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通鉴纪事本末-藩镇连兵》.docx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通鉴纪事本末-藩镇连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通鉴纪事本末-藩镇连兵》.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专题训练通鉴纪事本末藩镇连兵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肃宗乾元元年冬十二月,平卢节度使王玄志楚,上遣中使往抚慰将士,且就察军中所 欲立者,授以旌节。高丽人李怀玉为拧曾,杀玄志之子,推侯希逸为平卢军使。朝廷因以 希逸为节度副使。节度使由军士废立自此始。臣光日:肃宗遣唐中衰,幸而复国,是宜正上下之礼以纲纪四方。而偷取一时之安, 不思永久之患。彼命将帅,统藩维,国之大事也,乃委一介之便,狗行伍之情,无问贤不 肖,惟其所欲与者则授之。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 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然则爵禄废置、杀生于夺,皆不出 于上而出于下,乱之生也
2、,庸有极乎!且夫有国家者,赏善而诛恶,故为善者劝,为恶者 惩。赏以劝恶,恶其何所不至乎!节云:“远乃猷。”孔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为天下之政而专事姑息,其忧患可胜校乎!由是为下者常眄眄焉伺其上苟得间则攻而族之 为上聋常惕惕超选其工苟得间则掩而屠之争务先发以逞其志非有相保养为俱利久存功也 如是而求天下之安,其可得乎!迹其厉阶,肇于此矣。盖古者治军必本于礼,故晋文公城 濮之战,见其师少长有礼,知其可用。今唐治军而不顾礼,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 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然后大宋受命。木科始制军法,使以阶级相承,小有违 犯,成伏斧质。是以上下有叙,令行禁止,四征不庭,无思不服,宇内
3、乂安,兆民允殖, 以迄于今,皆由治军以礼故也。岂非诒谋之远哉!(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落镇连兵).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由是为下者常眄眄焉伺其上/苟得间则攻而族之;为上者常惴惴焉/畏其下苟得间/则掩而屠 之/争务先发/以逞其志/非有相保养为俱利久存之计也/B.由是为下者常眄眄焉伺其上借得间则攻而族之/为上者常惴惴焉畏其下/苟得间则掩而屠 之/争务先发/以逞其志/非有相保养为俱利久存之计也/C.由是为下者常眄眄焉/伺其上苟得间/则攻而族之/为上者常惴惴焉/畏其下苟得间/则掩而 屠之;争务先发/以逞其志/非有相保养为俱利久存之计也/D.由是为下者常眄眄焉/伺其上苟得间/则攻
4、而族之/为上者常惴惴焉畏其下所得间则掩而屠 之/争务先发/以逞其志/非有相保养为俱利久存之计也/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祖:作为年号时,多用于追尊王朝创立基业者,如赵匡胤为宋太祖、朱元璋为明太祖 等。B.薨,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土曰不禄,庶人日死”。 C.裨将,副将,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中的“皮匠”起初的用词就是“裨将”。D.书瓦又称尚书书经,儒家五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丽人李怀玉杀了王玄志的儿子,推举侯希逸为平卢军使,朝廷依从他,节度使
5、由军中 将领士兵自行废立,就是从此时开始。B.司马光认为,如果爵禄废置、杀生予夺都不是出于皇帝本人,而是出于臣下,权力下移, 就会导致动乱滋生蔓延,没有尽头。C.司马光认为互相爱护保养是君主与臣下避免互相争斗杀害、获得互利和长久生存的有效 之法,引用晋文公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D.司马光认为宋朝能够承接天命,得益于宋太祖制定军法,使军队懂得以尊卑上下的礼法 来处事,从而四方归服、天下太平安定。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肃宗遭唐中衰,幸而复国,是宜正上下之礼以纲纪四方(2)赏以劝恶,恶其何所不至乎!5 .司马光认为唐肃宗的哪些行为导致了后面祸乱的相继发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6、,完成下面小题。肃宗乾元元年冬十二月,平卢节度使王玄志楚,上遣中使往抚慰将士,且就察军中所 欲立者,授以旌节。高丽人李怀玉为并涉,杀玄志之子,推侯希逸为平卢军使。朝廷因以 希逸为节度副使。节度使由军士废立自此始。臣光日:有宗遣唐中衰,幸而复国,是宜正上下之礼以纲纪四方。而偷取一时之安, 不思永久之患。彼命将帅,统藩维,国之大事也,乃委一介之使,拘行伍之情,无问贤不 肖,惟其所欲与者则授之。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 逐主帅亦不治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 然则爵禄废置、杀生予夺,皆不出于上而出于下,乱之 生也,庸有极乎!且夫有国家者,赏善而诛恶,故为善者劝,为恶者惩。赏以劝
7、恶,恶其 何所不至乎!书云:“远乃猷。”孔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天下之政而专 事姑息,其忧患可胜校乎!由是为下者常眄眄焉何其上,苟得间则攻而族之;为上者常惴 惴焉畏其下,苟得间则掩而屠之;争务先发,以逞其志,非有相保养为俱利久存之计也。 如是而求天下之安,其可得乎!迹其厉阶,肇于此矣。盖古者治军必本于礼,故晋文公城 濮之战,见其师少长有礼,知其可用。今唐治军而不顾礼,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 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然后大宋受命。木科始制军法,使以阶级相承,小有违 犯,咸伏斧质。是以上下有叙,令行禁止,四征不庭,无思不服,字内乂安,兆民允殖, 以迄于今,皆由治军以礼故也。岂非
