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节能减排降碳综合工作方案.docx
《十四五节能减排降碳综合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节能减排降碳综合工作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十四五节能减排降碳综合工作方案为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立 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 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按照关于印发十四五 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发展体系,统筹推进总体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节约资源和保 护环境基本国策,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守住生态底线,筑牢 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可
2、 持续发展。二、主要到2025年,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能源利 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经济 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到2025年,全城万元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14%,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2.25亿吨标准煤以内,能源消费年均增速控制在3、循环经济重点工程。组织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和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等专项行动, 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加大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污染 治理力度,加快建设挥发性有机物高效治理设施,推进挥发性有 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积极 争取国家试点示范建设支持,推
3、动循环经济深入发展。到2025 年,全城资源产出率较2020年提高15%。(六)增加生态系统碳汇增加森林碳汇。实施林业重点工程,提升森林抚育经营和可 持续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和重点区域绿化工作。到2025 年,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4500万亩。城镇绿化率达到40%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增加区碳汇。实施区保护工 程,扩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实施新一轮区生态保护奖补政 策。到2025年,全城区退化沙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增加农田 和湿地碳汇。加强农田保育,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实施湿地保 护工程,力争全城30%以上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七)适应气候变化1、提升城乡基础设施适应能力
4、。加强城区规划引领。在旧城改造、新城建设、城区扩建、乡镇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 素,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城区规划。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灶具、农 用电动车辆、节能环保农机和渔船,发展节能低碳农业大棚,推 进农房节能改造和绿色农房建设。调整优化供排水、交通、能源、 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提高城区生命线系统基础设施建 设标准和抗灾等级。提高城区绿化生态服务功能,加快推进海 绵城区建设,主要低洼易涝地区排涝标准达到五年一遇。重点 区域和城乡抗旱能力显著增强。到2025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 化处理率达到97% ,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 ,设市城区建成 区2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区建设要求。2、提升农
5、业与林业适应能力。旱作农业区推广集雨补灌、农艺节水、保护性耕作等技术,引进和培育高光效、耐高温和耐 旱作物品种。因地制宜开展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以实施 整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基础,推动形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可持续运行机制。加强林木良种培育和良种基地建设,坚持适地 适树,优化造林模式,加强森林抚育与经营管理。提高农业与林 业病虫害与疫情防控能力。到2025年,全城化肥利用率提高到 35% ,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3、提升人群健康领域适应能力。加强对气候变化敏感性疾 病的监测与防治,开展气候变化相关疾病流行特点、规律及适应 策略和技术研究。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设气象和自然
6、灾害 监测预警系统,制定抗御不同类型气候灾害应急预案和联动机制, 提高极端气候事件的预警应急能力、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提高 公众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认知水平,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增强 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气候 变化风险治理体系。(八)加强科技创新支撑1、加大节能低碳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力度。组织实施 节能减排低碳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组织研发能源、工业、建筑、 交通、农业、林业等重点领域经济适用的节能低碳技术。加快高 超超临界发电、低品位余热发电、小型燃气轮机、煤炭清洁高效 利用、废弃物协同处理等新型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在节能评 审、补助项目申报等具体工作中落实
7、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 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转化推广清单。推广高效烟气除尘和余 热回收一体化、高效热泵、半导体照明、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成熟 适用技术。建立政产学研用有效结合机制,形成技术研发、示范 应用和产业化联动机制。鼓励利用现有政府投资基金,引导创业 投资基金等市场资金,加快推动节能低碳技术进步。2、推进节能低碳技术系统集成应用。推进区域、城镇、园 区、用能单位等系统节能降碳。在国家级节能减排、低碳、循环 经济等示范试点地区,以及示范作用大、辐射效应强的园区和城 区,加强节能低碳技术集中示范应用。统筹整合钢铁、水泥、电 力等高耗能企业的余热余能资源和区域用能需求,实现能源梯级 利用。综
