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家校共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四篇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家校共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四篇合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校家校共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告社会飞速发展,家校共育变得复杂多样化,一些具有时 代特征的命题相互交错重叠,学校育人的纬度正在发生着巨 大的变化,家校共育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一、家校共育的本质及现实困境家校共育的本质是家庭和学校共同培育,共同承担育人 的责任。既然是共同培育,那么育人就不是单方面的,更不 是某一方的服从与依附。家校共育中,学校起主导作用,教 师应包容差异,尊重多样性,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背景以及 家长对子女的关切,带着家长进。行思考,帮助家长找到困惑 的根源,共同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 学校教育,都应当主动规范各自的教育行为,尊重差异,尊 重彼此的立场,和而不同,
2、加强两者之间的合作,明确各自 的教育职责,形成教育合力。家校共育是为了使学校教育得到更多来自家庭方面的 支持,而家庭教育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家校 共育是一种跨界行动,但跨界是有底线的,严格来说这是一 种亲师合作,而不是互相推诿和指责。互联网打破了原有的 时空限制,拓宽了家校共育的渠道,达成了家校沟通的及时 性和交互性,同时也造成了家校教育边界的模糊,出现家校如有的学生反映,某学生性格比较暴躁,常常和宿舍同 学打架。班主任在和其家长沟通时发现,该家长在教导孩子 时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但是殊不知这让孩子形 成了逆反心理,性格也比较乖张。班主任并没有以“告状” 的口吻继续和该家
3、长沟通,而是提出建议,让家长试着和孩 子进行亲密接触,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家务,也可以将他带到 农田中,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在此过程中,家长将合作互 助的道理传递给孩子,让其明白,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 都需要和他人沟通交流,如果不能搞好关系,将会对未来的 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这样就从原先的粗暴教育模式转变成引 导,容易让孩子接受。同时,在宿舍生活中,班主任也加以 引导,让宿舍同伴相互说出自己感到困扰的事情,并通过互 帮互助来解决。通过一番家校共育后,学生端正了行为,而 家长也通过深度合作提升了育儿能力。在开展家校共育时,班主任不仅要让家长发现孩子的问 题,更要深度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
4、法。这 样就能调整双方关系,构筑平等互动的沟通渠道,实现教育 效果的最大化。(三)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成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在教育上的 投射,教师、学生和家长都要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进入社 会后也要展开自主探究,思考如何能提升共育效果。班主任首先自己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不断地接触、 了解促进家校共育的方法,这样才能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 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工作策略。其次,还要双管齐下,让学生 和家长也都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对于学生来说,在宿舍 管理中,可以设计一些和亲情有关的小活动,让学生回忆和 家人的生活,和同学说说参与亲子活动的具体过程,并思考 如何能更好地处理和家长的关系
5、。学生要思考在校留宿期间, 如何和家长沟通,向他们介绍自己在校生活情况,还要设想 在回到家中之后,怎样消除和家长之间的隔膜,亲密接触。 对于家长而言,他们要思考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人生的阶段, 要采用哪些不同的沟通策略,如何协调好家庭和学校之间的 关系。如有的孩子在宿舍中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 在回到家后就变了样,家长要思考如何提升他的劳动意识。如果家长、学生、班主任三方都能做到终身学习,不断 地得到成长和发展,那么就能进一步改善家校合作的氛围, 有助于改进教育措施,让学生得到全面成长。三、拓展活动资源,创新家校共育实施策略(一)区域家访,激活心灵体验班主任要积极拓展各种活动资源,积极创新
