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态批评:论理查德 · 鲍尔斯《上层林冠》.docx
《物质生态批评:论理查德 · 鲍尔斯《上层林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生态批评:论理查德 · 鲍尔斯《上层林冠》.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质生醐髀:陲直德鲍尔斯层林冠【摘要】作为生态批评的第四波浪潮,物质生态批评强调三点:物质和施事能力,物质和叙事能力以及物质和意 义。在上层林冠中,理查德鲍尔斯展演了树的施事能力,并阐述了“万物相连”的主题,以此来挑战传统的人类和非 人类自然二元论。他进一步揭示了物质的意义来自彼此互动交融。【关键词】物质生态批评;施事能力;叙事能力;意义上层林冠是理查德鲍尔斯的第十二部小说,该书一发表便广受赞誉,一举获得2018年曼布克奖提名与2019 年度普利策小说奖。柯克斯书评称赞该小说“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它既是乐观的,又是宿命论的,既显得理想主义, 又并非天真幼稚”。小说外表看来讲述了 8个家族9个主要
2、人物横跨半个多世纪的爱恨纠葛的故事,但他们的命运都与树木有着千丝 万缕的交织,最终将这些主要人物的命运缠绕在一起的也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激进环境保护运动。鲍尔斯不是第一次为环境、为生态发声,他之前的小说盈利回声制造者都关注过生态环境,透露出他对 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但在该小说上层林冠中,他的笔触更深,目标更远,正如纽约时报称赞的那样,“上层 林冠完成了一项艺术与科学两个专业领域里极少有作家能够完成的任务”。他通过“树木叙事”,赋予了树木物质生态批 评中核心的“施事能力”和“叙事能力”,启示人们重新思考人类与植物之间的主客体关系,颠覆了人类优越于自然的传统理 念,挑战了人类中心主义,表达了构建“后人
3、类共同体”的诉求。一、物质生态批评之施事能力自欧洲文艺复兴开启了人文主义的新篇章后,人类开始构建“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一切非人类的他者(如: 自然)都被边缘化,甚至沦落到低贱的地步,“这些性恋化的、种族化的和自然化的他者,沦为比可支配身体的人类地位 都不如的地步”,人类对于自然的一切拥有可以支配的权力。作为生态批评的第四波浪潮,物质生态批评从新物质主义和生态后现代主义两大理论中汲取养分。受到量子理论 的影响,新物质主义将人类和非人类自然都视为物质,并认为物质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施事能力、理性智力等并不是物 质施事能力的必要条件,“物质的施事能力扮演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与将施事能力与人类的意
4、向性和智力关联的观点相反, 物质生态主义认为物质同样具备行动效果”。就其本质来说,施事能力指的是不断变化的“生成过程”。因此,施事能力不是人类特有的,而是所有物质的共性,所有的物质都通过“内在互动(intra-action)施展施事能 力。施事能力的普逾性挑战着人类中心主义,使得人类对自然化的他者不再拥有优越感。鲍尔斯的上层林冠彰显的正是植物的施事能力。首先,第一个故事赫尔家族历经四代人拍摄的板栗树照片就 见证了树木内在不断变化的“生成过程”。赫尔家族是来自挪威的移民,他们最终定居在美国中西部,成为拓荒先驱。尤 根赫尔种植了 6棵板栗树,其中只有一棵历经寒冬、干旱、雷击、疾病而幸存下来,当地农
5、民称它为“哨兵树”(sentinel tree)。他的儿子约翰赫尔突发奇想地开始了他的宏伟计划每月为这棵板栗树拍摄一张照片,这项横跨四分之三个 世纪的行动,记录了一棵板栗树如何成长为具有家族和地标意义的大树。用短短的五秒钟,浏览四分之三个世纪积累的 几千张照片,人类看到了这棵树的“生成过程”。鲍尔斯通过赫尔家族的举动,告诉人类,树木不再是静止的,人们看不 到树木的“生成过程”,是因为人类所见太狭隘,“你们从来没见过完整的我们、是的,人们只能看到树的地上的局部,而 地下更多的局部,人们知之甚少;相比树的寿命,人类生命太短暂,人们只能见证树木生命的一局部,正如赫尔家族的栗 子树,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
