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知识要点.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桃花源记知识点过关一、文学常识1、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我们 还学过他的饮酒。2、记: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记事、记物(器物建筑)、写景(山川名胜)、记人来 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如: 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二、通假字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三、古今异义妻子:古义:妻子儿女。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交通:古义:交错相通。鲜美:古义:鲜艳美丽。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缺乏:古义:不值得。间隔:古义:隔绝。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
2、义:形容很像津: 古义:渡口。问津指探访。今义:口液。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妻子:古义:妻子儿女。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交通:古义:交错相通。鲜美:古义:鲜艳美丽。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缺乏:古义:不值得。间隔:古义:隔绝。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津: 古义:渡口。问津指探访。今义:口液。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 5、缺乏为外人道也。 96、虽与外人间隔 7、屋舍俨然 8、后遂无问津者9、说如此 寻病终(副词,“不久”)四、一词多义1、寻:寻
3、向所志(动词,寻找)2、舍:便舍船舍(sh苍),动词,舍弃。)屋舍俨然舍(sh。),名词,“房屋”)3、中:中无杂树(“中间”) 晋太元中(“年间”)其中往来种作(“里面”)4、志: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的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5、之: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处处志之(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无实意)6、为: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6i,动词,作为)缺乏为外人道也(读介词,对,向)遂与外人间隔(“于是)眈眈相向(看)得其船(找到)闻有此人(听说)乃不知有汉(竟然)7、遂:遂迷,不复得路(“最终”)
4、8、向:寻向所志(原来)9、得:便得一山(出现)10、闻:鸡犬相闻(听见)11、乃:见渔人,乃大惊(就)五、成语1、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2、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一下子变而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 不解后突然明白。3、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过问或尝试。4、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六、句子翻译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芳香的野草新鲜美好,落花繁多的样子。2、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对这种景象感到非常惊异,又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土地平整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
5、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景 物。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5、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他们)就邀请回家,准备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8、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他们)自己说祖上为躲避秦朝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 地方。9、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10、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这个人一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他听到的,(桃花源中人)都
6、感叹惋惜。1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余的人各自又邀请(他)到他们家,都准备了美酒美食。12、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这里的人告诉他说:“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七、内容理解1、描写桃花林优美景色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描写桃花源内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表现桃源人生活幸福美满、恬淡自足的句子是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4、表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气的句子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 其家,皆出酒食。5、说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的原因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6、说明桃花源中人“皆叹惋
7、”的原因的句子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八、课文内容理解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答:渔人发现访问离开再寻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2、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鱼人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3、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答: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 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4、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在当时有什么意义?答: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反 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对抗。同时,也寄托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5、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答:增添神秘色彩。突显桃花源对人的吸引力。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 现的理想世界。6、作者所描绘的桃花源这一理想社会有什么特点?答:(1)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安定。(2)人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平 等自由。(3)化境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