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单元测试及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声现象单元测试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现象单元测试及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声现象单元测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如下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一现象充分说明()A.声音可以从空气中向水中传播 B.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C.声音在水中比空气中传播得快 D.声音在水面发生了反射2 .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绝。其原因是()A. 一定是大钟的回声B.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C.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D.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3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 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
2、播C.声音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4 .空气、水、铝管中声速分别为340m/s、1500m/s. 5000m/s;并且两次声音的时 间间隔大于O.ls,人们才能把两次声音区分开。那么,当含水铝管的长度至少为以下哪个数 据的时候,敲击铝管的一端,耳朵贴在铝管另一端的人才能听到三次敲击声()A.约 36.5mB.约 44m C.约 214.3mD.约 294.8m5 .如图甲所示,乒乓球静止靠在左侧的音叉上,如果用小锤敲打右侧的音叉,我们能 听到右侧音叉发出声音同时乒乓球被弹开,如图乙,如果把这个实验由宇航员带到月球上外 部环境中去完成,那么IL 1W甲乙A.能听到声音
3、,但乒乓球不会被弹开B.不能听到声音,乒乓球也不会被弹开C.能听到声音,乒乓球也会被弹开D.不能听到声音,但乒乓球会被弹开6 .学校举行诗歌朗诵大赛,根据防疫要求,不聚集,各班选手通过校园广播进行朗诵, 同学们虽然看不到朗诵者,也能分辨出是本班同学在朗诵,这主要是因为不同选手的()A.音调不同B.音色不同C.响度不同D.声波不同7 .甲、乙音叉的形状差不多,分别标有“256Hz”、“512Hz”字样,先后用相同的力度敲 击它们,甲、乙两音叉相比()A.甲响度小B.甲音调低C.乙振幅大D.乙声速小8 .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不
4、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9 .以下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有()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10 .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A.声音的响度太大B.声音的频率太高,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C.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D.声音的音调太低11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以下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教室周围植树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塞
5、C.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12 .在学校复学期间,为了加强防疫,建议在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区域师生要继续佩戴 口罩,戴口罩给师生交流带来的影响是()A.戴上口罩后产生了回音B.改变了声音的音色,制造了噪音C.降低了声音的音调D.减小了声音的响度二、填空题13 .端午节赛龙舟时,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而产生的,鼓声主要是通过传到人耳。声音的传播在 中最快,中最慢(选填“固体”“气体”或“液体”)。14 .古诗鹿柴中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声带 产生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 速度。15 .如下图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象 单元测试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