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高中 部编版历史 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 高中 部编版历史 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 高中 部编版历史 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基础练习限时15分钟分值30分战报得分一、正误判断(共5题,每题1分,共5分)(正确的打“在错误的打“X”)1 .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分别是公元7世纪中期和15世纪中期建立起来的地 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x )提示: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分别是8世纪中期和16世纪后期建立起来的地跨 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2 .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4 ).15世纪初,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假设干城市以及被 拜占庭军队切断了联系的伯罗奔尼撒地区,君士坦丁堡实际上已是一座孤城。(x )提示:15世纪初,拜占庭帝国的领土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
2、假设干城市以 及被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切断了联系的伯罗奔尼撒地区,君士坦丁堡实际上已是一 座孤城。4 .日本大约于公元3世纪末掌握了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x )提示:秦汉之际即公元前3世纪末,中国移民迁入,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 本。5 .公元7世纪末,高丽王朝初步统一朝鲜半岛,并仿效中国唐朝制度,中央政府设三于新城之兴建,在所严禁。”其实质目的在于()A.减少政府开支以缓和阶级矛盾B.提倡节俭以养成良好社会风气C.控制各藩开展以巩固中央集权D.减少地方支出以增加中央收入【解析】选C。幕府和各藩不存在阶级矛盾,故A错误;节俭社会风气的养成不是 实质目的,故B错误;材料“至于新城之兴建,在所严禁
3、”是为了控制各藩开展以巩 固中央集权,故C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增加中央收入的相关信息,故D错误。12 .日本大化改新和高丽王朝均曾仿效唐朝制度进行改革,其中属于高丽王朝独有的改革措施是()A.推行土地国有制B.改革中央官制C.引入科举选官制D.加强中央集权【解析】选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大化改新没有学习中国的科举选官制度, 但是高丽王朝引入了中国的科举考试选拔官员,故C正确。13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在产生和开展过程中各自 都形成了严格的宗教教规。以下对宗教活动的描述符合教规的是()A.基督教教徒在教堂里诵读古兰经B.伊斯兰教教徒在寺庙里拜佛C.佛寺中供奉着释迦牟尼
4、的塑像D.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里供奉着耶稣像【解析】选C。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寺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塑像,符合佛 教教规,应选C;基督教教徒应该在教堂里诵读圣经,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 经典,佛教教徒在寺庙里拜佛,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里供奉着安拉像,A、B、D错误,排除。二、非选择题(共24分)14.(2021.广东适应性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 阿拉伯数字源于印度,起源时间相当于中国汉代,之后流传于印度周边 国家,唐时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传入亚洲I、非洲、欧洲局部地区。阿拉伯数字 包括东、西两种形式,亚洲用东式,非洲、欧洲用西式。“至北宋那么西式字渐传于 欧罗巴洲诸国,于是名阿拉伯数目
5、字也。历世微加变体,于今犹未废坠,故市井及数 学中咸重之,其法与中华算术字码同类。”图1图1一摘编自中西闻见录材料二 图2为1957年陕西西安出土的元代安西王府铁板幻方及上面的数码。图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两种形式的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的 路径,并说明原因和结果。(16分)以上两那么史料的类型分别是什么?假设探究阿拉伯西式数字何时传入中国,还需 收集哪些材料?(8分)【解析】第题根据“唐时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传入亚洲、非洲、欧洲局部地 区”可知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的路径一应该是陆上丝绸之路。主要原因是阿拉伯 帝国的扩张。结果是东式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根据“至北宋那么西式字渐传于欧
6、 罗巴洲诸国,于是名阿拉伯数目字也。历世微加变体,于今犹未废坠”可知西式阿 拉伯数字传入中国应该是在北宋以后,所以路径二应该是海上丝绸之路。原因主 要是东西方海上贸易的繁荣,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结果是西式阿拉伯数字传入中 国,成为世俗使用的重要数字符号。第题第一问类型: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中的 是史籍史料,材料二中的是实物史料。第二问要探究西式阿拉伯数字何时传入中 国,还应该收集我国开始使用西式阿拉伯数字的相关记载或实物等。答案:路径一:陆上丝绸之路。原因: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结果:东式阿拉伯数字 传入中国。路径二:海上丝绸之路。原因:东西方海上贸易的繁荣,中西文化交流频 繁。结果:西式阿拉伯数字传
