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2.docx
《初中语文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2.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醉翁亭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学习景物描写的方式,体会其作用。背诵全文。掌握常见的文言知识。2、感受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理解“与民同乐”的内涵。3、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教学重点】背诵翻译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和景物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寓于景中的复杂感情。【教学安排】两教时第一教时【教学要点】1、了解醉翁亭的概况和文章的由来。2、粗读课文,读出韵味,感受作者的感情。3、口头翻译全 文。4、思考并回答8个问题。5、布置作业。一、导入新课,介绍醉翁亭和文章的由来。1、亭子现况醉翁亭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市区西南琅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为 “中国
2、四大名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 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数百年来虽 屡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忘。解放后,醉翁亭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整修。2、布局醉翁亭前有“让泉”,泉请客送礼是小溪,终年水声潺潺。清澈见底。琅哪山不仅山色淡雅, 而且文化渊源久远;自唐宋以来韦应物、欧阳修、辛弃疾、王安石、梅尧臣、宋濂、文征明、曾巩、 薛时雨等历代无数文豪墨客,赋诗题咏,皆在山中。醉翁亭中有宋代大文豪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 碑刻称为“欧文苏字”,亭后最高处有一高台,名曰“玄帝宫”,登台环视,只见群山滴
3、翠,百鸟 齐鸣,令人心旷神怡!3、历史由来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来到滁州,认识了琅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结为 知音。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中建造了一座亭子,欧阳修亲自为它作记,由此写出了醉 翁亭记这一名篇。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 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欧阳修不仅在此饮酒,也常在此办公。有 赞 曰:“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创作背景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当时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 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富弼、吕夷简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
4、革新运 动。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 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虽然政治 开明、风调雨顺,但却不思进取、沉溺于现状,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 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 情,悲伤中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二、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三遍,给生字标音。结合作者经历,品味文中的思想感情。环滁(chG /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陶)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哪(lang yd)也. 山行/
5、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a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 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 (zhe)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若夫(fU)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xu6)暝(ming),晦(hui)明/变化者,山间/之朝(zhao) 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
6、者应,低(汕)偻(1U)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81泉为泗,泉香/而酒洌(1泌);山肴野蕨(si),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 也.宴酣(hd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go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 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i),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 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三、点拨文言知识:(一)虚词注解“而”用法:1 .蔚然
7、而深秀者:表并列.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表承接2 .而年又最高:表递进.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递进3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表承接.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表承接4 .水落而石出者:表承接.朝而往,暮而归:表修饰5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因果.往来而不绝者:表修饰6 .临溪而渔:【有争议】I .当“临”为动词时,表顺接II.当“临”为介词时,表修饰.溪深而鱼肥:表并列7 .泉香而酒洌:表并列.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8 .起坐而喧哗者:表并列.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9 .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二)“之”用法:1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助词,的2 .名之者谁:代词,指醉翁亭.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3 .山水之乐:助词,的.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指代“山水之乐”4 .山间之朝暮也:助词,的.宴酣之乐:助词,的5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三)词类活用.山行六七里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1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的翅膀张开一样,名词作状语。2 .名之者谁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3 .自号曰醉翁也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4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D乐:以为乐,意动用法;(后)乐:乐趣,名词。5 .至于负者歌于途 歌:歌曲,名词用作动词,唱歌。6 .杂然而前陈者
9、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7 .太守宴也宴:设宴,名词作动词(四)古今异义词非丝非竹【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四时之景不同【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野芳发而幽香【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林霏开【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五)一词多义.归:太守归而宾客从:回去云归而岩穴暝:聚拢暮而归:回来.谓:太守谓谁:为,是太守自谓也:命名1 .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向下临溪而渔:靠近2 .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佳木秀而繁阴:草木茂盛的样子.乐山水之乐:乐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
10、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感到快乐【第一个“乐”】.而溪深而鱼肥;表并列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杂然而陈前者;表修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六)特殊句式 倒装句:滁人游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 “于树休”。状语后置句)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3 .判断句:环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断语气。)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娜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娜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教材 解读 九年级 上册 醉翁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