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行动逻辑反思与重构.docx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行动逻辑反思与重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行动逻辑反思与重构.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行动逻辑反思与重构一The Refl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Action Logic in the Major Clusters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From the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Structuralism 张栋科作者简介:张栋科,河北大学教育学院。保定071002原发信息:教育开展研究(沪)2019年第20191期 第17-24页内容提要:行动逻辑反映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内在规律,决定了 其开展的未来路向。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已有专业群
2、建设 实践秉持“产业-专业-就业”的线性行动逻辑。线性逻辑 偏差的理论根源是对职业教育适应论的机械解读,其实质 在于忽略了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由此,引入卢曼的功能 结构主义理论,将高职教育视作以专业群作为“代谢生产 网络”、以“自我指涉”机制运行的自创生系统,进而将 高职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解读视角由单向、被动的静态适应 转向互动、主动的动态适应。“自我指涉”机制背后是高 职教育内部与外部的“双联动”行动逻辑。秉持“双联 动”行动逻辑,高职教育与外在环境耦合关系的实质,是 以专业群为特色的人才生产网络的复杂性来“化约”经济 社会开展对人才需求的复杂性。The Reflection and Reco
3、nstruction of Action Logic in the Major Clusters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Structuralism的复杂性问题而分化出来、满足一定功能的子系统的认识来探究系统的结 构,其强调功能不是一个对现有结构的解释模式,而是一个起调节作用的 意向模式,而结构是通过意向选择而形成的意向草图;在社会系统的结 构与功能的概念框架上,卢曼认为,系统是开放性的、结构是动态的,不 可能脱离环境而单纯谈系统的内部运行,而应将系统与环境视为一
4、个整体 来探究系统的运行,系统是系统和环境的差异的统一体,因此,卢曼是在系统/环境的概念框架中解释社会分化与进化。卢曼的功能结构主义理论认为,社会系统被视为一个基于组成要素和 相关关系并与周围环境构成多层次结构体的动态调整体系,在这一多层次 结构体内部,社会系统借助与环境的互动进而将环境中的可能性转化为自 身系统的组成局部,而社会系统的产物也可称为外在环境选择的结果,继 而扩大社会系统自身的活动场域和运作的可能性参照。因此,从结构功 能主义到功能结构主义理论,社会系统与外在环境的关系解析实现了由静 态适应到动态适应的视角转换。2 .功能结构主义视角下社会系统的运行解析卢曼引入了生物学上的自我创
5、生理论,认为社会系统作为开放的系 统,在系统/环境”的概念框架下,是按照“自我指涉”方式运行的。自创生理论是1974年由生物学家马图拉纳和瓦雷拉基于系统的复杂 性和自组织性而提出的一个解释生命本性的理论,该理论基于生命机体自 身的视角,描述了细胞如何自治地维持其生存所必需的组织形式和操作过程。8卢曼对自创生的内涵进行了改造,从生物学上的物质成分的生产转 化为社会化的意义生产,将自创生理论引入到社会系统中来。卢曼认为, 社会系统也是自我创生的系统,具有组织闭合和结构开放、结构决定和结构耦合两组特征。社会系统是自身与外在环境的统 一体并具有明确的边界,其内部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是不断变化的,进而 来
6、应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呈现出结构开放的特征;社会系统的要素及其关 系的变化不会影响其组织功能的变化,呈现出组织闭合的特征;社会系统 是以自我参照的方式运行的,并根据自身生产网络来生产组成要素,其实 质是外在环境只能对自创生系统产生刺激,但具体接受何种刺激以及做出 何种反响是由自创生内部结构决定的,呈现出具有自治、自持的结构决定 的特征和与外部环境动态相适应的结构耦合特征。作为自创生的社会系统,卢曼认为其是以“自我指涉运作机制来保 持其同一性的。自我指涉是指系统通过自我观察其与环境的差异并做 出反响,进而将它与环境间的差异再次带入到系统中并通过系统内部产生 的系统分化来因应环境变迁,但其分化的主要
7、依据仍是根据系统本身的内 部条件进行调节的。因此,就系统本身对于“系统/环境的差异而言, 系统是开放的,对于系统本身对这种差异的自我调节而言,系统确实是封 闭的。因此,自我指涉的系统是既封闭又开放的系统。9在卢曼看 来,社会系统是具有复杂性的,然而环境总是比系统本身更为复杂,此 时,社会系统通过自我指涉机制,会不断地利用自身的复杂性和自我的区 分化来化约外在环境的复杂性,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其自身得到演化和进化。10社会系统的自我指涉机制发生需要功能的特定化与符码化 的实现两个条件。11功能的特定化”是指社会系统存在的基础是其 子系统功能确实定,但是其子系统功能的特定化并不代表其功能是一成不 变的
8、,而是社会系统本体功能的变体或衍生;符码化本质上是系统对 外界刺激的识别与筛选机制,其通过对外部事件按照系统的区分标准一 也就是纲要一一区分为符码化和未符码化,而符码化的事件那么会 被引入系统中,进而促进系统的理解。3 .功能结构主义视角下高职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解读作为自创生社会系统的组成局部,高职教育可视为一个自创生系统。 通过与马图拉纳和瓦雷拉所阐述的细胞的自创生过程和卢曼的社会自创生 过程相类比,高职教育自创生过程如图1所示。图1高等职业教育自创生过程高职教育作为一个自创生系统,首先其与外面的社会环境是互为定义 的,存在鲜明的边界,这个边界就是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的教育类