6、家校共育的 新策略。由于家长很难了解孩子在寄宿制学校中的学习生活 情况,所以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的方式提升沟通效果,促进 家校共育。但是传统的家访每次只能去一户人家,效率比较 低,所以班主任可以采用创新的区域家访方式,请同一小区、 村庄的家长一起赴会,在共同交流中激活心灵体验。由于班级中有不少学生来自某村,所以班主任就联系了 村相关负责人,在村农家书屋组织了区域家访活动,让同一 班级的家长和孩子都前来赴会。在家访中,班主任了解到该 村不少家长都外出务工,所以一般都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孩子, 于是便和村相关志愿者联系。村志愿者一方面可以给在校寄 宿的学生提供一些生活必需用品,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节假日 组
7、织同村的留守儿童一起做作业、吃饭,这样即使父母不在 身边,孩子们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此外,班主任还特别 联系了孩子的祖父母,指导他们使用微信,这样就强化了家 校沟通,他们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及时和班主任沟通讨论。 如有一位学生的爷爷提出孙子不喜欢参加村组织的学习活 动,假期每天都在家里看漫画。于是班主任就联系了村志愿 者,让他们在监督孩子做暑期作业的同时,也可以组织其参 与到看动画片、自编漫画等有趣的活动,这样就吸引那些原 本不感兴趣的孩子也参与到活动中。这样的区域家访让家长 和学生都激发了内心的情感,提升沟通积极性。区域家访的方式能提升工作效率,而且还能让同一区域 的家长彼此沟通,相互了解,
8、同时也能让他们关注到同区域 的留守儿童,并给他们一定的关怀。这样就构筑了家校共育 的小团体,能优化教育效果。(二)书信互动,开展深度沟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人都习惯了用微信等手 段沟通。但是实际上,手书的文字更具有温度,能起到深度 沟通的效果。很多在校生活的学生平常很少和父母沟通交流, 班主任可以开展“给家人写一封信”的活动,让他们通过文 字倾诉情感,进行深度沟通。班主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定期和家长通信,在 信件中可以写一下自己在寄宿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内心 有哪些困扰。同时,班主任也和家长沟通,让他们重视这种 书信互动的机会,将其当成了解孩子心理动向的机会,帮助 孩子反思自己
9、,提升品德修养。如有学生在书信中提到自己 很不喜欢寄宿生活,认为和室友很难沟通,而且学校里的规 章制度太多,包括定时熄灯等,都是自己很难接受的事情。 在收到孩子的“抱怨”后,家长要尝试宽慰、疏导孩子,鼓 励他大胆地和同伴沟通,试着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同时审视 自己,看看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是否会引起其他室友 反感。此外,家长还建议孩子设定每日计划,安排好一天的 工作和学习情况,这样就能确保在熄灯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 务。在一段时间的书信沟通后,学生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方 法,自己会在书信中写上当面不敢或不好意思说的话,家长 也认为这种方法有助于促进家校共育。在书信沟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向家长倾诉
10、内心的情感, 诉说小秘密,而家长也可以将难以言说的父爱、母爱转化为 文字,倾诉出来。这样就消除了亲子沟通中的时空间隔,能 让父母有效参与孩子的生命成长,记录下孩子成长中的点滴 印记。(三)导师制度,匡正不良行为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比较少,相互之间 缺少沟通,父母对学生缺乏足够的监督和管教。针对此问题, 班主任设计了多元化的导师监督制度,除了由宿管老师监督 以外,还可以让学生、家长也担当“导师”,全方位监督不 良行为。不少学生劳动观念比较薄弱,宿舍显得脏乱差,对此班 主任基于导师制度,设计了一系列地监督管理措施。首先由 宿管人员担任导师,指导学生如何清扫卫生、整理房间。在 此过程中评
11、选出劳动态度最端正、劳动技能最强的学生,担 任“小导师”,让他们负责监督寝室中其他同学的行为。小 导师不仅要安排好寝室值日生,更要帮助那些自理能力不强 的学生提升个人能力。如指导他们掌握高效的洗衣方法,学 习如何去除掉衣物上的顽固污渍等。此外,班主任可以建议家长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担当 “导师”。如农忙时节,由家长带领孩子到稻田里帮忙插秧。 学生了解相应的农业知识,并掌握了插秧的技巧,认识到劳 动能创造财富,改造生活。从学校到家庭生活,学生在“导 师”全方位地引导下,提升了劳动意识,改正了好逸恶劳的 不良习惯。让家长担任“导师”,能让学生对家长产生崇敬心理, 有助于亲子沟通,而由学生担任“导师
