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题。材料一: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 育了丰富的生态智慧。首先,“天人合一”的生态认知。我国关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追溯至商周时期,易 经强调:“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继而庄子提出:“天地者,万物 之父母也。”管仲提出“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可见,中国古代先贤已经认识到自然界是万 物之根本,强调尊重自然,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古代先贤已经察觉到人与万物处 于平等地位,要
2、具有仁爱之心。北宋张载在西铭中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在张 载看来,万物都是平等的,人与物都有公平发展的权利。该一理念充分体现了儒家“仁民爱 物”的思想,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和价值追求。其次,我国古代的“虞衡制 度”在法律层面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周礼天官太宰中记载,“以九 职任万民,三日虞衡。虞衡是古代管理山川林泽的官员,负责保护管理各种山水林木资源, 对破坏生态行为予以约束。由此可见,早在商周时期古人便利用制度和法律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 谐,不夺农时,不灭民功,为后人对待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宝贵的文化经验,至今值得借鉴。 可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3、蕴含的生态智慧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成与发展 奠定了文化基础。(摘编自张松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成逻辑与纾解路径)材料二:“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人与自然 的关系绝不是费尔巴哈机械的镜式反映,而是有机的共生共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 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破坏生态环境就等于毁弃人类的存在根基与未来发展之路,不但不能 维持人类正常发展的需要,而且连生存基本条件也会丧失殆尽。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生态环境兴衰的历史,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兴 盛,而恶化的生态环境则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日渐衰败乃至消亡。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 古印
4、度四大文明古国,它们无一不发源于水量丰沛、森林茂密、田野肥沃、生态良好的地区。 正是先有“生态兴”,勤劳智慧的古国人民才得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闻名世界的繁荣胜景和 灿烂文化,即“文明兴”。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篁延湮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楼兰古国因 一参*考*答*案,.一C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并不是“一些古国文明的FI渐衰败乃至消亡”的唯一原因)1. D (“极大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繁衍及可持续发展”的,应是人类对自然过度索取)B (材料一的观点是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B项强调采伐树木要有度,符合这一理念。A项 描写了随着春天的到来,百花渐次开放的情景。C项强调事物的差异性。D项能出产玉的山 中,草木必
5、定滋润茂盛,出产珍珠的深渊,岸边草木必定不易枯萎,意味着有德行的人所居 的地方,附近也必受其德化。)2. (1)要尊重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2)万物平等,对自然要有仁爱之心。(3)正 视自然本身的发展规律,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4)要有远见,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向 环境攫利。(4分,每点1分)(1)“绿水青山”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和社会发展的基础。(2)中国文明史上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有着成功的经验。(3)避免重蹈人类历史中因破坏生态而产生的危机。(4)应摒弃那种 损害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做法,走生态复兴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之路。(4分,每点1分) 6.C (体现“体现老栓的卑微与懦弱”错,应
6、为宽厚、朴实与善良)7. C (“深化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偏颇,实是借山羊的人性化的安慰,来强化了农村 拆迁的失落感与老栓那样的孤独感)城镇化后山羊成了老栓的情感依恋和精神寄托,极写老栓对过传统乡村的生活的怀念;亲 人不在身边,只有山羊相依相伴,形象地表现了老栓孤独寂寞的生活境况和心情;赋予山羊 人格化的情感和行为,更增强的小说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 可)8. 老栓的儿子不再依靠种地生存,而到城里打工,只剩下老栓在家孤独地留守,应关注农 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城镇化过程中因工业建设造成污染、村民健康受到损害,应处理 好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老栓对新的居住环境和生
7、活方式不习惯、不适应,在城镇化过 程中,应考虑到农民传统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保护好文化根脉,留住乡愁。(6分,每点2分。 有其他角度,只要符合文意亦可)B9. C (文中指前者。)D (应该为赤壁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赤壁赋则以叙事写景为主)10. (1)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反:同“返”,返回。 听:“听凭”、“任凭”。焉,兼此,于彼。各1分,句意1分)(2)浩浩淼淼好像凌空驾风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脱离人世,升 入仙境。(冯,同“凭”,乘。御,驾。各1分,句意2分)(1)相同点:都写到“山”“月”“水”等典型景物。(1分)(2)不同点:赤壁赋
8、 描绘的是秋景,明朗清丽(1分);后赤壁赋描绘的是初冬之景,寥落峭拔。(1分)(需 点出景物、季节特点,概括景物特点)11. A (本诗歌以沼阳江头景物开篇,目的是把读者带入白居易琵越行,下文接着对琵 琶行进行评价,这里并不是为下文铺垫渲染气氛)大丈夫送客时不应该儿女情长,干预琵琶女的事。要有高境界、大胸怀,继续多为 达者说话。不能忍受贬谪之苦,可以学习陶潜,回乡过赏菊饮酒的日子。(6分,每点2分)12. (1)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2)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3)风急天高猿啸哀杜鹃啼血猿哀鸣(6分,每句1分。错1字该句不得分,第3小题其他K答案亦可)13. 皓首穷经、薪火相传、喜闻乐见(3
