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批判” 一词来自德国古典哲学,特指人类勇敢地运用理性来解决自身面临的一切问 题的崇高的“权衡较量”的思维活动,比如康德著名的三大“批判”。鲁迅的“批判”也具有独特的哲思魅力,但并不囿于哲学和理论。竹内好认为,鲁迅 一开始就不喜欢摆弄单纯的抽象理论,后来也无意于此。但这并不是说,鲁迅更偏重于 “行动”。尽管鲁迅渴望“行动”,赞美“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摩罗诗人”, 但他终于并不是行动家,他的小说、杂文和散文随笔无不显
2、明他主要还是思想文化领域的 一个批评家(批判者)。而且他的批判并不仰仗也并不追求高深玄妙的概念理论的架构,乃 是整个生命(活泼的智慧、情感与意志)的全然投入。表现出来,更偏重于苏珊朗格所 谓“情感的形式”,也就是文学。鲁迅遗产也可以说就是批判的文学或文学的批判。这具体就是他所提倡的“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直接批判社会现实并进而批判一定 的社会现实所依托的一定的精神传统。其核心,就是“批判国民劣根性”。为什么“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最后落实为对“国民性”或“国民劣根性”“坏根 性”的批判?这是因为在鲁迅看来,社会现实的改造直至文明传统的更新,关键在“人”,“人” 的关键在“精神”,即通常所谓“人心
3、”。人心坏了,外在的社会设施乃至文明的一切其 他内容不管涂抹得怎样漂亮,都不可能真正好转,反而越来越坏。他虽然经常从直接的乃 至高度敏感的社会政治入手,虽然也像学问家们那样进行深入广泛的历史文化的阐释,但 他的真正目标仍然是坚定不移地“直指本心”:“批判国民劣根性”。(摘编自领元宝鲁迅六讲(增订本) 材料二鲁迅在写于世纪初的文化偏至论里,所要讨论的是新世纪的中国文化的战略选择 问题,同时提出的是中国要建立什么样的“新文明”,也就是如何赶上世界新潮流,实现 中国的“现代化”的问题。为此,他对于“西方文明史”,特别是19世纪西方现代化道 路,进行了专门的考察。针对当时流行的关于中国的“现代文明”的
4、种种设想,他明确提 出,无论是“以富有为文明”“以路旷(即科技一一引者注)为文明”,还是“以众治(即以议会民主为代表的现代民主)为文明”,都是片面的,只抓住了 “现象之末”,而 是一种幸福;同时结尾也描写了兄弟俩航海的行动,“托托戴着潜水面具和仅够抵达港口 的氧气,坐在船尾,随浪潮摆动,手握紧双桨,正在找灯塔;乔尔浮在船头,还在用六分 仪寻找北极星”,这其中也寄托着作者希望他们终有一天找到灯塔和彼岸,摆脱迷失的愿 望。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 徙成
5、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 虏多为汉中郎。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 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徙为上谷太守,后广转为边郡太 守。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后又徙上郡。匈奴大入上 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 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 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
6、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 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 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 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 ”前 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日:“皆下马解鞍! ”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 何? ”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 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 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 皆引而去
7、。(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B.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C.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D,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尉,官职名,秦、汉时是中央掌军事的最高长官,秦朝时,太尉与丞相、御史大夫并 称“三公”,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
8、B.本文“中贵人将骑数十纵”的“将”是“率领”的意思,和苏武传”及卫律所将降 者”的“将”相同。C.本文“吾去大军数十里”的“去”是“离开”的意思,和屈原列传“乃令张仪详去 秦”的“去”相同。D.夜半,古代天色纪时的时辰之一,对应地支纪时的“子时”,即现代时间的“23: 00-1: 00 o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广屡建功勋。匈奴入侵萧关,李广随军攻打匈奴,斩杀首级和俘虏敌人很多;李广曾 经随从皇帝出行,常能冲锋陷阵、突破险阻。B.李广声名远播。孝文帝说他要赶上高祖的时代,可以封个万户侯;后来梁王也欣赏他并 给他授印;在多地当太守期间,他都以力战闻名。C.