12、”,则能利用榜样效 应,同时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就提升家校共育效果,逐 步匡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在家校共育中,班主任要引导家长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 到学校的各种工作和决策中来,消除教育思想和理念上存在 的问题,优化家庭和学校的沟通效果,解决各种矛盾。这样 能让家校共育更加规范化,能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促进学生 全面成长。学校家校共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在现代社会中,学校的核心功能是为学生及相关消费者 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因此学校应以家教育方针与政策法规为 前提,根据学生及相关消费者的需求,根据未来社会对人才 素质的要求来确定学校的办学理念。我们应努力创办“让学 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的学校。结
13、合学校实际 寻找有效的评价方法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之一。因此,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应以学生的发展为 中心,建立学生、家长、社会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测评机制, 改变政府评价学校的单一模式,把评价还给社会。通过“评 价,这一平台,促进学生、家长、社区群众和学校之间的相 互了解和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进教育发展。我们在研究“把评价还给社会”时,“社会” 一词主要 指社会成员中学校教育的直接消费者一学生、家长、社区群 众。但是,大部分学生、家长以及社区群众由于对学校的教 育教学过程、机制缺乏全面的了解,往往站在个人或局部的 角度看待学校的教学活动,很难对学校予以科学、客观、全 面的
14、评价。因此,20XX年初,我校在“学校、家庭、社会三 维评价体系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顺应新时期的要 求,主动邀请多方面人士参与学校评价,着力研究如何克服 社区群众、家长及学生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以提高评价 的准确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并据此提出了 “社会、家长、 学生三维立体”的评价模式,尽可能实现多维评改。一、基本做法1.把评价还给学生,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师生之间并非简单的施教者与受教者,更多的是平等的 学习伙伴。尽管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思维不够填密,但 他们的评价往往最直接、最率真、最真实。因此,我们大胆 地提出“把评价还给学生”。(1)设立校务监督员,评价教育教学常规学校在每班设立
15、学生校务监督员对教师的日常教育教 学行为规范予以监督,若有教师出现不规范行为,学生校务 监督员有权代表本班学生向校长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如教 师出现不按时到岗、在课堂上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使用不 文明或有辱学生人格的不规范语言、使用手机等无线电通讯 设备、擅自离开教室等违规现象,学生校务监督员可以及时 提醒教师注意改正,若教师不接受,则可在课后向学校“3. 15工作室”或校长投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明确 了教师的行为规范,学会了正确评价老师的方法,教师也更 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主人翁精神和民主精神,师生之间形成了民主和谐的氛围。(2) “让我们做得更好,整
16、体评价教师形象每学年年末,我校面向全体孩子发放“让我们做得更好” 教师考评表,让全体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热情、 服务意识、专业水平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考评表列 出“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 4个评定等 级,请学生以不署名方式填写,并于统一时间交到校门卫室, 由教导处工作人员回收,确保评价公平、公开、公正、透明。一个个简单的圆圈,让我们客观真实地看到了学生对教 师们的评定。绝大部分学生对老师的评定为“优秀”,肯定 了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个别“良好”、“称职”的评定对 我们的工作提出了警醒,便于我们及时寻找原因、不断改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接触时间不同,导致很多学
