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流动资金的管理.docx
《企业流动资金的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流动资金的管理.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近三年题型题量分析表 题型年份 分值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合计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200722121145200611121117411200511121116410第六章 流动资金管理本章属于重点章。本章主要侧重介绍流动资产的管理,应收账款信用政策中的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资金利息的计算与第二章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的计算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和第十三章有关变动成本和边际贡献等内容也有很好的联系,最佳现金持有量确定的存货模式和随机模式与第三章现金预算表中的现金筹措和运用可以联系起来。本章历年试题中,除了客观题外,一般都有计算分析题,近三年平均分值占
2、9分左右。主要考点集中在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决策和相关计算以及存货管理经济批量控制的基本模式和保险储备量模式的计算和决策。流动资金是指投放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流动资金的主要项目是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它们占用了绝大部分的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有一个不断投入和收回的循环过程,这一过程没有终止的日期,这就使我们难以直接评价其投资的报酬率。因此,流动资金投资评价的基本方法是以最低的成本满足生产经营周转的需要。第一节 现金和有价证券管理现金是可以立即投入流动的交换媒介。它的首要特点是普遍的可接受性,即可以有效地立即用来购买商品、货物、劳务或偿还债务。因此,现金是企业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属于现金内容的项目,包
3、括企业的库存现金、各种形式的银行存款和银行本票、银行汇票。有价证券是企业现金的一种转换形式。有价证券变现能力强,可以随时兑换成现金。企业有多余现金时,常将现金兑换成有价证券;现金流出量大于流入量需要补充现金时,再出让有价证券换回现金。在这种情况下,有价证券就成了现金的替代品。获取收益是持有有价证券的原因。这里讨论有价证券是将其视为现金的替代品,是“现金”的一部分。一、现金管理的目标企业置存现金的原因,主要是满足交易性需要、预防性需要和投机性需要。交易性需要是指满足日常业务的现金支付需要。企业经常得到收入,也经常发生支出,两者不可能同步同量。收入多于支出,形成现金置存;收入少于支出,需要借入现金
4、。企业必须维持适当的现金余额,才能使业务活动正常地进行下去。预防性需要是指置存现金以防发生意外的支付。企业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开支,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越大,预防性现金的数额也就应越大;反之,企业现金流量的可预测性强,预防性现金数额则可小些。此外,预防性现金数额还与企业的借款能力有关,如果企业能够很容易地随时借到短期资金,也可以减少预防性现金的数额;若非如此,则应扩大预防性现金额。投机性需要是指置存现金用于不寻常的购买机会,比如遇有廉价原材料或其他资产供应的机会,便可用手头现金大量购入;再比如在适当时机购入价格有利的股票和其他有价证券,等等。当然,除了金融和投资公司外,一般地讲,其他企业专为投机
5、性需要而特殊置存现金的不多,遇到不寻常的购买机会,也常设法临时筹集资金。但拥有相当数额的现金,确实为突然的大批采购提供了方便。企业缺乏必要的现金,将不能应付业务开支,使企业蒙受损失。企业由此而造成的损失,称之为短缺现金成本。短缺现金成本不考虑企业其他资产的变现能力,仅就不能以充足的现金支付购买费用而言,内容上大致包括:丧失购买机会(甚至会因缺乏现金不能及时购买原材料,而使生产中断造成停工损失)、造成信用损失和得不到折扣好处。其中失去信用而造成的损失难以准确计量,但其影响往往很大,甚至导致供货方拒绝或拖延供货,债权人要求清算等。但是,如果企业置存过量的现金,又会因这些资金不能投入周转无法取得盈利
6、而遭受另一些损失。此外,在市场正常的情况下,一般说来,流动性强的资产,其收益性较低,这意味着企业应尽可能少地置存现金,即使不将其投入本企业的经营周转,也应尽可能多地投资于能产生高收益的其他资产,避免资金闲置或用于低收益资产而带来的损失。这样,企业便面临现金不足和现金过量两方面的威胁。企业现金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做出抉择,以获取最大的长期利益。二、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照现行规定,国家有关部门对企业使用现金有如下规定:(1)规定了现金的使用范围。这里的现金,市值人民币现钞,即企业用现钞从事交易,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该范围包括:支付职工工资、津贴;支付个人劳务报酬;根据国
7、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支付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2)规定了库存现金限额。企业库存现金,由其开户银行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核定限额,一般以35天的零星开支额为限。(3)不得坐支现金。即企业不得从本单位的人民币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交易款。现金收入应于当日终了时送存开户银行。(4)不得出租、出借银行账户。(5)不得签发空头支票和远期支票。(6)不得套用银行信用。(7)不得保存账外公款,包括不得将公款以个
