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一模)语文.docx
《安徽省黄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一模)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黄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一模)语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黄山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说明: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讲在答题卡上作答。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材料一:艺术作品通过意造空中楼阁来慰情遣心。而这种楼阁是如何也筑起来的?我们先拿艺术作品做实例。 如王昌龄的长信怨:奉帝平明金殿开,处招团扇共不出。玉欣不及太犹持昭阳日影来。王昌龄不 曾留下他作诗时心理历程的记找,但我们借助心理学的知识来从文字上分析,也可以想见大概。他必定使用想象。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如看到寒鸦,心中就印下寒鸦的影子.知道它像什么样, 这种心镜从外物摄来的影子就是意象。寒鸦时仍然可想象到寒鸦像什么
2、样,甚至于从来没有见过寒鸦, 别人描写给你听,你也可凑合已有意象推知大概。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一般的想象大半是再现的。原来从知觉得来的意象如此.回想起来的意象 仍是如此。比如我昨天看见一只鸡,今天回想它的形状,丝毫不用自己的意象去改变它,就是只用再现的 想象。艺术作品不能不用再现的想象。比如这首诗里奉帚 金殿“玉颜 寒鸦 日影 团 扇,,徘徊,,等等,在独立时都只是再现的想象。但是只有再现的想象绝不能创造艺术。艺术既是创造的,就要用创造的想象.创造的想象也并非无中生 有,它仍用已有意象,不过把它们加以新配合。王昌龄的长信怨精彩全在后两句,则后两句就是用创造的 想象做成的。人人都见过寒鸦和日
3、影,却从来没有人想至!J诗的主人班婕妤的怨可以见于带昭 阳日影的寒鸦。但是这话一经王昌龄所出,我们就觉得它实在是至情至理。从这个实例看,创造的定义就是: 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从理智方面看,创造的想象可以分析为两种心理作用:一是分想作用,一是联想作用。分想作 用”就是把某一个意象和与它相关的许多意象分开而单提出它来。这种分想作用是选择的基础。许多人 不能创造艺术就因为没有这副本领。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选择,只是选择有时就已经是创造。画家在一片 荒林中描出一幅风景画来,就是在混乱的情境中把用的着的成分单提出来,把用不着的成分丢开,来造 成一个完美的形象。诗有时也只要有分想作用就可以作成。例如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名句就 是从混沌的自然中划出美的意象来,全无机杼的痕迹。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 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联想可分为接近和类似两类。比如这首诗里所用的团扇”这个意向, 班婕妤第一次用它时,是起于类似联想,因为她见到自己色衰失宠类似秋天的弃扇;王昌龄用它时则起 于接近联想,因为他读过班婕妤的怨歌行,提起班婕妤就因经验接近而想到团扇的典故。怀古忆旧的作品大半起于接近联想,例如看到赤壁就想起曹操和苏东坡。诗经中 比兴两体都是根据类似联想。比如关雎就是拿雎鸠的挚爱比夫妇的情谊。因为类似联想的 结果,物可以变成人,人也可变成物。拟人和托物都属于象征。象征的定义可
5、以说是:“寓理于象。长信怨一诗中的 昭阳日影便是象,象征皇帝的恩宠;皇帝的恩宠是理,但我们一定要把它明白指为 高允亦不回避。高允一心为国,不求名利,辅佐国家几十年,仍为一介郎官。(每条1分,满分3分, 意思对即可。)15B【解析】“曲意逢迎”理解不准确,这里诗人一方面赞美友人的品格清高,另一方面又劝以随和同 流,看来是要子真稍稍收敛锋芒,适应环境,免遭小人的暗算,故而不是“曲意逢迎”。16 .诗人在赞美友人品格清高的同时劝告其收敛锋芒,体现了对友人的劝勉之情。(2分)首联直言 称赞友人不因一时失意而沉沦,言辞恳切。颔联用典(或设喻),间接劝勉友人要适应环境。(2分)颈 联、尾联不直接劝勉,而是
6、写相聚的欢乐,体现了诗人委婉劝勉艺术的高妙(2分)(每点2分,意对即 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2)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3)奈何取之尽锚 铢,用之如泥沙17 .蔚然成风;如火如荼(有声有色);鞭辟入里(高屋建令瓦).比喻,作者把西洋社会格局比作柴捆,把中国社会格局比作一圈圈的波纹,说明社会格局在西洋是一 种界限分明的团体,而在中国范围界限模糊不清,变化灵活。(2分)这里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平淡为 生动,鲜明地体现了 “差序格局”的特点,即亲属关系社会网络不尽相同,中国社会是以“己”为中心 的。(2分)18 .D【解析】D
