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13《植树的牧羊人》编.docx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13《植树的牧羊人》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13《植树的牧羊人》编.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3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熟读课文,了解牧羊人的故事。2 .摘取关键词,评价牧羊人形象。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环保因素,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教学重点: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教学难点:独具特色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作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课前播放主题音乐,群星演唱爱地球。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仅凭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荒凉的土地 变成了流着奶与蜜的田园,这是怎样的一个人?让我们走近植树的牧羊人,走进牧羊人的世界。 二、预习课文.走进作者:让乔诺,法国著名小说家
2、。1895年生于法国南部马诺斯克小镇。家境贫寒。16岁辍学到当地一 家小银行谋生。20-24岁时应征入伍,经历了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坚定和平信念。作品有 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和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长篇小说屋顶上 的轻骑兵被改编为电影。1 .背景链接:植树的牧羊人描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 的思念,转化为了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和 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这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 届(1988)奥斯卡
3、最佳动画短片奖。在环保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写的“一个平 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更给人以启示。2 .自主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干涸(he )坍塌(的n ) 戳(chuG ) 酬劳(chou ) 山毛棒(ju ) 白桦树(hua ) 薰衣草(xun ) 废墟(xd )(2)解释下列词语。干涸:干枯,没有水。酬劳:用钱物酬报答谢出过力的人。坍塌: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的精神。沉默寡言:形容性情沉静,不声不响,很少说话。连锁反应:比喻相关的事物发生相应的变化。二、整体感知,初识文本1 .梳理文章(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的大
4、致内容。)(1)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牧羊人几十年坚持不懈地种树,使昔日寸草不生的荒芜 高原变成了绿树葱茏、溪水潺潺的幸福之地。(2)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作的?时间顺序。(3) .作者一共见到牧羊人几次?三次。1913年,从192()年开始,1945年6月。明确:叙写“我”三次造访艾力泽布菲老人,看到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选种、种树的 工作,使得荒山变成了绿洲,给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勃勃生机。2 .再次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通过完成下面表格,体会故事情节的进 展,进一步认识牧羊人的形象。牧羊人的 情况高原的 变化初遇牧羊 人再见牧羊 人最后一次 相见【组内讨
5、论,班内交流展示】 教师明确:板书牧羊人的情况高原的变化初遇牧羊人在荒山上默默地牧羊,选种、 种树。还是一片荒地。再见牧羊人改为养蜂,继续种树,而且 种的树品种逐渐增多。荒山变得绿树成 荫。最后一次相 见他种树的初衷仍然没有动 摇,继续种树。已经变得生机勃 勃,环境优美。三、深入文本,初识人物1 .再次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为感人的情节,并说说令你感动的理由。【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2 .谈谈你对牧羊人这一人物形象的初步印象。你感觉他有哪些优秀品质是值得学习的?【生独立思考,自由发言,教师点拨。】点拨:牧羊人无私奉献、甘为人梯、不图名利、造福人类的优秀品质都值得同学们学习。四、拓展延伸我们所处
6、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的“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 和幸福。你知道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下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示例1:黎族教师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十九年的坚持,悬崖绝壁一道狭窄天梯上几千次的来 来回回,为一个十几年没有学校的小山村的孩子们搭建通往美好生活的知识桥梁。示例2:抗震英雄武文斌:在军校学习就要毕业的他本不在领导考虑的救灾人员名单内,他坚 决请缨,与战友共赴灾区救灾。34天内别人休息他不休息,其中3天的轮休日他也放弃了。最终 劳累过度,他不幸因肺血管破裂失血过多而牺牲。他2023年初刚结婚,本打算救灾回去后选日子 补拍婚纱照,最后新婚妻子
7、只能怀抱他的遗像拍照,完成英雄最后的遗愿。五、课堂小结今天这堂课,我们一同默读了课文,在默读中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了文章的主人公 牧羊人,下一堂课就让我们深刻认识这一奉献社会、乐此不疲的英雄般的人物。六、布置作业为牧羊人写一段感动世界的颁奖词。第二课时一、认识人物1 .找出文中直接描写牧羊人的语句,参照示例,以“他是一个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 的认识。示例: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无论对劳作,还是生活。从他挑选橡子的细节可以看出,他工 作起来心无旁鹫,认认真真;从“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 尘,猎枪也上过了油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
8、几乎看不出来”等细节, 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也一丝不苟,不愿马虎度日。A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第一段)无私,慷慨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显得自信、平和(第四段)自信、平和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不定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第五段)干净整洁,积极生活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出来那么认真,那么仔细(第七段)认真,仔细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看起来他并不在意。(第十段)无私他说,这个地方缺少树既然没有重要的事,就动手种树吧。(第十一段)目标远大, 质朴【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班内展示。】示例:他是一个干净利索、做事认真的人,从“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
9、缝得 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这一外貌描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底无私的人。“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 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J这样朴实的语言和平实的回答,足见其是一个心底无私的人。2 .检查上一节课的作业:假如为牧羊人颁发一个“感动世界”的奖项,你打算怎样为他撰写 颁奖词。【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班内展示】3 .辩论:当今社会物质越来越丰富,现代机械越来越先进,是不是不需要像牧羊人这样的精 神了?【两组之间合作,一个组反方,一个组正方,展开辩论,教师点评。】【过渡】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就是作品的主题。那么环境保护无疑就是这篇文章的
10、主题。 但是,这篇文章仅仅只传递了这一个主要思想吗?二、主题探究【围绕下面的问题,展开组内讨论,教师点拨,然后班内展示。】1 .第五自然段中对老人进行了怎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这一自然段是对老人的动作和外貌进行的细节刻画,通过老人细致、一丝不苟的擦拭猎 枪和刚刮的胡子,以及自己缝补的细致,完全可以看出老人是一个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人,这也 为后面叙写他常年坚持种树埋下了伏笔。2 .是什么精神支撑着老人数十年如一日将荒山变成奶和蜜的田园的?明确:能够支撑老人体力和毅力的精神支柱就是他的信念,他认为:如果山上没有了树,就没 有了生命。我们也要从老人一生坎坷的遭遇进行思考,他身边的两位亲人相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树的牧羊人 初中语文 人教七 年级 上册 2023 新编 13 植树 牧羊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