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设计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设计 (2).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名称: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高中语文(人教版)I不限年级不限学期I第四单元I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 闻计划讲课时间:一一第一课时学情分析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 和欣赏能力。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同学们,会觉得战争离我们远去,所以必须唤 起他们对那段岁月的记忆,布置他们课后去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 调动他们所有的情感体验。教学工具粉笔、电脑及多媒体。教学资源奥斯维辛纪录片.flv唤醒良知的战争黑镜头.flv教学目标1 .捕捉并分析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2 .潜心品味语句,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和艺术价值。3 .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增强对遇难
2、者的同情和对法西斯的痛恨;学习优秀的 记者崇高的社会使命感和人道主义良知。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捕捉并分析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读懂作者的情感和思考。【教学难点】通过潜心品味语句,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挖掘本则新闻的价值意义。教学方法 课外收集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揣摩关犍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教学过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一、新课导入:在阅读这篇课文之前你们知道奥斯维辛吗?奥斯维辛是和二 战、集中营、犹太人、屠杀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的,关于二战有很多优秀的 影片,像辛德勒名单,灰色地带、钢琴家、美丽人生等,所有的片子都是对生 者一种灵魂的考验,奥斯维辛到底是一个
3、怎样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历 史。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这里见证着人性的 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是奥 斯维辛。我的故乡,有百万坟墓。我的故乡, 让战火烧尽。我的故乡,是多 么不幸。我的故乡,有奥斯威辛。二、看有关奥斯维辛辛集中营的纪录片后,展示相关资料及图片,唤起记忆。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 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一一奥斯维辛集中 营,并于同年6月14日将首批犯人运抵奥斯维辛。1941年对集中营进行了扩 建,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营内
4、采用毒气室等各种 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 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5年,德军为 消灭罪证,炸毁了它,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 界文化遗产名录。一位党卫军的头目弗里希上尉对一批又一批新来的囚犯说过 这样的话:“我警告你们,你们不是到一个疗养院来,你们是到一个德国的集 中营来,你们除了从烟囱里出去外,就没有别的路走出这儿。”展示图片1 显示的是奥斯维辛密布的电网2毒气室中等死的囚犯,妇女与孩子走向毒气室是怀里抱着婴儿,另外三个孩子跟着的妇女在不明真相 的情况下,带着孩子们步履艰难的
5、走向毒气室。3、焚烧炉前小孩的遗尸4集 中营堆积如山的尸骨5、被纳粹军警处死的部分囚犯的尸体6、被整车整车拉走 的尸体7、纳粹警察射杀犹太妇女8、走向绞刑架的两个人和绞刑架上的尸体9被解救出来的剩下的七千多人10 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大门上的标语是劳动使人自由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结合图片,找出参观者在集中营里看见了哪些东西?他们在看见这些东西时有 什么反应?开始时一一 “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一一 “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看见毒气室时一一“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 子、死囚牢房时一一“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
6、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看见试验室时一一庆 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参观纪念长廊时一一沉思参观 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一一 “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结束时一一 “参观者用 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作者并未直接描写 集中营那些残酷的遗迹,而是将眼光转移到了其它参观者身上,参观游览的主 体实际上是其它游客,记者正是通过观察他们的感受和反应来感染读者的。四、理解饱含深情的句子,重点体会对比和反差。探究一: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我们知道新闻的特 点是及时性那么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但这位记者还要去报道?1.“没有什么新闻”
7、一一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 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2.为什么又要写一一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 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作者再次重复“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他产生了一种 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产生了一种“不安的心情”,正如标题所言,奥斯维 辛集中营已成历史,只有“旧闻”没有“新闻”,但正是那些恐怖的“旧闻” 深深地震撼了记者,催促他写下了这篇报道。探究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
8、闻这篇报道与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一般报道 有什么不同之处?突破新闻“零度协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把 自己和其他参观者的感受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 感。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 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有哪些情感呢探究三:A在课文的第一段中,哪一个词表示了作者的惊讶?阳光明媚,绿树成 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 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居然。景色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 历史不相配。这个曾经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 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
