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盘点卫星来帮忙.docx





《全球碳盘点卫星来帮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碳盘点卫星来帮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球碳盘点,卫星来帮助源、并有效区分与量化人为源和自然源的通量贡献,建立全球、 国家和热点区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和验证支撑技术体系。( 刘良云,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2022 年)实现“双碳”目标,科技是支撑。其中,卫星遥感正在成为际认可的新一代全球碳盘点方法碳从哪里排放?减了多少碳?还有多少排放需要中和精准的全球碳盘点是实现“双 碳”目标的先决条件。那么,当前卫星遥感技术对全球碳盘点任 务具备哪些支撑能力?中国开展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监测的重 点任务是什么?我们将如何建设中国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体 系?为什么要做碳盘点?将每一项减碳措施的效果明确化,把每一项减排措施的贡献算
2、出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对全球可持续开展带来严峻挑战。目前,国际社会已逐步达成“温 室气体减排是抑制全球增温最有效途径”这一共识。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建设了节点遍布全球的温室气体地基观 测网络,包括如世界气象组织组建的全球大气地面观测网(GAW)、 美国、欧洲和加拿大等国家分别建立的温室气体观测网络以及我 国由国家大气本底站、国家气候观象台和国家及省级应用气象观 测站等组成的中国温室气体观测网等。通过这些观测网络,人们 可以得到自然排放的温室气体状况。但这对于“双碳”目标还远远不够。确定温室气体减排的情 况,以及确定各国承诺的减排指标是否到达并不容易。有几个问 题亟
3、待弄清: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总量是多少?属于人为排放的有 多少?各个国家的排放量是多少?将每一项减碳措施的效果、剩 余碳排放、如何实现碳中和等明确化,将每一项减排贡献真实透 明地测算出来,就是碳盘点的具体任务。在全球碳计划2020年报告中,人类活动、大气、陆地与海 洋生态系统的碳收支结果,包括五方面内容,即大气中C02浓度 及增量、化石燃料和工业排放、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沛地生态 系统碳汇和海洋生态系统碳汇等。其中,人类活动碳排放是全球碳盘点的核心任务。为了探明 人类工业活动产生的碳排放,还必须确定并区分陆地和海洋生态 系统吸收和释放了多少C02,需要监测火山爆发、森林砍伐、火 灾等自然释放和土地
4、利用变化排放的C02等。碳中和目标以及全 球碳盘点的现实压力,就是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和方法,来监测大气C02浓度的时空变化及其来源,高分辨、高精度估算全球碳通 量。为了准确评估世界各国的温室气体减排情况,提高我国碳排 放量评估的主动权,维护我国在全球碳盘点中的核心利益,建立 自主可控的全球温室气体监测体系势在必行。这其中,卫星遥感技术能派上大用场。卫星碳盘点有多“火” ?国际卫星对地观测委员会明确提出,将在2025年形成星座业务化运行,支撑2028年全球碳盘点基于传统地面站点的观测数据,难以准确了解温室气体的源 汇变化特征和机制。而卫星遥感具有客观、连续、稳定、大范围、 重复观测的优点,也正在成
5、为新一代、国际认可的全球碳盘点方 法。国际卫星对地观测委员会明确提出,将在2025年形成星座 业务化运行,支撑2028年全球碳盘点。迄今,国际上欧洲、日本、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相继发射了 具备大气C02浓度观测能力的卫星。日本于2009年成功发射 G0SAT卫星,这是第一颗专门用于大气温室气体C02和CH4探测 的卫星,至今运行良好,后续的G0SAT系列卫星那么致力于实现更 高精度、更强空间覆盖能力。美国在温室气体遥感探测方面走在 国际前列一一2021年12月,美国白宫发布了美国空间优先框 架,明确美国将优先支持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卫星遥感计划, 通过政府、私营和慈善机构之间的合作,利用地球观测数
6、据支持 美国和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危机。中国近年来在温室气体卫星遥感探测方面也是突飞猛进。 2016年12月,首颗碳卫星发射,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大气 二氧化碳观测实验卫星,其数据在全球大气C02浓度、叶绿素荧 光监测等方面取得系列重要成果。2018年5月,高分五号卫星 成功发射,搭载的温室气体监测仪GMI的主要功能是定量监测 C02和CH4的全球浓度分布变化。同时,我国还在不断酝酿新的卫星计划。未来计划发射的风 云三号08星上搭载的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通过对近红外、 短波红外谱段连续高精度、高光谱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和高采 样率观测,实现全球大气温室气体的高精度定量反演。2022年4 月发射
7、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际首颗搭载C02探测激光雷达 的卫星。卫星还要掌握哪些“本领”?不仅能“看”,还要能“算”当前卫星遥感可以探测大气C02浓度,但是对于决策部门而 言,更想了解大气C02的来源并提取出其中来自人类活动排放的 局部。这对卫星遥感系统而言是一项挑战。利用卫星开展生态系统碳汇估算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基于 温室气体浓度探测的同化反演的“自上而下”方法、基于生态过程模型模拟的“自下而上”方法以及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模 型方法。然而,各种方法的碳源汇估算均存在不确定性。总体来说,全球碳源汇的巨大不确定性既源于碳循环模式的 理论和认知缺陷,又包括缺乏精细时空分辨率的观测数据。由国 际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球 盘点 卫星 帮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