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试题库(含答案).docx
《电路试题库(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试题库(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测试题一一、填空题1、电流所经过的路径叫做 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 三局部 组成。2、实际电路按功能可分为电力系统的电路和电子技术的电路两大类,其中电力系统的电路其主要 功能是对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进行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主要功能那么是对电信 号进行传递、变换、存储和处理。3、实际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单一而确切,理想电路元件的电特性那么多元和复杂。无源二 端理想电路元件包括电阻元件、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4、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这类电路只适用集总参 数元件构成的低、中频电路的分析。5、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稳恒直流电 大小和方
2、向均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 电流称为交流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和电流被称为正弦交流电。6、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数值上等于电路中两点电位的差值。7、电位具有相对性,其大小正负相对于电路参考点而言。8、衡量电源力作功本领的物理量称为电动势,它只存在于电源内部,其参考方向规 定由电源负极低电位指向电源正极高电位,与电源端电压的参考方向相反。9、电流所做的功称为电功,其单位有焦耳和度;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 其单位有瓦特和千瓦。10、通常我们把负载上的电压、电流方向设为关联方向;而把电源上的 电压和电流方向设为非关联方向。11、欧姆定律表达了线性电路元件上电压
3、、电流的约束关系,与电路的 连接方式无关;基尔霍夫定律那么是反映了电路的整体规律,其中KCL定律表达了电路中 任意结点上汇集的所有支路电流的约束关系,KVL定律表达了电路中任 意回路上所有支路电压的约束关系,具有普遍性。12、理想电压源输出的电压值恒定,输出的电流值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理想电流 源输出的电流值恒定,输出的电压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13、电阻均为9Q的形电阻网络,假设等效为Y形网络,各电阻的阻值应为3 Q。14、实际电压源模型“20V、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源/s=20A,内阻凡=1 Q。9、品质因数高的电路对非谐振频率电流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10、谐振状态下电源供
4、给电路的功率全部消耗在电阻上。三、单项选择题1、RLC并联电路在为时发生谐振,当频率增加到纽时,电路性质呈(B )A、电阻性B、电感性 C、电容性 2、处于谐振状态的RLC串联电路,当电源频率升高时,电路将呈现出(B )A、电阻性B、电感性 C、电容性3、以下说法中,(A )是正确的。A、串谐时阻抗最小B、并谐时阻抗最小C、电路谐振时阻抗最小4、以下说法中,(A )是不正确的。A、并谐中,端电压一定时电流最大B、并谐中,端电压一定时电流最小C、并谐中,端电流一定时电压最大D、理想并谐时总电流为零5、发生串联谐振的电路条件是(C )A、coLI RB、于。=1 / JLCC、g=1 / JLC6
5、、正弦交流电路中,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C )A、Rl=RoB Zl = ZsC、Zl = Zs*测试题六一、填空题1、当流过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在线圈本身所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称自感 现象, 假设本线圈电流变化在相邻线圈中引起感应电压,那么称为 互感 现象。2、当端口电压、电流为 关联 参考方向时、自感电压取正;假设端口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非 关联时,那么自感电压为负。3、互感电压的正负与电流的方向及同名端有关。4、两个具有互感的线圈顺向串联时,其等效电感为L=LL22M ;它们反向串联时,其 等效电感为L=LL2-2M o5、两个具有互感的线圈同侧相并时,其等效电感为(“22
