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设计 (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设计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设计 (2).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名称: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高中语文(人教版)I不限年级不限学期I第四单元I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 闻计划讲课时间:一一第一课时学情分析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 和欣赏能力。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同学们,会觉得战争离我们远去,所以必须唤 起他们对那段岁月的记忆,布置他们课后去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 调动他们所有的情感体验。教学工具粉笔、电脑及多媒体。教学资源奥斯维辛纪录片.flv唤醒良知的战争黑镜头.flv教学目标1 .捕捉并分析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2 .潜心品味语句,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和艺术价值。3 .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增强对遇难
2、者的同情和对法西斯的痛恨;学习优秀的 记者崇高的社会使命感和人道主义良知。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捕捉并分析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读懂作者的情感和思考。【教学难点】通过潜心品味语句,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挖掘本则新闻的价值意义。教学方法 课外收集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揣摩关犍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教学过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一、新课导入:在阅读这篇课文之前你们知道奥斯维辛吗?奥斯维辛是和二 战、集中营、犹太人、屠杀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的,关于二战有很多优秀的 影片,像辛德勒名单,灰色地带、钢琴家、美丽人生等,所有的片子都是对生 者一种灵魂的考验,奥斯维辛到底是一个
3、怎样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历 史。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这里见证着人性的 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是奥 斯维辛。我的故乡,有百万坟墓。我的故乡, 让战火烧尽。我的故乡,是多 么不幸。我的故乡,有奥斯威辛。二、看有关奥斯维辛辛集中营的纪录片后,展示相关资料及图片,唤起记忆。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 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一一奥斯维辛集中 营,并于同年6月14日将首批犯人运抵奥斯维辛。1941年对集中营进行了扩 建,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营内
4、采用毒气室等各种 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 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5年,德军为 消灭罪证,炸毁了它,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 界文化遗产名录。一位党卫军的头目弗里希上尉对一批又一批新来的囚犯说过 这样的话:“我警告你们,你们不是到一个疗养院来,你们是到一个德国的集 中营来,你们除了从烟囱里出去外,就没有别的路走出这儿。”展示图片1 显示的是奥斯维辛密布的电网2毒气室中等死的囚犯,妇女与孩子走向毒气室是怀里抱着婴儿,另外三个孩子跟着的妇女在不明真相 的情况下,带着孩子们步履艰难的
5、走向毒气室。3、焚烧炉前小孩的遗尸4集 中营堆积如山的尸骨5、被纳粹军警处死的部分囚犯的尸体6、被整车整车拉走 的尸体7、纳粹警察射杀犹太妇女8、走向绞刑架的两个人和绞刑架上的尸体9被解救出来的剩下的七千多人10 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大门上的标语是劳动使人自由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结合图片,找出参观者在集中营里看见了哪些东西?他们在看见这些东西时有 什么反应?开始时一一 “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一一 “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看见毒气室时一一“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 子、死囚牢房时一一“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
6、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看见试验室时一一庆 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参观纪念长廊时一一沉思参观 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一一 “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结束时一一 “参观者用 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作者并未直接描写 集中营那些残酷的遗迹,而是将眼光转移到了其它参观者身上,参观游览的主 体实际上是其它游客,记者正是通过观察他们的感受和反应来感染读者的。四、理解饱含深情的句子,重点体会对比和反差。探究一: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我们知道新闻的特 点是及时性那么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但这位记者还要去报道?1.“没有什么新闻”
7、一一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 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2.为什么又要写一一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 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作者再次重复“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他产生了一种 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产生了一种“不安的心情”,正如标题所言,奥斯维 辛集中营已成历史,只有“旧闻”没有“新闻”,但正是那些恐怖的“旧闻” 深深地震撼了记者,催促他写下了这篇报道。探究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设计 2 奥斯维辛 没有 什么 新闻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