6、天大树,绵延数代人。在小说的最后,尼克赫尔也完成了一项壮举,他在原始森林里用树木搭建了巨大的从高空中能够看清的字静 止(still)。当人们从高空凝视这个字,思考它传达的意义时,会发现“这个字已经变得更绿。苔葬猛然生长,甲虫、地 衣和菌类正将圆木变成土壤”。在人们认为的静止的表象下,各种“生成过程”暗流涌动。除了核心的“生成过程”外,鲍尔斯笔下的树木还具有其他施事能力。比方“诉说”“记忆”“凝视”“感知”能力。文章开篇 就提到树木用自己独特古老的语言“诉说着曾经的灾难”“重复着风中的八卦”“预言着未来的天气”。种子能够“记忆”它儿时 的季节并因此开花。田野中的树木能相互交谈,甚至更远处的树木也
7、能愉快加入,它们甚至揶揄人类的无知“你们从 来没见过完整的我们”。当印度裔少年尼勒梅塔要决定他的游戏开发走向时,他漫步校园,注意到了曾经忽视的“昆士兰 瓶树”“他有种强烈的被凝视的感觉”,周围的植物对他的“凝视”给了他开发新游戏的灵感。对于帕特丽夏来说,树木能“感 知”人类正在靠近,当你在树林中散步后觉得心情愉悦时,正是一些物种在试图“贿赂”你。“树一直在试图接近我们,但它 们说话的频率太低,我们听不到。H (Trees have long been trying to reach us. But they speak on frequencies too low for people to
8、hear.)值得一提的是,树木的这些施事能力并不是鲍尔斯的文学想象。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帕特丽夏因为与生俱来的听 力言语障碍被社会排斥,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让她有机会更接近非人类自然。她通过研究,证实了树是社会性的 存在,它们之间会交流,会传递信息,会照顾彼此,甚至会发出危险警报保护彼此。“没有什么比树更孤立,或更具有社 会性。” (Nothing is less isolated or more social than a tree.)虽然帕特丽夏的结论一开始受质疑,被否认,造成她失去教职,但同样地,这些不幸都让她更亲近并植根于自然, 开始了她的种子库工程。多年后,她的研究在科学界得到了回
9、响和证实。因此,鲍尔斯以文学想象表达了植物的施事能力,并以科学领域的研究为其背书,颠覆了施事能力是人类区别于 非人类自然的传统概念,解构了人类中心主义。二、物质生态批评之叙事能力物质施事能力的普适性向人类自我重构提出挑战,物质生态批评认同阿莱莫有关“物质自我”的概念,认为人类本身 由各种自然物质构成,而“物质自我”与“物质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人类与非人类共同编织共生的关系网,在这个关 系网中,人类与非人类自然通过互动生成意义就是物质的叙事能力。在叙事文本中,非人类自然的叙事能力首先通过拟人描写得以再现,鲍尔斯在上层林冠中的拟人手法处处可 见,他笔下的树木既有血肉的温度,也有灵魂的深度。叙
10、事能力另外一个重要考量就是展演“自我作为物质与更广袤的环 境紧密相连”,展示“人类与其他物质间沟通交流所启发的人类叙事”。非人类自然的叙事能力通过与人类的互动实现。从文本结构来说,鲍尔斯以树的树根、树干、树冠、种子命名每个章节,树木不再是文本描述的对象,而成了文 本本身。整本书可以看成是树木谱写的宏大史诗,树木的“生成过程”和人类的命运有了意外的交织。“根”是基础,编织了 主要人物的故事背景,“树干”是主要局部,这些人物因树结缘,本章节也是该书的核心,铺展出了大局部故事。“树冠” 是树的顶部,象征着故事开展到了最枝繁叶茂的局部,欧丽薇亚因意外而死后,其他人物开始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新的认 识和反思
11、。最后的“种子”局部,作为结尾,给人一种新生的希望。从文本内容来说,书中9个主要人物的命运起伏都与树木有着互动和交融。赫尔家族的板栗树已在上文提及。中国裔的马米米随父亲从上海去到美国,父亲在后院种植了一棵桑树,借以寓意新生活的开始,当这株桑树历经 二十年逐渐死去时,其父亲突然丧失了活下去的动力和念想,选择在桑树下了结此生。有社交障碍的亚当能与树神秘交流,当他看到用粗麻布包着的树根时,他听到了树木快要窒息的呼救。他的家庭 为每个小孩种下了具有象征意义的树木,只有他注意到了他姐姐利(Leigh)的榆树在渐渐枯萎,这也预示着利最后不 幸的结局。雷和多罗茜夫妇在经历了生育失败、婚内背叛、丈夫中风瘫痪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层林冠 物质生态批评:论理查德 鲍尔斯上层林冠 物质 生态 批评 论理 鲍尔斯 上层 林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