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 (1).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一)住院新生儿院内检查、治疗转运制度1、转运前评估:住院新生儿在院内需出科进行各种检查或治疗 时,医师及护士应正确评估其病情,选择恰当的检查时机及平安的运 送方式,防止转运途中发生不应有的意外。2、转运前准备:转运前要做好详细的计划,与患儿要去的科室 预约,必要时与电梯、护工等后勤人员做好沟通与合作,保证患儿道 路通畅以及到达相关科室后能尽快进行检查或治疗。3、转运人员安排:在危重新生儿院内的转运过程中,一般至少 安排一名经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携带抢救箱(包括急救设备、药品 等)陪同,以应对转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必要时增加陪同人员。 出科检查时,管床医生应事先通知家长陪
2、同并认真核对身份,医护认 真进行查对,并做好外出检查、治疗登记,防范错失。4、病情不稳定或重危病婴转运前应采取必要措施稳定病情,必 须外出检查者,由医生先与患儿家属(监护人)沟通,告知转运风险, 由家长签署外出检查、治疗知情同意书后再做出科检查转运安排。 出科检查前,应按需备氧气、急救箱及相关急救药品,必要时开通静 脉输液通路。5、转运途中应有效维持患儿体温,选择恰当体位、保持呼吸道 畅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注意保护病婴,防止碰伤或坠地,返回 病房后,转运医护人员要及时、迅速与病房接诊医护人员口头或书面 详细交接,包括患儿在转运途中的病情变化、采取的急救措施、所用 药物与剂量、时间,相关科室
3、的检查、治疗结果以及患儿目前情况, 并做好物品清点,必要时书写转运(抢救)记录。6、新生儿不能随意交给他人看管,防止意外的发生。(二)新生儿院外转入转运制度1、建立与县市区内上下转诊单位的网络联系,有明确、通畅的 联系 及联系人,建立转诊登记本。公布“中心”急救 。急救 中心应设有醒目的急救通道和抢救地点标识。转运设备包括:(1)专用救护车。(2)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仪, 吸引器,(4)呼吸复苏器,(5)气管插管用物,(6)输液泵,(7) 急救药物,(8)移动 。2、转运方式 急救中心设立24小时专线 ,接到转诊 后记录转诊医院的地址,患儿的病情,初步诊断及联系的 号码后, 派出急救中心的院前
4、医护人员各一名前往接诊(院前医生应经过我院 的新生儿病房轮转培训),在当地医院现场抢救,待病情稳定后,转 运回我院新生儿病房。如途中病情变化,就利用救护车上现有的抢救 设备进行抢救,并运用移动 与我院新生儿救护中心联系,做好随 时抢救的准备。3、转运前准备3. 1院前医护人员到达转诊医院后,与当地值班医生详细床边交 接班,认真查体,详阅病历及各项检查指标,对患儿的病情及途中可 能发生的变化进行评估,对病情极不稳定的患儿进行现场抢救,待生 命体征稳定后方可转运。3. 2做好各种抢救用物的准备,包括抢救药物的配制等,以防途中用药时,再配制而延误抢救时间。3. 3向家属交代患儿的病情及途中可能出现的
5、病情变化,甚至死 亡,让家属有心理准备,表示理解,同意转运并签字后方能转运,避 免医疗纠纷的发生。4转运途中救护4. 1对转运的患儿常规进行生命体征监测,防止途中因观察不详 细而忽略病情变化。4. 2保持呼吸道通畅,酌情给予持续鼻导管吸氧,流量为 0. 5ILmino合理吸痰,随时吸净患儿口腔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 道通畅,防止窒息及吸入性肺炎。途中随时观察患儿面色,呼吸等情 况。4. 3注意保护有效的静脉通路,以便抢救时用药。4. 4注意观察输液速度。有条件时,最好用微量输液泵。防止途 中颠簸,调节器松动,输入液量过多而致循环充血、肺水肿。4. 5维持有效的体温。保持救护车内温度为2728 ,注意观 察患儿的面色、体温、呼吸及末梢循环等病情变化。4. 6转运途中对患儿发生的病情变化,尽量利用救护车上的急救 设备,进行有效的急救处理,对症治疗。4. 7到达我院前,再次用移动 通知我院新生儿病房。到院后 与新生儿救护中心接诊的医护人员进行详细交班,包括当地医院及途 中所发生的病情变化,采取的急救措施,所用的药物与剂量等,以及 患儿经抢救处理后的情况。5、转诊结束后,及时补齐转运车内所耗物资,定期检查,以备所 需。6、新生儿科定期对参与转诊医生、护士进行新生儿专科急救知识 培训。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及时将抢救结果反应转诊单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