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记住北宋与辽、西夏建立的时间;“7亶渊之盟”1.2 能力目标:理解北宋、辽、西夏的“和议”对民族的融合发 展的重要意义L3情感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 的民族观2 .学情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逻辑思维能力,层层善诱,用 图片和历史小故事来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培 养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3 .重点难点:理解宋、辽、西夏“和议”给边疆少数民族建立长期的和 平交往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4 .教学过程一学时4.1.1 教学目标:了解北宋时期祖国境内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辽、 西夏、
2、先后兴起、辽宋战争、澧渊之盟、宋夏和战等知识。通过 评价澧渊之盟与宋夏和议,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的 能力。正确认识契丹、党项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方、西北等边疆 地区的开发所作出的贡献。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正确看待历史的民族关系。4.1.2 教学重难点:契丹、西夏的兴起和北宋的关系。正确评价澧渊之盟、宋 夏议和对民族和平和发展所起的作用。4.1.3 教学活动:【导入】复习导入,引入内容以同学们上节课感兴趣的杨家将故事,复习巩固了上节课的 内容,同时也引出疑问:当时与北宋有关系是哪个少数民族?除了这 个民族还有哪个少数民族也正在兴起?激起学生探究本课的学习兴 趣。【活动】 学生齐读内容,看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 年级 历史 下册 西夏 北宋 并立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