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成贤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成贤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成贤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成贤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世界文明对话史上,公元2世纪到7世纪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当属佛教的东传及 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这一文明对话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后果,它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文 明,与儒家、道教一起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性力量,而且也使得佛教获得持续的发展 活力,从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直到今天仍然发挥其重要的精神作用。两汉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发生期。佛教进入中国大地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 生的过程,“其教因西域使臣商贾以及热诚传教之人,渐布中夏,流行于民间”。(汤用 彤)它不
2、是像后来基督教教团派出大量传教士有组织地传教活动。这一点决定佛教进入中 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是与当时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 响、相得益彰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隋唐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开花结果期,这两个时 期是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最重要时期。唐以后,随着三教合流,随着中国化佛教禅 宗的盛行,融入中华文明的佛教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佛教已经不是在异族 异质文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话了。魏晋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主要体现在佛学与玄学的对话上,两种文明对话 呈现出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南北朝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突出特 征是
3、皇帝亲自参与对话,如宋文帝曾与僧人论究佛理,宋武帝亲自到寺庙听讲,梁武帝甚 至亲制发愿文,皈依佛教,大兴寺庙。魏晋时期,中外学者合译佛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东晋是佛典合译的高峰期。不 仅小乘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系列被创译,而且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密教经典、律 典等都被译出。当时在佛经的翻译解释中大量采用“格义”的方法,即用中国原有经典中 的精义与典故来比配佛经中的道理,以便中国信徒的理解与接受。显然这是一种聪明的文 明对话与融合方式。佛教文明在中土的生根开花结果,还在于佛教本身具有一种对话精神,佛教内部往往 通过对话来加深对佛法佛学的理性认以。中土的高僧大德完全继承了印度佛学的对话精 神。慧远曾
4、就大乘要义与罗什通信,往复问答。慧远的弟子慧观,也从罗什请问佛学,研 利,公度贼乘胜必东犯陕西,以隆德、平凉当下陇之要,而守卫单弱,即拨回原兵分守, 而后奏闻。其后,贼果东犯,不得过。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n诏事与陈某议 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乂筹粮馈入险蚂皆给。逾月,贼平,公虽身未履战陈,而功足以 埒。上乃擢为布政使,而旋调任于安徽,赐之花翎以奖焉。乾隆五十年,江淮大饥,米升至钱五六十,暴民胁众为攘。公遍至所部,颁布上恩, 督吏赈恤,防捕盗贼,全护疲困,自夏迄秋末,安徽得宁,而公劳瘁成疾。其后,擢贵州 巡抚,抵治所,旧疾大作,遂薨,为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某口,年六十。公为人坦白和易,虽
5、于属吏无矜容厉气:然审察能否,进退必退其才。安徽布政司书 吏皆江宁人,公临之有恩谊,而不以奸公法。公自奉俭陋,其在陈州,尝举家食稷。于族 戚故旧,助恤常厚,岁时馈问无间,所在官舍,来居者常满。少工文章,喜诵书,老而不 倦。承学弟子多材,而秦中丞承恩与公进士同榜,又同一年为巡抚,人以为美谈。(节选自姚鼐惜抱轩文集兵部侍郎巡抚贵州陈公墓志铭(并序)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窕/又 筹粮馈入险蛆/皆给。B.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 筹粮馈/入险蛆
6、皆给。C.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 筹粮馈入险咀/皆给。D.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 筹粮馈/入险蛆皆给。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讳,中国古代讲求“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即避讳名字,指对君主、尊 长避开不直称。文中是作者指称死后的尊长陈步瀛,在名字前称讳,以表示尊敬。B.庶吉士,亦称庶常。明、清翰林院短期职位。在进士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 臣,负责起草诏书,为皇帝讲解经籍等,是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C.恩科,始于宋代,明、清亦用此
7、制。清代在于正常科举外,逢皇帝即位或朝廷庆典, 特地开科考试,也称“恩科”。陈步瀛是乾隆年间恩科会试的鼎元。D.服阕,古代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古代守丧有定的时间规定,时间越长越表明守丧 当事人对己故人的崇敬,和不忍对方离去的心情,三年为最长服丧期。12.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步瀛不善经营。陈家以前是经商的,到了他这一辈,他考上了文学科,由于乐善好 施,他家的财物全都散尽了。B.陈步瀛行事果决。平凉府回民作乱的时,陈步瀛把叛乱的人的家属全部抓了起来,又 抓住了分散居住在其他县里的内应。C.陈步瀛善于用兵。平定回民作乱时,陈步瀛运筹帷幄,虽然没有亲自出阵杀敌,但建 立的