9、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 方,竟有这样和平美好的景色,他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字 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B、文章最后一段为何再次写到“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 阴,孩子追逐游戏”?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照应首段,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本文 的主题是什么?),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对 受害者的哀悼,对历史的反思,“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奥斯威辛就像永远不 能愈合的伤口,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们。C、课文中有好几处写到了与奥斯维辛集中营不相称的事物,如第八段写到: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津卡毒气室和焚
10、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请思考一下,这样的一种反差和对比有什么作用?可以理解为作者的一种讽刺任纳粹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或 许是一种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可见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 劣的罪行。探究四、为何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作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 辛,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 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者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 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获普利策新闻奖的颁奖词:奥斯威辛作为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杀人工厂”
11、而为人们熟悉,各国记者纷纷报道它的残酷、血腥。罗森塔尔本着记者的良知 独辟蹊径,突破了 “客观报道”的框框,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 了今天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博物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 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对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 他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名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 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因此,我代表普利策新闻奖评审组把本届普利策 新闻奖中的最佳消息奖颁发给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作者罗森塔尔。五、小结:反思历史。1944年,穷途末路的德国纳粹开始加紧屠杀集中营的囚犯。一次,一个 小女孩在被推进坑中,即将被活
12、埋的时候,抬起头对拿着铁锹的纳粹士兵说: “叔叔,请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这样我妈妈就容易找到我了。” 那段历史己成往事,但它留给人类的绝不只是断壁残垣和受伤的心灵,还有许 多许多值得全人类去反思的东西。人类是高级动物,为什么还会出现奥斯维辛 这样有计划地大批屠杀自己同类的行为?为什么从古至今儿千年的时间里,全 世界没有战火的日子寥寥可数?为什么还有人去跪拜凶手的灵位?这样的问题 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思考今天这节课我发现大家心情比较沉重,中国有个作家叫余秋雨他曾经说过这 样一句话,他说人类是需要废墟的,没有皱纹的老祖母是可怕的,同样,人类 也需要奥斯维辛,没有伤疤的历史只会催生新的罪恶,历史是
13、在不断的发展, 岁月可以冲淡一切,但是有些东西是无法忘记的,虽然奥斯维辛己经是一个非 常和平的地方,但是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展示纪念奥斯维辛解放60年的 图片二战给犹太人带来了灾难,也给中国带来了灾难,比如说我们永远难以忘记的 南京大屠杀,被称之为东方的奥斯维辛,就是中国人心中的一根刺,所以不是 说战争已经远离了,就不要去记起,看看南京南京的片子。32分钟开始,一个 忘记了历史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刺刀下的罪恶,一个日 本兵把一个婴儿挑在他的刺刀下,堆积如山的南京大屠杀的尸体,被残杀的百 姓和儿童,无声的控诉,可是我们知道日本到今天还在参拜靖国神社,墨写的 谎言绝掩不住血写
14、的事实,可是在悲剧之后,还有这样的一些照片更让我们发 人深省,左边是在圆明园的遗迹,右边这幅图是在南京雨花亭的烈士陵园,面 对这样的图片时,我们会想中国人的良知何在,时间永世流驶,二战的硝烟潮 渐远去,奥斯维辛和南京大屠杀我觉得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由于我们 的生活中很少接触到这些,很多时候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就是爱和美好,其实光 有爱和美好,没有残忍、没有自私、没有丑陋我们是体会不到生命的完全的尊 严感的,到今天战争好像离我们好远,可是在世界的很多地方只有的黑镜头还 有很多,最后以一组黑镜头作为这节课的结束。六、作业:布置作业:今天学习此文的意义、价值?奥斯维辛之后,不再有诗歌。面对残忍,不
15、忍再看。当年罗森塔尔带着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写下了这篇新闻史上的佳作,假如有 一天,你也来参观奥斯维辛,你会在留言簿上写下什么。(50字左右)注意:写法可以不拘一格,你可以选择你的倾诉对象一一可以是遇难者,可以 是参观者,也可以是当今政要,甚至可以是纳粹分子,,教学反思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文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获得了美国普利 策新闻奖,为唤起学生对那段残酷历史的记忆,我通过相关纪录片和图片的展 示,引导学生跟随作者一起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找出参观者后的表情与反 应,来突出作者别具一格的新闻报导方式一零度写作,进而让学生思考本课主 题。接着重点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其中蕴含丰富感情的句子,尤其是体 现对比与反差的句子。然后展示南京大屠杀和墨镜头,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让他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生活,反对战争,反对罪恶,并进而引发他们的人 文关怀。最后,留下作业:当年罗森塔尔带着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写下了这 篇新闻史上的佳作,假如有一天,你也来参观奥斯维辛,你会在留言簿上写下 什么。(50字左右),让学生去反思历史,从中得到启示。总而言之,本堂课 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学生精神上也受到了很好的情感洗礼。不足之处就是学 生合作探究时发言不够大胆,反思不是很深入。得鼓励他们多发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