6、)/。1+匕22M);它们异侧 相并时,其等效电感为(L42一加2)/+上+2加)o6、理想变压器的理想条件是:变压器中无损耗,耦合系数K= 1 ,线圈的自感 量和 互感 量均为无穷大。理想变压器具有变换电压 特性、变换电流 特性和变换 阻抗 特 性。7、理想变压器的变压比n= U/U2 ,全耦合变压器的变压比n二 ,44 8、当实际变压器的损耗很小可以忽略时,且耦合系数K二1时,称为全耦合变压器。 这种变压器的电感 量和 互感 量均为有限值。9、空芯变压器与信号源相连的电路称为初级回路,与负载相连接的称为 次级回路。空 芯变压器次级对初级的反射阻抗Zl= (O)M)2/Z22 o10、理想变
7、压器次级负载阻抗折合到初级回路的反射阻抗Zm= n2ZL o二、判断以下说法的正确与错误1、由于线圈本身的电流变化而在本线圈中引起的电磁感应称为自感。(V )2、任意两个相邻较近的线圈总要存在着互感现象。(X )3、由同一电流引起的感应电压,其极性始终保持一致的端子称为同名端。(V )4、两个串联互感线圈的感应电压极性,取决于电流流向,与同名端无关。(X )5、顺向串联的两个互感线圈,等效电感量为它们的电感量之和。(X )6、同侧相并的两个互感线圈,其等效电感量比它们异侧相并时的大。(V )7、通过互感线圈的电流假设同时流入同名端,那么它们产生的感应电压彼此增强。(V )8、空芯变压器和理想变
8、压器的反射阻抗均与初级回路的自阻抗相串联。(X )9、全耦合变压器的变压比与理想变压器的变压比相同。(X )10、全耦合变压器与理想变压器都是无损耗且耦合系数等于1。( X )三、单项选择题1、符合全耦合、参数无穷大、无损耗3个条件的变压器称为(B )A、空芯变压器 B、理想变压器C、实际变压器A、大小B、变化量3、两互感线圈的耦合系数K二(B2、线圈几何尺寸确定后,其互感电压的大小正比于相邻线圈中电流的(C ) C、变化率)L,24、两互感线圈同侧相并时,其等效电感量1同二(A )A、A、LLM2Lx+L2-2MLLM2L+L2+2M2L-M2L.+L-M25、两互感线圈顺向串联时,其等效电
9、感量1顺=(C )A、L+L22MC L1+L2+2A/6、符合无损耗、K=1和自感量、互感量均为无穷大条件的变压器是(A )A、理想变压器B、全耦合变压器C、空芯变压器7、反射阻抗的性质与次级回路总阻抗性质相反的变压器是(C )A、理想变压器B、全耦合变压器C、空芯变压器8、符合无损耗、K=1和自感量、互感量均为有限值条件的变压器是(B )A、理想变压器B、全耦合变压器C、空芯变压器测试题七一、填空题1、三相电源作Y接时,由各相首端向外引出的输电线俗称 火线,由各相尾端公共点向 外引出的输电线俗称 零 线,这种供电方式称为 三相四线 制。2、火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称为 线 电压,火线与零线之间
10、的电压称为 相 电压。电源Y 接时,数量上U/二1.732 %假设电源作接,那么数量上3二1 U1)。3、火线上通过的电流称为 线 电流,负载上通过的电流称为 相 电流。当对称三相负 载作Y接时,数量上/=1 Ip;当对称三相负载接,/尸1.732 IpQ4、中线的作用是使 不对称Y接负载的端电压继续保持 对称。5、对称三相电路中,三相总有功功率P= 3 Up Ip cos(p ;三相总无功功率Q=3 Up Ip sin(p ;三相总视在功率S=3 Up Tp o6、对称三相电路中,由于 中线电流In =0,所以各相电路的计算具有独立性,各相 电 流电压 也是独立的,因此,三相电路的计算就可以
11、归结为 一相 来计算。7、假设 三角 接的三相电源绕组有一相不慎接反,就会在发电机绕组回路中出现2Up,这将 使发电机因过热而烧损。8、我们把三个 最大值 相等、 角频率 相同,在相位上互差 120度的正弦交流电称 为对称三相交流电。9、当三相电路对称时,三相瞬时功率之和是一个 常量,其值等于三相电路的 有功 功 率,由于这种性能,使三相电动机的稳定性高于单相电动机。10、测量对称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可采用一表 法,如果三相电路不对称,就不能用 一 表法测量三相功率。11、二瓦计法适用于 三相三线制 对称或不对称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12、三表法适用于 三相四线制 对称或不对称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
