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中考真题】2020-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年中考真题】2020-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中考真题】2020-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试卷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丘壑(h6)A.丘壑(h6)呢喃(nAn)目不窥园(kuT)B.喷薄(b6)薪金(xin)草长莺飞(zh&ng)C悄然(琬0)抖擞(sbu)刨根问底(pao)D.主宰(z狗空旷(ku鱼ng)语无伦次(liin)2、以下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才,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B.手扒在这儿,脚踩在那儿,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砰砰地跳动,我努力往上爬着。C.
2、规划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D.大雁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向每个刚刚熔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022年5月4日次展,中国科考队向着珠峰峰顶提进。科考设备沉重,天气瞬息万变,高 海拔造成缺氧困难络绎不绝。但是科考队员们胸有成竹,不惧困难,最终在人迹罕至的 峰顶圆满完成了综合科考任务。A.瞬息万变 B.络绎不绝 C.胸有成竹 D.人迹罕至4、以下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推出线上游览活动,让无法亲临现场的人也能“走进”武侯祠。B.随着返回舱4月16日成功着陆,意味着神舟
3、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C.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冰雪比赛工程,有滑雪、冰球等7个大项109个小项组成。D.劳动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二、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2分)参考答案IC 2C 3B 4A 5D 6A 7D 8B9、(1)古来共谈海内存知己 收尽春光(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遇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 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0、传统节日习俗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增加了人们喜欢的新的过节方式。11、同:点出端午的几种习俗;以有趣的民谣作为
4、开头,增强可读性。异:甲文中,引出说明对象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说明传统节日习俗丰富;乙文中, 引发对传统节日翻开”方式的论述。12、甲文。甲文围绕说明对象“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介绍其习俗、文化内涵,表现其魅力。 这句话写传统节日有魅力,与甲文更匹配。13、作文略B卷1、环境宁静优美、生活自由惬意的地方。2、本词中的“渔翁”是悠闲自得的人,李白诗中的垂钓者是有政治追求的人。3D4、(1)(刘海峰)于是游历天下的好山水,写歌诗,自己表现自己的心意。我想要略为删削编次它们,合成集子,没有完成,于是编写了他的传。5、写名重京师的方苞对他极力称赞,来衬托刘海峰文学才华之高,交代他闻名天下的原 因,
5、又与他科举不顺形成反差,突出他人生失意;写方苞专治文章不作诗歌,以突出刘海 峰诗文兼善的难得,引出对他杰出才华的赞美。6、到珊瑚王国是去安葬死去的船员,到亚特兰蒂斯是去观那片“失踪的大陆”。7、Ao傅雷要求儿子与人相处不能率性而为,要礼数周到,礼仪得体。8、桂湖关联着令成都人敬重并感到骄傲的有骨气的文学家杨升庵;桂湖有开花时极其壮观、花品高的巨大紫藤;桂湖有花香极其浓郁、暗合杨升庵刚正品性的满园桂花。9、两个反问句分别说明杨升庵既无权、也不可能做到在桂湖遍植桂花树,连用两个反问句来强调他在湖边种桂树的传说不可信;将它们放在传说之后引人思考,引出下文对传说产生 原因的分析。10、将不同品种的桂花
6、比作不同年龄的女性,写出了它们开放的不同样子;写她们都跑来 看新娘的热闹情形,生动地表现出桂花的盛与香;表达出“我对桂湖桂花的喜爱。能与前 文“婚礼”的比喻形成呼应。11、选C。文章重点写的与成都桂湖有关的人与物都展现出“风骨”:杨升庵为官刚正不阿; 紫藤的花品如同屈原等人的人品,桂花是花中的烈性子。文章表达出对这些人与物“风骨” 的赞美,以及对“风骨”的推崇。12、例如内容紧跟时代步伐助力汉语世界化创新(2)例如为什么指示明显组词用了省略符号(3)例如(略)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试卷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题
7、3分,共12分)1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蜗行(wo)A.蜗行(wo)酝酿(niang)大彻大悟(che)B.愧作(zud)钦佩(qin)C.觅食(mi )头衔(xian)B.愧作(zud)钦佩(qin)C.觅食(mi )头衔(xian)暴风骤雨(zhou)浮光掠影(1俄)D.气概(gai)害怕(que)D.气概(gai)害怕(que)深恶痛疾(wu)2 .以下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锤打着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但花朵从来都稀落。飞鸟掠过她的身旁。B.记起家门外曾有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C.她站在十米
8、高台前沿,沉静自假设,白云似在她的头顶漂浮,D.风云变换的季节里,密云来去匆匆,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3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担当”是什么?冲锋在前是一种担当:医务人员在累得筋疲力尽时依然奋战在抗疫一线, 救援官兵在大地分崩离析时勇敢无畏地奔赴灾区。默默坚守也是一种担当:邓稼先在茫茫戈 壁上锲而不舍地研究“两弹”,袁隆平在田间地头为粮食增收而理精竭虑A.筋疲力尽 B.分崩离析C.锲而不舍D.弹精竭虑4 .以下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承办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不仅成都展示了美育成果,还扩大了城市影响力。B. 5月22日10时40分,“祝
