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南.docx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南目录1课程设计的目的22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2课程设计的内容22.1 课程设计的要求33课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3零件的分析与毛坯的选择43.1 工艺路线的拟定4工序设计及工艺文件的填写63.2 夹具设计7模具设计93.3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34课程设计应交的作业及成绩评定14应交作业144.1 成绩评定细则145课程设计中所使用的要紧参考文献15这要紧取决于凹模的周界尺寸。(2)确定卸料形式模具是使用弹压卸料板,还是使用固定卸料板,取决于卸料力的大小,其中材料料厚是 要紧考虑因素。(3)模架形式如使用纵向送料方式,适宜使用中间导柱导套模架(对角导柱导套模架也可);横向送 料
2、适宜使用对角导柱导套模架:而后侧导柱导套模架有利于送料(纵横向均可且送料较顺 畅),但工作时受力均衡性与对称性比中间导柱导套模架及对角导柱导套模架差一些;四角 导柱导套模架则常用于大型模具;而精密模具还须使用滚珠导柱导套。b.典型组合选择可从冷冲模国家标准查到模具典型组合(GB2873.3-81)。有了模具结构的典型图, 模具设计就大为简化。只要根据排样图中凸模或者凸凹模的位置,分别把各个凸模或者凸凹 模画入典型组合可,并相应地在凹模板或者凸凹模上开制相应的凹模洞口及在其它零件上画 出漏料孔、打料系统等,就可得到一张完整又正确的装配图。C.非标准模具的参照设计有些矩形凹模板根据计算结果会很难选
3、到一个合适的标准凹模板。解决的办法是根据标 准模板找到模具的典型组合,同样根据该典型组合构画装配图,只是把模具内的所有模板的 L尺寸全部换成非标准尺寸,进行必要的有限非标准设计。2.4绘制模具装配图通常应根据模具结构典型组合图绘制模具结构草图。a.图面布置规范为了绘制一张美观、正确的模具装配图,务必掌握模具装配图面的布置规范。/ 一档案编号。假如这份图纸将来要归档,就在档案编号处编上档案号(且档案号是倒 写的),以便存档。不能随意在此处填写其它内容。2布置模具结构主视图。在画主视图前,应先估算整个主视图大致的长与宽,然后选 用合适的比例作图。主视图画好后其四周通常与其它图或者外框线之间应保持有
4、约50 60mm的空白,不要画得“顶天立地,也不要画得“缩成一团”,这就需要选择一合适的比 例。推荐尽量使用1:1的比例,如不合适,再考虑选用其它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上推荐的 比例。3布置模具结构俯视图。应画拿走上模部分后的结构形状,其重点是为了反映下模部 分所安装的工作零件的情况。俯视图与边框、主视图、标题栏或者明细表之间也应保持约 5060mm的空白。4一布置冲压产品图。并在冲压产品图的右方或者下方标注冲压件的名称、材料及料厚 等参数。关于不能在一道工序内完成的产品,装配图上应将该道工序图画出,同时还要标注 本道工序有关的尺寸。冲压产品图的方向应与冲压方向(即工件在模具中的位置)一致。特 殊情
5、况下不一致时务必用箭头注明冲压方向。5布置排样图。排样图上的送料方向与模具结构图上的送料方向务必一致,排样图中 应标明料宽(带公差)、搭边值与步距、斜排时工件的旋转角度。6一写技术要求。简要注明对该模具的要求与注意事项,技术条件。技术条件要紧包含: 模具的闭合高度、冲裁模具的间隙、标准模架及代号及装配要求与所用的冲压设备型号等。 (可参考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7 一布置明细表及标题栏。标题栏及明细表填写格式可参照国家标准 GB/T10609.1-89,GB/T10609.2-89,应注意的要点如下。(1)明细表至少应有序号、图号、零件名称、数量、材料、标准代号与备注等栏目;(2)在填写零件名称一
6、栏时,应使名称的首尾两字对齐,中间的字则均匀插入;(3)在填写图号一栏时,应给出所有零件图的图号。数字序号通常应与序号一样以主 视图画面为中心依顺时针旋转的方向为序依次编定。由于模具装配图通常算作图号00,因 此明细表中的零件图号应从01开始计数。没有零件图的零件则没有图号。(4)备注一栏要紧标标准件规格、热处理、外购或者外加工等说明。通常不另注其它 内容。b.装配图的绘制要求在绘制模具装配图时,初学者的要紧问题是图面紊乱无条理、结构表达不清、剖面选择 不合理等,还有作图质量差如引出线重叠交叉”、螺销钉作图比例失真,漏线条等错误。 绘制模具装配图最要紧的是要反映模具的基本构造,表达零件之间的相
7、互装配关系。从这个 目的出发,一张模具装配图所务必达到的最起码要求一是模具装配图中各个零件(或者部件) 不能遗漏。不论哪个模具零件,装配图中均应有所表达;二是模具装配图中各个零件位置及 与其它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应明确。(1)装配图的作图状态冲裁模装配图主视图通常应按模具闭合状态画出(也可一半处于闭合状态一半处于非工 作状态),比例最好为1: 1,直观性好,有助于校核各模具零件之间的相对关系。绘图顺序 为:先里后外,先上后下。即先画产品,然后绘制凸模、凹模。可使用全剖或者阶梯剖 视,剖切到凸模与顶件块等旋转体时其剖面不画剖面线,有的时候候为了图面清晰,非旋转 体的凸模也不画剖面线。(2)剖面的选择
