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远程医疗技术及其应用.docx
《多媒体远程医疗技术及其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远程医疗技术及其应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多媒体远程医疗技术及其应用张树京一、多媒体远程医疗的意义所谓多媒体远程医疗是指通过通信与多媒体技术,同医疗技术相结合,旨在提高诊 断与医疗水平、降低医疗开支、满足广大人民的保健需求。目前正在飞速进展的通信网 络已有可能将医学图象高度精确地从一家诊所(或者地区医院)传送到另一家医院(或 者中心医院),同时提供实时的交互服务。多媒体技术将音频(话音)与视频(图片与活 动图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将病员与医生(专家)之间的距离拉近,就象在进行面对 面的受诊一样,提供完整的医疗信息。因此,从90年代中期开始,掀起的多媒体远程医 疗是高科技在医疗领域内应用的一个方面,并立即引起各国政府与医疗主管部门的重视
2、 与支持,同时也得到一批具有远见的企业界的关注,这是面向新世纪的全球性的潜在市 场,相信不久会有一批新的多媒体远程医疗产品问世。实际上从1959年开始,就出现了远程医疗的历史【1,2,当时要紧是通过电视与录 象信息传输,应用的范围很局限,同时没有联网。在70与80年代,远程医疗技术要紧 集中在改进电视画面来传送医学图象,但这种模拟通信方式无法实现多媒体医疗信息的 综合集成与有效处理。进入90年代后,数字化技术在医疗器械与通信技术中广泛使用, 特别是信号处理技术与通信网络的进展,为多媒体远程医疗跃上一个新台阶。多媒体技 术的进展为远程医疗如虎添翼,数据、文本、音频、视频同时提供医疗信息,几乎达到
3、 完美无缺的程度【10】。多媒体远程医疗系统的应用功能用率。PACS及其延伸设备如图(2)所示。医用数字图象与通信标准DICOM自1983年就开始制定,它解决了医用图象的 互连标准问题。最近的版本是DICOM 3.0,它提供一批标准格式用于图象交换。目 前PACS与其它远程医疗系统都使用DICOM标准格式,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世界各 国均能够参考使用。 农村远程医疗咨询网。由华盛顿州、阿拉斯加州、蒙达那州与依达瓦州构成的WAMI (各州的第一个字母)农村远程医疗网【9】是在1995年华盛顿大学研制成功的,它 用一对56Kb/s帧中继线路连接到4个州的农村医院,使用基于PC机的桌面远程会 议系统,
4、其中包含数字话筒与耳机、传真机、CCD摄像头、X射线数字仪与监视器。 农村诊所的医生能够通过该系统向华盛顿大学医疗中心或者西雅图市任一大医院的 专家咨询。通常按日程表安排专家受诊,如今双方能够面对面地交谈,同时向对方发 送医学图象或者其它文件资料。双方也能够用白板观察注解或者画图。视频图象也能 够捕捉到后经离线压缩并存储起来,以便有可能回放。六、结束语本文从多媒体远程医疗技术的进展,着重论述通信与多媒体技术在医学领域内的具体 应用,并举例说明目前已经使用或者正在试用的若干多媒体远程医疗系统。因此能够看 出,多媒体远程医疗是高科技在医学中应用的医工结合项目,具有十分良好的前景。在 发达国家已经进
5、展到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多媒体远程手术系统,将多媒体远程医疗技 术进一步踏上新的台阶。我国的远程医疗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不管是从技术上或者者应用功能方面,举例发 达国家还很远。首先是在开发远程医疗软件方面,功能局限于医院之间的咨询会诊,同 时是点对点方式进行,因此急需开发点对多点与视频会议方式的医疗会诊与教育软件, 实现至少三方专家以上的会诊与多媒体医疗系统。同时,迫切需要提高通信传输质量,特别是图象分辨率与逼真度,为此要由低速率(56Kb/s下歹【J)传输朝高速率(64Kb/s到2Mb/s)方向提高,也就是摆脱普通电话交换网向ISDN进展。另外,当前迫切需要联网 应用,使用宽带ISDN/AT
6、M网,或者者高速数据IP网作为骨干网络,传输高质量的视频 图象,并要超过在ISDN上传输视频会议图象的质量需求,以达到能够实时医疗的目标。 最后是要在政府的支持与鼓励下制定法规与扩大应用范围,进展远程医疗用户群体,与 在政策上扶持远程医疗产品的生产企业,扩大市场,降低成本,既产生社会效益,又有 经济效益。参考文献:1. A.Jutra , Teleroentgen Diagnosis by Means of Videotape Recording, J.Roentagenol, vol.82, 1959 , pp.1099-1102.2. C.L.Wittson, The Use of Two
7、-Way Television in Group Therapy, Univ. Of Nebraska, Omaha, 1961.3. M.Moore, Elements of Success in Telemedicine Project, Univ. Of Texas, Austin, 1993.4. J.H.Sanders, Challenge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lemedicine, Telemedicine J., vol.l, No.2, 1995, pp.115-123.5. W.Lee, Mediastation 5000integrati
8、ng Video and Audio, IEEE Multimedia, vol.l, No.2,1994, pp.50-61.6. D.Parson, Mediastation 5000:A Multimedia Workstation for Telemedicine, SPIE Medical Imagingv95, 1995, pp.382-387.7. D.F.Leotta, Requirements for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 IEEE EMB mag., vol. 12, mar. 1993, pp
