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培优第六单元第20课 曹刿论战.docx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培优第六单元第20课 曹刿论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培优第六单元第20课 曹刿论战.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单元责任担当20曹刿论战 左传E1 基础巩限时:30分钟1.请解释以下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十年春,齐师伐我师:军队(2)何以战以:凭、靠 (3)弗敢专也专:单独享有 (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牺牲: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小大之狱狱:指诉讼事件(6)必以情情:诚,老实。这里指诚心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可以一战可以:可以凭借 (9)下视其辙视:观察(10)再而衰再:第二次(11)难测也测:推测,估计.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牺牲玉帛沸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祭品,不敢虚夸,一定报以实情。(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3)一鼓作气,
2、再而衰,三而羯。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穷尽了。2 .理解性默写。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天时”“地利”“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败的三大因素,其中,“人和”至关重要,鲁庄公所说的“b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印证了这一观点。(3)文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两句表现了鲁庄公的急躁冒进。(4)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5)文中说明曹刿必待“齐人三鼓”而后“鼓”原因的句子是“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 竭.学校开展“飞扬青春,敢于担当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小江同学准备参加学
3、校组织的“肩上的责任脚下的基石征文比赛,以下是其文章的一部 分,其中存在一些问题,请你帮他修改。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对于应负的责任,迎着风险也要敢承当,实践担 当的精神,增加担当的能力,做到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善担当。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准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甲】精忠报国表达的是南宋名将岳飞对国 家的责任;【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的是范仲淹对人民的责任;【丙】花木 兰替父参军是儿女对父母、对家庭的责任。画线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增加”一词改为“提升【甲】【乙】【丙】三句话语序不合理,正确语序为 【丙】【乙】
4、【甲】。请举出两个具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历史人物:曹刿、林那么徐。(2)请根据曹刿论战的故事,完成对联续写。上联:能文能武迎挑战下联:敢说敢做有担当上联:苏武牧羊不辱臣子使命下联:曹刿论战无愧匹夫之责(3)学校决定制办担当校刊。准备采用下面两幅书法作品中的一幅作为书刊题名,现在向全 校学生征求意见,请你推荐一幅并说明理由。第一幅第二幅你的推荐:第 幅理由:例如一:一这是楷书,字体端正规范,符合“担当”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含义。例如二:二这是草书,字体纵横洒脱,“担当”需要一往无前的勇气,更需要心怀天下的豪情。3 .以下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C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
5、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故称左传,又 叫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B.左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C史书常见的体裁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编年体史书主要以年代为线索记述史事,如左传春秋 资治通鉴等。纪传体史书,主要以为人物立传的方式记叙史实。如史记三国演义等。D.我国古代有很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如长勺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潮水之战等。【解析】C项中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史书。治阅读提升限时:30分钟一(16 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 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
6、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那么请从。”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乙】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 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与 甘父俱出陇西使月氏。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骞十余岁,予妻
7、,有子,然骞持汉节不 失。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甘父俱亡归汉。骞行时百余人, 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西北国始通于汉矣。(节选自汉书张骞传,有删改)注郎:郎官,一种官职。甘父:张骞的随从,匈奴人。4 .请解释以下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又何间焉间:参与(2)望其旗靡靡:倒下 (3)匈奴得之得:俘获骞与胡妻及甘父俱亡归汉亡:逃跑.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即使不能(件件都)明察,(但)一定以诚心(去判断)。(3分)(2)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培优第六单元第20课 曹刿论战 2022 年部编版 九年级 下册 语文 同步 第六 单元 20 论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