9、李广足智多谋。他通过死里逃生的中贵人判断那三个匈奴人是射雕手;他在突遇匈奴大 军后,上山摆好阵势,故布疑阵,吓退匈奴。D.李广勇敢无畏。在匈奴入萧关时,他英勇杀敌,后又跟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 在匈奴入侵上郡时,他带领部下反击匈奴。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2)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而去。14 .李广担任上郡太守遇到伏兵时,他做了哪几件事让自己安然逃脱?K 答案 I 10. A 11. C 12. C. (1)他夺取了敌人的军旗,在昌邑城下立功扬名,由于梁王私自把将军印授给了李广, 回朝后,没有受到
10、封赏。(2)匈奴兵也以为汉朝在附近埋伏有军队,想趁夜偷袭他们,匈奴的军队都掉头撤离了。13 .见到数千敌兵上山列阵,李广让手下骑兵继续前进,让敌人以为自己有伏兵;离阵 二里左右时,令手下士兵下马解过夜,让敌军坚信自己不走;有敌来犯,只派十余人上 马射杀,随后解鞍,令士兵纵马卧。胡兵一直不明就里,不敢进击,半夜引兵退去。K解析U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随军攻打匈奴,因为他 善于骑马射箭,斩杀首级和俘虏敌人很多,担任了汉朝的中郎。“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中“以良家子”作状语,修饰“从军击胡”,中间不能断开,排 除BC;“用”
11、“因为”,“用善骑射”之间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AoK11题详析U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一词多义、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A.正确。B.正确。句意: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和卫律所率领的投降之人。C. “吾去大军数十里”,“去”,距离。句意:我们距离大军有几十里。/ “乃令张仪详去 秦”,“去”,离开。句意:于是命令张仪假装离开秦国。两个“去”不同。D.正确。故选CoK12题详析R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上山摆好阵势”错,“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上山去摆好阵势的是匈奴 的骑兵,李广在突遇匈奴大军后,沉着应对,设计吓退几千名匈奴骑兵。故选CoK13题详析本
12、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 “取”,夺取;“显功名昌邑下”,省略介词“于,同时状语后置,在昌邑城下立 功扬名;“以”,由于;“赏不行”,没有受到封赏。(2) “夜”,名作状,在夜晚,趁夜;“汉有伏军于旁”,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汉于 旁有伏军”,汉朝在附近埋伏有军队;“引,掉头;去”,撤离。K14题详析U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可知 见到数千敌兵上山列阵,李广让手下骑兵继续前进,让敌人以为自己有伏兵;结合“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 示不走,用坚其意”可知离
13、阵二里左右时,令手下士兵下马解过夜,让敌军坚信自己不 走;结合“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 令士皆纵马卧”可知有敌来犯,只派十余人上马射杀,随后解鞍,令士兵纵马卧。胡兵一 直不明就里,不敢进击,半夜引兵退去。参考译文;李将军名叫李广,是陇西郡成纪县人。他的先祖叫李信,在秦朝时担任过将军,就是 追击并捉到了燕国太子丹的那位将军。他的家原来在槐里县,后来迁到成纪。李广家世代 传习射箭之术。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随军攻打匈 奴,因为他善于骑马射箭,斩杀首级和俘虏敌人很多,担任了汉朝的中郎。李广曾经随从 皇帝出行,常能冲锋陷阵
14、、突破险阻以及格杀猛兽,孝文帝说:“可惜啊,你没遇到时 机!如果让你正赶上高祖的时代,封个万户侯还用说吗!”吴、楚起兵时,李广任骁骑都 尉,跟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他夺取了敌人的军旗,在昌邑城下立功扬名,由于 梁王私自把将军印授给了李广,回朝后,没有受到封赏。调任他担任上谷太守,后来李广 转任边境各郡太守。他曾任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太守,都因为奋力作战而出 名。后来又调任到上郡。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来一名受宠的宦官跟随李广领兵反击 匈奴。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 人转身放箭,射伤了宦官,把他的那些骑兵几乎杀光了。宦官逃到李广那
15、里,李广说:“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手。”李广于是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那三个人 没有马,徒步前行,走了几十里路,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而李广亲自去射击那三 个人,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李广)把他捆绑上马之后,远远 望见有几千名匈奴的骑兵,(他们)看到李广,认为是诱敌的骑兵,都很惊慌,就上山去摆 好阵势。李广的一百名骑兵也都非常惊恐,想要快马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距离大军 有几十里,现在像这样凭着一百名骑兵逃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把我 们)杀光。现在我们停留(在这里),匈奴一定认为我们是大军的诱敌部队,必定不敢攻击 我们。”李广命令各位骑兵
16、说:“前进!”(骑兵)前进到离匈奴阵地还有二里的地方, 停下来,(李广)下令说:“全体下马并解下马鞍! ”他手下的骑兵说:“敌人人多又离得 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 ”李广说:“那些匈奴人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 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跑,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认为我们是诱敌之兵的猜想。”就这样匈 奴的骑兵终于不敢来攻击。有一个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跨上马带 上十几名骑兵奔驰前往,射死了那个骑白马的匈奴将领,之后又回到自己的骑兵之中,解 下马鞍,命令士兵都放开马,躺卧到地上。这时正值日暮黄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这事奇 怪,不敢进攻。半夜的时候,匈奴兵也以为汉朝在附近埋伏有军队
