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姓名: 班级: 考号: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 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侯。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 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 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 头儿,哗了一口: “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 长着苞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
2、旁边的乡下朋友, 虽则没有哗她一 口,但是微微地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 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 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 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 他们“愚不可及”了。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盲”,意思 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愚”如果是 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 有机会学
3、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 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了。乡下人在城市 生活所需的知识上不及城市里人多。这是正确的。(节选自乡土中国文字下乡,有删改)材料二: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 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是社会公认合 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 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 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却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
4、来维持。维持礼这(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一)【注】嘿:通“默”,沉默。峋籍:脚踏地跳跃的样子。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 员。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 /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B.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 /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C.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 /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D.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 /孤之
5、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冯儿据杖”的“冯二 与赤壁赋中“冯虚御风”的“冯”含义不同。B. “徒隶之人”即奴隶一类的人,与过秦论中“氓隶之人”的含义相同。C.期年,即满一年。“期、指时间周而复始,如一周年、一满月或一整日。D.宗庙,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处所,古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等级森严。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介绍燕昭王即位的背景,燕昭王知道燕国遭受战乱,势单力薄,为招贤纳士, 就拜郭隗为师,求教报仇之道。B.郭隗首先指出不同的君主对待贤士的态度不同,然后从正反两个角度,指出燕昭王 应如何招
6、揽天下的有才之士。C.郭隗向燕昭王讲述涓人花五百金为国君买千里马马首的故事,意在告诉燕昭王求贤 就要采取实际行动,向外表明诚意。D.燕昭王听了郭隗的话深受启发,立即付诸行动,广纳贤士,经过多年发展,实力大 增,终于攻破齐国,报仇雪耻。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讪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2)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13 .郭隗向燕王提建议,为增强说服力采用了哪些方法?请简要概括。【答案】10.B 11. A 12. A 13. (1)如果能够卑躬曲节地侍奉贤者,屈居下位接试卷第10页,共19页 受教诲,那么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会光临。
7、(2)(如果)现在大王确实想要招致人才,就请先从我(郭隗)开始吧;我(郭隗)尚 且被重用,何况那些比我还贤能的人呢? 14.比较。比较不同国君对待人才的不同 态度,说明要敬重人才。举例。讲述了古人重金买马首的故事,说明要通过实际行动 吸引人才。类比。在回答燕昭王“朝谁而可”的问题时,将自己类比为马头。【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句意:齐国趁我国内乱的机会,突然攻破我们燕国。我深知燕国势单力薄,不能够去报 仇。然而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商国是,来洗刷先王的耻辱,这是我的愿望。请问先生要报 国家大仇应该怎么办?“袭破燕”中“燕”作宾语,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C。“燕小力少”是并列结构,中间
8、不宜断开,排除D。故选Bo11.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以及文言词语的能力。A.都通“凭”,依靠、凭借。句意:依着几案,拿着手杖(形容傲慢不以礼待客)/句意: 无所凭依,能驾风飞翔。两个“冯”字含义相同,判断错误。B.“氓隶之人”也是指奴隶一类的人,含义相同,判断正确。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 .“就拜郭隗为师”错,由原文第一段“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及最后一段“于是昭王为隗 筑宫而师之”可知,应是先请教,拜郭隗为师在末段。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诂指。卑躬曲节;“北面”,屈居下位;“百己。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2) “致”,招致;“且汽 尚
