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
《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宁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题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 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 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 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 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 冶”,
2、即产生净化的作用。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 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 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 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 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 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 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 素。悲剧的审美价值
3、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 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 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 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是欲求适意而反取惨栗。余性不耐,始谋 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阙、本不讹 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
4、,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犬马 之上。至靖康丙午岁,侯守淄川。闻金人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 其必不为己物矣。建炎丁未春三月,奔太夫人丧南来。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 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 尚载书十五车。己酉夏五月,至池阳,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召。六月十三日,始 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灿灿射入,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 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去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 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节选自金石录后序,有删
5、改)注释:金石录,宋赵明诚所撰。该书著录其所见从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来,钟鼎彝器的 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研究专著之一。本文节选自李清照为该 书所做的序言。丞相:这里指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时为吏部侍郎。侯:指作者的丈夫 赵明诚桀:q齿n古代用木削成以备书写的版本,引申为刻本。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从众必不得已/先去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 亡/勿忘之/遂驰马去B.从众/必不得已/先去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 亡/勿忘之/遂驰马去C.从众/必不得已/先去辎重
6、/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 亡/勿忘之/遂驰马去D.从众必不得已/先去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 /勿忘之/遂驰马去11.下列对文中第一段中加点文常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归”,是指旧时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也就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 提到的“归宁”。B.礼部,为中国古代官署。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 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C.太学、国子监,设在京师,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或 国子生。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马生也是太学
7、生。D.古人根据月亮变化情况来记月,称为晦、朔、弦、望。每月月初为“晦”,又指新月。每 月最后一日为“朔”。月中分谓之“弦”,“弦”分上弦和下弦。每月十五月圆之日为望,“既 望”是指农历每月十六。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篇风格清新、词采俊逸的佳作,它的特点主要在一个“真”字。李清照把她对丈夫 的真挚而深婉的感情,倾注于行云流水般的文笔中,使读者心驰神往,掩卷凄然。B.每天坐在归来堂烹茶,夫妇两人往往会指着堆积的书籍比赛记忆力,谁胜谁先喝茶。得胜 者常常故意把茶给泼了,反而喝不成。点滴小事,看似琐屑,却颇有情致。C.李清照的父亲当时是礼部员外郎,赵明诚的
8、父亲是吏部侍郎,她是以仕宦嫁与仕宦,但二 人婚后生活却过得很节俭。D.这些节衣缩食穷心尽力搜罗而得、渐益堆积以至于盈箱溢箧的金石书画,却不得不在金兵 南侵时忍痛割舍,真乃人生一大痛矣!1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归。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赠怀素草书歌(节选)李白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注怀素:唐代书法