17、生 对老师的了解程度不同,语文、数学教师所获评价较高,所 获“优秀”的评定全部达到了 96%以上,甚至很多教师达到 了 100%o而“良好”、“称职”的评定多出现在对科任教师 的评价中。我们一方面客观、公正地看待这一现象,理解科 任教师因课时量大、班额多而与学生缺乏沟通,所以规定若 科任教师能被任教班级80%学生的认定为“优秀”,就达到 “优秀”的等级。另一方面,我们请班主任老师做好沟通、 协调工作,转达孩子对老师的希望,同时请孩子站在教师的 角度换位思考,让孩子和教师在进一步沟通与理解的基础上, 使评价渐趋成熟。(3) “寄语我爱的老师”,引导情感性评价因为小学生认知水平较低,他们的评定往往
18、比较感性。 对教师评定的角度、深度和广度因自身需求、喜好而异,因 此目标考核式的评定并不能完个客观真实地反映孩子对教 师的评价。因此每学期末,我们还发放“寄语我爱的老师” 调查表,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对教师的情感性评价中。别小看 孩子稚嫩的笔触,那一句句童真的话语,生动地再现了教师 课堂教学风格,并直言不讳地提出了他们对老师的希望,描 绘出他们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形象。有的孩子感谢老师的严格 要求但又希望老师的语气能温婉柔和些;有的孩子敬佩老师 的一丝不苟但又希望老师的语言能幽默风趣些;有的孩子惊 叹老师对教材的钻研但又希望老师能多补充些课外知识;有的孩子感激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但又希望老师不要唠唠叨 叨
19、他们的评价每一字、每一句都洋溢着对老师的热爱, 委婉的建议更是激励着教师不断反省、不断进步。一张张表格不仅盛满了学生对老师的爱,更让老师看到 了孩子们真切的需要,这种心灵的交流,使师生之间形成一 种互敬、互助的和谐关系。2.把评价还给家长,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家长是学校教育的直接“消费者”, 家长对学校服务的满意度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现 代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已经从照顾、养护幼儿的养教关系转变 为满足家长对子女成才需要的责任关系。家长的支持和信任 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我们清醒地看到:学校成功的背后往往 有一个大力支持学校发展的家长群体。因此,我们响亮地提 出“把评价还给家长”。(
20、1)设立“家长委员会”,明确评价的范围我校在“三结合教育模式”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己 成立的“班级家长委员会”、“年级家长委员会”中采取自 荐、全校家长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成立“学校家长委员 会”,形成三级模式。学校通过与“校家委会”成员的多次 交流、协商,明确了家长参与学校评价的范围为:学校办学 理念的实施、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实效、 教师职业道德的评定、教师业务水平的评价。家长在参与学 教育越界、错位现象。这些都带来了当下家校共育的最大困 境:一方面,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不专业、不及时、不到位; 另一方面,家庭对学校和教师不信任、不支持、不配合。二、家校共育面临困境的原因分
21、析.家校共育组织和沟通形式单一化。学校作为家校共育的指导者、组织者,缺乏专业性。一 些学校家校共育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组织家长会,而很多学校 都是程式化地组织开展家长会,家长会交流的主要内容也局 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泛泛的班情和校情通报。学校作为家 校共育的指导者,没有科学规划不同学段的家长会的内容与 方式,没有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家长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 教育观念,进而达成家校价值一致和合作共赢。在日常教育 工作中,教师无暇关注除了学业成绩以外的学生的思想变化、 情感发展、德行养成,单纯在学生出现问题,影响学业或是 集体形象时,才会寻求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而在解决学生问 题的过程中,二些教师也不认真
22、研究学生问题背后的复杂成 因,只关注问题本身。1 .目标导向催生家庭教育的焦虑。在内卷化严重的当下,焦虑的家长一方面希望学校增加 延时服务,以确保孩子学习效果的最大化;一方面索求资源 最优化,经常会从零星片段或者是孩子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 中简单得出某位教师专业能力不行的认识,不尊重教师职业校评价时本着不挑刺、不求全,多建议、多合作的原则,协 助学校运作。(2)填写各类考评表,实施评价的权利每学期我校都以教师的“亮相课”(校本教学研究课) 作为交流的平台,把课堂面向全校家长开放,让家长走进学 校、走进课堂,近距离地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有条件的 家长还可以对孩子一天的学习生活进行“全程跟踪” 一