12、。13、三相电路无功功率的测量可采用一表跨相 法,二表跨相 法及 三表跨相 法。二、判断以下说法的正确与错误1、三相电路只要作Y形连接,那么线电压在数值上是相电压的3倍。(X )2、三相总视在功率等于总有功功率和总无功功率之和。(X )3、对称三相交流电任一瞬时值之和恒等于零,有效值之和恒等于零。(X )4、对称三相Y接电路中,线电压超前与其相对应的相电压30。电角。 (V )5、三相电路的总有功功率P=3U”/cos9。( X )6、三相负载作三角形连接时,线电流在数量上是相电流的3倍。(X )7、三相四线制电路无论对称与不对称,都可以用二瓦计法测量三相功率。(X )8、中线的作用得使三相不
13、对称负载保持对称。(X )9、三相四线制电路无论对称与否,都可以用三瓦计法测量三相总有功功率。(V )10、Y接三相电源假设测出线电压两个为220V、一个为380V时,说明有一相接反。(V )三、单项选择题1、某三相四线制供电电路中,相电压为220V,那么火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为(C )A、 220VB、 311VC、 380V2、在电源对称的三相四线制电路中,假设三相负载不对称,那么该负载各相电压(B )A、不对称B、仍然对称C、不一定对称3、三相对称交流电路的瞬时功率为(B )A、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量 B、一个常量,其值恰好等于有功功率 C、04、三相发电机绕组接成三相四线制,测得三个相电压U
14、a=Ub=Uc=220V,三个线电压Uab = 380V, Ubc=Uca = 220V,这说明(C )A、A相绕组接反了 B、B相绕组接反了C、C相绕组接反了5、某对称三相电源绕组为Y接,0”=380/15。V,当匚10s时,三个线电压之和为(B )A、380VB、0VC、380/V3 V6、某三相电源绕组连成Y时线电压为380V,假设将它改接成形,线电压为(C )A、380VB、660VC、220V 7、Xc=6Q的对称纯电容负载作接,与对称三相电源相接后测得各线电流均为10A, 那么三相电路的视在功率为(A )A、1800VAB、600VAC、600W8、测量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有很多方法
15、,其中三瓦计法是测量(C )电路的功率。A、三相三线制电路B、对称三相三线制电路C、三相四线制电路9、三相四线制电路, M=10N20A, L=10Z-100oA, /c=10Z140A,那么中线 电流.为(B )A、10AB、0AC、30A10、三相对称电路是指(C )A、电源对称的电路 B、负载对称的电路 C、电源和负载均对称的电路测试题八一、填空题1、 暂态是指从一种稳态过渡到另一种稳态所经历的过程。2、换路定律指出:在电路发生换路后的一瞬间,电感 元件上通过的电流和 电容 元件上的 端电压,都应保持换路前一瞬间的原有值不变。3、换路前,动态元件中已经储有原始能量。换路时,假设外激励等于
16、零,仅在动态元件原 始能量作用下所引起的电路响应,称为零输入响应。4、只含有一个动态元件的电路可以用一阶微分方程进行描述,因而称作一阶电路。仅 由外激励引起的电路响应称为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只由元件本身的原始能量引起的响 应称为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既有外激励、又有元件原始能量的作用所引起的电路响应 叫做一阶电路的全响应。5、一阶RC电路的时间常数7= RC ; 一阶RL电路的时间常数工= L/R 。时间常数 工的取值决定于电路的结构和电路参数。6、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是指待求响应的 初始值、 稳态值和 时间常数。7、二阶电路过渡过程的性质取决于电路元件的参数。当电路发生非振荡过程的“过阻
17、 尼 状态时,R 2口;当电路出现振荡过程的“欠阻尼”状态时,R 2口;当电路为临 界非振荡过程的“临界阻尼”状态时,R = 2拄;R=0时,电路出现等幅振荡。8、在电路中,电源的突然接通或断开,电源瞬时值的突然跳变,某一元件的突然接入或被移去等,统称为换路。9、换路定律指出:一阶电路发生的路时,状态变量不能发生跳变。该定律用公式可表示为ZL(O+)= ZL(O-)和 wc(0+)= wc(O-) o10、由时间常数公式可知,RC一阶电路中,。一定时,R值越大过渡过程进行的时间就越 长; AL一阶电路中,L 一定时,R值越大过渡过程进行的时间就越 短。二、判断以下说法的正确与错误1、换路定律指
18、出:电感两端的电压是不能发生跃变的,只能连续变化。 (X ) 2、换路定律指出:电容两端的电压是不能发生跃变的,只能连续变化。 (V ) 3、单位阶跃函数除了在仁0处不连续,其余都是连续的。(V )4、一阶电路的全响应,等于其稳态分量和暂态分量之和。(V )5、一阶电路中所有的初始值,都要根据换路定律进行求解。(X )6、RL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ul按指数规律上升,ii,按指数规律衰减。 (X ) 7、RC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uc按指数规律上升,ic按指数规律衰减。 (V ) 8、RL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皿按指数规律衰减,兀按指数规律衰减。 (V ) 9、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uc按