8、人名义存入银行和保存账外现金等各种形式的账外公款。三、现金收支管理现金收支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现金使用效率,为达到这一目的,应当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力争现金流量同步。如果企业能尽量使它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发生的时间趋于一致,就可以使其所持有的交易性现金余额降到最低水平。这就是所谓现金流量同步。(2)使用现金浮游量。从企业开出支票,收票人收到支票并存入银行,至银行将款项划出企业账户,中间需要一段时间。现金在这段时间的占用称为现金浮游量。在这段时间里,尽管企业已开出了支票,却仍可动用在活期存款账户上的这笔资金。不过,在使用现金浮游量时,一定要控制好使用的时间,否则会发生银行存款的透支。(3
9、)加速收款。这主要指缩短应收账款的时间。发生应收款会增加企业资金的占用;但它又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扩大销售规模,增加销售收入。问题在于如何既利用应收款吸引顾客,又缩短收款时间。这要在两者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并需实施妥善的收账策略。(4)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是指企业在不影响自己信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期,充分运用供货方所提供的信用优惠。如遇企业急需现金,甚至可以放弃供货方的折扣优惠,在信用期的最后一天支付款项。当然,这要权衡折扣优惠与急需现金之间的利弊得失而定。四、最佳现金持有量现金的管理除了做好日常收支,加速现金流转速度外,还需控制好现金持有规模,即确定适当的现
10、金持有量。下面是几种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一)成本分析模式成本分析模式是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成本,寻找持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量。企业持有的现金,将会有三种成本:1机会成本现金作为企业的一项资金占用,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就是它的机会成本。现金资产的流动性极佳,但盈利性极差。持有现金则不能将其投人生产经营活动,失去因此而获得的收益。企业为了经营业务,有必要持有一定的现金,以应付意外的现金需要。但现金拥有量过多,机会成本代价大幅度上升,就不合算了。2管理成本企业拥有现金,会发生管理费用,如管理人员工资、安全措施费等。这些费用是现金的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一种固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之间无明显的比例
11、关系。3短缺成本现金的短缺成本,是因缺乏必要的现金,不能应付业务开支所需,而使企业蒙受损失或为此付出的代价。现金的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现金持有量的减少而上升。上述三项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就是最佳现金持有量。如果把以上三种成本线放在一个图上(见图61),就能表现出持有现金的总成本(总代价),找出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点:机会成本线向右上方倾斜,短缺成本线向右下方倾斜,管理成本线为平行于横轴的平行线,总成本线便是一条抛物线,该抛物线的最低点即为持有现金的最低总成本。超过这一点,机会成本上升的代价又会大于短缺成本下降的好处;这一点之前,短缺成本上升的代价又会大于机会成本下降的好处。这
12、一点横轴上的量,即是最佳现金持有量。0现金持有量短缺成本线机会成本线总成本线总成本图61 持有现金的总成本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具体计算,可以先分别计算出各种方案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之和,再从中选出总成本之和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即为最佳现金持有量。【例6l】某企业有四种现金持有方案,它们各自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见表61。表61 现金持有方案 单位:元 方 案项 目甲乙丙丁 现金持有量25 00050 00075 000100 000 机会成本3 0006 0009 00012 000 管理成本20 00020 00020 00020 00O 短缺成本12 00O6 7502 5000
13、注:机会成本率即该企业的资本收益率为l2%。这四种方案的总成本计算结果见表62。表62 现金持有总成本 单位:元 方 案项 目甲乙丙丁 机会成本3 0006 0009 00012 000 管理成本20 00020 00020 00020 00O 短缺成本12 00O6 7502 5000 总成本35 00O32 75031 50032 000将以上各方案的总成本加以比较可知,丙方案的总成本最低,也就是说当企业持有75 000元现金时,各方面的总代价最低,对企业最合算,故75 000元是该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二)存货模式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企业平时持有较多的现金,会降低现金的短缺成本
14、,但也会增加现金占用的机会成本;而平时持有较少的现金,则会增加现金的短缺成本,却能减少现金占用的机会成本。如果企业平时只持有较少的现金,在有现金需要时(如手头的现金用尽),通过出售有价证券换回现金(或从银行借入现金),便能既满足现金的需要,避免短缺成本,又能减少机会成本。因此,适当的现金与有价证券之间的转换,是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这与企业奉行的营运资金政策有关。企业的营运资金政策将在“筹资管理”一章中详细介绍,这里暂不细述。但是,如果每次任意量地进行有价证券与现金的转换,还是会加大企业的成本,因此如何确定有价证券与现金的每次转换量,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这可以应用现金持有量的存货模