7、入中国,成为世俗使用的重要数字符号。类型:史籍史料、实物史料。材料:采用西式阿拉伯数字的相关记载、实物等。创新练习限时10分钟分值15分战报得分1.(3分)(学术情境)大化五年(649年),孝德天皇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 并建立“置八省百官”的中央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国、君6、里)。材料中这项改革 措施的作用是()A.编订律令法典,建立起法律体系B.庄园经济形成,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C.改革行政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D.武土集团形成,促进了日本进步开展【解析】选Ce材料中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树立天皇权威和建立中央及地方官制, 结合所学可知,646年,日本孝德天皇进行改革模仿中国建立起中央集
8、权国家,故 选C;材料中没有涉及国家法律体系的建立才非除A;到10世纪,日本中央集权体制 开始瓦解,庄园经济和武土集团形成,不是大化改新措施实施的结果才非除B、D。2.(12分)(阶段特征类)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经年累代的研究业已说明,中世纪社会仍在持续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甚大, 乃至公元1300年的欧洲已大大不同于公元600年的欧洲了。史学家们现在认识 到中世纪欧洲具有巨大的创造力约在公元1500年,中世纪时代临近结束时,欧洲 的技术和政治、经济结构,已在世界上所有文明当中占有决定性的优势。美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公元1300年的欧洲比之于公元600年时的欧洲有哪些方面的“大大不同
9、”?【解析】此题实际考查中古晚期西欧封建社会出现的新变化,从政治、经济、文 化等角度思考。答案:政治:强大的王权代替封建等级制度;出现自治城市与领主斗争。宗教:基督 教会在西欧社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商品经济活跃,城市兴起。文化:世俗 文化尤其是大学的兴起挑战神学占主导的传统教会势力。省7部。(* )提示: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高丽王朝建立于10世纪初,仿效中国唐朝 制度,在中央设三省六部。二、选择题(共7题,每题2分,共14分)题组一阿拉伯帝国1 .(2021.北京高一检测)有学者称:“如果以事态开展的影响为标准,那么穆罕默德 无疑是历史上的一位巨人。”穆罕默德的历史贡献是(
10、)A.创立了伊斯兰教B.建立奥斯曼帝国C.灭亡拜占庭帝国D.弘扬了印度佛教【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在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A正确; 奥斯曼一世建立了奥斯曼帝国才非除B;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灭亡了拜占 庭帝国,排除C;穆罕默德和印度佛教无关,排除D。2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 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开展的重要动 力。”以下成就或作品最能表达中世纪文明交融和开展的是()A.荷马史诗B.哈姆雷特C.天方夜谭D.阿拉伯数字【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后经中世纪的阿拉伯
11、 人传播到世界各地,充分表达了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故D正确;荷马史诗反映 的是古希腊的故事,不属于中世纪,故A错误;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莎士 比亚的代表作,未涉及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故B错误;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 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也未涉及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故C错误。3 .(2021.枣庄高一检测)阿拉伯文学史记载: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发给发奋的学生们。这说明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兴旺B.注重吸收东西方文明C.国家重视D.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础【解析】选B。根据“游历欧亚非三洲”“载蜜而归”等信息可以看出阿拉伯文学繁 荣
12、与吸收外来文明并进行融合有关,故B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吸收其他地区 的文明,不涉及经济,也与国家重视无关才非除A、C;吸收其他文明,并不是立足以往 文明,排除D。题组二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4.16世纪时,巴尔干地区的基督教居民不仅没有任何政治权利,还必须遵守一系列歧视性规定,如禁止携带武器、穿着华丽等。这主要是因为()A.东罗马帝国的统治 B.阿拉伯帝国的统治C.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D.蒙古帝国的统治【解析】选C。由题干中的时间“16世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巴尔干地区 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奥斯曼帝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军事封建专制国家, 信奉伊斯兰教,对巴尔干地区的居民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高中 部编版历史 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 同步练习教师版 部编版 历史 必修 下册 第二 单元 中古 时期 亚洲 同步 练习 教师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636436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