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写作例文附答案解析.docx





《2023年春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写作例文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春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写作例文附答案解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春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归省(xing) 两颊(xid) *晦暗惧惮B.怠慢(dai) 糜子(mi) 眼眶斡旋C.蓦然(mo) 磅礴(pang) 纨绮严峻D.怅惘(w3ng)褪色(tui)潦原恬静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B.泰坦尼克号里面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我至今都记得。 C.随着指挥的手落下,悠扬的乐曲戛然而止,而观众们仍然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 D.陈老给予孩子们人
2、情世故方面的教诲,告诉他们友情与感恩的重要性。 3 .下面画线句中,有语病的一处是()(2分)【A】历史,总会给人以无尽的智慧和继续前行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B为了更 好地激励同学们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学校开展了主题为“百年正青春,奋斗正当时”的学习活动。在活 动中,同学们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了党的奋斗历史。【C】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受到了 启发,获得了力量。D全体同学决心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4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2分)劳动号子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民歌独具魅力的号子,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曾有过辉煌的一页。远古时代,人们在与大自然搏
3、斗时发出的呼喊声;收获时,愉快地敲击石块、木棒,发出的欢呼 声和歌唱声,形成了最早的中国民歌一一劳动号子的雏型。近年来,“川江号子”和“黄河号子”相继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 和传承。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极大地激发了民族精神。如在抗日战争时期诞生的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就采用了劳动号子的形式。A.B.C.D.5 .下列有关经典常谈中诸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孔子以后,儒家还出了两位大师,孟子和庄子。孟子名轲,邹人;庄子名周,宋人。这两位大师 代表儒家的两派。B.墨家不注重功利,是平民的代言人,他们主张“节葬”短丧”节用”“非
4、乐、都和儒家相反,以节俭 勤苦的夏禹为法。c.韩非子是一部完整的书,化零为整,集合众长,统一思想,但基调却是道家的。D.儒、墨、道各家有一个共通的态度,就是托古立言;他们都假托古圣贤之言以自重。6.202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为此学校开展以“弘扬辛亥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 动,请你参与。(7分)(1)下面是习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内容节选。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完成对联。 (2分)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辛亥 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
5、 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 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 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上联:百年首义荡腐朽图变革下联:千古先生立宏愿(2)本次活动中,学校拟开展系列性的教育活动,请你仿照示例,再写出两项活动内容。(2分)示例:“少年当自强”征文比赛(3)活动中,同学们就举办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活动的必要性进行了讨论。下面是同学张敏说的 话,你的看法恰好与她相反,请你发表自
6、己的意见。(3分)张敏: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举办辛亥革命纪念活动对我们来说意义不大。你:7.默写。(8分)(1)无为在歧路,o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描写老人小孩神情)的句子是(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写游鱼忽然间游动,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的句子是 av(5)子衿中写女子独自在楼台徘徊,吩望意中人来的句子是“,二、阅读与理解(45分)(一)阅读鲁迅的社戏(节选),完成811题。(14分)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母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 并
7、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吃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 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 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 ”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揖掇起来,说 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我高兴了。然而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们,不可靠;母亲又说是若叫大人一 同去,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诚然!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外
8、祖母和母亲也相信,便不再驳回,都微笑了。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 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 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 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 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
9、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 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 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 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 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8第段从哪些角度,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分).选文中的“双喜”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析。(4分)9 .结合上下文,回答下列问题。(6分)(1)
10、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请将句式变换成肯定句,并说说原句在表达上的好处。)(3分)(2)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 分)1L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一句属于什么描写?写出了 “我”的什么感受? (2分)(二)阅读马亚伟的红红火火闹元宵,回答1215题。(14分)止月十五闹兀宵。最喜欢一个“闹”字,仿佛突然间春光烂漫、蜂匕蝶舞,世界一下子喧腾起来。 人们用“闹”的方式,既为“年”做一个隆重的收尾,又是对春的喜庆迎接,所以载歌载舞,无比欢欣。我的家乡,每年元宵节都会有踩高跷、闹花灯、舞狮子、唱大戏等娱乐活动。我最喜欢的就
11、是踩高跷,喜庆诙谐,充满了乡土气息。平日里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婶子大娘、叔叔 大伯们,纷纷穿上戏装,浓妆艳抹踩起了高跷。我们这些孩子站在街边,辨识着那位扮成白蛇的婶子是 谁,扮成唐僧的大叔是谁。最有趣的是一位大爷男扮女装扮成丑婆,惹得我们哈哈大笑。高跷队在锣鼓镶声中穿街而行,队伍中的各种角色尽情展现着才艺,有的边跳边唱,有的边跳边 进行着滑稽的表演。还有高跷高手会表演鹦子翻身、大劈叉等高难度动作,惊得我们目瞪口呆。这些人 平日里深藏不露,不知什么时候修炼了这身功夫。最富有诗意的是闹花灯。元宵佳节,烟花盛放,花灯缤纷,宛如人间天堂。不论城市乡村,到处 都张灯结彩。人们聚到一起,观花灯,猜灯谜。“满城
12、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 万家楼阁月明中。”闹花灯是全民的狂欢,也是民俗中最精彩的部分。作家汪曾祺说:“民俗,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抒情诗。”元宵节这首抒情诗,以喜庆为感情基调, 以狂欢为韵脚,以闹花灯这个章节把全诗推向高潮。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 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大街小巷, 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闹花灯场面之壮观,可见一斑。从古至今,所有的节日里,恐怕只有元宵节有如此盛况吧。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相簇相携。如 此良辰美景,繁华盛会,谁不出来观花灯呢?玉壶流光溢彩,鱼龙
13、飞舞盘旋,欢闹声声,光彩点点。熙 来攘往的人群笑语喧哗,千姿百态的花灯让人目不暇接,鼓声箫声响作一片。普天同庆,每个人都沉浸 在欢乐的海洋里。元宵节除了踩高跷、闹花灯,还有舞狮子、唱大戏等娱乐活动,同样是以“闹”为主。人们把对 生活的热爱和憧憬,用“闹”的方式呈现,“闹”得红火火,闹得欢腾腾、喜洋洋。红红火火闹元宵,欢欢喜喜迎春来。欢笑声中,美丽的春天在前方招手了。喧闹落幕,缤纷春色 登场。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如何表现出元宵节的盛况? (3分).文题为“红红火火闹元宵”,其中的“闹”字能否换为“庆”字,为什么? (3分)13 .本文所写的元宵节能否体现出汪曾祺先生所说的“民俗,是一个民族
14、的集体抒情诗”?为什么? (4 分)6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很多源于乡村的民俗正在远离我们,读了本文,对于民俗的传承与发展,你有什 么思考或者感触? (4分)(三)阅读光其军的腊月,回答1619题。(17分)日子被脚步撵着,一转眼就是腊月。在腊月的每一天,心头晃悠的年关影子一天比一天短等影 子完全消失,年也就来了。但现在的日子过得天天如年一样,腊月就只是一种存在了。可在腊月里,细 数着时光,我倒经常想起以前的腊月和腊月里忙碌的母亲来。那年月,腊月里的母亲,每天总是用眼角的余光,丈量一下窗前时光的长短。那是日子渐长的季 节,却是一年中最寒冷时分。当寒气威逼着母亲不住地呵气时,那些为过年准备的东西就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学期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一 单元测试 写作 例文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