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概念(共11页).doc
《中职数学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概念(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数学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概念(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概念礼县王坝农业中学 罗奎奎教学对象高一年级授课学时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会用角终边上任意一点坐标表示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2、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域3、运用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经历从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体验数形结合、类比等思想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及其定义域。难点: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的理解。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演示法、练习法.教学设计说明学习内容分析:本节将三角函数的自变量从锐角推广到任意角,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任意一点的坐标及其三个比
2、值的特点定义了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讨论了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域。三角函数是重要的初等函数,是第3章函数的延伸和拓展,通过三角函数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巩固函数的概念。因此,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是本节重点,关键是帮助学生建立三角函数的概念,同时又对后面的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学习起到关键作用。依据教学大纲,本节内容重点介绍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及简单应用;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定义,这为本节课三角函数定义的推广奠定了基础。而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相对欠缺,因此,在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时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教学预案构思
3、,自认为要较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方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了问题引导策略,通过启发、引导、演示、练习、多媒体辅助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课堂上教师设置的问题,不断强化学生对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化解教学难点。教学设计思路:首先围绕角的终边上点的坐标的几何直观,借助相似三角形知识,让学生认识到任意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定义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运用函数的概念,帮助学生体会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意义。接着牢牢抓住三角函数定义及联系定义的角的终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回顾、分析、发现、总结归纳等过程。因此,教学设计内容主要为“知识回
4、顾课程导入新授知识知识巩固。”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教学表现行为目标课堂教学评价一、知识回顾B 在初中,我们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它们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如图5-13所示,在直角ABC中,定义caCbA(图5-13)(引导学生分析)在上述的表达式中,任意一个锐角都唯一对应一组,即分别是锐角的的函数: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导入新课,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2、通过角与之间的对应关系,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1、评价学生对锐角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定义的识记情况。2、评价学生对函数定义的理解。二、课程导入(x,y)By将直角ABC放在直角坐标系中,使得点A与做标原点重合,AC边在x轴的非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任意 正弦 函数 余弦 正切 概念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