9、融号”火星车平安到达火星外表,执行一系列巡视探测。C.经过精心设计的大运会吉祥物“蓉宝”,外形憨态可掬,寓意丰富深刻,深受大家喜爱。D.据调查,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主要是户外运动时间偏少,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二、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58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命,余因得 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 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10、耳以 请;或遇其叱咄,色念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那么又请焉。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皱裂而不知。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 之享。同含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假设神人; 余那么穿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盖余之勤且艰 假设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子日:“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为政)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廉也)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
11、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节选自论语十二章)5 .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B.久而乃和C.同舍生皆被绮绣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B.久而乃和C.同舍生皆被绮绣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假:借和:暖被:同“披”,穿着乐:快乐6 .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策之不以其道B、不敢出一言以复全石以为底C、学而不思那么罔濯清涟而不妖D、壬我如浮云皆以美于徐公.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寓逆旅,主人
12、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A.(我)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会屡次吃饭,(他)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B.(我)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我)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C.(我)处在逆境中,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他)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D.(我)处在逆境中,店主人每天会屡次吃饭,(我)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7 .用甲文的内容来印证乙文的观点,搭配最为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余幼时即嗜学一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8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一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一一思而不学那么殆D.余那么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一一不义
13、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第H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1)补写出以下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大道之行也,o (礼记正义),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杏花疏影里,o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阔,忆洛中旧游)(2)请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和杜牧的赤壁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答: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甲“超五星”的三星堆残缺的黄金面具、彩绘的青铜头像、巨大的青铜神树2021年春天,随着一件件神秘 文物的陆续出土,三星堆遗址再次聚焦世人目光。位于四川省
14、广汉市的三星堆遗址距今约5000至2800年。几千年来,它沉睡于成都平原一 隅,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才被一位村民“悄然唤醒”。经过数次开掘,其出土文物数量之 惊人,造型之精美,可谓“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文物众多且精美就能让其“吸睛无数”?事实远非如此。“高颜值”的背后有许多未解之 谜,令我们对其历史文化价值不断叩问一一眼睛向前凸出的青铜面具,为什么造型如此奇 特?高耸的青铜神树,是对太阳的崇拜,还是对鸟的崇拜?这些神奇的器物,构建起古蜀人 怎样的精神世界?有关专家表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充分表达了古蜀文明对中华文明 的重要贡献,更表达了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它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开展