15、式解决。现金持有量的存货模式又称鲍曼模型,是威廉鲍曼(William Baumol)提出的用以确定目标现金持有量的模型。企业每次以有价证券转换回现金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支付经纪费用),这被称为现金的交易成本。现金的交易成本与现金转换次数、每次的转换量有关。假定现金每次的交易成本是固定的,在企业一定时期现金使用量确定的前提下,每次以有价证券转换回现金的金额越大,企业平时持有的现金量便越高,转换的次数便越少,现金的交易成本就越低;反之,每次转换回现金的金额越低,企业平时持有的现金量便越低,转换的次数会越多,现金的交易成本就越高。可见,现金的交易成本与现金的平时持有量成反比,这与现金短缺成本的性质是一
16、致的。在现金成本构成的图上,可以将现金的交易成本与现金的短缺成本合并为同一条曲线,并不再考虑大体为固定不变的管理成本,这样,现金的成本构成可重新表现为图62所示。在图62中,现金的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是两条随现金持有量呈不同方向发展的曲线,两条曲线交叉点相应的现金持有量即是总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它可以运用现金持有量存货模式求出。以下通过举例,说明现金持有量存货模式的应用。0现金持有量交易成本线机会成本线总成本线总成本图62 现金的成本构成某企业的现金使用量是均衡的,每周的现金净流出量为100 000元。若 该企业第0周开始时持有现金300 000元,那么这些现金够企业支用3周,在第3周结束时现
17、金持有量将降为0,其3周内的平均现金持有最则为150 000元(300 0002)。第4周开始时,企业需将300 000元的有价证券转换为现金以备支用;待第6周结束时,现金持有量再次降为零,这3周内的现金平均余额仍为150 000元。如此循环,企业一段时期内的现金持有状况可表现为图63所示。CC/20现金流量周图63 一段时期内的现金持有状况在图63中,每3周为一个现金使用的循环期,以C代表各循环期之初的现金持有量,以C/2代表各循环期内的现金平均持有量。如果企业将C定得高些,比如定为600 000元,每周的现金净流出量仍为100 000元,这些现金将够支用6周,企业可以在6周后再出售有价证券
18、补充现金,这能够减少现金的交易成本;但6周内的现金平均余额将增加为300 000元(600 0002),这又会增加现金的机会成本。如果企业将C定得低些,比如定为200 000元,每周的现金净流出量还是100 000元,那么这些现金只够支用2周,企业必须频繁地每2周就出售有价证券,这必然增加现金的交易成本;不过2周循环期内的现金平均余额可降为100 000元(200 0002),这降低了现金的机会成本。于是,企业需要合理地确定C,以使现金的相关总成本最低。解决这一问题先要明确三点:(1)一定期间内的现金需求量,用T表示。(2)每次出售有价证券以补充现金所需的交易成本,用F表示;一定时期内出售有价
19、证券的总交易成本为:交易成本=(T/C)F(3)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率,用K表示;一定时期内持有现金的总机会成本表示为:机会成本=(C/2)K在以上的举例中,企业一年的现金需求量为100 000元52周=5 200 000元。该企业有几种确定C的方案,每种方案对应的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分别见表63、表64。表63 单位:元初始现金持有量C平均现金持有量C/2机会成本(K=0.1)(C/2)K600 000400 000300 000200 000100 000300 000200 000150 000100 00050 00030 00020 00015 00010 0005 000表64 单位
20、:元现金总需求T初始现金持有量C交易成本(F=1 000)(T/C)F5 200 000600 0008 6675 200 000400 00013 0005 200 000300 00017 3335 200 000200 00026 0005 200 000100 00052 000计算出了各种方案的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将它们相加,就可以得到各种方案的总成本:总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 =(C/2)K+(T/C)F该企业各种初始现金持有量方案的总成本见表65。表65 单位:元初始现金持有量机会成本交易成本总成本600 000400 000300 000200 000100 00030 00
21、020 00015 00010 0005 0008 66713 00017 33326 00052 00038 66733 00032 33336 00057 000表65显示,当企业的初始现金持有量为300 000元时,现金总成本最低。以上结论是通过对各种初始现金持有量方案的逐次成本计算得出的。此外,也可以利用公式求出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这一现金持有量称为最佳现金持有量,以C*表示。从图62中已知,最佳现金持有量C*是机会成本线与交易成本线交叉点所对应的现金持有量,因此C*应当满足:机会成本=交易成本,即:(C/2)K=(T/C)F整理后,可得出:C*=(2TF)/K等式两边分别取平方根,
22、有:C*=本例中,T=5 200 000元,F=1 000元,K=0.1,利用上述公式即可计算出最佳现金持有量为:C*= =322 490(元)为了验证这一结果的正确性,可以计算出比322 490元略高和略低的几种现金持有量的成本,比较它们的高低,见表66。表66 单位:元初始现金持有量机会成本交易成本总成本335 000330 000322 490310 000305 00016 75016 50016 12515 50015 25015 522l5 75816 12516 77417 04932 27232 25832 25032 27432 299表66说明,不论初始现金持有量高于还是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流动资金 管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