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二)第五次训练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二)第五次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二)第五次训练题.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二)第五次训练题二、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 只有二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1、侨居甲国的中国公民田某在乙国旅行时遇车祸身亡。其生前在丙 国某银行寄存有价值10万美元的股票、珠宝一批,在中国遗留有价值 200万人民币的房产一处。田某在中国的父母要求继承这批股票和珠宝。 我国与甲乙丙三国均无有关遗产继承的特别协议。依我国法律,前述股 票和珠宝的继承应适用哪一国的法律?()A、中国法B、甲国法C、乙国法D、丙国法【参考答案】:B【解析】:民法通那么第149条规定: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的住所地 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具体到此
2、题中,田某死亡时的住所地在甲国,故应适用甲国法, 选B。依据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适用法第三十一条:”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 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新法与民法通那么第149条的不同之处是动 产继承的法律适用,新法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而民法通那么适用“被继承人死亡 时的住所地法律”。此题中,田某侨居甲国,可以推动其经常居所地是在甲国,所以,根据新法,仍 应适用甲国法,即选B。新法和旧法答案一致,都选B。2、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罪刑法定的表述,以下哪一理解是不准 确的?A、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罪刑法定是依法治国在刑 法领域的集中
3、表达B、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罪刑法定充分表达了权力制约C、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罪刑法定同样以此为思想基础A、甲某一日深夜回家经过一黑暗小巷时,见前面行走的乙某穿花衬 衣,长发飘逸且身材瘦弱,以为是单身女子,便将甲某扑倒在墙角,等 甲某欲实施奸淫时才发现乙某是一男子。甲某的行为.因对象不能而属 于强奸未遂B、犯罪分子甲自以为能将犯罪进行到底而自动停止犯罪,但客观上 该犯罪不可能进行到底,不是犯罪中止C、甲为了筹集贩卖海洛因的资金,在某汽车修理厂打工挣了 2万元 属于犯罪预备行为D、甲基于杀人的意思对他人实施暴力,见被害人流血不止而心生怜 悯,将其送到医院,被害人经治疗仍然受重
4、伤的,甲不是犯罪中止【参考答案】:A【考点】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中止的理解【解析】A项中甲误将男子为女子而欲实施强奸,是对象不能犯的未遂。B但凡“能达目的而 不欲”的都是犯罪中止,故无论客观上能否将犯罪进行到底,但凡行为人出于本意而自动停止犯罪的, 都是犯罪中止。C项甲为了筹集贩卖海洛因的资金而劳动赚钱,这只是甲某的犯罪意图,尚未处于预 备阶段。D项属于犯罪中止的一种特殊情形:行为人实施完毕某一行为,但是该行为并不能立即产生 犯罪追求的结果,而是经过一个过程,在该过程结束之前,行为人悔悟采取措施消除结果的,也是犯 罪中止。20、以下对加工物的所有权归属的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是A、加工物的所有权原
5、那么上归原物的所有人,但应当给加工人以补偿B、加工增加的价值小于材料的价值时,加工物应当归加工人所有, 但应当给原物的所有人以补偿C、未经原物所有人同意在其物上加工而造成损失的,加工人应赔偿 原物所有人D、如果当事人就加工物的归属事先有约定的,可按其约定办理【参考答案】:B【解析】:当事人就加工物的归属有约定的,可依照其约定,双方当事人没有约定的,加工物 的所有权原那么上归材料(原物)所有人享有,但材料所有人应给加工人相应的补偿.双方当事人对加工10 物的归属发生争议的,加工增加的价值小于材料的价值的,加工物的所有权归材料所有人,但材料所 有人应该给加工人相应的补偿.加工增加的价值大于材料的价
6、值,加工物的所有权归加工人,但加工 人应绐材料所有人相应的补偿.加工增加的价值和材料的价值大致相等的,双方又不可能通过协商确 定加工物的所有权归属的,可由双方共有.此题中,ACD选项均符合上述规那么,为正确项,B选项为 不正确选项,中选.21、A科技公司诉B软件公司侵权纠纷案件,历经一审、二审终结 后,A科技公司不服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再审终结后,人民法院发现 生效判决仍有错误,又启动再审程序进行了审理并作出了判决。该判决 应由哪个法院执行?()A、一审法院或与第一审法院同级的被执行人财产所在地法院B、二审法院C、第一次再审的法院D、第二次再审的法院【参考答案】:A【考点】执行管辖详解:民事诉