17、,想趁夜偷袭他们,匈 奴的军队都撤离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蝶恋花桐叶晨飘翌夜语陆游桐叶晨飘蛰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k备注H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长杨赋,汉代扬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 宫而作。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托物起兴,晨见桐叶飘落,夜闻蟋蟀鸣叫,表明从朝至夕,终日触目盈耳的只有凄 清萧瑟的景象。B. “黯黯长安路” 一句用长安借指京城临安,“黯黯”不仅是写实,也象征着作者难以实 现报国
18、理想。C.下阕首句承上启下,“江海轻舟”暗含归隐之意,词人终于在现实的打击面前选择释然 离去。D.全词共四个层次,第一层抚今,第二层思昔,第三层再回到现实,第四层又回顾以往。 今昔交织,回环往复。16 .前人评价这首词,认为最后一句的“悔”字为全词的精要之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K答案115. C 16.“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一句回忆了词人早年的战 斗经历,下阕中的“悔”字道出了自己被罢官后无法到前线抗金的懊悔之情。“悔”字与 “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相呼应,委婉表达了兵书写成却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早信” 句与长杨赋的典故,映射了当时统治者的昏耳贵无道,透露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气
19、。k解析uK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词人终于在现实的打击面前选择释然离去”分析错误,根据后文“叹息无人付”“当 年悔草长杨赋”实际表达的是自己遭受排挤,不被知遇,无法施展才能抱负收复大好河山 的悲愤,所以词人并没有释然。故选CoK16题详析U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上阕中“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是说作者回忆年轻时在西北边疆战斗的情景, 自己横戈跃马的战场,大散关和渭河也一定还是原来的样子吧。“应”字是悬想,但愿“如 故”,更担心能否“如故”,表明词人对国事忧虑的深重。所以“悔”字道出了自己被罢官 后无法到前线抗金的懊悔之情。“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
20、”,作者想到将来黯淡的前途,顿时萌生了驾舟隐居江湖的想法, 只可惜自己早就了然于胸的那套北伐抗金策略无人可以托付,不能让其继续为恢复大业作出 应有的贡献。“悔”字与“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相呼应,委婉表达了兵书写成却报国无 门的悲愤心情。“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如果早知道我的一腔爱国之志和作战策略终不 会得到皇上的理解和采纳,我当年又何必煞费苦心地去劝谏皇上呢?这里作者借用汉代扬雄 作长杨赋的典故,长杨赋是两汉辞赋家扬雄的名作,他是为了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 宫,纵胡客大校猎才献上这篇赋的。这两句表面上是说自己如果早知不被知遇,就不会陈述 什么恢复方略,其实在于抒发自己遭受排挤,不被知
21、遇,无法施展才能抱负收复大好河山的 悲愤。这“悔”的后面,实在是“恨” !表达了作者忠心耿耿、献计献策却不被重用的愤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因为凡事在初始阶段便于控制、利于解决,所以老子主张“, 。治事者要把握先兆、抓住苗头。(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内容虽然描写事物寻常但旨意博大,所列举事 例浅近但意义深远的两句是:“, (3)将进酒中“, ”两句描写整天吃山珍海味的 豪华生活有何珍贵,自己只渴望醉生梦死。K答案U (1)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3)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K解 析本
22、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指” “迩” “见” “馔”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认为,乡土社会的秩序是靠“礼”来维持的,只要传统可以 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礼治社会便不需法律来维持秩序,无讼是乡土社会的特色。费孝通 特别指出,中国正处在乡土社会的蜕变过程中,要使现代司法制度得以彻底推行,必须 “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先有一番改革”。他还进一步剖析了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即社会冲突中发生的横暴权力,社会合作中发生的同意权力,社会继替中发生的长 老权力和社会急剧变迁中发生
23、的时势权力。费孝通在分析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和结构的稳定的同时, 。他认为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过程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名与实的分离, 从欲望到需要。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重要区别之一还在于前者的人们是靠欲望行事,虽然 这些欲望由于文化的陶冶而恰好符合人类的生存条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是根据 经验, ,运用知识去计划社会生活。费孝通认为“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17 .下列各句中,与画波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红军长途行军” “企图进入陕北会合刘志丹”这话都不假,但却是我们“相机包围” 了蒋介石 骑兵,并把他们给歼灭了。A. “圆规”一
24、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 在裤腰里,出去了。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葛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 佳肴。D.在日本话中,“兴子”的发音和“死了”的发音相近,当时她很小,问她叫什么名字, 她不知道怎么答,所以有了这误会。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5个字。K答案工18. D19.他把权力划分为四种类型并没有忽视对其变迁的考察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K解析XK18题详析H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作用是表示突出强调。A.表示引用;B.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杭州市 学军 中学 2022 2023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