9、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诗题可以看出,本诗属于古体诗中的歌行体,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裁相同。B.中间六句刻画了怀素酒后运笔挥洒时激情奔涌痛快淋漓、狂放疾书的形象。C.作者在诗中既写自己的观感,又描摹怀素书法的神韵,二者水乳交融。D.最后两句写湖南七郡虽人口不多,但家家户户都请怀素题字,表明其造诣非凡。15 .“自有草书以来,未有能形容此妙者。”南宋诗论家刘克庄高度评价本诗,但也有学者怀 疑本诗非李白所作。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本诗与蜀道难的相似之处,来证明本 诗确为李白所作。(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7分).补写
10、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7分)(1)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2)李白的蜀道难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蜀道的荒凉凄清、人迹罕至,为后文写使 人听之毛骨悚然的句子是:“,(3)李白的蜀道难中,“,一”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蜀道山岭之高,与李白 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有异曲同工之妙。(4)蜀道难中描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o (5)蜀道难中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把读者带进古木荒凉、鸟声悲切的境界的句子是:(6)杜甫登高一诗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
11、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O(7)李商隐锦瑟中,用两个典故描摹世间的美好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即的两句是a,O(8)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刘义隆的典故,指出如果不做好充分准备, 即使有“”的雄心,也难免“(9)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一句,词人洒酒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三、语言文字运用(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新学期到来,我校推出一门全新的通识课“家常菜”,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和好评。过去, 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非常少,而且多是,很难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家常莱” 这门课找到了学生们感兴趣的切入点,学习难度不大,门槛不高,却能让学生 O()0择菜,
12、洗菜,切菜,准备配料并着手烹任。通过,学生们不仅能够提升厨艺,还能真正体会到做菜的辛苦和乐趣,增加对食物的敬畏和感情,从而减少食物 浪费,进一步养成 的生活作风。期末考核时,学生的“作品”会摆在食堂的专门窗口,供师生们品鉴,这又会给学生带来满满的成就感。烧菜做饭作为一项生活技能,能让学生受益一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烧莱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 更懂得分担。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纸上谈兵B.形同虚设C.形同虚设D.纸上谈兵A.纸上谈兵B.形同虚设C.形同虚设D.纸上谈兵受益匪浅 受益匪浅
13、 不虚此行 不虚此行自己动手 身体力行 自己动手 身体力行勤俭节约 吃苦耐劳 吃苦耐劳 勤俭节约.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劳动者在幕后辛勤付出,才做出了一道道家常菜B.劳动者在幕后的辛勤付出,都承载于一道道家常菜C. 一道家常菜,通常承载着劳动者在幕后的辛勤付出一道家常菜,劳动者在幕后通常有着辛勤的付出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学习烧菜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 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B.学习烧菜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他们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
14、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C.通过学习烧菜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他们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D.通过学习烧菜做饭还会使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得以增强,有助于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选出了李白一生中几首传世经典,统计了作者创作这些诗时的年龄阶段和经历处境,其结果如下:年龄阶段经历处境作品名称作品数量0-24学习积累,游学阶段。无025-41游历天下。静夜思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42-44入仕长安,表面风光,实则不受重用,政治失意。蜀道难145-
15、62赐金还山。西南流离,躲避战乱。被流放,离世。行路难独坐敬亭山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赠汪伦早发白帝城6请就表中所述,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阶段的信息,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看法与感悟。要求:明确立意,要求:明确立意,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会宁一中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详解1.C2.D3. A4.B5. B 7. A 10. C 11. A12. B14. D17. A18. C 19. B6.扩宽了视野,不再局限于个人安危,而是延伸到了家国情怀,增强了国家责任感。增强了责任与担当意识,能快速理解并接受规则,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16、。锻炼了意志,遇事能够镇定应对,由旁观变为自觉行动。8 .第一次,父亲将人生与以红梅为代表的长久的自然进行对比,引发他对生命短暂的感慨。第二次,引发女儿对物是人非的伤感。结构上首尾呼应,将红梅的美同哀伤情感相融合;美好艳丽的红梅又与家庭中的美好生 活回忆相互映衬,虽然岁月已逝,但家庭的温暖记忆长存。9 .语言细腻,对于事物的观察细致入微,巧用细节描写。如“女儿忐忑不安” “女儿欲言又 止”,巧妙展示女儿的心理状态。语言简洁明了,用词准确。如“瞧你”“对嘛!”语言精准传达了人物的情绪。语言优美,用词文雅。如“古树红梅绽开的两三朵花儿”,画面具有古诗般的意境美。具有明显、浓郁的抒情性。如父亲认为母
