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在牛肚子里旅行.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在牛肚子里旅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在牛肚子里旅行.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内容分析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文章通过两只小蟋蟀玩捉迷 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惊险的 “旅行”,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使学生懂得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 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内容 充满童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发散性思维的空间和 表达的机会。文章渗透的科学知识,将一个有关动物生理学上的知识讲得有声有 色,通俗易懂。同时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明白要关爱朋友,帮助朋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认识“咱、偷”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答、应、
2、骨”,会写“旅、咱、 偷”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过程与方法2 .默读课文,体会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从文中找出三处依据。 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3 .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读 出相应的语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认识“咱、偷、齿、嚼”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答、应、骨”,会 写“旅、咱、救、命”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 读出相应的语气。教学难点1 .体会
3、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从文中找出三处依据。让学生体 会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2 .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咱、偷”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答、应、骨”,会写“旅、咱、 偷”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2 .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悲哀、细嚼慢咽、蹭来蹭去” 等词语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 .猜谜语导入。(课件)家住暗角落,身穿酱色袍,头戴黑铁帽,打仗逞英豪。(谜底:蟋蟀。)(配 蟋蟀打斗的图片).你对蟋蟀有多少了解呢
4、?生1:我课前预习的时候了解到了一些,蟋蟀是昆虫,也叫促织,还叫蝴蛾、 将军虫,习性好斗。生2:我预习的时候还知道了蟋蟀穴居,它们常栖息于石专石下、草丛间,夜 出活动,吃各种农作物。2 .揭示课题。今天,让我们来欣赏一下两只蟋蟀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介绍作者。(课件)张之路,著名作家、剧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国 际安徒生奖提名奖获得者(2006年),中国安徒生奖获得者(2005年)。5 .资料袋。(课件)牛的胃:牛肚即牛胃。牛为反刍动物,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为食道变异, 最后一个才是真胃。6 .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预
5、设以下几种问题:预设:到底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它是怎样旅行的?它都去了哪里?设计意图:通过谜语、看图导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故事的主人公蟋蟀。通 过检查预习的成效,再次让学生对一些自己不常见的事物,如蟋蟀、牛的胃做了 更进一步的了解,以帮助自己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质疑,提出“谁在牛肚子里旅 行呢”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其有目标地去学习,初步让学生学会自主 学习。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按要求,自读课文。(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课件:我会认)(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 读几遍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3)指名读课文
6、,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4)同桌合作,汇报交流。7 .分类写字。(1)学习本课要求的会写字。(课件:会写字)(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的结构,说一说你们小组合作后共同发现了什么?(3)指导书写。(课件: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咱、拼、扫、流、泪左右同宽:旅、救(4)重点指导:命、胃、管、算、等。(课件:书写指导)(5)学生练写,同桌评议,再次练写。(6)借助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细嚼慢咽”除了联系上下 文,也可以联系自己的吃饭习惯去理解。“蹭来蹭去”可以用动作演一演。(出示 和这两个词语相关的情景图片)(课件:词语理解).多音字认读。(课件:多音字)它心想:我要
7、是一容许,就会被青头发现。 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 (1)指名读上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读音,相机指导。(2)师:同学们注意到上面句子中的加点字了吗?它们都是多音字,不止一个 读音哦。大家还知道它们的其他读音吗?谁来说一说?(3)师:同学们真棒,掌握得很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几个多音字小练习吧。 (课件)他答()应一会儿告诉我这道题的答()案。 在情况发生变化时,我们应()该及时作出应()对。 他一骨()碌爬起来,才发现胳膊已经骨()折了。 指明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掌握多音字在不同情境下的读音。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自主认读、独立观察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生字的组 成及书写的考前须
8、知,特别是左右结构的字和上下结构的字“算”的指导。培养 学生自主写字的能力,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写字水平的提升。注意对学生的多音字 辨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理解多音字不同读音下的不同含义。三、再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 “青头”和“红头”的什么故事?(课件).交流明确:两只小蟋蟀在捉迷藏中,红头不幸被牛误吃到肚子里,在牛的肚子 里做了一次惊险的旅行的故事。设计意图:学习课文,首先要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在默读课文中思考问题, 有助于学生有目的地去默读,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作业设计完本钱节课习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
9、色朗读课文,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 读出相应的语气。2 .体会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从文中找出三处依据。让学生体 会到它们的真挚友情。3 .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过渡:上一节课我们大概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知道了课文讲的是红头在牛肚 子里旅行的故事,这既是一次奇妙的旅行,也是一次惊险的历程,今天,我们就 一起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设计意图:复习旧知,重新回顾课文大概内容,为本节课的讲故事做好铺垫, 用“这既是一次奇妙的旅行,也是一次惊险的历程”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二、精读课文,1.学习第17自然段。(1)请大家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案 肚子 旅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