7、讼法第201条规定,发生法律 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局部,由第一审 人民法院执行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人财产所在地的法院 执行。所以,A项正确。22、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放弃继承与放弃受遗赠可采取的 行为方式是。A、放弃继承既可采明承方式,也可采默示方式,放弃受遗赠亦如此B、放弃继承只能采明示方式,放弃受遗赠亦如此C、放弃继承只能采明示方式.放弃受遗赠那么既可采明示方式,也可 采默示方式D、放弃继承既可采明示方式,也可采默示方式,放弃受遗赠只能采 明示方式【参考答案】:C11【解析】:继承法第25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
8、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 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据此,放弃继承,必须采用明 示方式;不可以采默示方式,如果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放弃受遗赠,既可采明示方式,也可 采默示方式。因此,选项C应选。23、甲在追索乙借用他的2000元诉讼中,向法院提交了乙向他商借 2000元的亲笔书信一封,这封信是。A、原始的直接证据B、原始的间接证据C、派生的直接证据D、派生的间接证据【参考答案】:B【解析】:考查证据的分类。根据民事诉讼法指定教材,原始证据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 据,即第一手资料,本案中
9、信为亲笔信,为原始证据;直接证据是指能够单独地、直接地证明待证事 实的证据,本案中借钱的信不能单独地、直接地证明借钱这一事实,不是直接证据,而是间接证据。根据以上分析即可知其他选项均不正确。考生首先必须理解,理解了自然就记住了24、1997年9月7日李东波借了 7000元给同村的李世宰,1999年 10月6日李东波以借据期满李世宰未还款为由起诉至县人民法院,法院 于同年10月9日立案受理,并决定以简易程序审理,后发现案情尚有不 详之处,与1999年11月27日将其转为一审普通程序,那么在通常情况, 此案必须在()前审结(假设上述日期中皆非法定节假日)A、2000年2月27日B、2000年1月9
10、日C、2000年5月9日D、2000年4月9日【参考答案】:D12【解析】: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其审理期限从立案之日起计算,而非从简易程序转为普通 程序之日起计算。25、人民检察院办理死刑上诉、抗诉案件时,应当对案卷材料进行 全面审查,重点围绕抗诉或者上诉的理由,审查第一审判决认定案件事 实、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量刑是否适当,审判活 动是否合法,那么以下说法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应当询问证人B、必要时听取辩护人的意见C、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被告人的上诉理由或者辩白D、对鉴定结论有疑问的,可以重新鉴定或者补充鉴定【参考答案】:A【考点】死刑案件二审程序【解析】A、最高人民法院
1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假设干问题的 规定(试行)第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办理死刑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开庭前对案卷材料进行全 面审查,重点围绕抗诉或者上诉的理由,审查第一审判决认定案件事实、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证据是 否确实、充分,量刑是否适当,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并进行以下工作:(一)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 被告人的上诉理由或者辩白;(二)必要时听取辩护人的意见;(三)核查主要证据,必要时询问证 人;(四)对鉴定结论有疑问的,可以重新鉴定或者补充鉴定;(五)根据案件情况,可以听取被害 人的意见。据法条,选项A是错误的。26、2005年9月11日凌晨两点多,周某骑着自行车在街上
12、闲逛, 看到前面下夜班的妇女孙某孤身行走。他立刻骑车上去,对孙某打手势, 拍肩膀进行挑逗。孙某使劲逃跑,周某见四周无人,追上孙某对其进行 殴打。孙某为了活命,只好跪地求饶,说如果周某需要,可以和他发生 性关系。周某顿生歹念,将孙某拖到路边,按倒在地,孙某极力对抗并 大声呼喊。周某害怕,扼住孙某颈部,致孙某昏迷。周某以为其死亡, 骑上自行车逃跑,但马上又回来,对“尸体”进行奸淫后扬长而去。该 行为应该定()A、强奸罪加重结果的犯罪未遂B、强奸罪的未遂13C、强奸未遂的结果加重犯D、故意杀人罪的未遂【参考答案】:D【考点】犯罪未遂与结果加重;认识错误【解析】对于结果加重犯,一般认为不存在未遂的问题
13、,只有基本犯有犯罪未遂,所以A项错 误,而本案中周某扼住被害人的咽喉,完全是出于一种防止被发现的心理,主观上已由强奸转化为杀 人,其主观心态是间接故意,所以应该定行为故意杀人罪。27、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一名高姓女子因为自己不能照常娱乐 而大骂汶川灾民的视频被曝光在网上。众多网民决心挖出这名高姓女子, 看看她是何许人也。不到一天的时间,有关该女子的真实姓名、年龄、 家庭情况、个人成长经历等信息便在网上被晒出来,导致了高姓女子精 神出现恍惚,甚至有自杀的倾向。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以下哪 个选项说法正确?A、这些网民侵犯了高姓女子的姓名权B、这些网民侵犯了高姓女子的名誉权C、这些网民侵
