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茂村:留住“美丽乡愁”.docx





《花茂村:留住“美丽乡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茂村:留住“美丽乡愁”.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花崩寸:留住美丽乡愁地处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东北部的花茂村, 是红军长征途经之地,当年红军队伍来到花茂村停留、 住宿,并在相邻的苟坝村召开著名的苟坝会议。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花茂村考察,充 分肯定了该村把扶贫开发与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 在农家、美在农家的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的做法。 七年来,花茂村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心往 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共同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如今的花茂村山更幺是、水更清,花茂人的 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儿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花茂村考察时,正值仲夏,花茂 村路旁田里,连片的向日葵开得正艳,总书记下车驻 足欣赏。乡村小径上鲜花怒放,道路两旁房屋
2、干净整 洁,总书记有感而发:“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 乡愁了。”当地干部介绍,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山花繁 茂的花茂村已经成为婚纱拍摄地,也吸引着附近众多 市民到此拍照留念。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振兴开展质量的保证。近年 来,花茂村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 加强美丽乡村建设,集中开展生态廊道建设和生态河 道治理,白蜡河和刘家湾观光河严格落实河长制管理, 修建村级集中污水处理设施,铺设污水收集管网,修 建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池,形成点上出彩、线上美 丽、面上成景的良好生态环境。今天走进花茂村,清澈的白蜡河穿村而过,垂柳依 依,微风习习;白墙灰瓦的黔北民居与周边融为一体, 美好春光,美不胜
3、收;油菜花花期刚过,油菜籽饱满 的颗粒又酝酿着一场热烈的收获。“乡愁,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 人们关于乡愁的阐释,真切而又温暖。如何让来花茂 村的人们,不只能找到“乡愁”,还能带走“乡愁”,留住 美好的记忆?离家多年的村民张胜迪,2015年毅然选 择回家乡创业,就是为了响应总书记对家乡的殷切期 望。从小看着外婆用古法造纸的张胜迪决定从纸里寻 回自己的乡愁。为了“复活”这项传统文化,让传统与 现代交融“新生”,张胜迪和团队一起致力于将古法造 纸技艺与当地特色文化深度融合,在传承传统技艺的 基础上开发以“纸”为载体的系列文创产品,使其更符 合现代人的消费审美。美丽的村庄赋予创作团队
4、不息 的灵感,花茂的四季风光、山川河流、村庄民居、晨 曦落日,花茂的人间烟火、精神风貌,花茂的过去与 未来,都被画在了一张张纸上,制作成别具一格的纸 浆压花画和书本、信纸、台灯、油纸伞等文创产品, 成为花茂开展乡村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大受游客欢 迎,供不应求。在花茂村还有一条集陶艺销售、展示、体验、旅游、 休闲为一体的陶艺文化创意街。街上的先才陶艺馆, 墙上悬挂着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到花茂村考察的照 片。先才陶艺馆的主人母先才说:“总书记当时亲切地 询问我做土陶多少年,一年收入多少,还观看了土陶 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临走时还嘱咐我要把这个手艺传 下去。感恩党中央、感恩总书记,我一定会传承发扬
5、好土陶制作技艺。”这些年,母先才不断推陈出新,探 索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土陶产品,并通过农村电商 平台将花茂土陶卖到了全国各地。谈起家乡变化,村民马琴说:“以前,我们走的是泥 巴路、住的是木瓦房、喝的是山沟水;现在,泥土路 变沥青路、两边还栽上花草树木,村民住上了漂亮的 黔北民居,生活一天一个样。”“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的花茂乡村新形象已然呈现在人们眼前。沿着“乡愁小路”来到村民王治强家,白色外墙上写 着“红色之家”四个醒目的红色大字。这是当年红军住宿过的院落,也是花茂村第一家农家乐。至今,王治 强家的院子里还保存着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 同村民们座谈时的样子,挂着总书记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花茂村 留住 美丽 乡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