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钢铁行业“1+3”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钢铁行业“1+3”行动计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市钢铁行业“1+3行动计划为做优做强精品钢铁产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基地,依据国 家三部委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开展的指导意见省加快推进 钢铁产业高质量开展的假设干措施等文件,现制定钢铁行业1 + 3 行动计划。一、指导思想 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立足新开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开展理念,融入新开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 线,以建设环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为统领,以推动钢铁产业高质量 开展为主题,全方位对标国际先进钢铁企业,实施1+3行动计划, 即以钢铁企业为主体,提升环保水平、实施技术改造、推进多元化投 资。加快推进钢铁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业链、价值链、供 应链
2、水平,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精品钢铁产业基地,为加快实现三个 努力建成目标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二、行动目标(一)整合重组步伐进一步加快。学习钢铁强国引导企业重组经 验,紧密结合行业开展趋势、区域开展环境、企业开展诉求等,严格 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加快引导和推动企业整合重组,着力构建以大型 钢铁企业为支撑、专精特新优企业为补充的梯次开展格局。到2022 企业新认定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一次性给予20万 元奖励。对新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工程或企业,一次性给予 30万元奖励。10 .支持延伸产业链条。支持符合条件的延伸产业链条工程列入 省市重点推进工程名单,重点保障规划和用地计划,在用地审
3、批手续 上予以积极支持。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以上的延伸钢铁产业链工程, 节约集约用地的,支持所在地县级政府参照钢企搬迁政策,一企一策 给予工程用地等相关优惠政策。11 .支持拓展服务领域。支持钢铁企业开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 等非钢产业。对新认定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工程、平台, 给予一次性不超过200万元奖励。五、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市政府相 关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市钢铁行业 ”1+3行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行动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办公 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协调指导和催促落实。相关县(市、 区)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
4、机构,做到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责任 到位、工作到位,推动活动扎实深入开展。(-)加强指导服务。对全市27家长短流程钢铁企业建立领导 干部和重点部门包联制度,实施点对点帮扶指导。各部门要结合 职责分工,细化措施,靠前服务、一线指导,全面落实各项支持政策, 积极帮助争取更多上级资金、工程、土地等支持,有效解决企业实际 困难。相关县(市、区)要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包联制度,跟踪掌握辖 区钢铁企业工作进展,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精准针对钢铁企业需 求,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强化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以 政策激发钢铁企业转型开展的积极性,推动我市钢铁产业高质量发 展。(三)加强宣传发动。市县两级要充分
5、调动辖区内钢铁企业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多种形式培训和示范交流活动,推广先进经验和 做法,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级新闻媒体要通过电视访谈、 跟踪报道等形式,总结先进经验,深入宣传政策,树立创新竞进、争 先进位的舆论导向。年底,全市高-转长流程钢铁企业(集团)数量控制到25家左右。 到2025年底,全市长流程钢铁企业(集团)数量控制到20家以内。(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学习钢铁强国长短流程搭配,专注 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的经验,着力提升优质、特种钢材比重,提高优势 产品质量稳定性,打造金字塔型产品结构。到2022年底,钢铁 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到达40%以上,为下游产业升级提供支撑和保障。 到
