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巩固《刑法》(2022年最新版).docx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巩固《刑法》(2022年最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巩固《刑法》(2022年最新版).docx(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巩固刑法(2022年最新版)【下载须知:本试题作为考前模拟练习,主要涉及行测知识类,供100个单项选择 题+答案解析】事业单位考试必看考点高频试题:1、单项选择题对被判处 以下有期 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改表现,适用减刑确实不致再 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A: 一年B:二年C:三年D:五年参考答案:C此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刑法规定,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 其犯罪情节和悔改表现,适用减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 缓刑。2、单项选择题张某的次子乙,平时经常因琐事滋事生非,无端 打骂张某。一日,乙与其妻发生争吵,张某过来劝说。乙转而辱骂
2、张C:死缓执行期间有悔改表现的D:死缓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参考答案:B此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刑事诉讼法第210条第2款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 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 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12、单项选择题甲因犯盗窃罪被公安机关逮捕,在审查期间,甲 又主动交代曾实施抢劫犯罪。甲交代出抢劫案件的行为属于A:自首B:坦白C:立功D:悔改表现参考答案:A 此题解释:【答案】A.解析:刑法第67条第2款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 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 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13、单项选择题符合以下哪一情形而在
3、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 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不构成累犯? A: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以后B:赦免以后C:缓刑考验期满以后D:假释考验期满以后参考答案:C此题解释:【答案】Co解析:刑法第65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 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 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分,但是过失犯罪 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所以A、B不选。刑法第85条规定“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 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所以, 假释考验期满符合刑罚已经执行完毕的条件,可以构成累犯,选项D 不选。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
4、刑罚就不再执行,不属于刑罚执行完毕,所以C选项应选。14、多项选择题抢劫罪与抢夺罪的主要区别在于A:犯罪客体不伺B:犯罪目的不同C:犯罪手段不同D:犯罪结果不同参考答案:ACD此题解释:【答案】ACD。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抢劫罪和抢夺罪的区别。 抢夺罪和抢劫罪都是行为人当着被害人的面公然的实施夺取财物的 行为;主观上都是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为直接故意;主体都是一般 主体。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侵犯的客体不同。抢夺罪侵 犯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而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复 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他人的人身权利。(2)犯罪手段表现不 同。抢夺罪是趁人不备公然夺取财物,而
5、抢劫罪那么是行为人采取暴力、 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或者直接将财物抢走。(3)犯 罪结果不同。抢夺罪的法定结果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而抢劫罪的法 定结果除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之外,还包括可能造成被害人伤亡的结果。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CD。15、多项选择题以下选项中属于主刑的是A:拘役B:刑事拘留C:死刑缓期执行D:逮捕参考答案:AC此题解释:AC解析刑事拘留与逮捕均属于刑事强制措施,故应排除B、D项。 拘役与死刑缓期执行都是主刑。16、单项选择题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 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 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 A
6、: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参考答案:B此题解释:【答案】B。解析:李某明知私拉电网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仍 然在自己的花房周围拉电网,并且未采取任何防止结果出现的措施, 对出现的结果是一种漠不关心的放任态度,所以是间接故意。17、单项选择题贾某骑摩托车违章撞伤田某,造成田某腿部表皮 破裂。贾某送田某到医院治疗,护士未作皮试,即给田某注射破伤风 针,田某因药物过敏而死。贾某的行为对田某死亡而言属于 A:过失杀人罪B:过失致人重伤罪C:交通肇事罪D:意外事件参考答案:D此题解释:【答案】D。解析:贾某撞伤田某,但无法预见到田某因医生失职而 死亡。贾某撞伤田某并送其
7、至医院的行为于田某的死亡没有直接因果 关系。属于意外事件。18、单项选择题甲将车停在银行门口,到银行办事,办完事出来倒车时,将蹲在汽车尾部玩耍的两岁男孩轧死。甲的行为属于。A:疏忽大意的过失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意外事件参考答案:A此题解释:A解析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 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 果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 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防止,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此题中甲并没有预见到结果的发生,故A项说法正确,C项说法错误。 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
