是赵国灭亡的开始。从前,晋国想要灭掉虞国就先攻打虢国,攻打 虢国就是灭掉虞国的开始。所以在晋国大夫荀息拿出宝马和玉璧向 虞同借道时,虞国相国宫之奇劝说虞公,但没听取,最后借道给晋 国,晋国灭掉虢国后,在返国途中就灭掉了虞国。所以春文记 载了这件事,特别责
16、备了虞公。现在诸侯中没有比赵国更强,而能 与齐、秦并驾齐驱的,赵王既贤明又得到有声望的人辅佐,所以秦 国的心腹之患就是赵国。魏、赵两国同虞、虢两国一样,是唇齿相 依的关系,唇亡则齿寒。听任秦国来攻打魏国,就等于从前战国借 道给晋国攻打虢国一样,会自取灭亡,希望大王深思熟虑。”魏太子在楚原文:魏太子在楚。谓楼子于鄢陵日:“公必且待齐、楚之合也, 以救皮氏。今齐、楚之理,必不合矣。彼翟子之所恶于国者,无公 矣。其人皆欲合齐、秦外楚以轻公,公必谓齐王曰:魏之受兵, 非秦宾首伐之也,楚恶魏之事王也,故劝秦攻魏。齐王故欲伐楚, 而又怒其不己善也,必令魏以地听秦而为和。以张子之强,有秦、 韩之重,齐王恶之
17、,而魏王不敢据也。今以齐、秦之重,外楚以轻 公,臣为公患之。钧之出地,以为和于秦也,岂若有楚乎?秦疾攻楚, 楚还兵,魏王必惧,公因寄汾北以予秦而为和,合亲以孤齐,秦、 楚重公,公必为相矣。臣意秦王与樗里疾之欲之也,臣请为公说 之。”乃请樗里子曰:“攻皮氏,此王之首事也,而不能拔,天下且以此 轻秦。且有皮氏,于以攻韩、魏,利也。”樗里子曰:“吾已合魏 矣,无所用之。”对曰:“臣愿以鄙心意公,公无以为罪。有皮氏, 国之大利也,而以与魏,公终自以为不能守也,故以与魏。今公之 力有余守之,何故而弗有也?樗里子曰:“奈何?”曰:“魏王之 所者恃者,齐、楚也;所用者,楼(广鼻)、翟强也。今齐王谓魏王曰:欲
18、讲攻于齐王兵之辞也,是弗救也。楚王怒于魏之不用楼子, 而使翟强为和也,怨颜已绝之矣。魏王之惧也见亡,翟强欲合齐、 秦外楚,以轻楼(广鼻);楼(广鼻)欲合秦、楚外齐,以轻翟强。公不 如按魏之和,使人谓楼子曰:子能以汾北与我乎?请合与楚外齐, 以重公也,此吾事也。楼子与楚王必疾矣。又谓翟子:子能以 汾北与我乎?必为合于齐外于楚,以重公也。翟强与齐王必疾矣。 是公外得齐、楚以为用,内得楼(广鼻)、翟强以为佐,何故不能有 地于河东乎?”翻译:魏太子在楚国,有人在鄢陵对随太子在楚国的魏臣楼鼻说: “您一定要等待齐国和楚国结盟,来救援皮氏。现在依齐、楚的形 势,一定不会联合。那翟强在魏国最憎恨的人莫过于您
19、了。翟强的 人都想联合齐国和秦国,疏远楚国,来降低您的地位,他们一定会 对齐王说:“魏国遭到进攻,并不是秦国的本意要进攻魏国,而是 楚国憎恨魏国讨好大王,所以劝秦国攻打魏国。齐王本来想讨伐 楚国,而且又对楚国的不友好非常气愤,他一定会让魏国向秦国割 地求和。从前张仪倚重秦、韩两国的力量,很有威权,可是齐国怨 恨他,只凭齐国一国就使魏王不敢接纳张仪;现在有齐、秦两国的力 量,又疏您所依赖的楚国,这样就会降低您的地位,魏国就更不敢 接纳您。我很为您担忧。拿割地来联合秦国,或由齐国,或由楚国, 都是一样,为什么要由楚国呢?秦国加劲地进攻楚国,楚国如果调转 枪头,魏王一定害怕,您就把汾北之地给秦国求和