7、项与原文中的“等”都表示“列举未尽” ;A项“等”表示“类型,样子;B项等” 用在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C项等”表示“列举后煞尾”。19 .可以降低患新冠的几率和减轻新冠发病症状,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两处语病,改对一处得 2分。第一处,“减轻患新冠的几率”搭配不当。第二处,“降低”缺少中心语“风险”。).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接种疫苗后即使再感染;接种疫苗前后需要停药吗(每空2分)20 .参照高考作文评价标准【参考译文】公元(458年)春,正月,丙辰(十二日),北魏高宗返回平城,兴建太华殿。当时,给事中郭善明 生性乖巧善变,他又游说高宗大肆兴筑宫殿。中书侍郎高允劝谏说:“太祖时
8、开始兴建城池街市,兴建时 他一定让人利用农闲的时节。何况,我们国家已经建立很久了,永安前殿足够朝会时使用,宴请、歇息; 有西堂、温室也足够了。紫楼足以用来登高远眺。况且,纵然要扩大建设工程,也应该慢慢进行,不能仓 猝行事。现在核算一下,要抽调民差役二万人,而羸老、病弱供应饭食的,又得增加一倍,预期半年可以 完工。一个农夫不种田,就会有人挨饿,况且现在动用四万人的劳力和费用,怎能尽数计算出呢?这是陛 下您应该留心的事啊高宗接受了他的劝谏。高允喜欢直言相谏,朝廷内有什么事做得不适当时,他就立刻请求觐见。高宗常常屏退左右侍从,单 独一人和他商谈。有时,二人从早到晚相谈,甚至一连几天都不出来,各位大臣
9、不知他们谈些什么。有时, 高允说话言词激烈、切中要害,高宗听不下去,就命令左右侍从把高允搀扶下去,但是始终对高允很好。 当时,有人上书措辞激烈地批评朝政,高宗看完后对大臣们说:“君王和父亲是完全一样的。父亲有错, 儿子为什么不把它写在纸上,在大庭广众之中进行劝谏,而偏偏私下在隐蔽之处劝谏?这难道不是不想让 他父亲的罪恶昭彰在外,让天下人都知道吗?至于说臣子侍奉君主,又何尝不是这样?君主有了什么过失, 作为臣子,不能够当面直言劝谏,却要上书进行公开指责,这是想要使君主的短处昭彰于世,显示他自己的正直,这难道是一名忠君之臣所应该做的事吗?像高允那样的人,才是地地道道的忠君之臣。我有了过 失,他没有
10、不当面直接批评的,甚至有时有些话,朕已经不能够接受,但高允并没有什么回避的。朕由此 知道了自己的过失,但天下人却不知道,难道这不能说是忠心吗? ”与高允同时被征召的游雅等人,全都做了大官,被封为侯,部下们官至刺史、有二千石俸禄的人也有 几十成百名了,可是,高允还仍然为著作郎,二十七年从来没有升过官。高宗对各大臣说:“你们这些人 虽然每天手持刀箭,站在朕旁边侍候,却不过是白白地站着,没有一个人劝谏过我一句话。而只是在看到 我心情高兴时,要求赏赐一官半爵,现在,你们全都没有什么功劳,却做了王公。高允仅用一支笔辅佐治 理国家儿十年了,他的贡献不小,可他仍然不过是个郎官,你们这些人难道不感到惭愧吗?
11、”于是,提升 高允为中书令,赏赐给他家五百匹绢帛,一千斛粟米,任命他的长子高悦为长乐太守。高允竭力推辞,但 高宗不同意。高宗很器重高允,平时经常称高允为令公,而不叫他的名字。游雅常说:“从前史书上曾经称赞汉代卓茂、刘宽的为人,心地狭窄的人不相信那是真的。我和高允 相处为官四十年了,从未看见他把喜怒哀乐表现在脸上,为此,我才知道古人古事都不是假的。高允内心 美好光明,外表温和柔顺,他说话时总是慢腾腾的,就好像不会表达一样。从前,司徒崔浩曾经对我说: 高允博才多学,是一代俊杰,他所缺乏的,恐怕只是一点儿刚毅的风骨。我也认为是这样,直到崔浩 犯了罪,皇上亲自审问时,崔浩吓得浑身发抖,声嘶力竭说不出话
12、来。宗钦以下的官员,也都吓得爬在地 上,汗流淡背,个个都面无人色。只有高允一人站在那里详细陈说事件的经过,进一步阐述是非曲直,表 达清晰而有条理,阐明的事理清楚有深度,且声音高亢、宏亮,连皇上听着都为之动容,听的人没有不为 他捏着一把汗的,这种行为,不是刚毅的风骨又是什么呢? ”皇帝的恩宠的象征,有未免以迹象绳玄渺。诗有不可以解说出来的地方;不可以言传的全赖读者意摘编自朱光潜谈美(第10章) 材料二:柳宗元有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渊修什,芜没于 空山矣。”这段话提出了一个思想,自然景物要成为审美对象,要成为美,必须要有人的审美活 动、必须要有人的意识去发
13、现它、去啖酸它,去照亮它,使它从实在物变成意象(一 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外物是不依赖于欣赏者而存在的。但关并不在外物。或者说.外物并 不能单靠了它们自己就成为美的。关离不开人的审关体验。一般人之所以容易接受美是客观的观点,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看到物是客观的,因此他们觉得物 的美当然也是客观的。这座山是客观的,那么这座山的美当然也是客观的。这里的错误是把象和 物”混淆起来了。在审美活动中我们所面对的不是物而是象,物的有用性以及它的自 然科学属性是不被注意的。审美观赏者注意的是象。在审美观赏者面前。象不等于物。 一座山,它作为物,相对来说是不变的,但是在不同的时候和不同的人面前。它的泉”却