15、模式的重 要实物例证,足以位居世界顶级考古发现之列。(摘自三星堆博物馆解说词,有删改) 乙考古热下的冷思考考古现场拆盲盒,直播现场问专家,视频平台飞“弹幕”今年的三星堆考古,真是“热 爆” 了。昔日“冷清”的考古,为何突然变得如此“炽热”?除掉文物本身自带的“热能”,还有 什么值得我们思考?相较往年,今年网络直播和新闻报道不再“冷清清”。大家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到这场考 古互动中,同步知晓许多相关知识。“古蜀先民太土豪了”“青铜器奇奇怪怪又可可爱 爱”考古揭开面纱,网友深度互动。考古不再“冷门”,文物不再“高高在上”。更深层次的原因才是关键。以前,物质条件缺乏,人们忙于生计,漠视了本国文化的美好
16、。 随着经济开展带来生活富足,人们注重精神追求,关注传统文化。内心不再“冷冰冰”,表 现就会“热腾腾”。三星堆“霸屏”是五千年文明应有的热度,我们期待更多有价值的“冷”变成这样的 “热”。(摘自人民网等,有删改).今年的三星堆考古“热”是哪些条件促成的?请结合两文内容,分点加以概括。(4分)10 .甲乙两文都以今年同一热点考古事件开头,两文的第一段是否可以交换?请结合内容, 简要分析。(3分).如果要将这两篇文章编入有关“三星堆”的图书,它们适合一起放入下面哪一章节?请 作出选择并简述理由。(3分)A.诗意三星堆B.魅力三星堆C.故事三星堆五、作文(60分)13,三年前的你,刚刚掀开初中的帷幕
17、,带着稚嫩,怀着憧憬两月后的你,挥别熟稔无比的师友,将要开启新的人生航程如果时空可以穿梭,面对“三年前的你”或“两月后的你”,此刻“坐在考场的你”会说些 什么呢?请在两个“自己”中任选一个作为写信的对象,结合三年来的初中生活,给自己写 一封信。请先将题目“写给一(三年前/两月后)的自己”补充完整,然后作文。(60分)要求:要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抄 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署名一律用“小语”。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阅读下面的清代诗歌,完成12题。锦城竹枝词四首(其三)彭懋琪百花潭对百花庄,小小朱楼隐绿杨。听得门前花担过
18、,隔帘呼买夜来香。(选自同治重修成都县志卷十一).全诗多处提及“花”,有何用意?请结合全诗,简要作答。(2分)1 .诗句处处写人却未见其人,下面哪一项表述更符合诗中人物身份?请作出判断并结合诗 歌内容简要分析。(2分)A.避世独居的隐士B.辛勤劳作的妇人 C.娇羞可爱的女子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题。淘渠记宋席益唐白敏中尹成都,始疏环街大渠。其余小渠,本起无所考,枝分根连,同赴大渠。岁久, 遂懈而壅。大观丁玄冬,益之先人镇蜀,城中积水满道。戊子春,始讲沟湖之政,居人欣然具畚锚待其 行。俗子之无识者谤于里:“只论开浚,积泥通逵,可假设何? ”先人闻之,不为衰止。 既污泥
19、出渠,农氓争取以粪田,道无著留。至秋雨连日,民不告病,士夫交口称叹,多向之 议而谤者也。后三十年,益忝世官,以春末视事。夏暴雨,城中渠湮,无所钟泄。城外堤防亦久废,江 水夜泛西门,入城中。两水合,汹涌成涛漱,居人趋高阜地。又春夏之交大疫,居人多死, 众谓污秽熏蒸之咎。嗣岁春首,修戊子之令,邦人知畴昔便利,无异辞。且补筑大西门外 堤,引江水入城,而作三斗门以节之。旧有汗池,积水日深大,行人不戒,误蹈犯,岁有死 者。凿此池,挹池之盈,以汇入大渠,筑短垣以护池岸,兹患遂弭。是岁,疫疡不作,夏秋 雨过,道无涂潦,邦人滋喜。通达沟渎,毋有障塞,此长民之所当务也。邑之有沟渠,犹人之有脉络也,一缕不通,举体
20、 皆病。按图而治之,那么纤毫无敢郁滞者矣。益刊图以示后之君子,如有志于民意,诚欲令信, 于斯图也,将有考焉。(选自全蜀艺文志卷三十三,文满阁四库全书本,有删节)【注】尹:治理。通逵:通畅的道路。世官:家族内世代担任同样的官职。畴昔: 往日。3.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出代表该选项的字母)(2分)A.始疏环街大渠疏:疏导B.俗子之无识者谤于里谤:批评C.居人趋高阜地趋:离开戒:谨慎D.行人不戒.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1)既污泥出渠,农氓争取以粪田,道无著留。(3分)(2)按图而治之,那么纤毫无敢郁滞者矣。(3分).同为“淘渠”,相较文中前
21、两位官员,席益的突出之处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分析作答。 (4分)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名著阅读(4分).奥斯特洛夫斯基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 惧怕。”下面所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与保尔相关的事件,哪一项最能印证这一观 点?请作出选择并简要分析。(2分)A.与瓦西里神父作对B.和队员们筑路 C.对丽达产生误会.相似的情节设置,常出现在不同小说中。同是女性为了 “尊严”的“出走”,简爱 与儒林外史中相似的情节分别是什么?请结合阅读体验,加以简要概括。(2分)(二)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书笺小祭夏坚勇好久不写信了
22、。写信是一种享受,铺开信纸,听笔尖沙沙地低吟浅唱,恰如红泥火炉,清茗对坐;或漫步 林间,半日悠游。写到得意处,忍不住回读一遍,想象着对方看信时会意的神态。此中快慰, 用“如沐春风” “醍醐灌顶”都缺乏以形容。写最后一封信是在什么时候呢?大约是那个暮春的下午吧。我坐在阳台上给远方的朋友写 信。春阳日暖,空气中浮动着游丝般的飞絮;市声浮躁,阳台内升腾着暄气和热。所有这 些,都化成了一种可以称为情调的东西,在信笺上浸润渲染。写这样的信会有一种全身心的 投入,可 铃响了,遥远而亲切的声音恰恰来自收信的那一位,欣喜之后是简明扼要的回 答,然后互道“再见”。信,自然是不用寄了。因为说到底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23、事情。对着 ,我一阵黯然。 现在是越来越普及了,而且还在轰轰烈烈地普及下去,它的触角几乎无所不在。于是, 我常常会想起信笺的温馨。十年前,我在北京进修时,接到一封朋友来信,信中内容早已淡如烟云,但最后两句话至 今难忘:“你走以后,这里越发冷寂,只有园子里的杏花开了几朵,其他一切依然。”北京 城正瑟缩在料峭寒气之中,但南国那几朵杏花传递的温馨却充盈了我的情怀。到了秋天,在窗外萧萧的落叶声中给家中写信,随手便流出这样的句子:“秋风渭水,落 叶长安。天气越来越冷了,总念着你和孩子。”妻后来告诉我,她读到这些时,在灯下流泪 了。有时会猜测,如果 普及早上半个多世纪,我们今天将不会看到鲁迅和许广平在两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中考真题 三年 中考 2020 2022 四川省 成都市 语文试题 答案 Word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