9、且;“见汽 表被动,被。1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比较。“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出指而事之,北面而受 学,则百已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已者至。人趋已趋,则若己者至。冯 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峋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比较 不同国君对待人才的不同态度,说明要敬重人才。举例。“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 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 三。讲述了古人重金买马首的故事,说明要通过实际行动吸引人才。类比。“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隐且
10、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在回答燕 昭王“朝谁而可”的问题时,将自己类比为马头。参考译文齐国大胜燕国,子之也被杀死了。两年后,燕国人拥立公子平,这就是燕昭王。燕昭 王收拾了残破的燕国以后登上王位,他降低身份,用丰厚的礼物来招揽有才能的人,想 要依靠他们来报仇。为此他去见郭隗先生说:“齐国趁我国内乱的机会,突然攻破我们 燕国。我深知燕国势单力薄,不能够去报仇。然而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商国是,来洗刷先 王的耻辱,这是我的愿望。请问先生要报国家大仇应该怎么力、? ”郭隗先生回答说:“成就帝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师,成就王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友,成 就霸业的国君以贤者为臣,行将灭亡的国君以贤者为仆役。如果能
11、够卑躬曲节地侍奉贤 者,屈居下位接受教诲,那么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会光临。早些学习晚些休息, 先去求教别人过后再默思,那么才能胜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别人怎么做,自己也 跟着做,那么才能与自己相当的人就会来到。如果凭借几案,拄着手杖,目光斜视,随 手指点,那么受人驱使的奴仆就会来到。如果放纵骄横,行为粗暴,吼叫骂人,大声呵 斥,那么就只有奴隶和犯人来了。这就是古往今来实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方法啊。大王 若是真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天下人听说大王的这一举动,天 下的士人就一定会赶着到燕国来。”昭王说:“我应当先拜访谁才好呢? ”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 想用
12、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国君说道:请您让我去 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 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你哪里 用得着为了(一匹)死马而花费五百金呢?这个近侍对君主说:买死马尚且肯花五 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认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到了。于是 不到一年,千里马就来了三匹。(如果)现在大王确实想要招致人才,就请先从我(郭 隗)开始吧;我(郭隗)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比我还贤能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嫌千 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 ”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消
13、息传开)乐毅从魏国赶来,邹衍 从齐国赶来,剧辛也从赵国来了,人才争先恐后地集聚燕国。昭王又在国中祭奠死者, 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燕昭王二十八年的时候,燕国殷实富足,国力强盛,士兵 们心情舒畅愿意效命。于是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和秦、楚及赵、魏、韩三晋联合策 划来讨伐齐国,齐国大败,齐闵王逃到国外。燕军又单独追击败军,一直打到齐都临淄,试卷第12页,共19页掠取了齐国全部宝物,烧毁齐国宫殿和宗庙。没有被攻下的齐国城邑,只剩下莒和即墨。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题刘朝英进斋杨万里灯火三更雨,诗书一古琴。唯愁脚力软,未必圣门深。莫笑云端树,初如润底针。不应将一第,用破半生
14、心。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灯火三更雨”写做学问的辛苦,接着用“古琴”做伴来写读书之雅趣。B.颔联诗人采用比喻手法,将艰苦的学习过程比作通向圣门之路。C.尾联诗人希望刘朝英要积极进取,要耗尽心血去争取科举的成功。D.这首诗平易直白,通俗易懂,显示出了诗人对后辈谆谆告诫的一番真情。16.颈联饱含哲理,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5. C 16.颈联说那些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并非生来就是如此高不可攀。 它们刚开始时都是娇嫩的幼苗。诗人以“涧底针”变成“云端树”做比,勉励刘朝英及人们, 只有不懈奋斗,才能由“涧底针”成为云端树【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
15、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诗人希望刘朝英要积极进取,要耗尽心血去争取科举的成功”错误,尾联意思是“不 能为了科第的等次,而耗费了半生的心血工故选C。1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颈联“莫笑云端树,初如润底针”,是说“那些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刚开始时就像深涧 里的针一样渺小,不可轻视嘲笑诗人用“涧底针”变成“云端树”做比,寓意着学习的 过程是积少成多的,应逐步积累而成。鼓励刘朝英和学子们要踏实求学,持之以恒,才 能由“涧底针”成为云端树”,最终取得卓越的成就。五、情景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师说中,韩愈感叹土大夫之族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积极从师学习,从而导致“, (2
16、)荀子劝学中“, ”两句概括性的表达,与 孟郊“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两句诗所表达的道理相通。(3)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写出了那些犹豫彷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答案】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欤”“生”“匝六、简答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寒门学子”被自身拥有优势资源的“高位者”嘲笑称为“小镇做题家”,那些 的声音,并没有领会“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深刻意义。对于出身普通和 家境贫寒的学子而言,通过读书来改变自身命运o纵观古今仁人志士,无数 勤恳上进的读