17、亲常忘事后提醒女儿“好了,平时帮着你妈记 着点,好吗”,把父亲对母亲的关爱之情写得鲜活生动。13 .赵、李两家本是寒族,向来清贫俭朴。每月初一、十五,明诚都请假出去,把衣服押 在当铺里,取五百铜钱,走进大相国寺,购买碑文回家。我们把它留了两夜,但找不到筹钱的办法,又把画还给了他。夫妻俩面对面惋惜惆怅 了好几天。15 .都运用了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本诗“须臾扫尽数千张” “家家屏障书题遍”,“左 盘右蹙如惊电”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夸张和“飞湍瀑流争喧眩,砾崖转石万壑雷” 的比喻,都用来表现自己强烈的感情。都运用了联想和想象。本诗“恍恍如闻神鬼惊” “状同楚汉相攻战”与“地崩山摧壮士 死
18、,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都用联想和想象来描摹事物抒发情感。都直抒胸臆,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如“吾师醉后倚绳床,须扫尽数 千张”与“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以上内容都能证明本诗是李白所作。16 . (1)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2)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扪参历井仰胁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4)(4)飞湍瀑流争喧眩、碟崖转石万壑雷(5)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8)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9) 一尊还酹江月答案详解11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及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原文第三段中
19、说“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第四段也说“悲剧成为审美 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本文论述的悲剧是“文学作品”。而C项中表述的“甲午 海战”是历史事件,不是文学艺术。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D项,“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错误,曲解文意。根据选文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可 知,原文认为欣赏悲剧时,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 悦”。“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的原因是“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项,对“以悲为美”的解释错误,这是一道涉及文章中心的题目,“以悲为美”应该是 “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
20、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选项 “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应该是“悲剧感”,在这种“悲剧感”的基础上“欣赏” 才能陶冶情操,获得美感。【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8. “同样是十天就建成了”能够体现中国建设和强大的制度组织能力,但不能说明这是 中国工人奉献的结果。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观点的能力。B.因果关系错误。社会风险遇到了当作体验和锻炼,不必要去主动多经历。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青年关注焦点从个人安危延伸到家国情怀,其视野不断扩大,内涵不断丰富,增强 了青年一代的国家责任感。”可概括出
21、“扩宽了视野,不再局限于个人安危,而是延伸到了家 国情怀,增强了国家责任感”。由“青年在“新冠”期间学会自我隔离。这些看似简单、平凡的自觉防控措施,恰恰是 现代社会治理需要遵守的规则和共识。两次疫情尤其是“新冠”疫情让青年率先认识到破坏 规则、破坏秩序将会付出极大代价,造成极大损害。为此,青年率先领会和接受社会治理的 基本要求,同时影响并引导中老年群体接受社会治理的基本要求”可概括出“增强了责任与 担当意识,能快速理解并接受规则,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由“观“非典”和“新冠”疫情及其防控过程,都可以看到青年的体验和心态变化 经过十天左右的适应,青年的恐慌心态逐渐转变为“临危不惧”“镇定应对”,并
22、主动参与宣 传推广,维持秩序”可概括出“锻炼了意志,遇事能够镇定应对,由旁观变为自觉行动”。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 “主要以对话展现鲜明的人物性格”表述不当。通篇文章以人物对话的形式展开,父 母形象可通过对话表现出来,女儿有少量心理描写,但全文人物都没有鲜明的性格特点。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物象作用的能力。由原文可知,第一次出现在文中开篇,如“说完这些,想到与红梅的寿命相比,还是人 的一生短暂,父亲就没兴致继续感慨了”,由此可知,父亲将人生与以红梅为代表的长久的自 然进行对比,引发他对生命短暂的感慨。第二次出现在文中末尾“打那以后,红梅照例从下边的枝梗先开花。女儿经常
23、回忆起父 母关于风月堂的这段对话。”,此时的父亲已经离世,故再次看到红梅,引发了女儿物是人非 的伤感。作用:两处关于红梅的描写分别出现在开头和结尾,从而使结构上首尾呼应,开头回忆 中父亲还健在,而结尾父亲却离世,从而将红梅的美同哀伤情感相融合;文章开头父母温馨 的讨论与美好艳丽的红梅相互映衬,这也引发“女儿”的感悟,时间在流逝,但是曾经的美 好回忆永存。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语言风格的能力。文中在描写女儿心理状态时,巧用细节描写。如在写母亲记不清父亲买糕点一事上“女 儿忐忑不安”,在写父母争论糕点给房枝这一问题后,又各自说对方糊涂后“女儿欲言又止”;文中父母的对话简洁明了。如父亲在说母亲自己买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会宁县 第一 中学 2020 2021 学年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 Word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