8、上模部分剖面的选择应重点所映凸模的固定,凹模洞口的形状、各模板之间的装配关系 (即螺钉、销钉的安装情况),模柄与上模座间的安装关系及由打杆、打板、顶杆与推块等 构成的打料系统的装配关系等。上述需重点突出的地方应尽可能地使用全剖或者半剖,而除 此之外的一些装配关系则可不剖而用虚线画出或者省去不画,在其它图上(如俯视图)另作 表达即可。模具下模部分剖面的选择应重点反映凸凹模的安装关系、凸凹模的洞口形状、各 模板间的安装关系(即螺钉、销钉如何安装)、漏料孔的形状等,这些地方应尽可能考虑全 剖,其它一些非重点之处则尽量简化。(3)序号引出线的画法在画序号引出线前应先数出模具中零件的个数,然后再作统筹安
9、排。按照“数出零件数 目一布置序号位置一画短横线一引画序号引出线”的作图步骤,可使所有序号引出线布置整 齐、间距相等。(4)尺寸标注注明轮廓尺寸、安装尺寸、配合尺寸注明闭合高度尺寸带斜楔的模具应标出滑块行程尺寸三、冲裁模零件设计通常方法3.1 图形的绘制方法按照模具的总装配图拆画模具零件图。模具零件图既要反映出设计意图,又要考虑到制 造的可能性及合理性。零件图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模具的设计周期与造价。零件图是零件加 工的唯一根据,图中应标注全部的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材料及热处理。技术要求等。 一切非标准件、或者虽是标准件但仍需进一步加工的零件均需绘制零件图。零件图的视图布置为保证绘制零件图正
10、确,建议按装配位置画零件图,不要任意旋转与颠倒!(但轴类零 件按加工位置,即通常轴心线为水平布置)。零件图的绘制步骤绘制模具装配图后,应参照装配图来拆画零件图。推荐如下步骤。绘制所有零件图的图形,尺寸线可先引出,有关尺寸后标注。在画上半部分的零件图时, 绘制的顺序通常使用“自下往上,有关零件优先”的步骤进行。在画下模部分的零件图时, 通常使用“自上往下,有关零件优先”的步骤进行。3.2 尺寸标注方法基本要求:所有的配合尺寸与精度要求较高的尺寸都应该标注公差(包含形位公差)。未注公差 按照IT14级制造。模具刃口尺寸按照计算值标注。模具零件在装配过程中的加工尺寸应注明配作、”装配后加工”等字样或
11、者者在技术 要求中说明。所有的加工表面都应该注明表面粗糙度等级。可根据各个表面的工作要求与精度等级 来决定,具体可参考有关设计资料a.尺寸标注的思路(1)标注工作零件的刃口尺寸(2)标注有关零件的有关尺寸(3)补全其它尺寸及技术要求这个阶段可逐张零件进行,先补全其它尺寸,比如轮廓大小尺寸、位置尺寸等;再标注 各加工面的粗糙度要求及倒角、圆角的加工情况,最后是选材及热处理,并对本零件进行命 名等。3.3 未注公差尺寸的标注冲压件未注公差配合尺寸极限偏差通常为IT12IT14,常用IT14o若该冲压件使用时与 其它工件并无装配关系,则未注公差尺寸的偏差方向及极限偏差可按国际GB/T15055-94
12、圆 角半径等的极限偏差分为f(fine精密级)、m(medium中等级)、c(coarse粗糙级)、v(very coarse 最粗级)四个公差等级。通常可选用c级。3.4 技术条件技术条件要紧内容: 对材质的要求。如热处理方法与热处理应达到的硬度 表面处理。表面涂层及表面修饰(如锐边倒钝、清砂) 未注圆角半径的说明 其他特殊要求3.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是课程设计的总结性文件。在完成课程设计全部工作之后,学生应将全部设计 工作依照先后顺序编写成设计说明书。要求语言简练,文字通顺,图例清晰。说明书应概括 地介绍设计全貌.对设计中的各部分内容应作重点说明、分析论证及必要的计算。要求系统 性好
13、,条理清晰,图文并茂,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力求避免抄书。文内公式、图表、数据 等出处,应以“广注明参考文献的序号。学生从设计一开始就应随时逐项记录设计内容、计算结果、分析意见与资料来源,与 教师的合理意见、自己的见解与结论等。每一设计阶段后,随即可整理、编写出有关部分的 说明书,待全部设计结束后,只要稍加整理,便可装订成册。一份完整的说明书通常包含下列一些项目:(1)封面。目录。(3)设计任务书。(4)绪论或者前言。(5)对零件的工艺分析、包含零件的作用、结构特点、结构工艺性、关键表面的技术要 求分析等。(6)工艺设计与计算。毛坯选择与说明;工艺路线的确定,包含粗、精基准的选择,各表面加工方法
14、的确定,工序集中与 分散的考虑,工序顺序安排的原则,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不一致方案的分析比较等;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时定额的确定(说明数据来源,计算教师指定工序的时间 定额);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只进行教师指定的工序尺寸的计算,其余只需简要说明)。(7)夹具或者模具设计。设计思想与不一致方案对比;定位分析与定位误差计算;对刀及导引装置设计;夹紧机构设计与夹紧力计算;夹具操作动作说明(也可与第项合并进行)。(8)设计总结或者心得体会。(9)参考文献书目(书目前排列序号,以便于正文引用)。4课程设计应交的作业及成绩评定应交作业1 .每个组交测绘部件(若是零件则交零件图)1张2 .加工工艺
15、及工序过程卡3 .每位学生选择一个工序设计夹具或者模具,提交模具或者夹具装配图及其非标零件 图4 .设计说明书一份,格式内容符合要求成绩评定细则课程设计的成绩定为五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与不及格。各等级评定标准如下:A.优秀(1)全面完成设计任务,设计内容正确,设计图纸质量高;(2)设计说明书内容正确, 文字精炼、流畅、工整;(3)答辩时,能准确回答与设计内容有关的问题;(4)工作态度认 真、严谨,独立工作能力强,模范遵守纪律。B.良好(1)全面完成设计任务,设计内容与设计图纸正确;(2)设计说明书内容正确,表达 清晰,书写认真或者打印格式规范;(3)答辩时,能较好地回答与设计内容有关的问
