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要追究的法律责任有哪些.docx
《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要追究的法律责任有哪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要追究的法律责任有哪些.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要追究的法律责任有哪些特种设备安全法主要规定了特种设备生产、使用 单位不履行法定义务、违反禁止性规定,特种设备检 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出具虚假检验检测结 果、违反禁止性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 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本法规定的行政许可和安全监 察职权等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包 括民事法律责任(简称民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简 称行政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简称刑事责任)等。 为了正确了解和学习本章的规定,下面就法律责任、 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行政处罚的程序要求、案件移送 等有关问题加以简单论述:一、法律责任法律规范是一种行为规则,违反了这种行为规范,
2、实施了违法行为,违反了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义务,就处分,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根据法律或者内部规章制度的规定,按照隶属关系, 对其所属的工作人员犯有轻微违法失职行为尚不够刑 事处分的或者违反内部纪律的一种制裁。处分的对象 只能是自然人,行政处分只能由其所属的单位给予。 2005年通过,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公务员法 规定的处分形式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 开除六种。从行政处分主体上看,行政处分主要包括两种情 况:一是,国家机关对有违法失职行为尚不构成犯罪 或者已构成犯罪但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国家工作人 员,给予的处分;二是,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所 属的工作人员违反法
3、律、行政法规或者其内部规章制 度而给予的纪律处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生产经营 单位、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据法律、行政法规或者 内部规章对其所属工作人员实施的纪律处分,也应当 属于行政处分的内容,归属于行政责任的范畴,不应当将其从行政责任或者法律责任中抽取出去,单独视 为一种纪律责任而不认为是一种违法后果。违法违纪行为是实施行政处分的前提,行政处分 是违法行为的后果。只有当二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时,才能对违法违纪者进行行政处分。否则,不得对 行为人实施行政处分。2、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指特定的行政执法部门根据法律、 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不构成犯 罪或者已构成犯罪尚不够刑事处罚
4、的自然人、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实施的一种行政制裁。根据行政处罚 法的规定,有权实施行政处罚的机关只能是具有行 政处罚权的机关,这些机关通常由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加以确定。除此之外,其他任何机 关、单位或者个人,都无权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处罚 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 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 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 行政处罚。行政违法行为是实施行政处罚的前提,行政处罚 是行政违法行为的结果,只有当二者构成一定的因果 关系时,才能对违法行为人实施行政处罚。否则,不 得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同属行政责任的组成
5、部分,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是违反法律、法规的直接 后果。但二者之间也有区别:(1)二者的对象不同。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 违法行为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政处分的 对象则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社会团体工作人员、企 事业单位职工。(2)二者的依据不同。行政处罚的依据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行政处分的依据是法 律、法规和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3)二者的程序不同。行政处罚的程序主要是按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程序进行; 行政处分则主要是按照公务员法以及单位内部的 规章制度进行。(4)二者的救济措施不同。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对行政
6、处 分决定不服的,只能向作出行政处分决定的机关或者 其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申诉。(5)二者的内容不同。行政处罚的内容主要是警 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违法 财物、吊销营业执照和行政拘留、劳动教养等;行政 处分的主要内容是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 开除。吊销营业执照属于行为罚,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 关依照法律规定,给予违法行为人取消其生产、经营 资格的处罚,这是相当严厉的行政处罚,意味着违法 行为人的生产、经营能力的丧失。吊销许可证属于行为罚,是对经许可的单位、个人 违反本法的规定,作出的取消其从事从业资格的处罚。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某种特定范围内的 从业资格
7、必须经法律、法规规定的部门或机构的许可, 否则不得从事此项活动。取消其从业资格,意味着其 此项行为能力的消失。责令停业整顿属于一种行为罚,是指行政执法部 门责令违法行为人停止其生产、经营活动,从而限制 或者剥夺其生产、经营能力的一种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属于财产罚,是指行政执法部门将 违法行为人通过违法行为获取的财产无偿收归国有的 一种处罚。违法所得,是指违法行为人通过违法行为 而获得的实物和货币收入,其本身并不是违法行为人 的合法财产,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对违法所得的没 收,本质上是一种追缴。罚款属于财产罚,是指行政执法部门强迫违法行 为人缴纳一定数额的货币从而依剥夺违法行为人一定财产权的一种处
