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口耳目教案及反思.docx
《3口耳目教案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口耳目教案及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 口耳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会写“口目”等4个生字和横 折 撇 弯钩3个笔画。2 .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 立、行、卧的规范。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教学难点1 .会写横折、撇 弯钩3个笔画。2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坐、立、行 卧”的规范。教学策略1 .识字写字本课要求会认的“口、耳、目、手、足”这5个表示身体部位的生字在生活 中极为常见,在口语中也经常运用。但在准确认读和识记上,还是要注意引导。 读准字音方面,要特别注意:“足”是平舌音;“手”是翘舌音;“耳”是特殊 音节,第三声要念到位。这5个生字字形结构简单,不少学生学前可能就已经
2、认 识。从教材编写意图看,要渗透和强化学生“看图识字”的方法。教学时,需引 导学生通过看图 图文对应来识记,也可联系生活识记并拓展与这5个身体部位 相关的词语或活动,在语境中正音、 识记。如“足”字,可以用演变图识记,也 可以用小朋友踢足球的图片帮助识记。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身 体部位可以做什么,在语言实践中巩固运用,为今后学习带这些生字偏旁的形声 字做好铺垫。“站 坐”是表示动作的字,可通过图文结合 动作演示等引导学生发现规 律,认识字形,理解字义。如“坐”,可以请两个学生上来,并排坐一坐,也可 出示两个人同坐在一个土堆上的图片;“站”,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哪些人 的站姿能称
3、得上“站如松”,相机出示相关图片,给学生直观感受。这样,学生 在识记生字的同时,对文中俗语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本课要学写“口、耳 目、手” 4个生字以及横折 撇 弯钩3个笔画。这 是学生第二次练习写字,在这个过程中仍要重视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三分 写,七分看”,教师范写时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跟着书空,记忆笔顺。学写的 4个生字都是独体字,教学时尤其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对于新学的3个笔画,可以用折铁丝等方法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笔画特点,帮 助学生进一步在观察中认识笔画,把握字形结构,为正确美观的书写奠定基础。2.课文学习课文以两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分别指向人的立坐行
4、卧,告诉学生要养成 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朗读指导时主要突出两点:(1)读准字音,在朗读中体会句 子的含义。“站”和“松”处于同一句,前者是翘舌音,后者是平舌音;“坐” 和“钟”处于同一句,前者是平舌音,后者是翘舌音。这两处连起来读时学生有 一定的难度,由于学生还没有学拼音,因此教师应多示范,多带读,让学生在读 中模仿,并注意连读和停顿。读出韵味,表达含义。两句俗语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师可以通过带读,重点突出“松 钟、风 弓,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坐立行卧 应有的精气神。在语境中理解课文。可以让学生看图读句子,借助图片,想想“站如松” “坐 如钟” “行如风” “卧如弓”的意思,同时理解“如就是“像”
5、的意思。还可 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感受,如让学生观察松树树干笔直挺拔挺立不动的样子, 观察老师轻快走路的样子,再回忆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人“站如松” “行如风”。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看图对照,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读准字音。2 .正确朗读课文。教学过程板块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1 .课件出示谜语,学生猜谜。内容提示两只葡萄黑又亮,只能欣赏不能吃。白天陪我看世界,晚上伴我入梦乡。(谜底:眼睛)两把扇,在两边,摸得着,看不见。(谜底:耳朵)红门楼,白院墙,里面卧个红姑娘。既会说,又会唱,一日三餐用得上。(谜 底:嘴巴)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
6、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谜 底:双手)师:眼睛可以简称为“目”,嘴巴可以称为“口”。2 .小结:我们说的眼睛 耳朵 嘴巴,都是我们身上的器官。它们的作用可 大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它们有关的汉字。3 .板书课题口耳目。板块二图文结合,认识生字1 .看图引出生字。(1)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说一说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提示:两个小女孩站 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一个小男孩跑过来挥着手和她们打招呼) 内容提示(2)初识“手、口”。穿绿衣服的小女孩在干什么?她会说些什么?(学生发 言)师:小女孩用手指着花。(课件出示“手”)她可能会说:这朵花真漂亮;这 朵花快开了;这朵花真红啊(课件出示“口”)(3)初
7、识“足”。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在干什么?(学生发言)师:她双脚站在地上,一边听穿绿衣服的小女孩说话,一边在看花。“脚” 也叫“足”。(课件出示“足”)(4)初识“目、耳”。小男孩在干什么?(学生发言)师:他看到小女孩了。看要用眼睛,“眼睛”也叫“目”。(课件出示“目”) 他听到了小女孩的话。听要用耳朵,“耳朵”简称“耳”。(课件出示“耳”)2 .认读5个生字,重点正音“手、足、耳”。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手”的读音是翘舌音,要重点正音。教师可以让学 生举起手,边认指手的各部位边说词语,如“手心 手掌 手背 手指 手腕”。3 .指导学生理解生字的作用。教师举例示范我是手,手能写字,手能提东西学生选一
8、个字,说出 带有这个字的身体部位能产生的行为。4 .活动:找朋友。(1)先出示5个生字,让学生读一读;再出示5个部位图片,让学生将生字与 相应的图片连线。内容提示(2)看动作举卡片。看教师做动作,学生举相关的生字卡片。如:教师做用手指某处的动作,学 生举“手”的生字卡片;教师做跑步的动作,学生举“足”的卡片;教师做眺望 远方的动作,学生举“目”的卡片;等等。5 .出示儿歌,学生拍手读儿歌,加深印象。内容提示手足口耳目,人的五件宝。学习和劳动,天天离不了。提问:为什么说“学习和劳动,天天离不了”呢?(学生发言)板块三初读课文,巩固生字1 .课件出示课文内容,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内容提示站如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耳目 教案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