6、2025年底,钢材产品持续多样化开展,每家钢铁企业拥有终端钢 铁产品1项以上,并延伸向汽车、家电、装备制造、建筑、钢结构等 下游产业。(三)绿色开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学习国际先进钢铁企业在降低 碳排放道路上实现全球领先水平的经验,推进钢铁全产业链绿色化改 造,到2022年底,全市骨干长流程钢铁企业力争全部完成超低排放 评估监测;搬迁改造的长流程钢铁企业,在投产后1年内完成超低排 放评估监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降低到560千克标准煤以下,工序 能耗持续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5年底,全行业环保水平继续提 升,整体到达国际先进水平。(四)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学习国际先进钢铁企业推进生产 管理智能化
7、、建设灯塔工厂经验,推进钢铁产业与互联网、大数 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到2022年底,钢 铁企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关键环节数控化率到达100% ,钢铁行 业骨干企业主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1000吨/人年以上。到2025年 底,大型钢铁企业一体化信息管控平台覆盖率到达80%以上,钢铁 行业骨干企业主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1200吨/人年。(五)产业布局进一步集中。学习优化产业布局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推进沿海片区规划建设。到2022年底,沿海钢铁产能达 到全市总产能的43%以上,基本形成临海靠港、铁路沿线产业 新布局。到2025年底,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规模适度、 空
8、间有序、用地集约的产业开展新格局。三、行动任务通过实施1+3行动,推进我市钢铁产业规模、生态环保、智 能应用及多元化开展水平赶超钢铁强国。(-)推进企业主体做大做强1 .鼓励企业整合重组。树立政策导向,加强规划引领,推动区域 内产品同质化企业联合重组,构建集团化管控、市场化运作、国际化 开展的高效运行机制,打造国内民营钢铁行业标杆。尽快形成以大型 钢铁集团为主导,沿海片区为支撑,产能规模到达500万吨左右的8 家地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为重点的230钢铁产业新格局。2 .鼓励产品做强做优。提升优质、特殊品种钢材比重,支持开展 高铁用钢、汽车用钢、造船用钢、建筑用钢、模具钢、高速工具钢、 电工钢、高
9、级管线钢等高端材料。巩固优势产品质量稳定性,支持企 业,打造H型钢、角钢、钢板桩等品种多样、规格齐全的国内最大 的型钢生产基地;支持企业,打造冷锻钢、钢帘线、预应力钢绞线等 精品线材和高强钢筋生产基地;支持企业加强功能性金属材料研发生 产,将材料向园林工具、刀具、锯片、离合器片等终端产品转化,提 高细分市场产品竞争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打造高、 中、普金字塔型产品结构。3 .鼓励品牌质量提升。完善品牌培育、评价、宣传和保护机制, 整合企业优势品牌,提高品牌良好信誉。进一步提升首钢、城钢、津 西、正丰等优势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打造钢铁工业迈向中高端的产 品名牌、企业品牌和精品钢铁区域品牌
10、,争创著名商标等。支持企业 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提高行业话语权。加强 全面质量管理,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质量控制水平,打造质量标杆企业,争创省政府质量奖、市政府质量 奖等。(二)提升环保水平4 .结构调整降碳。支持企业开展电弧炉短流程炼钢工艺,优化长 短流程生产比例。适度提升非石化能源和自发电比例,充分利用电网 谷电和弃电,实现错峰生产,助力能源再分配。支持通过联合重组、 多元化开展和钢铁产业纵向延伸等模式,聚集合力开发绿色低碳工 艺、深度脱碳和零碳技术,摒弃或降低高碳排放产品和业务。5 .强化过程控制。引导企业通过直接还原法、铁精粉冷固球团等
11、去烧结工序,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废弃物产生。引导钢铁企业加强过程管控、提升技术管理水平,确保高炉顺行、提高风温和脱湿富 氧鼓风等,降低高炉燃料比,实现过程控制减排。支持企业采取厚料 层烧结、低温烧结等工艺技术,以及降低烧结漏风率等方式,降低烧 结工序燃料消耗。持续推动余热余能回收利用和工序衔接降耗(铁钢界面衔接、钢轧界面衔接)等,挖掘节能降耗和减少排放潜力。6 .推进绿色改造。鼓励支持企业采用先进绿色制造技术实施超低 排放改造,优化能源管控平台,跟踪研究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商业化进 展,提升钢铁行业资源能源利用和清洁生产水平。引导帮扶企业创立 绿色工厂。跟进国际先进钢铁企业的氢冶金研发进展,支持
12、 企业探索以氢代煤实践,主动应对碳排放、碳中和环保挑战。(三)支持技术改造7 .加快推进装备大型化。鼓励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实施装备 升级改造工程,钢铁企业全部完成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铸造用生 铁和特钢企业除外)、100吨以下转炉升级改造。市开展改革委、市 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组建工作专班,会同企业全力 跑办审批手续。8 .大力开展智能制造。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 代信息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依托龙头企业推进多基地协同制造, 在工业互联网框架下实现全产业链优化,推进智慧物流,开展钢铁行 业智能制造行动、智能制造示范推广,打造灯塔工厂。鼓励企业 大力构建钢铁行业
13、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打造钢铁全产业链互联网联合 体,选择有代表性的钢铁企业,围绕智能炼钢、轧钢加热炉智能燃烧 节能优化、大型设备在线智能诊断预知性运维、智能物流等应用场景 支持建设示范工程,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本钱。9 .建立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精准对接钢铁行业基础研究共性需求和短板,组建钢铁产业研究院,负责钢铁行业技术应用研究和重点项 目规划,整合协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优势资源,推动形成基础研 究一应用研究一技术开发一商业应用的线性模式,促进基础研究 和共性技术的快速推进和成果转化,高效、有序提升重点钢材产品和 产业关键技术的供给和支撑能力。支持钢铁企业争创省级以上重点实 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加强