16、题;(4) 工作态度认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遵守纪律。C.中等(1)全面完成设计任务,设计内容正确、设计图纸基本正确;(2)设计说明书内容基 本正确,表达清晰,书写认真或者打印格式规范;(3)答辩时,经提示能基本准确地回答与 设计内容有关的问题;4.工作态度认真,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遵守纪律。D.及格(1)能完成要紧设计任务,质量较差或者有较大错误,经启发能予以纠正;(2)设计 说明书内容有个别错误,书写较草或者打印格式不规范;(3)答辩时,对有些问题的回答出 现概念性错误;(4)工作态度通常或者独立工作能力较差,基本能遵守纪律。E.不及格(1)未完成设计任务,或者设计质量差并不加以改正;
17、(2)设计说明书内容有较大错 误,或者书写非常不认真或者抄袭;(3)答辩时,回答问题出现严重的概念性错误,或者对 要紧问题回答不出来;(4)工作态度不认真,或者独立工作能力差,或者不遵守纪律。5课程设计中所使用的要紧参考文献.赵家齐编.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 .徐圣群主编,简明机械加工工艺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龚定安,蔡建国,机床夹具设计原理,陕西科技出版社,19872 .顾崇衔编 机械制造工艺学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马贤智主编.有用机械加工手册.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李益民主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
18、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7大连理工大学 王小华主编.机床夹具图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8许发械 有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9薛启翔 冲压模具设计结构图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课程设计的目的本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有关专业基础课程后,通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的一个重要 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本课程设计,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课程知识的基本能力,为 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与准备。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希望达到 下列目的:1)通过机械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及其它有关先修课程,如 机械制图、测量与公差
19、配合、金属材料等有关知识的能力。2)通过对某一特定机构的分析、设计,与正确解决其工艺流程等问题,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与掌握机械设计的通常步骤与方法,最终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3)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学会使用手册、查询有关材料,对运用设 计资料(如手册、图册、技术标准、规范等)与进行经验估算等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进 行一次综合训练,提高技能水平。2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2.1课程设计的内容学生根据设计任务分组进行设计,按照所给机构进行分析,确定各零部件设计方案、设 计出其中的重要工序的专用夹具或者模具,并绘制相应机械设计图。具体内容如下:1)对机构进行结构分
20、析,确定由什么零件构成,并对各零件进行测绘;2)明确零件在整个机构上的作用、零件的材质、要求,分析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完成 总装配图及各零件的设计图。3)拟定工艺方案,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4)拟定零件的模具加工或者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重要工序中的一种专用夹具或者 模具,绘制装配图或者大件零件图。5)撰写设计说明书1份。一份完整的说明书通常包含下列一些项目:目录。(2)绪论或者前言。(3)对机构的整体分析,各零部件分析说明(4)对零件的工艺分析,如关键表面的技术要求分析等。(5)工艺设计,如毛坯选择与说明,工艺路线的确定,工序顺序的安排,加工设备与工艺 装备的选择等;(6)模具或者夹具设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制造 课程设计 指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