14、在变 化。物是实在的世界,象是知觉的世界。竹子是物,眼中之竹则是象。象是 物向人的知觉的显现,也是人对物”的形式和意蕴的揭示。当人把自己的生命存在灌注到实在 中去时,实在就有可能升华为非实在的形式象。这种非实在的形式是不能离开人的意识的。这正是朱光潜一贯强调的观点。朱光潜谈美,总是一再强调指出,把美看作天生自在的物,乃是 一种常识的错误。他指出,象不能离开见的活动,有见的活动,象才呈现出来,所 以美的观赏都带有几分的创造性。摘编自叶朗炎在意象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的想象经过再现、创造,在心里唤起意象,从而建造出空中楼阁,并借此来慰情遣心。B.创
15、造的想象可以分析为两种心理作用:一是分想作用,二是联想作用,而分想作用是选择的基础。宗元认为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须用“意识”使它从实在物变成“意象”,从而成为审美对象。D.当人把自己的生命存在灌注到实在中去时,实在就升华为非实在的形式“象”就这样生成了。2 .依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光潜引用陶渊明的诗句是为了论证分想作用的重要性,引用王昌龄的例子则是为了阐述经验联想 的内涵。B.诗歌中所体现的情感,实际上是因为外”物”经过了诗人的“象”化,是不可以古传的,全赖读者意会。C因为“物”是客观的,相对来说是稳定的,而“象”是主观的,是变化的,所以“物”和“象”不能等同视
16、之。D.朱光潜谈美,一再强调外在的“象”不能离开审美主体的“见”的活动,这与柳宗元的观点异曲同工。3 .依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材料观点的一项是()(3分)A.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中的“梧桐”是靠创造的想象创作的。B.孔雀东南飞的开头两句与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都属于类似联想。C.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就是从混乱的自然中划出美的意象来,全无机杼的痕迹。D.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小石潭,是因为作者的“见”而成为审美对象的。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以及主要论证方法。(4分).唐代画家张噪曾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分)(二)现代
17、文阅读11(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文本一:秋天的梨花 赵淑萍 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最受父母宠爱的孩子。 那一年,一个秋日的黄昏,难得度假的父母在老家的田野里散步。突然,母亲看到梨树上有几 朵梨花开着,洁白无瑕的小花在绿叶间,如此清新,如此明媚。怎么秋天也会有梨花开呢?打小在 城里长大的母亲觉得很新奇。父亲说,十月小阳春,天气和暖,所以有梨花开。就是那个假期后, 母亲粘酸嗜醋,怀上了她。此时母亲已年近五十,亲友们都建议她不要这个孩子了。可是,母亲想起了三十年前的春天。那时,日寇入侵,精通医术的父亲参加抗日救卫队去了。 父亲在战场上救死扶伤,母亲则腆着个大肚子,在父亲
18、的老家,一个小山村待产。母亲生下一个白 白胖胖的女孩。可是,孩子出生不久就身体泛紫,嘴唇发乌,面色苍白。母亲首次生产,毫无经验。 旁边人也不懂,不知道这是新生儿窒息,应该采取急救措施,还在一旁摇晃、安抚,就这样,孩子 天亡了。当时,母亲记得,春天下了一场雨,屋外的梨花,一朵朵都含着泪。母亲的泪,也像雨一 样,不住地流。后来,战争结束了,父亲和母亲团聚了。再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父亲和他的同仁们 一起创建了市中医院,在她之前,父母已有了五个孩子。想起盛开在秋日黄昏的梨花和那个多难的 春天,母亲有种预感,是不是三十年前的那个孩子又回来了,于是,不顾劝阻,母亲执意要生下这 个孩子。也许是出于对
19、第一个孩子的负疚,父亲有生以来第一次接生,他亲自把这个小女儿迎接到 了这个世界上。她来到这世上,享尽了父母和哥哥姐姐们的宠爰,哥哥姐姐们个个都跟着父亲学医,很小的时 候就背汤头歌,抄方子,而她不喜欢,她喜欢背唐诗宋词。破天荒的,父亲允许这个最小的女 儿不学医,由着她的兴趣。最后,她成了一名出色的图书编辑。”这样也好,我们负责给患者诊治, 你就负责给一本本书把脉。父亲说。三十多岁时,她一次外出采风回来,突发恶性疟疾,剧烈头病、呕吐,有性命之虞。平时对她 视若珍宝的父亲,这次狠心开了足够剂量的砒霜。这砒霜的量,令从医的哥哥姐姐们都咋舌。结果, 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让父亲在中医界的声誉达到了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黄山市 2022 2023 学年 第一次 质量 检测 试题 语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