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设计:信息技术课堂的德育渗透.docx
《教育教学设计:信息技术课堂的德育渗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设计:信息技术课堂的德育渗透.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信息技术课堂的德育渗透信息技术课程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开展而设置,它既表达科学精神, 又强化人文精神。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 课程,信息技术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然而随着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开展,使人们获取信 息、处理信息的方式和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的同时,一些不良现象和 不道德的行为在互联网上传播,暴力、色情、信息垃圾、恶意侵犯他 人隐私、充当“黑客”,所有这些,都对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 提出了新的挑战。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对促 进学生全面开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事实上,如何培养未来信息 社会的合格公民,
2、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能够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正确把握人生的方向,形成良好的 信息技术道德,把他们的才能和智慧应用在计算机事业的开展上,是 每一个信息技术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 德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这也是小学计算机的教学目的之一。那么怎样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我认为主要作好以下 二个方面工作:一、 以课堂为依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终身收益,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在日常 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保护 计算机设备,强调正确规范的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 的习惯。首
3、先,要加强思想教育,即要使学生明白,良好的习惯(保护机 房设备、遵守机房规那么)不仅是个性心理品质的良好反映,也会 使他们终身受益。在课堂上,教师要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 教育,循循善诱、晓之以理,使他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比方养成正确开关机的习惯、用电脑时保持正确的坐姿的习惯等。其次,教师的良好素养,娴熟、规范的演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 惯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把用户文件建立在所用系统软 件的子目录下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如果教师在课堂演示的时候,特 别是在保存或另存文件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 养成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那
4、么, 为人师表。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 合教学内容,有的放矢,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根据习惯形成 的特点,既要注意从早抓起,防微杜渐,高度警惕任何不良习惯的滋 长,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又要注意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日积月 累,坚持到底。二、 以教材为依托,渗透德育教学的内容。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 在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德育,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 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加强德育的育人意识,在信息技术课 的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之中,寻找德育教育的契机。1
5、、 时时处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明确提出爱国、守法、明理、领先水平。 通过这些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为我国赶上兴旺国家而刻苦 学习。2、 适时渗透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教育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百事孝为先”“孔融让梨” “孔子与七十二贤”等等,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作为教育工作 者,不管学科分工有什么不同,首先就要做到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进行传承、发扬光大。例如,在以“献给妈妈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 为德育主题的信息技术课中,我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学生孝敬父母 的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促进了家长与孩子和 教师的沟通、交流,取得了技术课程学习和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教学 设计 信息技术 课堂 德育 渗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