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电力电缆线路用接地箱技术规范.docx
《2021电力电缆线路用接地箱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电力电缆线路用接地箱技术规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力电缆线路用接地箱技术规范对外壳外部可能是薄弱的部位,如面板和通风口,应进行机械撞击试验。应符合本标准的要 求。10. 7电压试验后通讯功能检查在直流电压试验和雷电冲击电压试验时,智能模块局部应完整安装在接地箱中,试验完成后,智 能模块局部各项通讯功能应能正常工作。10.8接地电流和感应电压监测功能试验使用标准信号发生器,将电流和电压信号施加在对应相序的电流传感器或电压传感器上,施加信 号测试档位为满量程的5%、20%、50%、75% 100%,系统显示电流、电压值与标准输入值偏差应 不大于3%11安装后试验按照DL/T 1253-2013附录E. 8的要求进行安装后试验。12标志、包装、随
2、机文件、运输和储存概述附件产品中所有绝缘件必须采用塑料袋封装,并做好封口处理,以隔绝潮气和灰尘的影响,所有 金属部件应有缓冲隔离措施,所有零部件之间也应有缓冲隔离措施。产品采用木箱包装,内附装箱清 单、产品合格证及产品安装说明书,也可由供需双方协议。12.1 标志产品必须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在运输、储存和正常安装中字迹仍应保持清楚。产品标志包括以下内容:a)产品名称及产品编号(或合同书);b)产品标准号;c)产品型号、规格;d)产品生产日期;包装产品出厂前应妥善包装,加以保护,以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遭到破坏、变形、受潮和腐蚀, 并适合存储。12.2 随机文件发货时须将产品的文件资料随货送达
3、客户,随机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a)装箱清单(包括备品备件清单);b)产品合格证(包含配套元件的合格证);C)施工和安装时必需的技术资料。12.3 运输及储存产品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雨、防潮、防止激烈碰撞措施,确保产品性能和质量不受影响。12.3.1 产品应储存在室温不高于+40、不低于-20C,干燥、通风,周围无酸性、碱性及其他有害 物质的库房内。附录A(规范性)护层过电压限制器性能要求A,1护层限制器标称放电电流8/20US标称放电电流/n为:10kA。A,2护层过电压限制器额定电压推荐的限制器的额定电压标准值a如下:U=2.8kV、4kV、6kV、8kV。A3限制器残压值限制器在雷电冲击电
4、流、操作冲击电流及陡波冲击电流下的残压值应符合GB/T11032的规定。A.4限制器参考电压限制器工频参考电压对整台限制器施加工频电压,当通过试品的阻性电流等于工频参考电流时,测出试品上的工频 电压峰值。参考电压等于该工频电压峰值除以应 如参考电压与极性有关时,取低值。试验环境温度 为2015Ko限制器的工频参考电压值不小于其额定电压。限制器直流参考电压对整台限制器施加一直流电压,当通过限制器的电流等于直流参考电流时,测出限制器上的直流 电压值。如参考电压与极性有关时,取低值。限制器的直流参考电压值应不小于标准规定。A.5限制器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泄漏电流对限制器施加0.75倍直流参考电压
5、,测量通过限制器的漏电流,如漏电流与极性有关,取高值。 规定限制器的漏电流不应大于20u AoA.6重复转移电荷试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限制器的额定重复转移电荷O,s能力。重复转移电荷能力是指限制器的电阻片能耐受20次冲击电流,而没有引起电阻片的损坏或者不 可接受的电气性能劣化。一次冲击电流应力代表发生在实际系统的一次转移电荷事件。重复转移电荷是与某种非常低的故障概率有关,因此不是一个确定性的,而是一个统计值。该试 验是在电阻片上进行,试验电荷值为表A.1所列出电荷值中选择的额定值的L1倍1.2倍。基于试验 要求和选择的统计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认为个别电阻片的性能可以代表由这批电阻片组装的整只
6、避雷器的性能。试品为10片限制器用电阻片,试验方法应符合GB/T 11032的规定。A.7大电流冲击耐受大电流冲击耐受用于抽样试验。试验时,应从同批被试电阻片中抽取工频参考电压(或直流参考电压)最高者3只,进行此项试 验。试品应耐受两次冲击,不应有击穿、闪络等损坏。两次之间间隔时间应能使电阻片冷却到环境温 度。试验电流值应按表A.1规定,波形为4/10o波形调整范围如下:10a)电流峰值为规定值的90%110%;b)视在波前时间为3.5 U s4.5 口 s;c)视在半峰值时间为9us-ll us;d)任何反极性电流波的振荡峰值应小于电流峰值的20%;允许冲击波上有小振荡,但其峰值应小于峰值的