9、型。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其目标是培养能够服 务经济社会开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开展和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 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其职业生涯开展的教育类型,其作为技术技能人才 的供给方与外部环境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方的定位成为高职教育与社会 开展的鲜明界限。同时,高职教育内部有着自身的“代谢生产网络一 以“专业群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其通过变革传统的专业开展方式和教学组织,通过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增强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来 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质量,生产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 才,进而以其人才培养类型的“特性不断地强化高职教育与外部环境的 边界。同时,高职教育作为一
10、个自创生系统,同样具有组织闭合和结 构开放、结构决定和“结构耦合”两组特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 组织形式是专业群,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优化专业布局和资源配置的教 学组织手段,是高职院校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必由之路,其组织形式具有 相对稳定的组织闭合的特点;而专业群的结构内容即常态建设要素包括专 业布局、课程建设、培养模式改革、师资建设等要素,其具体内容是可以 根据外在的社会需求来不断地调整、重组和改进的,进而使得人才培养的 规格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开展对于人才在规模和质量上的需求,具有结构 开放的特点;外在的社会需求只能对高职教育这一自创生系统产生刺 激,但是如何根据社会需求来调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11、模式,那么是由高职教 育内部按照其“专业群”的组成结构来调整的,而不是一味地迎合社会的 需求而不顾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呈现出具有自治、自持的结构决定 特征和与外部环境动态相应性的结构耦合特征。三、逻辑重构:自我指涉机制下双联动逻辑建构高职教育自我指涉背后是高职教育内部与外部的“双联动彳翎 逻辑。秉持“双联动”行动逻辑,高职教育与外在环境耦合关系的实质, 是以专业群为特色的人才生产网络的复杂性来化约经济社会开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复杂性。1 .高职教育自我指涉的运作机制高职教育自我指涉机制是在职业生涯导向的功能特定化 背景下,秉持职业人/非职业人的二元符码和促进人的职业生涯发 展的纲要”,来
12、选择性接受外在人才需求信息进而主动地对自身人才 培养模式进行动态调整。在知识社会,大学是塑造文化公民身份和技术公民身份的关键机 构,12而基于两种身份的不同倾向,可以将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应 用型大学和高职院校。在功能特定化上,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 型,高职院校主要提供的是与专业训练有关的知识,其角色主要是作为大 学中知识应用者的角色,其培养目标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鲜明的 职业生涯导向性的特征。职业生涯导向性是指高职教育秉持以人为本的培 养理念,面向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以培养包括技术技能、学术技能和就 业技能的职业生涯能力为目标来指导其人才培养活动,进而在注重个人发 展的同时最大程度
13、对社会需要进行回应并有效融合个人本位与社会 本位”的价值取向,并统一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开展。高等教育的二元符码是人/非人,这是由高等教育的立场决定 的,大学的原点在于育人。口3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局部,其根 本任务也是人才培养,但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普适的社会人不同,以 职业生涯导向为特定功能的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完满的职业人。因 此,笔者认为高职教育的二元符码是“职业人/非职业人”。高职教育的 二元符码是由其学科立场所决定的,即对职业教育与人关系的理解人需要凭借某种技术技能、从事某类职业在社会中生存和开展,而职业教育应把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的工作体系。14职业人应具备综合的职业能 力,进而才能完
