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皇帝的新装》教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第19课《皇帝的新装》教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课《皇帝的新装》教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9课皇帝的新装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积累“炫耀、御聘、骇人听闻、头衔、滑稽、随声附和、更衣”等词语。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梳理故事情节能理解课文内容,领会童话的挖苦意义。2、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体会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能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2、培养批判精神,敢于揭露生活中的丑恶现象。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年龄大都是十二三岁,他们都处在由儿童向青少年过渡时期,也是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的关键时期。这时的他们好奇心
2、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本课 就是通过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来曲折的反映现实,揭露生活中的丑恶现象,呼唤人间的真善 美。所以本课主要是注重引导学生由想象创造出来的另一世界的同时,让学生对联想、想象 与夸张有初步的了解。重点难点重点:1、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难点: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目教学过程L1L1第一学时教学目标1、理解枳累“炫耀、御聘、骇人听闻、头衔、滑稽、随声附和、更衣”等词语。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学时重点1、梳清文章脉络,.把握故事情节,掌握文章线索。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学会敢
3、说真话。.1.3学时难点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童话入题同学们,你们在小时候都听说过很多童话,请看白板,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师 出示白板上四幅童话作品,分别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和拇 指姑娘)让学生指出它们的共同点,即作者都是安徒生和体裁都是萤话。活动2【讲授】作者作品简介作者安徒生(1805-1875), 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出生与鞋匠家 庭,一生穷苦潦倒,终身未娶。但却把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用文字写出来,用最纯真的语言写 出了人性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 孩、夜莺、皇帝的新
4、装等。活动3【测试】预习检测扫除文字障碍,读准下边字词。滑稽jl 陛下bl 头衔xidn骇人听闻hdi钦差qin 更衣gGng 自称chQng 相称chen 圈定qudn 等词语。11!【活动】故事情节及线索1、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小组合作完成)故事情节一般可分为:开端、开展、高潮、结局。有的开头有引子,结尾有尾声 回答后明确:(并摘要板书)引子:皇帝爱新装引子:皇帝爱新装(受骗缘由)开端:骗子织新装(骗子行骗)开展:君臣看新装(大臣助骗)高潮:皇帝展新装(百姓传骗)结局:小孩揭新装(小孩揭骗)2、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学生自己思考,然后讨论完成)明确:以“新装”为线索:揭新装明确:以“新装”
5、为线索:揭新装爱新装一一织新装一一看新装一一展新装一一活动5【活动】骗字统领全文这篇课文写了这些人物,那么课文情节围绕一个什么字来展开的呢?或者说哪 一个字可以概括课文的情节呢?请学生思考。(小组合作完成)明确:课文围绕“骗”字展开,请同学们说说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 行活动的。明确:一一皇帝受骗一骗子行骗一大臣助骗一百姓传骗一小孩揭骗活动活动【活动】被骗原因在根本上不存在的“新衣”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新衣, 这个骗子到底有什么高明之处,把上到皇帝下到百姓都骗的团团转呢?请找出在故事情节发 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的语句。明确:“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皇帝的新装 第19课皇帝的新装教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9 皇帝 新装 教案 2022 2023 学年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上册
限制150内