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课时作业(Word版含答案).docx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课时作业(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课时作业(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课时作业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修 run ()生 shu ()商 zhuo() ken ()切pi ()如累 zhui ()拖 td( ) 妥 tiO( )(2)请将词语与对应的解释连线。颠沛流离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诲人不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不耻下问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鞠躬尽瘁生活艰难,四处流浪。(3)文学常识填空。本文作者是,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等。叶圣陶,原名,现代著名作家、编辑家、教育家,有“”之称o代表作有童话集,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集隔膜等。1 .略读课文,根据提示梳理
2、课文的主要内容,填写下表。总评价:叶圣陶先生是3,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待人厚第一件事:听吕叔湘先生说,叶老为他的文章描标点。叶圣陶先生二三事I交往第二件事:第三件事:叶老送等,一定要送到大门外。I (3) I |第四件事:叶老晚年卧床,对访客举手打拱,连声致谢。11 第五件事:I第六件事:叶老一直强调写文章要明白如“话”。闵!第七件事:U第八件事:叶老写作力求完美。 第1页共13页鞠躬尽瘁生活艰难,四处流浪。(3)张中行 负暄琐话 叶绍钧“优秀的语言艺术家”稻草人 倪焕之.单一的儒 叶老写文章,请作者帮他修润。日常交往 二十世纪七 十年代作者访叶老不遇后留言,第二天就接到回信。叶老写文章
3、特别重视简 洁。律己严2 .原段好。从“一定”这个词可以看出他的坚持。“还”这个字,让读者更加感 受到叶圣陶先生的君子之行,可见其待人真诚。“不断地谢谢”表达他不能把客 人送到门外的歉意。从而可以看出,无论叶圣陶先生在人生的什么阶段,也无论 他的健康处于什么状况,他都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再次呼应了第三段的首句: “但凡同意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不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3 .第段针对朦胧的文风,叶老坚持写文章要明白如“话”让读者看懂。第段 针对写作不简洁的普遍现象,叶老提出文风要简洁的主张。第段那么是从最微小 的角度,小到一个标点,一个用字,叶圣陶先生也力求完美。将这三个材料连缀 起来,可
4、以表述为:叶圣陶先生强调写文章要明白如话,还特别重视简洁,甚至 不放松任何细节,力求完美。材料之间层层推进,表达了叶圣陶先生对工作的高 标准、严要求,展现了他强烈的责任感,这些材料共同表现他严于律己,身体力 行,积极倡导好的文风,以身作那么,鞠躬尽瘁。三个材料也同时呼应了第段的 开头。4 .在“叶圣陶先生”“人”“往矣”之间连用三个逗号间隔,这样断句更加凸显 出悲伤的情感,突出表达了作者对叶老的不舍、悼念之情。而“常常”一词写出 两人感情的深厚,作者对这位业绩非凡的故人的离去饱含着深重的哀伤。全句表 达了作者对叶老的怀念、赞扬与敬佩之情。5 .略。第15课驿路梨花. (1)蔑(2)撵(3)悠
5、(4)葺1 .我们遇见瑶族老人走进来,连忙感谢。哈尼小姑娘出现,瑶族老人连忙行礼感谢。小姑娘说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2 .梨花姑娘被解放军感动,照料小茅屋。第10页共13页梨花和一群哈尼小姑娘接替姐姐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得到帮助,送粮食,修葺小茅屋。我和老余借住小茅屋并且修葺小茅屋。3 .构思巧妙之处:文章设置了两次误会,三个悬念,最终揭晓谜底。好处:文章 始终循着“小屋的主人是谁”的问题推进,中间误会不断,不断设置悬念吸引读 者的兴趣,最后揭示谜底,使文章一波三折,将一个浅显的故事讲得耐人寻味。4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自然界洁白美丽的梨树 林,给暮色中行走在大山深
6、处的“我”和老余,带去了 “有人家”的欣喜和希望。 点题,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 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实写淡 淡月光下轻轻飘落的梨花瓣,营造了优美的意境。“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 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 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 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梨花,是哈尼小姑娘的名字。由此,景物“梨花”和 人物“梨花”建立起关联。“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
7、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 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虚实映衬,香气四溢的 梨花林与梨花姑娘相映生辉,为全文营造一种景与人融合的意境,也表达了作者 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之情。照应文题的同时,产生了第二个误 会,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开展。“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一句 诗:驿路梨花处处开。”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与洁白的梨花融为一体,花 美人更美。“处处开”展示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旺盛生命力,升华了文章 主题。再次点题,题文相映,首尾呼应,使作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5 .以“驿路梨花”为题,包含了梨花的多重含义,将自然美和心灵
8、美、风气美, 巧妙地融合为一体,意蕴丰富,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含蓄地表达出作者的深意, 雷锋精神不断传递、处处发扬;“驿路梨花”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且与结尾处的 诗句相照应。第11页共13页1.契督循悯(2)如释重人 心安理得 海阔天空悲天悯L E C D F第16课最苦与最乐形容大自然广阔无边,也比喻人心胸开阔。形容解除某种负担或消除紧张心情后的轻松愉快。 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事情做得合理,对己对人都很坦然。2 . (1)责任完了是最乐的事(2)其他常见的苦(贫、失意、老、病、死)(3)责任未尽(4)从负责任的苦中得到尽责任的真乐.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假设是将责任卸
9、却,就永远没有苦了。“卸却”不能改成“解除”。因为卸却责任是想逃避责任,逃避的话责任就永远 不能解除;解除责任是尽完责任,只有解除责任才能得到快乐。3 . (1)只要而且如果 就 因为 所以(2)时时处处尽责任,便时时处处都有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 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他终究还是乐而不是苦4 .不能。因为第一段主要写的是人生最苦的是负责任,第段主要写的 是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要获得快乐,首先是要担负责任,在负责任的苦中 得到尽责任的真乐。这样安排同时与文章标题相照应。5 .例如:小明啊,其实
10、做作业也是学生的责任,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解决一个困难, 便可获得一份快乐,作业全部认真完成收获自然更大,快乐自然更多。假设逃避作 业,就不能巩固所学,反而自投苦海。第17课短文两篇1. 陋馨牍蕃淤亵儒濯(2)知名 不加装饰的 洗 更加(3)刘禹锡 器物 警诫自己 周敦颐 议论(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交往人物(3)情趣(4)南阳诸葛庐,第12页共13页 西蜀子云亭。(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7)香气(8)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9)菊,花之隐逸者也。2. (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有什么简陋的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七 年级 下册 语文 第四 单元 课时 作业 Word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