9、分。每空1分,有其他选择,意思对亦可)语义重复,删掉“仅仅”或“只二搭配不当。“开发”改为“发掘”,给1分;如改 为“挖掘”,给2分。(4分,每处2分)14.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文字、文献、文化以人的动作和情态;生动形象地阐述了 保护古籍应该超越黄纸黑字,真正融入社会现实。(4分。“拟人” 1分,“赋予情态” 1 分,“生动现实” 2分)B (B特定称谓。A表反语或讽刺。C引用。I)表强调突出)15. 一些新型网络暴力出现了 不仅严重扰乱了教学秩序网络空间是虚拟的(6分。意思对即可)16. 略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楼兰古城孔雀河改道而衰落。古国人民在发展过程中因破坏自然 生态而导致“
10、生态衰”进而引起“文明衰”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沉痛教训。古文明衰亡与 消失的根本原因在于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基础。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 证法中所描述的那样:“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 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了不毛之地。”这些惨 痛的历史教训无时无刻不在警醒我们要转换文明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方式,必须改善人与自然 的关系以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留下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根,也是中华文明的发展之源。从时间维度考察 人类普遍历史与特殊
11、阶段的形成过程及其变迁路径,中华文明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 人与自然交住的历史,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文明发展的主题与主线。中华文明作为 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唯一历经5000余年发展而没有中断的文明,为当今世界各国建设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历史镜鉴。纵观人类现代化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工业现代化实践 已威胁人类生存和地球生物的延续。马克思、恩格斯在在*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 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 要大。”但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工业中心主义盛行,劳动生产力的任何新的发展,都不可避 免地要加深社会生态危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现
12、代化和传统工业化的生态破坏性导致的恶 果。在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无视自然发展规律,资本“逐利”的本质逐 渐显现,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置于征服与被征服的地位,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对自 然过度索取,对人类的生存繁衍及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威胁。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脆弱的严峻形势,及时调整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坚决摒 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选择走生态复兴的文明之路。(摘编自许勋恩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现代化之多维审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最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古代先贤就已经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要有仁爱之心。B.
13、设置虞衡官员,可以约束破坏生态的行为,这表明古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视。 C.人类历史上一些古国文明的日渐衰败及至消亡,都是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所导致的。 D.四大文明古国皆是生态良好的地域,如果没有这种良好的生态环境,文明无从谈起。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中华文明史以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为发展主线,可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C.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居民毁林失地的历史教训,警醒我们必须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D.人类中心主义者主张资本“逐利”,这极大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繁衍及可持续发展。3.
14、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李白落日忆山中)B.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管子)C.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D.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天人合一理念对当下环境保护的启示。(4分)4 . *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4分)(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最后的山羊(节选)费克当老栓发现,那只头晌还在刺槐下反刍熙熙吃
15、着干瘪草艾、黑白相间毛色的山羊,看 不见了的时候,是在他刚睡醒的午后时分。往常,日影西斜,老栓揉揉惺恰睡眼,躁登着来到阳台上,左手遮了半边脸,朝刺槐 方向举目远眺,瞅见山羊低着头啃噬蒿草,他才放下心回到客厅,轻飘飘身子翅起沙发 上。山羊好像知道他在这光景看它,也止住噬草反刍抬头和他对望。说来也快,晃眼的时间,老栓迁居楼上一年多了。住在四层楼上的老栓,直到现在, 仍不习惯这狭仄的空间,他觉得自己每天就像关在笼子里一样,没有邻居聊天说话,碰不 到街坊寒喧嬉闹。想到这里,老栓忿忿地说,如不是乡上和村主任撵着上楼,自己情愿住 宽敞明净的平院房。想起庄严门楼白墙赭红颜色砖瓦院落,老栓胸口疼痛不已。还有那
16、春 天开了米黄色小花、引来蝶飞蜂舞院落中的枣树,秋末灿然红透挂满枝头,引了左邻右舍 纷至沓来品爵,把一旁老栓笑得两眼眯着。老栓清楚记得,院落被乡上来人推平,是一个 星期天的早晨,在这院落生长,而今走过天命之年的老栓,望着房子轰然坍塌的瞬间,老 泪纵横长跪不起,他伤心哭着嘟嗔说,家,再也没有家了!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 课堂老栓生有一个儿子,儿子常年在外做工。前年春节,老栓给儿子娶上媳妇,年后,小 两口一起外出做工去了。这些年,距离老栓家不远的地方,相继冒出高高烟筒的化工厂, 老栓家里土地也被征去盖了工厂。几年前,老栓婆娘患上肺癌,在床上挣扎了不到半年就 去世了。联想起村里人们得的怪病,街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济宁市 2022 2023 学年 高一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