8、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 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 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 的原因所引起的。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这是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的 区别。19、单项选择题王某持匕首抢劫张某,在争斗中王某头部撞击墙 角昏迷倒地,匕首掉在地上。张某见状,捡起匕首往王某心脏部位猛 刺数下,导致王某死亡。对于张某用匕首刺死王某的行为,以下说法 正确的选项是A: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B: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C:属于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D:属于故意杀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参考答案:D此题解释:【答案】Do【解析】王某头部撞击墙角昏迷
9、倒地,已经丧失了攻击能力,张某已 经不存在进行防卫的前提条件了,此时他再去捡起匕首往王某心脏部 位猛剌数下,导致王某死亡,显然是故意杀人,应当负刑事责任。20、多项选择题以下关于追诉时效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oA:追诉时效期限是以法定最高刑为标准,不是以实际应当判处的刑 罚为标准B: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不再追诉C: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以后,如果认为有必要追诉, 可以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D: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不再追诉参考答案:CD此题解释:CD解析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不再追诉, 故C、D项说法错误。此题正
10、确答案为CD。21、单项选择题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参考答案:B此题解释:【答案】Bo22、单项选择题罚金刑的适用方式是A:只能独立适用B:只能附加适用C: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D:只能并科适用参考答案:C此题解释:【答案】Co23、单项选择题甲在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法院依法判处分 金并赔偿被害人损失,但甲的财产缺乏以全部支付罚金和承当民事赔 偿。以下关于如何执行本案判决的表述哪一项为哪一项正确的? A:刑事优先,应领先执行罚金B:应领先承当民事赔偿责任C:按比例执行罚金和承当民事赔偿责任D:承当民事赔偿责任后减免罚金
11、参考答案:B此题解释:【答案】Bo解析:刑法第36条第2款规定:“承当民事赔偿责 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分金,其财产缺乏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 判处没收财产的,应领先承当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所以,B选项正确。24、多项选择题在罪数形态中,属于处断的一罪的是 oA:继续犯B:连续犯C:牵连犯D:吸收犯参考答案:BCD此题解释:BCD解析处断的一罪,是指实质上构成数罪,但因其所具有的特征 而被司法机关作为一罪处断的犯罪形态,它包括连续犯、牵连犯和吸 收犯。连续犯,是指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 同一性质的犯罪行为,触犯了同一罪名的犯罪。牵连犯,是指出于一 个犯罪目的,而其犯罪
12、的方法或者结果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吸收 犯,是指数个不同的行为中,一行为吸收另一个行为,只成立吸收行 为一个罪名的犯罪。B、C、D项中选。A项继续犯,是指犯罪行为在 一定时间内处于持续不间断状态的犯罪,属于实质的一罪。故此题答 案应选BCD。25、多项选择题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判 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张某,张某起身逃跑, 乙随后紧追。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 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张某顺手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 头部猛砸数下,致乙死亡。对本案中张某、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A: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13、B: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C:张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 防卫D:张某和甲的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参考答案:A此题解释:【答案】A。解析:此题的考点是正当防卫问题。本案中“乙辱骂张 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张某,张某起身逃跑, 乙随后紧追”。乙对张某实施不法侵害,符合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和 时间条件。“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 了 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甲为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针对不法侵害 人本人实施打击,符合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和防卫目的的要求。虽然 将乙打昏在地,但从侵害行为和防卫行为的强度比照来看,甲
14、并未超 出必要限度。所以甲的行为是正当防卫。而张某在乙失去侵害能力时,须满足的条件包括 OA:案件事实清楚B:证据充分C:被告人成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D:公诉人或自诉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没有异议参考答案:ABC此题解释:ABC解析刑事诉讼法第208条第1款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 辖的案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判:(一)案件事 实清楚、证据充分的;(二)被告人成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 罪事实没有异议的;(三)被告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没有异议的。”故 应排除D项。26、单项选择题无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在本国领 域内犯罪、都适用于本国刑法,表达了 OA:属地
15、原那么B:属人原那么C:保护原那么D:普遍管辖原那么参考答案:A此题解释:A解析刑事管辖原那么是指刑法对地和对人的效力,也就是解决一个 国家的刑事管辖权的问题。一般而言,刑事管辖包括属地原那么、属人 原那么、保护原那么和普遍原那么。其中属地原那么以地域为标准,但凡在本 国领域内犯罪,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反之, 在本国领域外犯罪,都不适用本国刑法。故此题选A。27、单项选择题根据刑法关于量刑的规定,以下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 oA: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B:对于立功的犯罪分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分C: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分,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 除外