14、犯了高姓女子的隐私权D、该高姓女子无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参考答案】:C【解析】:名誉权和隐私权的区别在于毁坏名誉往往是被虚构的事项,而隐私往往揭露真实的 事项。本案中。高姓女子的姓名、年龄等情况,属于真实事项,故侵犯的是隐私权。至于姓名权,由 于侵犯姓名权的手段往往是“冒名顶替”。在本案中并没有冒名顶替等行为出现,单纯的揭示姓名不 构成侵犯姓名权。根据侵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 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本案中高姓女子出现精神恍惚和自杀倾向,属于严重的情况,故可以请 求精神损害赔偿。此题正确答案是c。28、某日,徐某开车行至一红绿灯路口,眼看绿灯就要变
15、成黄灯, 徐某欲加速通行。正在此时一辆宝马车从左侧强行并线也想抢在黄灯前 通过路口。徐某怕自己车被撞便慌忙猛向右打轮,结果将路边的交通协14管员撞成重伤。关于对交通协管员的损害赔偿责任的承当问题以下哪个 选项是正确的?A、徐某不应承当,因为徐某是在紧急避险B、应由宝马车主承当,徐某是因为第三人原因才撞了交通协管员C、徐某与宝马车主承当连带赔偿责任D、徐某与宝马车主按各自过错承当赔偿责任【参考答案】:D【解析】:A选项,虽然徐某是在紧急避险,但最后造成交通协管员重伤属于避险超过必要限 度,存在过错应承当侵权责任。B项中,虽然徐某向右猛打轮是宝马车强行并线所引起,但宝马车的 行为并非造成损害结果的
16、全部原因或唯一原因,所以徐某不能免责。故AB两项不正确。此题中交通 协管员的损害是由徐某和宝马车主两个人行为相结合造成的没有问题,关键要看是否他们各自的行为 都足以造成该损害结果,如果是就成立共同侵权,承当连带责任,如果不是,就不成立共同侵权,按 各自过错承当责任。此题中很显然,宝马车强行并线的行为和徐某猛向右打轮的行为都不可能单独造 成最后的损害结果,两个人行为结合在一起才可能出现该损害结果,属于侵权责任法第12条规定的 无意思联络的原因结合的侵权责任,应按各自的过错承当赔偿责任,应选D。C错误。29、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购车,出卖方在购买方付清全部车款前保存 车辆所有权的,购买方以自己的名义与
17、他人订立合同并使用该车运输的, 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财产损失:A、出卖方不承当民事责任B、出卖方承当民事责任C、出卖方承当连带责任D、出卖方承当垫付责任【参考答案】:A【知识点】所有权保存的买卖。【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购买人使用分期付款购买的车辆从事运输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 财产损失,保存车辆所有权的出卖方不应承当民事责任的批复规定,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购车,出卖 方在购买方付清全部车款前保存车辆所有权的,购买方以自己的名义与他人订立合同并使用该车运输 时,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出卖方不承当民事责任1530、以下情形中,不需回避的是。A、书记员李某是本案被告的股东B、审判员张某为本案原告的
18、大学同学C、审判长王某与本案原告代理人常在本院办案的何律师认识,但无 私交D、人民陪审员赵某为本案原告的叔叔【参考答案】:C【解析】:此题涉及回避的问题。依照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应予回避的人是本案当 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或者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人,或者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利 害关系,可能影响本案公正审理的人。应予回避的人包括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翻译 人员。故此题选项为Co31、悬挂甲国国旗的商船“伽利略”号,船东为希腊籍公民,在我 国上海港停靠期间,因拖欠船员工资被两名印尼籍船员申请上海海事法 院扣船,并在上海海事法院起诉要求支付工资,上海海事法院在处理该 纠纷
19、时,应适用何国法?()A、甲国法B、希腊法C、中国法D、印尼法【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我国海商法第22条规定,船舶欠船员的工资劳动报酬属于船舶优先权的 内容。而根据海商法第272条规定,船舶优先权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因此,此题应适用 中国法。32、经甲公司申请,市建设局给其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该 局在复核中发现甲公司在申请时报送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已经超过有效 期,遂依据行政许可法规定,撤销该公司的规划许可证,并予以注16销。甲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市建设局撤销甲公司规划许可证的 行为属于以下哪一类别?A、行政处分B、行政强制措施C、行政行为的撤销D、行政检查【参考答案