9、.62-69.8. 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 (DICOM), Draft Standard, ACR-NEMA Committee, Washington DC, 1993.9. P.A.West, Private Communication, Department of Family Medicine, Univ. Of Washington, Seattle, 1995.10. W.Lee, Applications of Multimedia System in Medical Imaging, IEEE EMB Mag
10、., Vol.15,No.2, 1996, pp.79-85.根据多媒体远程医疗的设计目标不一致,大致能够分为四类【3,4】:1 以检查诊断为目的的多媒体远程医疗诊断系统,以咨询会诊为目的的多媒体远程医疗会诊系统,2 以教学培训为目的的多媒体远程医疗教育系统,以家庭病床为目的的多媒体远程病床监护系统。显然,由于它们的应用目的与需求不一致,因此在多媒体远程医疗系统中配置的设 备与使用的通信网络环境也是不一致的。多媒体远程医疗诊断系统要紧配置各类数字化 医疗仪器与相应的通信接口,比如数字听诊器、数字血压器、X 射线、CT、MRI、超 声等数字化检查仪,同时要紧在医院内部的局域网上运行。多媒体远程医
11、疗会诊系统则 是面向各医院的同行专家之间交流咨询各类疑难杂症,同时是在市内或者城市间的广域 网上运行,其终端用户设备包含电子扫描仪、数字摄像机与话筒、扬声器等。多媒体远 程医疗教育系统与医疗会诊系统很相似,也是使用视频会议方式在宽带网上运行,但其 应用软件的功能更加灵活多样,如在电子教室利用课件授课,或者者在病房个别临床指 导。多媒体远程监护系统则要求考虑到家庭病房的条件,用户设备比较简单,比如只有 数字血压仪、数字体温表还有心电图仪等,同时是在普通的电话线上运用(通过调制解 调器与公众电话交换网)。不管那一种远程医疗系统,计算机与多媒体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在要求质量高、功 能强的多媒体远程医疗
12、会诊或者教育系统内能够使用高档的计算机工作站或者服务器, 它不仅运行速度快、存储容量大,而且内置功能齐全的多处理器及各类软件,有利于对 多媒体医学信息处理,获得更为清晰与逼确实二维与三维图象。计算机工作站的显示器 也是高质量的,其分辨率能够达到600线以上,相当于高清晰度电视机屏幕的水平。但 考虑到经济因素,在多媒体远程医疗系统中使用个人计算机还是大量的,特别是近年来 PC机的CPU与多处理器芯片能力不断加强,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达到或者接近计算机工 作站的技术性能(显示器与内置信号处理软件除外)。另外,在多媒体远程医疗系统中多 媒体输入输出设备也是必需的,比如摄像机(头)、立体声耳机、扬声器、激
13、光扫描仪、 电子白板等。根据使用的通信网络不一致,还必需配置与之相适配的通信接口(网卡) 与不一致功能的多媒体卡(声频卡、视频卡、会议卡等)。根据多媒体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目标与需求不一致,其应用功能与操作方式也不相 同,具体描述如下: 远程医疗咨询会诊是在不一致医院的医生之间交互式共享图象与医疗信息,这些信 息来自病员所在的诊所与专家所在的医院或者中央数据库。这些初诊信息传送给各地 的专家进行会诊,以确认当地的检查结果,帮助当地医院进行诊断。该系统使用视频 会议形式,其中包含双向的音频与视频同步传送,以支持口头与非口头指点,就项面 对面谈话那样。尽管它对视频图象的质量要求并不高,但声音要清晰,
14、不能有中断或 者间歇。 远程医疗诊断是本地医生对异地病员所作出的初诊图象与医疗信息进行诊断,这是 与远程会诊的重要区别,它要求图象在采集、压缩、处理、传输与显示过程中没有重 要的信息丢失。该系统能够是同步的,但也能够不一致步,前者类似于视频会议方式, 为了保证高质量地传输实时的诊断视频,要求通信网络的带宽要足够宽。非同步远程 诊断是基于存储转发方式,如今将图片、视频、音频及文本都装在多媒体邮件内,并 在适当时候发往诊断专家处;在专家作出诊断后,在将结果发回指定的病员,如今对 通信带宽的需求同意比较低,不像远程会诊或者同步远程诊断那样。通常,远程诊断 用于急救外伤病员,比如在战场或者灾难事故现场
15、急需对病员决定是否转送到具有较 好医疗条件的医院抢救。或者者外科专家能够通过远程诊断对农村医院的病员作出是 否需要转院的决定。 远程医疗教育是在通信网络上提供医学教育资料,它要求具备文件与图象共享的能 力,因此与视频会议的需求相同。该系统的功能应该多样化,比如在线的个别指导或 者课堂式教学,或者者离线的医学继续教育。另外,还要求具备点对点的不一致通信方式。多媒体远程医疗的应用范围很广泛,通常可用于放射科、病例科、皮肤科、心脏科、 内诊镜与神经科等多种病例。比如用远程医疗来诊断医学图象(包含X光胶片、核磁共 振MR或者核医疗NM、超声、CT等),它要求十分严格,对大尺寸X光胶片的分辨率 高达20
16、48x2048线,每线量化为8-16比特的数字信号。MR、CT与NM是顺序采集的, 它是时间可变的序列图象,同时是三维描述。假如采集60幅序列图象,每幅CT图象是 (512x512) 12比特,或者者采集4幅X光胶片图象,每幅(2048x2048) 12比特,那末 总的信息量将近达到250Mb,可见它们对存储容量的要求也很高。病理切片能够在显微镜下检查活体组织,当手术室的麻醉病人要决定是否切除恶性 肿瘤时尤为重要。利用远程医疗手段,病理科医生能够遥控显微镜的聚焦、进深与捕捉 图象等操作,当病理切片认真观察后能够通过摄像机拍摄显微照片。然后,在选择出10 20幅拍摄到的照片中通过通信网络传回医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媒体 远程 医疗 技术 及其 应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