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docx
《第3章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1 .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学 素1.生命观念:比拟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建立普遍联系的2 .说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置一费 观点。3 .描述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标 求 2.科学思维:建立体温调节、水盐调节模型,培养建模能力。/ 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拟梳理教材知识夯实基础.体液调节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注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2)主要内容:激素调节。(3)其他化学物质:组织胺、某些气体分子(如NO、CO)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02)。(4)范围一些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
2、活动的重要方式。1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比拟比拟工程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响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拟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拟长辨析易错易混练前清障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在紧张恐惧时,人体肾上腺素会在短时间内分泌增加,这一过程属于神经调节()(3)肾上腺素随体液运输作用于人体,人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这一过程属于体 液调节()当恐惧因素消除后,心率一般不会立马恢复至安静水平,原因是体液调节反响较缓慢() 答案*(2)7 (3)V (4)X突破重点难点强化素养血液中C02增多引起呼吸频率加快,请分析该过程的调节机制。提示 血液中C02增多,高浓度的C02随
3、体液运输,可有效刺激呼吸中枢,呼吸中枢活动加 强,呼吸加深加快,肺的通气量增大,从而加快对C02的清除,此过程是由体液和神经共同 调节的。饥饿导致图中分泌增加,其主要生理功能是 O与炎热环境相比,寒冷环境中更容易集中精力的原因可能是 O答案(1)冷觉感觉器A(或大脑皮层)(2)分级调节负反响(3)胰高血糖素促进肝 糖原的分解;促进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寒冷环境中,甲状 腺激素分泌增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解析(1)人体处在低温环境中,寒冷会刺激皮肤的冷觉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引起人的体温 调节中枢兴奋,促进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并在大脑皮层产生冷觉。(2)下丘脑分泌促
4、甲 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B垂体并促进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控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 素)的调节方式称为分级调节。当激素(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反响抑制下丘 脑和B垂体的分泌活动,表达了负反响调节机制。(3)饥饿时血糖浓度较低,会引起图中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一方面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另一方面促进脂肪等非糖物质 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提高神经系统的 兴奋性,故与炎热环境相比,寒冷环境中更容易集中精力。【B组综合强化练】1.如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D、
5、E和F散热B.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B-C-G完成调节C. D途径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产热完成的D.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答案A解析 当在炎热环境中时,机体主要是依靠皮肤散热,A错误;在寒冷环境中,机体可通过 B-C-G这个反射弧来完成对体温的调节,B正确;D途径主要是通过骨骼肌的产热来完成 的,C正确;体温调节过程除神经调节外,还存在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体液调节,D正 确。2 . “冰桶挑战赛”是一项慈善活动,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 时也到达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身体会作出一系列的反响,以下有 关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
6、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B.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C.体温下降,代谢减弱D.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答案c解析 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身体作出一系列反响:寒冷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一下丘脑体 温调节中枢一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代谢加 强),减少散热(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一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 也有体液调节。综上所述,C项错误。3 .(2016江苏,16)以下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L清水、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 透压的变化情况。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01二岛上 ESOE )烟货盗=一A.曲线c表示饮用
7、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C.曲线d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D.饮用大量清水后抗利尿激素合成和分泌增多答案B解析 生理盐水与人体体液是等渗溶液,饮用1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没有明显变化, 应为曲线b,由于人体排出增多的钠盐,排尿量稍微增多,应为曲线d, A、C错误;饮用大 量生理盐水后,进入血浆,导致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B正确;饮用大量清水后,抗利 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D错误。4 .以下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
8、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饮水增加导致尿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答案B解析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A项正确;抗利尿激素能促 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但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被动运输,B项错误;摄盐过 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恒定,C项正确;饮水增加导致细胞外 液渗透压降低,尿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项正确。5 . (2020河南信阳月考)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释放的肾上腺素增 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9、A.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答案C解析 根据题意“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可以看出,心脏是肾上腺素的靶器官, 故A项正确;根据题意可知,该实例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故B项正确;肾上腺素 是通过体液运输到达心脏的,故C项错误;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故D项正确。6 .(2018江苏,30)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 体温下降期。以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 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