16、D:累犯不适用缓刑参考答案:B此题解释:【答案】B。解析:根据刑法第68条,一般立功可以从轻或者减 轻处分。不是“应当”。B错误。要牢记一般自首和一般立功都是可 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刑法第65条规定,累犯,应当从重处分, 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除外。刑法第74条规定, 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故此题正确答案选B。28、单项选择题在以下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表达犯罪实质特 征的要件是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参考答案:A此题解释:【答案】Ao解析:表达犯罪实质特征的犯罪要件是犯罪客体。29、单项选择题我国刑法关于刑法溯及力的规定,采用的
17、是A:从新原那么B:从旧原那么C:从旧兼从轻原那么D:从新兼从轻原那么参考答案:C 此题解释:C解析刑法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 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 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那么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 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 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 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故我国刑法的溯及力采用从旧兼从轻的 原那么。30、单项选择题金融犯罪的表现形式不同。以下属于金融犯罪的 是 oA: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B:由于外部事件造成的操作风险C:由于
18、银行自身不完善的流程造成的操作风险D:由于银行自身不完善的系统漏洞造成的操作风险参考答案:A此题解释:A解析金融犯罪,是指发生在金融活动过程中,违反金融管理法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依法应受刑罚处分的行为。刑法第189条第 1款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对违反 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造成重大损失的,处5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 刑。B、C、D三项不构成金融犯罪。故此题选A。31、多项选择题以下刑事案件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是 oA:危害国家平安的案件B:恐怖活动案件C:可能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D:可能判处死刑
19、的案件参考答案:ABD此题解释:ABD解析刑事诉讼法第20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以下第 一审刑事案件:(一)危害国家平安、恐怖活动案件;(二)可能判处 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据此可知,此题应选ABD。32、多项选择题强奸未遂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是A:主体不同B:客体不同C:犯罪客观方面不同D:目的不同参考答案:ABCD此题解释:【答案】ABCD。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强奸罪与强制猥亵、侮 辱妇女罪的界限。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和强奸罪都表现为对女性的 身心健康的侵犯,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 但是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和强奸罪具有如下的区别:(1)犯罪客体
20、不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客体是妇女的人格尊严和性自由的权 利,而强奸罪的客体是强奸罪的客体不仅是女性的性的不可侵犯的权 利,还应当包括幼女的身心健康;(2)犯罪对象不完全相同,强制猥 亵、侮辱妇女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14周岁以上的女性,而强奸罪的 犯罪对象不仅仅是14周岁以上的女性,还可以是14周岁以下的幼女;(3)犯罪客观方面不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是对妇女实施性交 以外的猥亵、侮辱行为,没有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强奸罪那么是对 妇女实施性交行为,即使由于行为人的自身的原因而致性交行为未能 完成,也应认定为强奸(未遂)罪;(4)犯罪主体不完全相同,强制 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年
21、满16周岁的人(通常是男性), 而强奸罪的主体是年满14周岁的人(也通常为男性),(5)犯罪主观 方面不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观方面不是以奸淫为目的,而 强奸罪的主观方面就是为了奸淫的目的。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o33、单项选择题以下有关监视居住的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oA: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 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B:监视居住一律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C: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D: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参考答案:D此题解释:D解析刑事诉讼法第74条规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 当折抵刑期。
22、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 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据此可知,只有指 定居所的监视居住的期限才能折抵刑期。故此题应选D。34、单项选择题甲、乙同在某农贸市场卖猪肉,一日甲因抢了乙 的顾客而被乙殴打,后被人拉开。甲极为窝火,回到自己的摊位,拿 起切肉刀向乙胸部刺去,致乙死亡。甲的行为属于 0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假想防卫D:事后防卫参考答案:D此题解释:D解析正当防卫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 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 行为。防卫过当是指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 于主观认识上的
23、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 造成损害的行为。事后防卫是指不法侵害结束之后,即行为人被制服、 丧失侵害能力、自动中止、逃离现场等情形下所进行的防卫。据此本 题正确答案为Do35、单项选择题小张犯盗窃罪被一审法院判决并处分金5000元, 小张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对小张并处分金的 执行机关是 OA: 一审法院B:二审法院C:监狱D:公安机关参考答案:A此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注意执行权的划分,罚金、没收财产和死刑立即执行的执行机 关是法院。监狱对有期徒刑及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罪犯有执行权,公 安机关对管制、剩余刑期缺乏一年的罪犯有执行权。因此C、D错误。 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基础知识 刑法 公共 基础知识 考点 巩固 2022 最新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