23、我 们任意一位教师的任意一堂课都对家长开放,从而让我们的 家长在填写“家长一日开放活动,反馈表时能较为客观、科 学、准确地对教师工作给予评价。衷心的夸赞、真挚的感谢、 殷殷的希望、精辟的分析、独到的见解、容智的建议,让我 们在感动之余冷静反思,及时调整、改进,以积极的态度尽 量满足家长的合理需求。每学年度末,家长还会与孩子一道填写“让我们做得更 好”考评表,表格内容、填写方式、回收方式与学生一致, 在此不再赘述。2 .把评价还给社会,共建优质教育环境“参与评价”的活动受到了家长、学生的广泛关注,在 实践中我们发现不仅学生、家长有兴趣参与到对教师教学活 动的评价中来,社会群众也饶有兴致地走进教师
24、的课堂观摩, 旨在为即将入学的孩子考察学校。社会是学校发展的沃土与 依托,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合作,才能保障学校教育有一个健 康、宽松的发展环境。社会群众的口碑更是对学校知名度最 有力的宣传。因此,我校加大力度,进一步提出“把评价还 给社会”。目前我们研究的切入点就放在社会力量对学校的 评价上。(1)以“红领巾服务队”为纽带,共创社区文明每周星期二下午是我校固定的社区活动时间,每个年级 的“红领巾服务队”成员轮流到社区教育基地、居委会、街 道办事处与社区友邻单位联手开展社区主题活动:小小税务 监督员、我是储蓄小行家、社区护绿行动等。孩子们的行动 传递着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也强有力地证明学校是社
25、 区的精神辐射源,有助于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的建立。假期中,我校学生按所住的街道、院落或单位宿舍组成 小队,每队10人左右,利用节假日深入社区开展丰富多彩 的主题活动,如“关爱在身边”、“环俣大家行”、“身边 的历史”等。各队还有“家长义务辅导员”、“社会义务辅 导员”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指导,提供帮助。各队在居委会的 帮助下还建立了相对固定的社会、家庭活动点。每次活动后, 小队长们要在“队长日志”上记载活动情况,假期结束时分 别由居委会和邻居对“红领巾服务队”的活动做出书面小 结鉴定。一篇篇热情洋溢的评语,既肯定了孩子们活动的成 效,也展现了社会群众对我校教育工作的理解、支持和赞赏, 中肯的建
26、议更是弥补了细节上的疏漏,既有感性的一面,又不失其科学性。今年,我们在学校一一社会一一家庭“三维立体模式” 的基础上还建立了 “雷锋少年”评价体系。学校老师、社会 成员、家庭成员们可以“三维立体地对孩子的学习、生活 进行评价,让评价更客观全面。(2)以“结对读书活动”为平台,构建学习型社会在街道办事处和社会组织的帮助下,我校“文学社”的 学生成员与社会干部、群众顺利地“结对子”,开展“小手 牵大手、书香满社会”活动。一组“对子”共读同一本经典 名著,并随时交流读书心得,共同完成读书笔记、读书报告, 继而相互以寄语的形式予以评价。大朋友们对自己的“读书 对子”夸赞不已,更对学校这种活动的形式、成
27、效赞赏有力口。 现在,我校的“文学社”成立了 “社会分社”,这些大朋友 们成为了 “社会分社”的首批成员,活动日益丰富多彩。(3)以大型主题活动为阵地,宣传学校办学理念为了向社会宣传我校的办学理念,展示师生风采,争取 社会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我校每学年都组织3次以上的全校 性大型主题活动,每次都邀请社会代表参加,并请他们提出 宝贵意见,以书面形式收集、存档。“六一谢恩日”、“小 学生研究大社会”、“建卫生家庭,做文明市民”、“清除 校园周边牛皮癣”等活动获得社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尤其是 “清除校园周边牛皮癣”的活动更是被各家主流媒体争相 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还赢得了坊安街道党委政府 的表彰
28、一、反思学生、家长、社会这三个维度,是我校“把评价还给社 会”的立足点。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当我们跳出 固有的模式,告别陈旧的思路,把评价还给社会时,我们并 没有因评价的角度多了而感到繁杂,相反,我们的天地更宽 To我们构建“三维立体”评价体系的尝试,让家长更了解 学校,将家庭教育的力量整合到学校教育之中,共同促进学 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形成教育合力;让社区群众更理解学校, 主动定位为参与者,用社区教育的力量促进学校教育的持续 发展,使学校成为社区精神文明福射源:让教师更勇于接受 挑战,主动接受多维评价,虚心改进,积极反思,不断创新, 将评价的结果转化为终身学习的动力;让学校更富有活力,
29、 主动接受监督,将自身的发展融入社会的发展中,为学生提 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努力做到让学生成才,家长放心,社 会满意。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的工作更加富有激情,学 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将把己有的成功经验制度化,既避 免“流于形式”,又防止“越俎代庖”,在提高学生、家长、 社区评价的合理性、实效性上下功夫,让“三维立体”的评价更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让“把评价还给 社会”这种新型的评价方法焕发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学校家校共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完善家校共育组织体系为打破学校围墙构建家校共育机制,我们努力构建四位一体的家校共育环境。在上级部门的推动和引导下,