10、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请回答以下问题: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激素乙通过 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o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 从而减少尿量。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 O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病症,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 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O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体液运输(2)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上
11、升到38.5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3)等于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重吸收水量增加)(4)汗腺分泌增加, 皮肤血管舒张(5)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解析(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激素甲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乙 表示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其中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 促进甲状腺的发育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收缩有助于体温上升到 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3)高温 持续期,人体温度维持相对稳定,因此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12、水分的重吸收,进而减少尿量。(4)体温下降期,机体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以增加散热量,还可以通过汗腺分泌增加散热量。(5)体温上升期,由于心 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导致人体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病症,因此易 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7 .以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皮肤温度 感受器厂皮肤血管 一立毛肌 一汗腺-B )甲状腺物理方式调节代谢方式调节(1)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B、C 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 o当人体处在45 的外界环境中时,唯一的散热方式是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 o答案(1)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骨骼肌 肾上腺(2)皮肤 出汗(3)
13、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 激素,促进新陈代谢解析 下丘脑是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体温调节的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 反射弧中感受器为分布于皮肤、黏膜及内脏器官的温度感受器,神经中枢为下丘脑,效应器 为皮肤血管、肾上腺、骨骼肌、立毛肌、汗腺等。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皮肤实现的,当环境 温度高于体温时,出汗将变成皮肤散热的唯一方式。8 .以下图所示为水盐平衡调节机制,据图回答有关问题: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一 细胞外液渗 / 透压升高/)和重 管管水 小合肥 肾集吸和重 管管水 小合肥 肾集吸量少尿减藕麋透a回本班囚上传导叵-口渴感觉(1)垂体释放的A物质是由 分泌的。(2)B结构的名称是 o细胞外液
14、渗透压下降后,刺激感受器,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减少 的分泌。(4)如果肾功能出现问题,不能从肾脏排出多余的Na+,会出现全身浮肿病症,此时的全身浮 肿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有利于维持 的平衡。(5)从图示中可以看出,水盐平衡调节过程受 和 调节,二者是共同发挥作用的,这样才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答案(1)下丘脑(2)大脑皮层(3)抗利尿激素(4)渗透压(5)神经体液相互协调解析(1)由图可知,A物质是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调节肾小管、集合管对 水的重吸收,由此可断定A为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分泌的。(2)图中B结构接受由下 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导来的兴奋刺激,产生口渴感觉,该结构为大脑皮
15、层。(3)细胞外液渗透 压下降,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通过下丘脑调节,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 管重吸收水功能下降,尿量增加,以维持渗透压稳定。(4)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多余 的Na+不能排出,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升高,全身浮肿可降低组织液渗透压,以免血浆和细 胞内液渗透压升高,可以维持渗透压的平衡。(5)由图示的调节过程看,水盐平衡调节过程既 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二者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维持内环境稳态。二、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协调梳理教材知识夯实基础9 .体温调节热量的主要来源:代谢产热。(2)热量平衡: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途径静息状
16、态:肝、脑为主产热途径,、一 f山. 皿岫nnd、走动状态:骨骼肌为主皮肤散热途径V辐射:以红外线等形式将热量传到外界 传导: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物体 对流:通过气体交换热量、蒸发:如汗液的蒸发寒冷调节过程炎热皮肤冷觉感受器-r传入神经皮肤热觉感受器-r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分泌量减遭腑 I皮肤血管收缩凝 立毛肌收缩 ) 4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热(产 厂肾上腺素分泌 加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增加散热(5)调节方式:神经一体液调节。10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渗透压调节)人体内水的来源:饮水、食物中所含有的水和代谢中产生的水。水的排出:量排尿、皮肤排汗、睡呼吸、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3章 第3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体液 调节 神经 关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