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红船旁的思政大课堂(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努力打造红船旁的思政大课堂(课程).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努力打造红船旁的思政大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教育使人们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法制 观、道德观,促进中国精神文明建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的重要保障。作为党的诞生地,革命红船起航地,我们南湖区的思政教育紧紧围绕总书记 的重要指示,创新性地将“红船精神”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努力打造学科相融合、 全员共育人、育人无边界的中小学螺旋上升式一体化“红船旁的特色思政大课堂”。 一、幼小中一体,螺旋式上升思政教育,是一项整体性的育人工程,根据习总书记“思政教育,需要螺旋 式上升”的要求,我们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思政教育双轨制原则,即:一方面 扎实深入开展国家课程,充分挖深挖实道
2、德与法治这一门中小学一体化的思 政课程;另一方面结合地方特色,开创性地开设红船育人课程,将“红船精神” 直接融入到思政教育工作中,特别是我们坚持思政教育从娃娃抓起的起始点,形 成幼儿园、小学、初中三位一体的地方性思政课程。国家课程道德与法治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法规、十八届 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中央 文件,以及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小学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编写建议关于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分学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等文件的要求而开设的一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致力于公民素养教育的道德及法治教育课程是国 家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而设置的课程;课程目标是
3、适应学生成长需求,帮助 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深入开展该课程的过程中,经过 5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在小学和初中的所有年级全面铺开道德与法治课程, 按照国家课程的相关要求,每周设立2课时。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材每 册有一个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每册包括四个单元,每单元四课,每课2-4个 栏目,每个栏目下2-3个层次。课程设置有专题、有渗透,显隐结合、多维展开, 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整个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秉持着回归儿童生活,实施有效德育的 主旨,坚持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这一课程的核心;坚持珍视 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坚持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
4、离不 开儿童的生活;坚持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的课程设计理念。所以,小学阶 段的,我们更加注重课堂教学与德育活动的融合:一方面,利用教材的开放性设 计,将课堂教学转化为学校的日常德育活动,深化或拓展教学重点;另一方面, 利用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框架整合学校的日常德育活动,以此实现课堂教学与日常 德育活动的良性互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理论性更强,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 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 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 方面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教育。 目前
5、,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相对较高,是中考科目,并且是闭卷 考试。所以我们更加贴合学生需求,努力将教学从价值灌输转向价值探究,为学 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学习资源,并给予方法指导,努力将将思政教育根植于学 生之心,更要外化于学生之行。“红船精神”课程是我们的地方性思政课程,我们坚持思政教育从娃娃抓起 的起始点,利用“红船精神”学习教材,在幼儿园中以“红船娃”为主题,在娃 娃心中播种下“红色种子,扎根红色土壤”;在小学以“红船少年”为主题,提 升夯实“红色小苗,根正苗红”;在初中段以“红船心、少年梦”为主题,筑梦 红色参天大树。从小小一颗种子到筑梦参天大树,我们的思政红船大课堂,就是 如此幼小
6、中一体,螺旋式上升,扶住红船娃,螺旋上升成长为红船少年,筑梦伟 大事业!同时,“红船精神”课程作为我们的地方性课程,在设立及开展过程中 处处体现着“南湖元素”(互动环节)二、学科相融合,全员育人无边界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有变革,我们 也在努力地尝试思政课本身的变化,我积极探索思政课的教授和呈现方式,尝试 更多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 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等,但经过实践,我们发现这一种变革不应该仅仅是在思 政课本身的课堂,更应该是学科相融合,全员育人无边界的“大课堂”。具体而 言,学校课程中的其他基础性课程是思政的具体实
7、践、思政是基础性课程的思想 升华的效果。在学科相融上,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思政教育需要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 一的要求。所以,在显性教育中,我们抓实抓深道德与法治、“红船精神”两 项课程,坚持思政课作为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本质要求,坚守 用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武装头脑的基本立场,理直气壮地开展课堂教学,充分发 挥思政课理论武装和价值引领的显性作用。同时,我们积极借鉴隐性教育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在基础性课程教学中以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内容中,从而在不经 意中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互动环节)中小学语文、中小学国学诵读等课程, 教师们授课时,注意对陆游的爱
8、国主义诗篇,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 为孺子牛”爱国主义文章等进行主旨分析,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 怀,注意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联系,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梦想,从而让思政 教育在专业教育中自然生发;在中小学美术、音乐课程中,教师们积极引导学生 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用艺术创作的方式传播社 会正能量;在中小学科学课程中,教师们引领孩子们积极展开科学探究,进而领 悟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科学与首创精神;在体育课程中,积极开展课程实施, 强身健体,积极拓展团体项目,体味团结协作,从而形成“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 年”的乐业奉献精神与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在劳动及综合
9、性课程中,通过“小 小园丁”、“科技小制作”等项目,引领孩子们在劳动创造的过程中,内化勤劳勇 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 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思政教育,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要坚持统 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南湖区“红船旁的特色思政大课堂”就是这样一个没有边 界的思政大课堂。(互动环节)我们坚持“德育教化红船少年心”,抓好少先队基 础建设。通过辅导员会议、中队会议,向全体少先队员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各项会 议精神。充分利用校园有效资源,如宣传栏、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等加强少先 队阵地建设;坚持“活动丰富红船少年心”,开展符合中学生年龄特色的共青团 活动。例如:少年军校、主题学习活动、运动会主题入场活动、文艺汇演活动等 等。做好“红船少年动感假日活动”,开展各种社区志愿服务,如社区垃圾分类 宣传活动、社区普法宣传活动等,开展以“红船引领青春,爱心点燃希望”为主 题的爱心实践活动,弘扬“扶贫济困、人心向善”的传统美。通过系列红船旁的 主题活动将弘扬“红船精神”与思政课程建设相结合,着力塑造体现“红船精神” 元素的特色思政大课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