30、我们在 区域内成立了区级、校级、年级和班级四级家长委员会,努 力创设学校、家庭、社会和网络四位一体的家校共育环境。 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建设家校共育平台,开发同步手机客户端, 集“通知、学习、管理、互动、评价”于一体,实现家校即 时沟通,拓宽交流渠道。目前,注册家长数突破XXXX个, 每个家庭至少有一名家长注册。二、开设线上和线下家长培训课程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巨大的变革,也为家 长成长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学校依托家校共育平台,建立资 源征集制度,从教师和家长中征集家庭教育资源,制作成微 课程,以供家长学习使用。目前这类课程的视频已到XXX余 个。同时,学校还派专门的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家长使
31、用数字 美术和思维导图等信息化软件,便于家长在家中辅导孩子学 习。为使家长更为直接地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还通过活动直播的方式向家长展示学校课堂教学的实况,实现 家校即时沟通。此外,学校鼓励家长间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 互动讨论和交流,共同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在线下, 学校面向不同类别的家长群体,分别组织了新生家长培训1、 年级家长培训和毕业班家长培训等多种培训,让教师和家长 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形成了强有力的家校共育合力。三、开发亲子活动课程学校依托网上家长学校平台,开设了亲子教育体验式课 程。这类课程具体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亲子共读课程和 亲子共创课程等。这类体验式课程由家长和学生
32、共同学习, 具有网络图文、音频和微视频等多种呈现方式,能更好地适 应家长和学生在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要求,深受家长和学生喜 爰。在能力测评室,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测试孩子的天资禀 赋,引导家长培养孩子的特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神 奇的XX软件可以对孩子的专注力进行测评和针对性训练, 消除家长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专注力的苦恼。通过这些亲子 共学、亲子共创等体验式课程,家长获得了成长,学生也开 阔了视野,更重要的是亲子间的感情也得到加深,达到了家 校共育的目的。U!k整合家庭教育资源为创建家校共育机制,我们努力整合家庭教育资源,具 体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学校成立 了 70余人组成
33、的、具有不同研究专长的区级和校级两级家 庭教育讲师团,细化时间节点和年级节点,分行为习惯培养、 亲子沟通技巧、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题,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 育和亲子实践活动。目前,参与家庭教育讲座的人数已突破 XXX余人次,讲座形式和效果广受家长好评。二是把家长请 进课堂。我们发挥家长的自身特长和行业优势,把家长请进 课堂,为孩子们引进课堂外的课程资源,拓宽孩子们的视野。 参与授课的家长通过这种特别的体验,对教育产生了更深刻 的感受和领悟,成为联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纽带,有效 弥补了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我们首先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 对整个近XXXX名家长的学历、特长和职业等信息以及XXX 余名学生
34、的爱好、兴趣和体质等情况进行了调研,详细了解 了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和个性化发展需求。然后,学校根 据大数据调研分析结果,把社团发展与家长特长紧密结合, 热情邀请和鼓励家长走进社团课堂。目前,通过300余名家 长和教师的密切配合,学校分别开设了民族舞、插花、茶艺、 剪纸、足球等30余种家校共育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奠定了基础。的专业性。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干涉,造成家校共育边界不清、 权责不明、家校关系紧张等问题。3.学生主体地位严重缺失。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家庭、学校、社区都是服务于学生 成长的。然而,随着家庭和学校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 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却越来越被忽视。在中学沉重的学业