8、功劳却足以和出阵杀敌相比,被皇上赐予花翎。D.陈步瀛生活节俭。他不但自身把节俭简陋当作生活的准则,在陈州的时候,他全家还 曾以稷谷粗粮为饭食。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公为人坦白和易,虽于属吏无矜容厉气;然审察能否,进退必当其才。(2)于族戚故旧,助恤常厚,岁时馈问无间,所在官舍,来居者常满。参考答案:10. B 11. C 12. A13. (1)陈公为人襟怀坦白,平易近人,即使对待下属官吏,也没有骄矜的面容和严厉 的神色;但是能(仔细)审察(部下)是否有才能,提拔官职一定符合他们的才能。(2)(但他)对于家庭亲戚和故交朋友,帮助救济却极为优厚,一年四季馈赠慰问从不 间断
9、,他所住的官家宿舍,前来借住的人常常住满。【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 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画线句子 中“以为”是固定结构,可译为“认为”,“知兵”是“懂得用兵”的意思,“以为知 兵”的主语应是“上”,而不是“公”,据此可知CD断句错误,当排除。再比较AB两 项,“命”是“命令”的意思,是“上”的行为,故以为知兵命”断句错误,可排除A 项。答案应为B项。【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 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
10、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 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 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陈步瀛是乾隆年间恩科会试的鼎元”说法不正确,会试第 一名称“会元”。“鼎元”是殿试第一,是“状元”的别称。故此题答案为C项。【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这类题H解答时一般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 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 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A项,“不善经营”无中生有,文中没有相关 信息。”他考上了文学科,由于乐善好施,他家的财物全都散尽了 不正确,原
11、文为“至 公考为文学,好施予,尽亡其费,“公考,意为陈公的父亲”,“考”原指父亲, 后多指己死的父亲;“为文学”,是“致力于文学”的意思。”至公考为文学,好施予, 尽亡其赞”的意思是“到了陈步瀛父亲,致力于文学,喜欢施舍周济他人,钱财都用尽 了”。故此题答案为A项。【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回到语境中, 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 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 关键词句有:(1) “坦白”,襟怀坦白;“和易”,平易近人;“虽”,即使; “
12、于”,对待;“矜容”,骄矜的面容;“厉气”,严厉的神色;“然”,但是; “审”,审察;“能否”,古今异义词,是否有才能;“进退”,提拔官职;“当”,符 合;“其”,代词,他们。(2)此句是省略句,句前省略主语“他”,翻译时当补出。“于”,对于;“故旧”,故交朋友;“助恤”,帮助救济;“厚”,优厚;“馈”,馈 赠;“问”,慰问;“无间”,不间断:“所”,助词,加动词再加名词构成“所字结 构”,“所在官舍”,意思是“所住的官家宿舍”;“者”,的人。【点睛】第1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根据文意断句。利用对 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
13、 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 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 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 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借助对比、对 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参考译文:陈公,讳名步瀛。陈氏家族早年居住在歙县,陈步源的曾祖父陈时宾迁居江宁,于是 就成了江宇人。祖父陈应陛。父亲陈士家里先前经商,到了陈步瀛父亲,致力于文 学,喜欢施舍周济他人,钱财都用尽了,生了四个儿子,陈步瀛是老四。陈步瀛长大后, 家里更加贫困,他精勤
14、奋勉地做学问,在文章方面很杰出,考中了乾隆二十六年恩科会试 的第一名,被选为庶吉士。(他在庶常馆考试后)散馆(为官),改任兵部主事,又提拔 至(兵部)武选司(担任)郎中。陈公(步瀛)在兵部任职的时候,操办的事情,(严谨清楚),(属下)官吏不能做 违法的事情。守丧期满除服,兵部尚书奏请(皇上)补授(兵部)车驾司郎中的官职。两 年后,被授予河南陈州府知府,再次提拔,为甘肃按察使,审问案情公平。正遇上平凉府 盐茶厅回民叛乱,数个郡县的叛民结起伙来,人心惊动不安。叛乱的人在通渭石峰堡聚 集,总督李侍尧就假托追赶逃跑的贼寇,往西到靖远县躲避去了,只留下了陈步瀛,扼守 陇上作为防御。陈步瀛也发怒了,不避危
15、险艰难,把叛乱的人的家属全部拘押起来,又抓 住了分别在其它县作为内应的人。第一次交战官军失利了,陈步瀛推测贼兵趁着胜利一定 会向东进犯陕西。因为隆德,平凉阻挡住了下陇的险要位置,可是防守保卫的力量单薄弱 小,就调回了原先的军队分兵把守,然后把消息上奏给朝廷。后来,贼兵果然向东进犯,(被阻挡住)不能通过。陈步瀛奏报皇上,皇上认为他懂得用兵,命令大臣率领军队赶来 (增援)。并且卜诏让大臣凡事都跟陈步瀛商议。陈步瀛推算叙说当前形势,事情道理没 有不穷尽的。又筹措粮食给养,使军队进入险峻的山区都能及时补给。一个多月过后,贼 兵被平息,陈步瀛虽然没有亲临战场,但功勋足以相比。皇上就提拔他做了布政使,不久
16、 又(将他)调任到安徽,赐给他顶戴花翎来褒奖他。乾隆五十年,江淮发生大饥荒,米价每升达到了五六十钱,暴民聚众抢夺粮食。陈步 源走遍了所管辖的地方,颁布皇上的诏令,督促官吏赈济、抚恤灾民,防卫、抓捕盗贼, 保全了疲惫贫困的百姓。从夏天忙到秋末,安徽渐渐得以安定,但陈步源却因为过度劳累 生了病。后来,又被皇上提拔为贵州巡抚,到达驻地后,旧病发作去世,死时为乾隆五十 四年十一月某日,享年六十岁。陈公为人襟怀坦白,平易近人,即使对待下属官吏,也没有骄矜的面容和严厉的神 色;但是能(仔细)审察(部下)是否有才能,提拔官职一定符合他们的才能。安徽布政 司的官署吏员都是江宁人,陈公对待他们有恩德情谊,却从不
17、因此扰乱公法。陈公自身把 节俭简陋当作生活的准则,他在陈州的时候,曾经全家吃稷谷(粗粮)。但他对于家庭亲 戚和故交朋友,帮助救济却极为优厚,一年四季馈赠慰问从不间断,他所住的官家宿舍, 前来借住的人常常住满。年少时善于写文章,喜欢读书,到年老了还孜孜不倦。继承他学业的弟子有很多成材的,秦中丞承恩与陈步瀛是同榜进士,乂是同一年做的巡抚,人们把 这件事当作美谈。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 日:“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日:“此非 吾所以居处子也。”夏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