8、罚。罚款是一种适用广泛的行政处罚 形式,因此,对罚款应当有比较规范的程序和明确额 度并依法严格进行。执行罚款的机关应当将罚款如数 上缴财政。(三)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实施了刑 事法律规范所禁止的行为(即犯罪行为)所必须承担 的刑事法律后果。也就是说任何公民或者法人实施了 违反刑事法律的行为,都要承担由于他的行为所造成 的刑事法律后果。刑事法律规范,主要是指刑法 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一系列关于刑法的补充规定。 违反刑事法律规范的刑事责任,表现为司法机关对违 法行为人因违法造成严重后果,触犯刑律、构成犯罪而 给予的法律制裁(包括对犯罪者人身的制裁和对犯罪 者财产的制裁)。这
9、种制裁即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刑事 处罚,它主要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主刑和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附加刑。刑事责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刑事责任只 能由司法机关追究,行为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承担 何种刑事责任也只能由司法机关依照刑事诉讼程序决 定。第二,刑事责任具有更强的强制性。刑事裁决一 经生效,就由司法机关强制执行。第三,刑事责任是 最严厉的一种法律责任。负刑事责任的行为比负其他 法律责任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更大,已经达到了犯罪 的程度,必须给予刑罚制裁。第四,刑事责任的内容 主要是人身制裁,即限制或者剥夺犯罪者的人身自由 甚至生命,财产罚、政治权利罚只是附加刑。
10、行为人只有实施了违法行为,才有可能构成犯罪; 行为人只有构成犯罪,才能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是 否构成犯罪是确定应否承担刑事责任的基本条件。根 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必须具备四个要件:第一,犯罪主体。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 行为并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一般来说,对犯罪主体 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一是从主体的自然属性上 分,犯罪主体分为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我国刑法 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犯罪主体是自然人主体。自然人主 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 危害社会行为并且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 单位主体在我国刑法中则不具有普遍意义,主要以刑 法分则规定的为限。二是从法律属性
11、上专门对自然人 主体进行分类,犯罪主体可分为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是 构成自然人犯罪的主体的必备条件,其中只要求达到 刑事责任年龄和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构成 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除具备上述两个条件外还要 求具有特定的职务或者身份的人才能构成的犯罪主体, 是特殊主体,如渎职罪,其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 贪污罪,其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生产经营单位、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 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第二,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 体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犯罪 主观方面在区分罪与非罪、此罪
12、与彼罪的界限以及量 刑方面,均有重要作用。它包括罪过(犯罪的故意或 者过失)和犯罪的目的、动机。罪过是一切犯罪构成所必备的主观要件,它包括 认识方面和意志方面两类因素。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 的不同组合,构成罪过的两种表现形式一一故意和过 失。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故意,是指犯罪人明 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 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的一种心理状态。从内涵上看, 犯罪的故意包含两项内容:一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 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种“明知”的心理状态属于心 理学上所讲的认识方面的因素,也就是意识方面的因 素;二是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这种“希 望或者放任”的心理属于心理
13、学上意志方面的因素。 实施危害的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方 面的因素,才能认定其具有犯罪的故意而构成犯罪。 刑法上又把犯罪的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 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 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 态;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 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犯罪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 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 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 理状态。刑法上又把犯罪的过失,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 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类型。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
14、 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疏忽大意的过失, 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 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 果的心理状态。要引起不利于行为人的法律后果。这种法律后果就是 法律责任,它通常表现为违法者要受到法律的相应制 裁。法律责任是法律不可分割的属性,法律规范如果 缺乏法律责任的规定,就难以在实际生活中被普遍遵 守。法律责任一般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法律 责任是以违法行为为前提的。行为人只有违反了法律 规范,实施了违法行为,才能引起法律后果,承担法 律责任;法律责任也只能对实施了违法行为的当事人 适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违反 特种设备 安全法 追究 法律责任 哪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