35、压 力下,学生很少被看见,学生的情绪很少被理解和接纳,家 庭和学校大多紧盯着学生的学习。家校双方好像都习惯性地 忽视了学生内心的需要和感受,习惯性地用自己的视角来定 义成功和优秀。没有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中心的家校共育, 无论从哪个方向出发,都是错的。家校共育困境的突破口在学校,学校要主动作为,结合 本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家长明确家校共育的本质, 明确育人的目的,把握家校共育的边界,助力学生的健康成 长。1 .学校要有前瞻意识,为家校共育纵深化发展搭建平台。早在20XX年,学校就成立了家长学校,并不断完善家 校共育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打造具有中华特色的家校共育主 题活动。20XX年,学校
36、成功申报德育课题“以家校共育为指 向的云工程建设项目研究“,以课题研究提升自身的专业化 水平。20XX年,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学校通过云端传递“批 判性思维好声音”,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拨开迷雾找 到真相,学会明辨真伪、独立思考,家长、学生、教师借助 平台思维碰撞,大大提高了家校共育的品质和内涵。20XX年 n月,学校启动中华中学家校共育平台,创新线上线下的沟 通机制,开发家校共育新途径。2 .学校要加强系统思维,规划好家校共育工作。学校在搭建共育平台的基础上,拟定家校共育工作计划, 自上而下有序开展家校共育工作。学校从生命、生长、生活 入手,坚持初高中教育衔接理念,通过深入调查,整理当前
37、家校共育的主要内容,如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集体主义精 神的培养、假期生活指导、电子产品管理、理想教育及生涯 规划、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男女生交往等。学校积极开展家 校共育实证研究,整理典型案例,进行大数据分析,做家庭 教育的专业引路人。学校定期组织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生 问题的专题讲座,精心打造品牌活动“家长开放日”,营造 家校共融的育人氛围。家校常态化的互通,促进了彼此的反 思与调整,促进了多维、互动、互促、互补的育人机制的形 成。3 .学校要牢固树立学生是家校共育主体的意识。家校共育的中心是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家校 共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以手机管理为例,学校不是一味禁止 使用手机,而是
38、指导学生学会友好地使用信息工具。我们认 为,信息媒介素养是未来人必备的素养,家校要引导学生正 确使用信息工具并学会自我管理,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变化。学校在推进校园“零手机”管理的过程中,借助家校 共育平台,通过系列化的组织和论证工作,达成教师、家长 和学生三方的共识。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仍以手机的管理为例,学校以 “线下主题班会+线上家长会”形式组织学生和家长对手机 的使用展开辩论。线下主题班会课上,学生们通过辩论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 识。线上家长会上,家长们交流各自对电子产品使用的想法,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班主任则从情绪疏导入手, 引导
39、家长寻找契机,正确指导孩子合理规划手机的使用时间。 此外,学校不仅关注“输入端”,还特别关注“输出端,为 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学校为每个班级准备了紧急备用手机, 由专人保管,学生课间可以任意借用;为满足学生了解世界 的需要,学校增设数字阅览区,方便学生随时查阅;有特殊 需要的学生,在申请得到批准后可携带手机到学校,上课期 间放入班级保险箱或者交由宿管老师保管。总之,家校共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搭建好家校共育平台,做好专业 指导。学校家校共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家校共育指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融合起来,共同承担 教育孩子的责任,促使其全面发展,是一种以学校为主要场