8、合采取节能减排系统集成技术,推动锅炉系统、供热、 制冷系统、电机系统、照明系统等优化升级。3、加强气候变化基础研究。积极开展城区应对气候变化趋 势研究及对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影响评估和政策环境研究。充 分利用城区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机遇,做好大数据、云 计算等技术与区域低碳发展的融合研究。加强生产消费全过程碳 排放计量、核算体系及控排政策研究。开展低碳发展模式资源环 境保护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九)完善政策体制机制1、健全地方性节能降碳法规标准。制定出台城区固定资 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修订城区实施节约能源法办法。 落实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节能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健全节
9、能标准体系,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到2025年全城新建建 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0%。碳排放权交易管理 条例出台后,适时制定我区实施办法。2、完善价格收费政策。落实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和水泥、 电解铝等行业阶梯电价政策,清理各级政府违规出台的高耗能企 业优惠电价政策,运用价格杠杆促进节能降碳。研究完善居民阶 梯电价(煤改电除外)制度,全面推行居民阶梯气价,深入推进 供热计量收费改革。3、完善财政税收激励政策。加大对节能降碳工作的资金支 持力度,统筹安排相关专项资金,支持节能降碳重点工程、清洁 能源应用、能力建设和宣传推广。落实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推广 节能环保低碳服务政府采购,完善节能环
10、保低碳产品政府强制采 购和优先采购制度。落实支持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 惠政策。4、健全绿色金融体系。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创新,力争纳入 国家绿色金融试点地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节能降碳重点工 程给予多元化融资支持,积极推广运用清洁发展委托贷款。积极 发挥环保基金的引领作用,支持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投入节能减 排降碳重点工程建设。支持以碳排放权、排污权和节能项目收益 权等为抵(质)押的绿色信贷。推进绿色债券市场发展,鼓励重 点用能和控排企业、地方平台公司发行绿色债券。5、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鼓励节能服务公司创新服务模 式,为用户提供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一 站式合同能源
11、管理综合服务。落实节能服务公司税收优惠政策, 鼓励各级政府加大对合同能源管理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建 立节能服务产业投资基金,支持节能服务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建 立节能服务公司、用能单位、第三方机构失信黑名单制度,将失 信行为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四、保障措施(-)合理分解节能降碳指标。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 控及碳排放强度控制,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健全目标责任分 解机制,将全城能耗总量控制、能耗和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分解 到各市、主要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要根据城区下达的十四五 及年度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明确下一级政府、有关部门、重 点用能单位责任,逐步建立城区、市、县、重点用能(碳排放
12、) 单位四级用能和碳排放管理体系。(二)加强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监督检查。强化节能降碳约 束性指标考核,充分发挥各级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 小组的统筹协调和监督落实职能,每年逐级组织开展对县(区) 政府节能降碳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 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按照相关 专项规划和工作方案,切实抓好落实。组织开展节能降碳专项检 查和执法监察,督促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加强节能审查,强化事 中事后监管。(三)加强节能降碳统计监测和监察能力建设。健全完善能 源消费统计指标体系和核算方法制度,加大统计数据审核与执法 力度,强化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加强应对气候
13、变化统计能力建设, 进一步完善能源活动、工业、林业、废弃物处理等领域相关统计, 建立城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常态化机制。推动城区重点企 (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报送平台建设应用,实现企业温室气体排 放数据联网直报。定期公布各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单位节能降 碳目标完成情况,发布节能降碳监测预警信息,督促指导地方推 进工作。强化节能监察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区、县三级节 能监察体系。(四)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节能低碳。推动全社会树立节能 是第一能源、节约就是增加资源的理念,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引 导全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更加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抵制 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与
14、新能源 汽车、高效节能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减少一 次性用品的使用,限制过度包装。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出行,倡导 绿色生活和休闲模式。深入开展全民节约行动和节能低碳”进机 关、进单位、进企业、进商超、进宾馆、进学校、进家庭、进社 区、进农村”等十进活动,每年组织开展城区生态文明宣传 周、节能宣传周和低碳宣传日活动,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参与 节能低碳的社会氛围。3.5%以下;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7% ,碳排放总量得到 有效控制。到2025年,全城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 ,活立木蓄积量达 到15亿立方米,综合植被盖度提高到45%以上。第三产业和战 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进一步提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四 五节 能减排降碳 综合 工作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