14、全参与并积极适应工作岗位的流动和变迁。因此,面向职业”的高职教育并不是就业教育,应从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复杂的职业 环境出发,以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开展和自我实现为终极目标。高等职业 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完满职业人格的职业人,即完满的职业 人,15因而,高职教育的二元符码是“职业人/非职业人。由此,促进人的职业生涯开展便是高职教育系统的纲要。据此,高职教 育系统可以选择性地接受外在社会环境的人才需求信息进而主动地对自身 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动态调整。2 .自我指涉机制背后的双联动逻辑联动”是指假设干个相关联的事物,一个运动或变化时,其他的也跟 着运动或变化,16即联合彳亍动。联动逻辑”是指高等职业教
15、育与社会 作用时相关关联的规律。高职教育自我指涉”机制通过选择性接受外在 人才需求信息进而主动地对自身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动态调整,其过程从本 质上遵循的是高职系统与社会环境的“双联动”逻辑。高等职业教育双 联动逻辑,即通过高职院校与教育部门、用人单位、人社部门等的“外 部联动以及高职院校招生部门、教育部门、就业部门的“内部联动, 实现人才需求信息、招录信息、培养信息、就业信息共建共享与传递反馈,进而服务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开展,其机制运行如图2所示。图2高职教育与社会的作用的“双联动”逻辑高等职业教育的“双联动机制能够有效处理社会需求与个人开展的 关系,从而有利于解决人才培养和社会开展的结构性矛盾
16、。外部联动 的内涵是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人才市场就业结构和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三者 间人才供需信息的传递与反响,旨在协调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 系,专业结构通过人力资本供给对产业结构产生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 会通过社会经济各部门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引发专业结构的变革与调 整刀就业结构那么会将人才供需的匹配状况反响给高等院校和用人单 位,进而通过专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三者间的“外部联动实现 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的动态优化调整。内部联动”的内涵是高职院校内 部招生部门的招生信息、教务部门的培养信息、就业部门的就业信息等个 人生涯信息的共建与共享,旨在协调社会需求与个人开展的关系。”外部 联动”将社
17、会人才供需信息反响到高校内部的招生部门、教务部门和就业 部门,并通过部门间的“内部联动实现招录信息、培养信息和就业信息 的共建共享,促进社会需求导向下的招生决策、人才培养、就业指导与个 人开展的志愿报考、个性成长、职业生涯的内在关联与全过程对接,进而 形成以招生促培养、培养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的全过程联动机制。18 由此,通过高职教育的“双联动”逻辑,形成社会人才供需信息与个人培 养信息的联动反响机制,进而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最快速准确地提供劳 动力市场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信息。3 .双联动逻辑下高职专业群建设解析对于高职教育系统而言,社会系统及其他类型的教育系统都是作为外 在的环境而存在的。高
18、职教育系统存在两个方面的环境:一方面是内在的 教育系统中对其人才供给的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定位,另一方面是 社会开展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方面的需求。这两方面的定位可 以从人才供给的标准和人才需求的规格来进行统一。伴随开展阶段向群众化教育转变,曾经嵌入到科层制社会机构中以有 序的、可预测的程序实现职业流动的职业开展模式开始解体,导致大学生 的职业生涯充满了襁定性和多样性,并使得高职教育开始转向为大学生 的职业生涯开展服务。19而随着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为代表的 第四次产业革命蓬勃开展,社会知识生产方式也开始由基于学科的学术导 向的生产模式1向跨学科的应用导向的生产模式2演进,20社会需
19、求开 始成为大学开展的主导推动力。由此,在知识社会,伴随社会生产方式以 其高度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工作世界从文化和组织模式 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工作本身应被视为自我开展的一种方式,而不仅仅 是一种谋生的手段,21个人的职业生涯路径也由科层制管理模式下的关系型契约向扁平化管理模式下的“交易型契约转变,职业生涯的 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由此,面对新时期生产方式和社会开展的变 化,劳动者既要具备一般性的科学文化素养以便在不同职业之间顺利流 动,同时也需要掌握与特定的工作岗位相对应的操作技能进而能够在特定 时期高度胜任某一项工作。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开展对于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复杂性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职 院校 专业 建设 行动 逻辑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