19、指数规律上升,ic按指数规律衰减。 (X ) 10、二阶电路出现等幅振荡时必有Xl=Xc,电路总电流只消耗在电阻上。 (V )三、单项选择题1、动态元件的初始储能在电路中产生的零输入响应中(B )A、仅有稳态分量B、仅有暂态分量 C、既有稳态分量,又有暂态分量 2、在换路瞬间,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A、电感电流不能跃变 B、电感电压必然跃变 C、电容电流必然跃变 3、工程上认为R=25Q、L=50mH的串联电路中发生暂态过程时将持续(C )A、3050msB、37.562.5ms C、610ms 4、图示电路换路前已达稳态,在匚0时断开开关S,那么该电路(C )A、电路有储能元件L要产
20、生过渡过程B、电路有储能元件且发生换路,要产生过渡过程C、因为换路时元件L的电流储能不发生变化,所以该电路不产生过渡过程。5、图3.5所示电路已达稳态,现增大R值,那么该电路(B ) A、因为发生换路,要产生过渡过程B、因为电容。的储能值没有变,所以不产生过渡过程C、因为有储能元件且发生换路,要产生过渡过程6、图3.6所示电路在开关S断开之前电路已达稳态,假设在仁0时将开关S断开,那么电路中L 上通过的电流九(0+)为(A )A、2AB、OAC、-2A7、图3.6所示电路,在开关S断开时,电容C两端的电压为(A )A、10VB、OVC、按指数规律增加测试题九一、填空题1、一系列最大值不同,频率
21、 成整数倍的正弦波,叠加后可构成一个 非正弦周期波。2、与非正弦周期波频率相同的正弦波称为非正弦周期波的 基 波;是构成非正弦周期波的 基本成分;频率为非正弦周期波频率奇次倍的叠加正弦波称为它的奇次谐波;频率为 非正弦周期波频率偶次倍的叠加正弦波称为它的 偶 次谐波。3、一个非正弦周期波可分解为无限多项 谐波 成分,这个分解的过程称为 谐波 分析, 其数学基础是傅里叶级数。4、所谓谐波分析,就是对一个 波形的非正弦周期信号,找出它所包含的各次谐波分 量的 振幅 和 频率,写出其傅里叶级数表达式的过程。5、方波的谐波成分中只含有 正弦 成分的各奇次谐波。6、如果非正弦波的后半周与波形的前半周具有
22、 镜象 对称关系,就具有奇次对称性,具 有奇次对称性的周期信号只具有 奇 次谐波成分,不存在 直流 成分和 偶 次谐波成 分,其波形对原点对称。7、假设非正弦周期信号波形的后半周完全重复前半周的变化,就具有 偶 次对称性,这种 非正弦波除了含有 直流 成分以外,还包含一系列的 偶 次谐波,这种特点的非正弦波 的波形对纵轴对称。8、频谱是描述非正弦周期波特性的一种方式,一定形状的波形与一定结构的频谱相对应。 非正弦周期波的频谱是 离散 频谱。9、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与 正弦 量的有效值定义相同,但计算式有很大差异,非正弦量 的有效值等于它的各次谐波有效值的 平方和的开方。10、只有 同频率 的谐
23、波电压和电流才能构成平均功率,不同 频率 的电压和电流是不 能产生平均功率的。数值上,非正弦波的平均功率等于它的 各次谐波单独作用时 所产生的平均功率之和。二、判断以下说法的正确与错误1、非正弦周期波各次谐波的存在与否与波形的对称性无关。(X )2、正确找出非正弦周期量各次谐波的过程称为谐波分析法。(V )3、具有偶次对称性的非正弦周期波,其波形具有对坐标原点对称的特点。(X )4、方波和等腰三角波相比,含有的高次谐波更加丰富。(V )5、方波和等腰三角波相比,波形的平滑性要比等腰三角波好得多。(X )6、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等于它各次谐波有效值之和。(X )7、非正弦周期量作用的电路中,电感
24、元件上的电流波形平滑性比电压差。(X )8、非正弦周期量作用的线性电路中具有叠加性。(V )9、非正弦周期量作用的电路中,电容元件上的电压波形平滑性比电流好。(V )10、波形因数是非正弦周期量的最大值与有效值之比。(X )三、单项选择题1、任意给出几种常见的非正弦周期信号波形图,你能否确定其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中有无恒 定分量(B )A、不能B、能C不确定2、某方波信号的周期T=5us,那么此方波的三次谐波频率为(C )A、106HzB、2*106HzC、6*105Hz3、周期性非正弦波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中,谐波的频率越高,其幅值越(B )A、大B、小C、无法判断4、一个含有直流分量的非正弦波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路 试题库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