17、书人靠自身的努力为实现理想不懈努力。战国时期头悬梁锥刺股的纵横家 苏秦,西汉凿壁偷光的经学家匡衡,牛角挂书的李密,囊萤映雪的车胤和孙康他们 虽出身贫苦,但都通过自身努力追逐理想,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的一笔。不仅如此,脱贫攻坚计划也把“教育脱贫”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教育斩断“穷 根”,通过“教育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 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让人增&王 掌握知识,不仅点亮 了贫困家庭子女的人生梦想二也实现了贫困家庭的命运。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争做奋斗者、进取者、实干者,拒绝 成为旁观者、懈怠者、等靠者。“小镇做题家”是
18、千千万万为了自身理想而不懈奋斗的 普通人的缩影,奋斗者值得被尊崇,不应被嘲讽!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 不得改变原意。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很强的鼓舞激励作用,请简要赏析。试卷第14页,共19页【答案】18.居高临下(自以为是)无可非议 浓墨重彩19.示例:教育让人掌握知识,增长才干,不仅点亮了贫困家庭子女的人生梦想,也改变了贫困家庭的命 运。20.赞美与否定,形成鲜明的对比。多个结构相同的短语连用,增加气势。 运用态度鲜明的词语,如“应”“值得”“不应”。结尾用感叹号,加强语气。【解析】18.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处,结合前文“寒门学子被自身拥有优势资源的高位者嘲笑称为小镇做题家”和 后文的“没有领会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深刻意义”可推知,此处强调的是拥有优势资 源的“高位者以高傲的态度对被称为“小镇做题家”的“寒门学子”的嘲笑,故应填“居高临 下(自以为是)居高临下、形容所处的地势极为有利,也形容人的气度不凡或态 度高傲。“自以为是”,形容不虚心,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十分主观。第处,结合前文拥有优势资源的“高位者”以高傲的态度对被称为“小镇做题家”的“寒 门学子,的嘲笑和后文举例说明出身贫苦,但都可通过自身努力追逐理想,有所成就, 可见此处强调的是出身普通和家境贫寒的学子
20、,通过读书来改变自身命运合情合理,没 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故应填“无可非议”无可非议”,指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 表示完全正确,合情合理。第处,此处强调的是纵观古今仁人志士虽出身贫苦,但都通过自身努力追逐理想,在 历史上有所成就,故应填“浓墨重彩”。浓墨重彩”,形容着力描写,也形容突出、醒目, 分量很重。19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增长才干”和“掌握知识”语序不当,应调换位置。二是搭配不当。实现命运”搭配不当,应该为“改变命运”。修改为:教育让人掌握知识,增长才干,不仅点亮了贫困家庭子女的人生梦想,也改变 了贫困家庭的命运。20
21、.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在语意上,句子中既有对奋斗者的肯定,又有对嘲笑着的否定,形成鲜明的对比,如“争 做奋斗者、进取者、实干者,拒绝成为旁观者、懈怠者、等靠者”。在句子结构上,句子运用了多个结构相同的短语,如“奋斗者、进取者、实干者.旁观 者、懈怠者、等靠者“,整齐明了,增强气势。在选词上,词语大都态度鲜明,如“应”“值得”“不应”“争做”“拒绝”。结尾运用感叹句“奋斗者值得被尊崇,不应被嘲讽!“,加强了语气。七、选择简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认为,乡土社会的秩序是靠“礼”来维持的,只要传统可 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礼治社
22、会便不需法律来维持秩序,无讼是乡土社会的特色。费 孝通特别指出,中国正处在乡土社会的蜕变过程中,要使现代司法制度得以彻底推行, 必须“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先有一番改革”。他还进一步剖析了乡土社会的权力结 构。,即社会冲突中发生的横暴权力,社会合作中发生的同意权力,社会继 替中发生的长老权力和社会急剧变迁中发生的时势权力。费孝通在分析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和结构的稳定的同时,o他认为从 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过程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名与实 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重要区别之一还在于前者的人们是靠欲望 行事,虽然这些欲望由于文化的陶冶而恰好符合人类的生存条件,
23、而在现代社会,人们 已经不是根据经验,,运用知识去计划社会生活。费孝通认为“从欲望到 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21 .下列各句中,与画波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尽管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但对于“种子”却一点也不将就。B.我们也仿照八股文的笔法来一个“八股”,以毒攻毒,就叫做八大罪状吧。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葛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 的佳肴。D.今天,要制伏“三害”,要把它们从兰考土地上像送瘟神一样驱走,必须进行大量艰 苦细致的工作,付出高昂的代价。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
24、超过15个字。【答案】21. A 22.他把权力划分为四种类型并没有忽视对其变迁的考察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作用是表示突出强调。试卷第16页,共19页A.引号作用是表示突出强调。B.引号作用是表示特定称谓。C.引号作用是表示讽刺。D.引号作用是表示特殊含义。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处,根据空后“即社会冲突中发生的横暴权力,社会合作中发生的同意权力,社会继 替中发生的长老权力和社会急剧变迁中发生的时势权力”中的“即”可知,此空是对后边 四种权力的总括,结合空前“他还进一步剖析了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可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山东省 临沂市 沂水县 一中 高一上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