18、豆揖让进退。孟母日:“真可以居吾 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 姝者子,何以予之? ”此之谓也。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日:“学何所至矣? ”孟子日:“自若也。” 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日:“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 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 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 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 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
19、之? ”此之谓也。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日: “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妇 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日:“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 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 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孟 母 方 绩:纺织衣其夫衣:客:把遂 留 其谢:感谢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既 学 而 归绩B宁能子使穿衣C.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当作客人D孟
20、子 谢妇.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孟母“善教”的一组是(3分)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 徙舍学宫之傍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妇辞孟母而求去孟子谢,遂留其妇A. B. C. D.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母两次迁徙自己的住处,主要是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B.儿子学习回来,孟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不可废,否则后患无穷。C.孟母认为男子如失去赖以生存的技艺,那他不是去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D.孟母对孟子讲明道理,使孟子醒悟过来,于是他留住了自请离去的妻子。10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
21、名。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参考答案:9. D (谢:道歉)B (是孟母迁居到市场附近后,孩子游戏的内容,也不能体现孟母善教。孟子妻 了因孟子不高兴而请求离去,不能体现孟母善教。)10. C (孟母认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不是去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等孟子长大成人,学习六艺,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英名。(“及”、“卒”,大 意各1分)现在如果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旦难于避免祸患。(第一个“而”、 “是”、大意各1分)“礼”上说过,将要进入大门,要问一下谁在里边,这是表示尊敬(“孰”、“所 以”、大意各1分)【文言文参考译
22、文】(鲁国)邹邑人孟轲的母亲,人称孟母。(当初)她的家靠近(一片)墓地。(因 此)孟子小时候,游戏玩耍的都是下葬哭丧类的事,特爱(学)造墓埋坟。孟母(见了) 说到:“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 ”于是(带着孟子)离开了这里,迁住在了 (一个)集市的旁边,孟子(又)学玩起了奸猾商人夸口买卖那一类的事。孟母又说: “这里(也)不是我应该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 (于是)再次把家迁到了一个公学学校 的旁边。(这时)小孟子所学玩的,才是祭祀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等仪礼方面的 学问)了。孟母说:“(这里才)真正是可以让我(带着)儿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 把家安在了这里。等孟子长大成人,(便很顺利
23、地)学(精D 了易、书、 诗、(礼、乐、春秋等六艺,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大名。(后来的)君 子贤人都说孟母善于利用(环境)渐染教化(孩子)。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 什么来赠送给你呢!”说的就是这件事。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 习怎么样了? ”孟子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 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 火? ”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入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 求问才能增长知识,因此,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
24、了 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的 呢?假如中途废弃而不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女子 若失去她赖以生存的的技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不是去做小偷,就是被俘虏被 奴役。”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为天下 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 什么来向你禀告呢!”说的就是这件事。孟子娶妻以后,有一次刚进入内室,他的妻子裸着身体在屋里。孟子不高兴,于是离 开不再进去。他的妻子向孟母告别要求离去,说:“我听说夫妇之间的规矩,在洞房里可 以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江苏省 徐州市 中学 语文 月考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