8、诒谋之远哉!(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藩镇连兵)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B.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 不治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C.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 治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D.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 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薨,礼记曲礼中记载“
9、天子死日崩,诸侯日薨,大夫日卒,土日不禄,庶人日死”。 B.裨将,副将,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中的“皮匠”起初的用词就是“裨将”。 C.书,又称尚书、书经,儒家五经之一。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 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D.太祖,为谥号,太祖多用于追尊王朝创立基业者,如赵匡胤为宋太祖、朱元璋为明太祖。8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丽人李怀玉杀了王玄志的儿子,推举侯希逸为平卢军使,朝廷依从他,节度使由军中 将领土兵自行废立,就是从此时开始。B.司马光认为,如果爵禄废置、杀生予夺都不是出于皇帝本人,而是出于臣下,权力下移, 就会导致动乱滋生蔓延,没有尽头。
10、C.司马光认为互相爱护保养是君主与臣下避免互相争斗杀害、获得互利和长久生存的有效 之法,引用晋文公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D.司马光认为宋朝能够承接天命,得益于宋太祖制定军法,使军队懂得以尊卑上下的礼法 来处事,从而四方归服、天下太平安定。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夫有国家者,赏善而诛恶,故为善者劝,为恶者惩。(2)为天下之政而专事姑息,其忧患可胜校乎!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四年卷二月,李泌自陈衰老,独任宰相,精力耗竭,既未听其去,乞更惟一相,上日: “朕深知理劳苦,但未得其人耳。”上从容与泌论即位以来宰相日:“卢杞忠清强介,人 言杞奸邪,朕殊不觉其然。”泌日:
11、“人言杞奸邪而陛下独不觉其奸邪,此乃杞之所以为 奸邪也。傥陛下觉之,岂有建中之乱乎。杞以私隙杀杨炎,挤颍弄般于死地,激李怀光使 叛,赖陛下圣明窜逐之,人心顿喜,天亦悔祸。不然,乱何由弭。”上日:“杨炎以童子 视朕,毒论事,朕可其奏则悦,与之往复问难,即怒而辞位。观其意,以朕为不足与言故 也。以是交不可忍,非由杞也。建中之乱,术土碟请城奉天,此盖天命,非杞所能致也。” 泌日:“天命,他人皆可以言之,惟君相不可言。盖君相所以造命也,若言命,则礼乐刑 政皆无所用矣。纣日:我生不有命在天,此商之所以亡也。”上日:“朕好与人较量理体, 崔祐甫性躁,朕难之,则应对失次,朕常知其短而护之。杨炎论事亦有可采,
12、而气色粗傲, 难之板勃然怒,无复君臣之礼,所以每见令人忿发。余人则不敢复言。卢杞少平,朕所言 无不从。又无学,不能与朕往复,故朕所怀尝不尽也。”对日:“言无不从,岂忠臣乎。夫言而莫予违,此孔子所谓一言丧邦者也。”上日:“惟鲤则异彼三人者朕言当卿常有喜 色不当常有忧色虽时有逆耳之言如向来纣及丧邦之类。朕细思之,皆卿先事而言,如此则 理安,如彼则危乱,言虽深切而气色和顺,无杨炎之陵傲。朕问难往复,卿辞理不屈,又 无好胜之志,直使朕中怀已尽屈服而不能不从,此朕所以私喜于得卿也。“泌日:“陛下 所用相尚多,今皆不论,何也。”上日:“彼皆非所谓相也。”(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三,藩镇连兵) 10.下
13、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惟卿/则异彼三人者/朕言当/卿常有喜色/不当常有忧色/虽时有逆耳之言/如向来纣及丧邦 之类/B.惟卿/则异彼三人者/朕言当卿常有喜色/不当常有忧色/虽时有逆耳之言/如向来纣及丧邦 之类/C.惟卿则异彼三人者/朕言当卿常有喜色/不当常有忧色/虽时有逆耳之言/如向来纣及丧邦之 类/D.惟卿则异彼三人者/朕言当/卿常有喜色/不当/常有忧色/虽时有逆耳之言/如向来纣及丧邦 之类/H.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除,“除官”即“解除官职”,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亦指解除官职。B.卿,三公九卿,高级官员名,能跟随皇帝左右参与决策,
14、本文所用即此意。C.颜真卿,创颜体楷书,书法家,与赵孟jK、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D.小心,指的是小心应对,唯唯诺诺,本文中的古义与现代汉语意不尽相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泌因精力不济难以“独任宰相”,遂向皇帝辞职,未能获允后,又提出再增加一名宰相 以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皇帝也未从其请并好言相对。B.你们都说卢杞是奸邪,我不同意,我觉得他是个“忠清强介”之人,这既说明观察角度不 同结果也不同,文中还强调皇帝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C.李泌与皇上争辩在于对建中之乱起因的看法、赶走杨炎与卢杞有没有关系,君臣一来一 往,畅所欲言地交流,圣君明君、帝
15、臣贤臣的形象溢于字里行间。D.臧否人物,皇帝亦然;选文中的李泌、卢杞、杨炎作为下级,具有突出的下级学意义, 通鉴“可以自淑,可以诲人,可以知道而乐”,所言不虚。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杨炎以童子视朕,每论事,朕可其奏则悦,与之往复问难,即怒而辞位。(2)盖君相所以造命也,若言命,则礼乐刑政皆无所用矣。14 .文末皇上所说的“此朕所以私喜于得卿也*这句话暗含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 什么?答案1、B句意:于是做臣下的常常斜着眼睛窥探着他的君主,一有可乘之机就会攻击族灭君主; 君主也常常忧惧不安地畏惧他的臣下,一有可乘之机就会乘其不备屠杀臣下;君主与臣下 争相先发制人,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鉴纪事本末-藩镇连兵 高考 语文 复习 文言文 专题 训练 通鉴 纪事 本末 藩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