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13 桥教学设计.docx
《六年级语文上册 13 桥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 13 桥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单元导读【单元导教】本单元为小说单元,选编了中外不同作家各具特色的三篇小说,这些小说都 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了普通人物在面临困境时所闪现的人性光辉。桥塑 造了一位党支部书记在山洪暴发时舍已为人、不徇私情的光辉形象,穷人赞 美了穷苦渔民桑娜夫妇善良、美好的心灵,金色的鱼钩则通过人物的神态、 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表现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另外本单元选编小说中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着重要作用。 如桥一课,在一波三折戏剧式的情节和对山洪灾难的环境描写下老支书的形 象赫然挺立;穷人一课则从对话和心理描写中树立起人物形象。【单元教学目标】字词句会写22个字,会写29个词语
2、。阅读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2 .紧扣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感受人物形象。3 .留意环境描写,能体会其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口语表达1 .根据对象,把说服别人的具体理由讲清楚。2 .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获得对方支持。书面表达1 .展开想象,根据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创编生活故事。2 .把故事情节写完整,通过环境或心理描写体现人物形象。13 桥【课前解析】关注故事情节桥是一篇微型小说,叙述了一位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暴发的山洪,以自己 的威信、忠于职守的信念和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在党性面前,他一视同仁,要求同是党员的儿子把生的希望让给别
3、人;在人性面 前,他又推着儿子先走,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用一位共产党员的信念和一个 父亲的爱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关注叙述特点桥篇幅虽短,但情节跌宕起伏,冲突不断。山洪暴发,村民们慌不择路 “逃”向木桥,与老支书如山般的“站”在桥前形成第一次冲突一一老支书用自 己的威信镇住了村民们的慌乱,为顺利逃生赢得了先机。第二次冲突,是老支书 下令“过窄桥,党员排在后边”,从而引发其他党员认为“党员也是人”的抱怨, 与老支书“一切为了群众”的党性原则产生冲突,老支书果决的一句话“可以退 党”立即化解矛盾,为大家排队过桥维持了秩序。第三次冲突将情节推向高潮, 写众人排队过桥时,老支书再次因党性原则,“揪”
4、出了抢在队伍中的一个党员 小伙子。第四次则是在木桥摇摇欲毁时,老支书与小伙子为推让对方过桥而再次 冲突,但都不幸遇难。而老支书与小伙子的人物关系直至结尾老太太的祭奠才交 代清楚,让人顿悟:最大的冲突并不是危险面前,自己如何抉择生与死,而是当 亲人和群众的生命摆在面前时,党性的天平向谁倾斜。老支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 群众,将党性和人性的光辉融合成一座永恒的“生命桥”。关注语言形式一是短句多,自然段也极为简短,多以一两句短句组成,形成急促、紧张的 节奏,让人在朗读中无形中产生顿挫、紧迫之感。二是课文中描写雨、洪水和桥 的句子,像一根线串联起整个故事。如,开头用五个自然段描写故事发生的环境, “像泼。
5、像倒”“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 中逼近”等,这些环境描写营造出死亡步步逼近的危机感,也为下文人物的牺牲 埋下了伏笔。再如,”水渐渐蹿上来”“木桥开始发抖”“一片白茫茫的世 界”等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暗示着人物的命运,也为人物忠于职守、舍 已为人的光辉形象作了背景铺垫。三是小说的“留白”处很有意味,“党员”形 象如暗线贯穿全文。如,“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这一 “望”中包含信任和 希望,联系上文的“拥戴”,即可联想出党支部书记平时在村民心中的为人与威 望。再如,“竟没人再喊,则可联想到村民们被老党员正义凛然的气势所感染 折服。又如,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
6、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为什么要“喊”? 则让读者对二者的关系产生多角度的猜测。结尾写一个老太太来祭奠她的丈夫和 儿子,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但人们却恍然大悟,小伙子不仅仅是党员,更是党 支部书记的儿子,如此的胸怀和牺牲精神,正因为他们都是“党员”!这虽让人 感到“意料之外”,但联系前文仔细想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这样的结尾 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教学目标】1 .会写“咆、哮”等8个字,会写“咆哮、惊慌”等11个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短句。3 .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4 .能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老支
7、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教学难点】能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会写“咆、哮”等8个字,会写“咆哮、惊慌”等11个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整体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3 .感受“山洪爆发”部分的环境描写及人们的慌乱。4 .厘清小说中的四次冲突。【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3)1 .教师出示桥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桥现代大桥的雄伟壮观。2 .教师导入:一座桥能连接两岸,一座桥能跨越天堑,一座桥甚至能带来生 存的希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桥为题的小说。3 .板书课题:桥,学生
8、齐读课题。4 、介绍小说(出示课件4)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 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字词1 .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出示课件5)(1)教师提出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 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朗读课文,并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3)汇报交流预设:山洪爆发,老支书指挥群众从木桥撤离,自己和儿子却牺牲了宝贵的 生命。(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读课文,能够调动他们的思维紧跟
9、课堂节 奏,把握小说内容,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有助于培养语 言表达和概括能力。)2 .学习字词(1)(出示课件6)教师出示词语:狞笑 搀扶 祭奠 咆哮 惊慌 嗓 子拥戴沙哑呻吟废话吞没猛然蹿上来跌跌撞撞势不可当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纠正字音。(2)(出示课件7)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咆、 哮、嗓、哑、呻”这几个字中口字旁的位置。(3)(出示课件8)重点指导“废”字的书写:半包围结构,注意里面的 “发”不要写成“发”。四、再读课文,厘清结构1 .(出示课件9)教师出示要求:认真朗读课文,思考这篇小说向我们展示 了哪些情节。2 .学生认真朗读课文,梳理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语文上册 13 桥教学设计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