20、,秦、楚、魏三 国联合,以孤立齐国、秦国和楚国重视您,您一定会做魏国的相国 了。我猜想秦王和秦将樗里疾也希望这样,我愿意为您去游说。”于是那个就对樗里疾说:“进攻魏国的皮氏,这是大王的头等大事, 如果攻不下,诸侯就会因此看轻秦国,而占有了皮氏,如果从皮氏 进攻韩、魏,这就有利于秦国。“樗里疾说:“我已与魏联合了, 攻取皮氏也没用。”那人说:“我愿意以我的愚见为您考虑,您不 要因此造成大错。占有皮氏,是国家的大利,您却撤兵不攻皮氏, 而把皮氏交给魏国;您最终会认为皮氏不能守,所以把皮氏给了魏国。 现在您守皮氏,力量绰绰有余,为什么不占有皮氏呢”樗里疾说:“那该怎么办?”回答说:“魏王所依仗的是齐
21、国和楚国。所重用的 是楼鼻和翟强。现在齐王对魏王说:“与秦国媾和或进攻秦国,决 定于齐国。这是掌握军事主动权的论调。齐国本意并不是救魏。 楚王气愤魏国不重用楼鼻,而让翟强与齐、奏联合。楚王恨魏,准 备与魏国断交,已经表面化了,魏王很害怕被灭亡。翟强准备联合 秦国和齐国,疏远楚国,以削弱楼鼻的作用;楼鼻打算联合秦国和楚 国,疏远齐国,以削弱翟强的作用。您不如掌握与魏国媾和的主动 权,派人对楼鼻说:您能把汾北给我吗?请联合楚国,疏远齐国, 以此来抬高您的地位,这是我力能胜任的事。楼鼻与楚王一定会 得到迅速反应。您又对翟强说:您能把汾北给我吗?我一定为您联 合齐国疏远楚国,以此来抬高您的地位。翟强与
22、齐王一定会作出 迅速反应。这样,您对外有齐国和楚国为您所用,对内又得到楼鼻 和翟强的协助,为什么不能在河东占有皮氏呢?”谓魏王曰:“王所患者上地也。秦之所欲于魏者,长羊、王屋、洛 林之地也。王献之秦,则上地无忧患。因请以下兵东击齐,搜地必 远矣。魏王曰:“善。”因献之秦。地人数月,而秦兵不下。魏王谓芒卯曰:地已入数月,而秦兵不 下,何也?芒卯曰:“臣有死罪。虽然,臣死,则契折于秦,王无 以责秦。王因赦其罪,臣为王责约于秦。”乃之秦,谓秦王曰:“魏之所以献长羊、王屋、洛林之地者,有意 欲以下大王之兵东击齐也。今地已入,而秦兵不可下,臣则死人也。 虽然,后山东之士,无以利事王者矣。“秦王馔然曰:“
23、国有事, 未澹下兵也,今以兵从。”后十日,秦兵下。芒卯并将秦、魏之兵, 以东击齐,启地二十二县。翻译:芒卯对秦王说:“在大王的臣子中,还没有一个能在他国掌 政作为秦国内应的。我听说:一个贤明的君主,决不违背内应 者。君王所希望于魏国的,是长羊、王屋、洛林等地。假如大王 能派我出任魏国的司徒,那我就能让魏国献出这些土地。”秦王说:“好。”于是秦国就设法使芒卯出任魏国司徒。芒卯对魏王说:“君王所关心的就是土地,而秦国所希望于魏国的 是长羊、王屋、洛林等地,假如君王能把这些土地献给秦国,上地 就不用担忧了。然后向秦国请求援军,往东攻打齐国,那就必然能 夺取很多土地,”魏王说:“好。”就把长羊、王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战国策 魏策三 原文 注释 翻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