7、5%o为了测量,可以用一条平均曲线确定峰值。A.8限制器密封性能限制器应有可靠的密封,以保证长期运行可靠性。试品为3只限制器,试验方法应符合GB/T 11032的规定。A.9限制器动作负载性能限制器长期稳定性试验限制器应通过长期稳定性试验,试品为限制器或比例单元,试验方法应符合GB/T11032的规定。A.10限制器外绝缘耐受性能限制器外套干状态下的雷电冲击电压耐受性能应符合GB/T 11032的规定。限制器外套在干条件下工频电压耐受性能应符合GB/T 11032的规定。A.11复合外套的外观要求护层限制器的外绝缘采用复合绝缘。复合外套外表缺陷面积(如缺胶、杂质、凸起等)不应超过 5mm2,深
8、度不大于1mm,凸起外表和合模缝应清理平整,凸起高度不得超过0.8mm,粘接缝凸起高 度不应超过1.2mm,总缺陷面积不应超过复合外套总外表积的0.2%。A.12限制器局部放电量要求施加在限制器上的工频电压应升至额定电压,保持2 s到10 s,然后降到试品的1.05倍持续运行 电压,在该电压下,按照GB/T 7354规定测量局部放电,测得的局部放电值应不大于10 pC。例行试 验时,制造商可在额定电压或者更高电压下进行局部放电测量,而不用降到试验电压。A.13限制器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限制器在预热到603并经大电流能量负载后不发生损坏或热崩溃的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 应为见表A.lo试验的目的是
9、为了验证限制器耐受暂时过电压(TOV)的能力。TOV是持续时间从 0.1 s到3600 s的工频过电压。试验方法应符合GB/T 11032的规定。试验中注入规定的额定热转移电荷值由厂家宣称。表A.1典型的护层过电压限制器参数11序号工程性能参数1限制器额定电压urkV(r.m.s)2.84682限制器持续运行电压”kV(r.m.s)kV(Peak/ W)2.23.24.86.43工频参考电压(阻性1mA下)UlmAAC22.84684限制器残压陡波冲击电流下kV(Peak)10142128雷电冲击电流下WkV(Peak)8.5121824操作冲击电流下kV(Peak)710152()5直流参考
10、电压U1 mADCkV45.88.711.66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漏电流,U A505050507重复转移电荷试验bQrs 20次C0.40.40.40.48额定热转移电荷QlhC1.11.11.11.19大电流冲击耐受值2次kA(Peak)656565651()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注入额定热转移电荷)1.2& 0.1s;Is;().9Ur1200s; 0.85G 2h11局部放电量(1.05 q下)WPC1010101012绝缘耐受电压雷电冲击电压kV(Peak)1115.623.431.2工频电压kV(r.m.s)5.327.611.415.2备注 a:操作冲击电流 500A;b:更
11、高能量要求经计算验证后提出。12附录B(规范性)接地箱智能模块功能性要求试验方法8.1 光纤振动防外破在线监测功能B.L1将光缆接入到光纤振动主机构成振动防外破监测系统。将光缆夹持在标准振动发生器。选用冲 击锤或铁锤,用不同大小的力对传感光缆试验区域附着的安装载体进行一组5次冲击,每次冲击间隔1 s,连续实施3组,每组冲击时间间隔不宜小于30 So冲击点应位于距离传感光缆10 cm20 cm处, 宜在试验区域的安装载体上尽可能分布广泛,两个冲击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30 cm;查看测试端是否 接收到入侵信号,指示相应入侵通道,每次报警位置与标定位置偏差不大于10m。在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人为剪断光
12、缆或将光缆连接器与信号处理功能模块别离,测试端是否接收到报警指示,重复3次,报警位置与标定置偏差不大于10m。8.2 防盗在线监测功能8.2.1 对于振动方式的回流缆防盗装置,给传感器一个振幅为5mm的振动,测试端应能接收到报警 信号。8.2.2 将装有箱门传感器的接地箱箱门屡次异常开门,观察设备能否每次异常开门下发出异常开门报警信息。8.3 故障精确定位在线监测功能将故障模拟装置串接在长度不低于100m电缆上,给电缆进行阶段性升压,直至故障点击穿,击 穿位置与监测软件显示位置偏差不大于20mo8.4 防火功能当接地箱内温度到达设定温度后,灭火装置应能正常启动,灭火装置灭火性能符合相应灭火装置