40、 域,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双向互动活动。在农村寄宿制学 校的管理工作中,可以发现由于农村家长常常外出务工,存 在孩子处于隔代教育的状态,孩子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一些问 题。班主任要考虑到农村学生的特殊性,思考如何体现出时 代性,优化寄宿制管理,让学生得到全面成长。一、聚焦教育过程,探析家校共育存在问题(一)意识不强,源于“越帮越忙”农村寄宿制学校家校共育的效果不好,其原因是多方面 的,除了家长本身的因素以外,也存在教师、学校方面的问 题,所以要一一甄别,并探究合理的解决方法。由于不少农 村家长自身受教育水平不高,他们普遍认为将孩子送到寄宿 制学校,自己就能完全脱手不管,有的家长虽然有参与管理 的意
41、识,但是由于自身能力的问题,存在“越帮越忙”的情 况。班主任要多管齐下,首先利用微信等方式联系学生家长, 让他们意识到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性,端正其认识。其次要 不定期给家长推送一些和教育有关的视频、文章,提升他们 的教育意识。最后则要根据家长的实际能力设计工作策略,如可以设计“学校开放日”,让家长参观学校宿舍,并对管 理提出批评建议等。在家校共育的实践中,班主任要让家长逐步改变认识, 意识到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还要设计由浅入深、 难度逐步提升的活动,让家长在实践参与中提升管理能力。(二)组织不力,存在“抵触心理”班主任组织不力,导致家长对家校共育存在一定抵触心 理,这也是寄宿制学校面
42、临的问题之一。班主任要强化自身 的宣传、管理能力,建立起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纽带,这样才 能消除家长的反感心理,让他们积极参与。要解决这一问题,班主任要提升管理意识,并设定人性 化的管理制度,可以组织家长自主选出家长委员会,由家委 会牵头人和家长协商讨论,制定寄宿制相关的规则制度。此 外,班主任还要注意家长在参与家校共育的过程中是否出现 了矛盾的观点,一旦出现,则要加以引导。如有家长给孩子 报了课外辅导班,但是也有家长认为这不符合“双减”规定, 双方因此而争执,此时班主任就要协调双方观点,并给他们 介绍国家的“双减”政策及学校的办学理念。(三)缺乏衔接,未能“形成体系”学校在制定校园管理计划时,常
43、常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教 学工作中,但是却忽略了家校共育方面的内容,这也是影响 家校共育效果的重要原因。部分学校只是为了迎合上级检查, 组织家长会和家校活动时也流于形式,没有形成系统,更没 有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衔接在一起。学校德育部门要系统性推进家校共育策略,这可以从三 个角度入手设计:一要重视信息的透明度,要构筑家校联系 网,并利用微信及时将学生在寄宿制学校中的生活情况反馈 给家长。二要重视家长的参与度,引导其为管理制度出谋划 策,又或者参与设计各种家校活动。三是要注意实践性,避 免纸上谈兵,而要积极组织活动,引导家长切实参与到家校 共育中。从这三个角度入手做好计划,能形成更完整的体系,解
44、决家校共育活动的随机性和随意性强的问题,构筑长期、稳 定的共育体系。二、指向健康成长,探析家校共育基本原则(一)合理定位角色,科学互补在了解家校共育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后,班主任要探 究调整方法,积极改进工作策略,探究家校共育的基本原则。 首先要注意家长和学校各自的角色定位问题,要做到科学互 补,班主任作为引导者的角色,要指导家长高效地参与到家 校共育中,并帮助家长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树立自己的威信。 家长则要提升自己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学校的工作中。班主任作为引导者,要给学生家长推荐一些和育儿有关 的信息和资料,并倾听家长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他们找到 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有家长提出孩子虽然在寄宿
45、制学校就读, 但是自理能力依然不强,在周末会将衣服带回家,让母亲洗。 班主任在了解此情况后,就设定了相应的引导策略,让学生 在学校中试着自己洗衣服,请宿舍中的其他同学帮助他掌握 洗衣服的诀窍。同时,家长在家庭生活中也要让孩子自主洗 衣服,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主能力就会提升。此外,家长作 为参与者,要响应学校的号召,并且给学校出谋划策。家长 在家庭生活中就要提升孩子的劳动意识,让他们从自己清洗 衣物开始做起,渐渐地参与到做饭、打扫卫生等其他家务劳 动中,提升劳动意识。此外,还有家长试着给学校出谋划策, 提出可以在宿舍中举行清扫比赛或者洗衣竞赛。这样就明确 了班主任和家长的角色定位,相辅相成,提升了家校共育的 效果。如果班主任能引导家长参与到家校共育中,家长起到配 合、支持的作用,帮助学校拓展教学资源,那么就能起到科 学互补的效果,有助于促进学生良好发展。(二)加强深度协作,形成联动由于初中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还不够强,所以在寄宿制学 校管理活动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果班主任直接向家 长反映情况,易被学生误认为是在“告状”,所以班主任要 改变沟通方式,从简单的“告知型”沟通方法,转变成联动 性深度协作,全面协调家长、学生、教师之间的关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