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疏议》的法律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律疏议》的法律思想.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唐律疏议的法律思想1维护封建统治的法律思想在封建社会时代,君王的统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作为维护君王统治 的国家机器在唐律疏议中也体现出其特点。法律的本质就是通过国家强制力 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从而达到规范作用。在我国唐代封建社会的环境下,君王统 治权具有至高权威。唐律疏议以儒家思想作为指导,同样将封建王权置于最 高地位。儒家思想尊崇“君王至上”,“三纲五常”强调“君为臣纲”,足见封建 君权的重要性。在唐代,君王乃天子,天子的旨意就是上天的意愿,违抗天子之 令即为违背上天之意。封建社会信封上天,古语有“替天行道”、“天理难容”、 “逆天者亡”等等,天者乃王道,天子之意在封建社会具有最高权威。
2、唐律疏 议立法中“十恶”之首即是“谋反”。谋反是对君权的挑战,想要对抗君王推 翻王权在封建社会是无法被容忍的,将被处以最严重的刑罚。唐律疏议中的 “八议”制度也反映其维护封建统治的法律思想。“八议”为封建官员设置了一 系列特权,这些特权被作以限制尤其特权不能威胁到王权,同样处于统治集团, 仍显示出封建王权的最高权威。“君是君,臣是臣”,“君为臣纲”始终强调君臣 的尊卑,臣虽处统治集团,仍应尊崇君权,充分体现了君王的中央集权统治特点。通过唐律疏议的立法可知,在唐代封建社会,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制度, 权利高度集中在君王之手。君臣不平等,官民也不平等,实行封建等级制度,尊 卑有别。臣民绝对服从王权,在
3、君主的绝对统治之下。君尊臣卑,官尊民卑,父 尊子卑,男尊女卑,在等级制度下,一级统治一级,形成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制度。 唐律疏议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立法,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及价值取向下显示出 其维护封建统治的法律思想。2德治和刑治相结合的法制思想唐王朝建立在隋朝覆灭之后,唐初建立者见证了隋王朝的暴政,认识到君王 重刑残虐,废礼毁法,是导致王朝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因而唐朝尊崇儒礼,刑 罚宽严适当,起到了恢复生息、稳定发展的作用。唐律疏议在立法中体现出 德主刑辅的特点,也反映了其德治与刑治想结合的法律思想。道德与法律密不可分,现代法制社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在封建社会法 律反映着道德的价值取向。唐朝统
4、治者认识到法制与道德的关系,重道德,得民 心。道德在治理国家上比严刑更能反映人民的意志,反映社会的价值判断,反映 客观的社会现实。唐律疏议的立法体现出统治者意图通过德治来维护社会的 稳定发展,保证阶级秩序,从而达到维持封建统治的目的。唐律疏议的五刑较前朝有所调整,更加宽严有度,对死刑的适用也有 所减少。即使适用死刑,也须有严格的程序要求,对死刑的适用采取严谨的态度。 相较前朝的严刑峻法,有更倾向于仁善的趋势。这主要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统治者更希望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唐律疏议在定罪量刑上与前朝立法相比较轻。只有在可能危及君王统治 的情况下处以死刑,也体现/其维护封建统治的法律思想。死刑的适用
5、也没有前 朝残忍,体现德治思想。3维护封建宗法的法律思想唐朝尊崇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重视封建宗法。封建家族作为封建社会的基本 单位,构成整个封建社会,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关键。因而封建家族的宗法制度在 封建立法中应当得到维护。唐律疏议立法体现了对封建家族宗法的绝对维护。唐律疏议规定封建家族成员对家族中其他成员的犯罪行为窝藏包庇不受 刑事追究。并且规定必须帮助隐瞒,如不窝藏包庇反而要按照犯罪论处。这体现 了当时封建社会的价值取向,也体现出唐代立法对封建宗法的绝对维护。但对于 谋反等可能危害君王统治的重罪就不能隐而不报,同事也体现出封建立法的本质 还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绝对王权。这样的立法体现出的是对封建家族稳定的重视, 在对家族宗法的保护上法制向道德做出了让步,体现出封建法制的又一法制思想。唐律疏议中对宗法制度的绝对维护有许多体现。比如“荫亲优免制度, 也就是做官或者立功,可以让自己家族的亲人受到一些特殊优待甚至豁免。同时, “连坐”制度也是封建宗法的体现。另外,“八议”制度里也有关于家族亲属的 豁免,但同时一些重罪又诸连家族宗亲。在刑罚制度中也有宗法思想的体现,比 如“长辈对下辈犯罪,亲属关系越近,处罚越轻;下辈对长辈犯罪,亲属关系越 近,处罚越重”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