13、 标准。8.5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功能通过标准局放信号源,将100pC的局放信号施加在传感器上,测量值和实际值偏差不大于 5pCo13附录C(资料性)护层过电压限制器选型C.1对于金属套一端接地或三相金属套交叉互联接地的大段长电缆,当电缆线路所在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或遭受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电压作用时,在金属套的不接地端或交叉互联处会出现过电压,可能 会使电缆外护层绝缘发生击穿,因此应装设过电压限制器。C.2单点直接接地的大段长电缆线路,护层过电压限制器宜设置在金属套电气通路和末端。C.3大段长电缆护层过电压限制器连接回路,应符合以下规定:a) 连接线应尽量短,不大于3m可采用单芯塑料绝缘线或同轴电缆
14、,大于3m宜采用同轴电缆, 其导体截面应满足暂态电流通过时的热稳定要求。b) 连接回路的绝缘导线、隔离刀闸等装置的绝缘性能,不得低于电缆外护层绝缘水平。C.4大段长电缆护层过电压限制器参数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a) 护层过电压限制器应通过本规范第6. 4. 3. 1规定的型式试验工程。b) 最大冲击电流作用下护层过电压限制器的残压Ues (峰值),不应大于电缆外护层的冲击耐 压被L4所除数值。电缆外护层的耐受电压按本规范第644.4表4选择。c) 系统短路时产生的最大工频感应过电压(短路故障)作用下,在可能长的切除故障时间内, 护层过电压限制器应能耐受。d) 可能最大冲击电流累计作用20次,
15、护层过电压限制器不应损坏。C.5大段长电缆护层过电压限制器通流容量应符合以下规定:a)在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电缆金属套一端接地,另一端接护层过电压限制器时,该护层过电压限制器的通流容量可参照表C.1确定。表C.1护层过电压限制器标准冲击电流波的通流容量/m (kA)系统额定电压(kV)8/20gs20/40.s限制器在电缆首端限制器在电缆末端限制器在电缆首端限制器在电缆末端1105.10.283.00.122010.00.446.00.333015.01.258.01.050()20.03.1012.01.8b)在操作过电压作用下,护层过电压限制器通流容量可参照表C.2确定。在操作过电压作用下
16、,1流经护层过电压限制器的电流有两个阶段,即换算到8/20即的波形)和持续23ms的方波电流4。护层过电压限制器应具有释放内过电压能量的通流能力。表C.2护层过电压限制器操作波通流容量0和4电缆回路数系统额定电压U (kV)11022033050014注:只有一回路的电缆,操作过电压值很低,故未列入表内。tIm (kA )c (A)Im (kA )c (A)_ 1I机(kA )c (A)1Im (kA )c (A)26.91.78.63.39.15.610.72338.92.311.34.512.07.615.531.349.92.712.65.513.48.718.()35.5510.52.
17、913.45.714.39.319.637.7610.93.013.95.814.99.720.439.7711.13.214.36.015.310.021.640.89C)比拟雷电冲击电压和操作冲击电压作用下,护层过电压限制器的通流容量/,和1取最大者作为设计值。C.6护层过电压限制器配置方式,应按暂态过电压抑制效果、满足工频感应过电压下参数匹配、便于监察维护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应符合以下规定:a) 交叉互联线路中绝缘接头处护层过电压限制器的配置及其连接,可选取桥形非接地、Y0或桥形接地等三相接线方式。具体规定详见GB 50217ob) 交叉互联线路未接地的电缆终端、单点直接接地的电缆线路,应
18、优先采用Y。接线方式配置 过电压限制器。c)当大段长电缆过长、短路电流过大,工频短路冲击电压超出护层过电压限制器耐受电压,可 采用桥形非接地接线方式。C.7护层过电压限制器选型例如例如:UOkV电缆护层绝缘冲击耐压值为37.5kv,大段长电缆单相短路情况下工频过电压为6kV (有效值),其护层过电压限制器选型参数如下:a)护层过电压限制器的残压(峰值)37 5。=26.7r 1.4即护层过电压限制器雷电冲击残压(峰值)应小于26.7kVob)护层过电压限制器工频耐受电压(有效值)护层过电压限制器工频耐受电压应大于单相短路情况下工频过电压,即大于6kV (有效值)。c)通流容量根据UOkV雷电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电力电缆线路用接地箱技术规范 电力电缆 线路 接地 技术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