14、与科研院所合作,整合全球智力资源,坚 持技术创新,开发研究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全力突破特种钢冶 炼、高精度轧制等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推进产品绿色低碳转 型,开发高强度、耐腐蚀、长寿命、近终型、可循环钢材,实现全生 命周期减碳。(四)鼓励多元化投资10 .推动钢铁企业产品服务延伸。以延链、补链、强链为引领, 加快从钢铁向材料、由制造向服务转变。学习国际先进钢铁企业延伸 服务汽车、船舶、工厂、零部件等产业链条的成功案例,引导钢铁企 业为下游用钢企业开展钢材深加工、新材料、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产 业延伸和服务,与用钢需求大户建立新型伙伴关系,推动钢铁企业生 产工艺链条下延、产品链条拓展。鼓励钢铁
15、企业建设钢材加工、配送 中心,开展剪切、配送等增值服务。建立废钢回收保障体系,完善配 送服务链条。支持钢铁企业开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非钢产业,依 托现有钢铁交易平台拓展线上业务,服务更多客户群体。11 .支持钢铁企业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主导产品、技术基础、产业关联度等实际,引导钢铁企业转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 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钢铁企业转投应急装备、高端装备、重型 装备等装备制造产业;支持钢铁企业向钢结构、集成房屋等建筑领域 延伸开展,逐步由钢铁产品向钢铁制品转化。支持钢铁企业组建或参 与多主体投资、市场化运作的并购基金、创投基金,并搭建资本与技 术互选交流平台,全力保障企业并购
16、工程回归、产业链招商工程落地, 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科技+战新产业集聚开展。12 .开展钢铁文化旅游。深入学习借鉴开展工业旅游先进经验, 挖掘和弘扬钢铁历史文化,促进钢铁文化的保护、传承和研究,谋划 钢铁工业观光旅游线路,打造工业旅游工程,支持工业旅游示范点的 创立。四、引导支持政策L支持建立钢铁产业研究院。2022年底前挂牌成立(国际)钢 铁产业研究院,充分整合域内外钢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 资源,建成指导全市钢铁产业开展的战略智库、钢铁共性关键技术攻 关的策源地、高水平研发机构的共同体、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器以及钢 铁产业技术人才的聚集高地,有效解决钢铁企业面临的关键、共性技 术
17、问题,助推钢铁企业高质量开展。2 .新工程投资贴息补助。探索引导金融机构为钢铁企业转投战新 产业提供低息贷款,同时财政予以贴息补助。由市、县(区)财政对 钢铁企业在域内投资超过2亿元的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工程贷款予以利息补贴。按照贷款利息50%的标 准,单个工程贷款贴息总额不超过500万元。即:市与区按照1:1 比例负担,直管县(市)全额负担。3 .支持优化产品结构。对新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单 项冠军产品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新获评省级制 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单项冠军产品的,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奖 励。4 .支持引进重点产业人才。对钢
18、铁企业全职引进的全日制博士, 自来城工作之日起5年内,给予每月3000元生活补贴;在落户的, 享受购买市域内自用商品住房一次性补贴30万元(不限首套,此政 策只享受一次)o全职引进到钢铁企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与企业 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且正常缴纳社会保险启来城工作之日起5年内, 给予每月1500元生活补贴;在落户的,享受购买市域内自用商品住 房一次性补贴10万元(不限首套,此政策只享受一次)。5 .支持企业落实双碳”目标。对钢铁企业置换氢燃料电池重卡 的,根据奖补政策享受氢燃料电池汽车补贴。鼓励钢铁企业利用自有 土地? 口建筑物屋顶开发分布式光伏,通过光伏发电赚取绿证用以 抵消企业的碳排放量。引
19、进推广减碳工艺,支持钢铁企业探索使用熔 融还原炼铁、气基竖炉直接还原炼铁等减碳工艺,鼓励企业探索以 氢代煤实践。钢铁企业退出配套烧结、焦炉、高炉等设备建设氢冶 金和Corex、Finex. HIsmelt (三种熔融还原炼铁工艺)等非高炉 炼铁工程的炼铁产能实施等量置换。6 .支持“创B争A。组建工作专班,全面组织开展创B争A 促引领”专项行动,一企一策指导帮助钢铁企业创B争A。7 .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对既有企业成功引进转化技术和科技成 果,经认定后,给予技术合同额2%、最高100万元的补贴。支持钢 铁企业瞄准科研机构承接的研发课题,引进转化一批融合产品,争E 认定为融合企业。对新列入国家和省级产业基础再造、融合产业开展 专项资金工程的,按照国家、省支持资金标准给予1: 1配套奖励, 最高不超过100万元。8 .支持建设研发平台。对钢铁企业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 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分别给予最高1000 万元、100万元、10万元奖补经费。对钢铁企业新认定为高新技术 企业的,给予20万元奖励。9 .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开展互联网诊断行动和互联网培训活 动,全市设立1000万元两化融合专项资金,鼓励支持信息化和工业 化深度融合,推开工业互联网建设,鼓励支持钢铁企业上云。对钢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