20、】:C【考点】行政行为的性质【解析】行政行为的撤销,是指在行政行为具备可撤销情形的前提下,由有权国家机关作出撤 销的决定而使之失去法律效力的行为。般来说,可撤销的行政行为或为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或 为行政行为不适当。行政许可法第69条第1款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一)行 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 决定的;(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 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五)依法可以
21、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在此题中,甲公司报送的企业法 人营业执照已经超过有效期,不符合法定的申请条件,符合上述第4项的规定,市建设局可以依法撤 销甲公司的规划许可证。市建设局的此种行为属于典型的行政行为的撤销,所以C项正确。行政处分,是指享有行政处分权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 织,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依法应当处分的行政相对人给予法律制裁的 行为。行政处分法第8条规定:“行政处分的种类:(一)警告;(二) 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 扣或者撤消许可证、暂扣或者撤消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 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分。”市建设局撤销许可证
22、的行为是对行政主 体及相对人共同过错的纠正,而不是针对甲公司(行政相对人)的处分, 既不符合行政处分的概念,也不属于上述行政处分法规定的行政处 罚的种类之一,所以A项错误。2011年6月30日通过的行政强制法 第2条第2款规定:”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 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防止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 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 织的财务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行政强制性措施包括留置盘问、传17 唤、查封、扣押、冻结等。与其他行政行为相比,行政强制措施是一种 程序性的行为,仅存在于行政程序的一个相对独立阶段,具有临时性与
23、 可解除性,只是对相对人的人身权或财产权一定程度的限制,而并非实 质的、实体上的剥夺。市建设局撤销甲公司规划许可证的行为.是对行 政许可行为的撤销,涉及甲公司的实体权利,是实体性而非程序性的行 为,该撤销行为使之前的行政许可行为自撤销之日起永久失效,而非是 临时性的解除。所以市建33、宋某系某部队伤残人员。在他复员将关系转到某县后,到该县 民政局要求领取伤残保障金时却遭到拒绝,宋某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请问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此案为一起诉县民政局不履行法定职责案B、人民法院应要求县民政局先行支付宋某的伤残保障金C、宋某应当对其曾向民政局提出请求这一事实提供证据D、此案也可先复议后诉讼
24、【参考答案】:B【解析】一般情况下,被告申请法院先予执行,人民法院不予执行。但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可以: 如不执行将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申请人提供担保。34、某强奸案的被告人在二审判决之后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以下 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人民法院应当在3个月内作出是否受理该申诉的决定.最迟不能 超过6个月B、人民法院审理该申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C、人民法院审理该申诉案件应当在3个月内审结,最迟不得超过6 个月D、人民法院审理该申诉案件所作出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提出上18【参考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审判监督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7条第1款的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 督程序重新审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法律 职业资格 考试 试卷 第五 训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